崔晓宁

长春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吉林长春 130022

牙体硬组织的疾病统称为牙体病, 广义牙体病包含牙髓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疾病,位列第三位。牙体牙髓病分为两种,急性牙髓病和慢性牙髓病,急性牙髓病发病时,伴随剧烈疼痛感,持续时间较久,有夜间痛、冷热刺激痛、放射性疼痛等。 慢性牙髓病伴有溃疡式牙髓炎以及牙髓息肉等症状[1]。据最新统计结果显示, 口腔疾病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幸福感的主要问题。口腔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治愈效果不佳易反复发作, 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牙体牙髓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状态, 发病人群从儿童到老年人, 是一个跨度比较大,而且极易发生的疾病,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彻底根治。牙髓病主要包括牙髓炎症、龋齿等[2],发病原因主要有刷牙方式不当、咬合创伤、磨损、牙齿发育畸形等。 目前关于牙体牙髓病临床大多数采用根管填充方案来进行治疗,疗效较好,能在短时间内稳定患者的病情,减少恶化,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疼痛感[3-5]。 但是不同的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病的改善以及疼痛程度等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别, 该文方便选取该院自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内收治的64 例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对比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的效果, 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来该院就诊的64 例牙髓病患者以双色球完全随机分组法分成研究组、参照组,每组32例患者。纳入标准:①两组患者均符合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②患者无恶性肿瘤;③认知清楚;④患者及其家属签订研究知情书。排除标准:①患者耐受情况较差;②口腔不分泌唾液者;③不同意研究内容;④患有牙龈萎缩等不适合纳入研究标准者。研究组男女比例为 20:12;年龄 30~50 岁,平均(38.37±7.93)岁;病程 10~36 个月,平均(12.53±0.74)月。 参照组男女比例为 19:13;年龄 30~50 岁,平均(39.01±8.01)岁;病程 9~36 个月,平均(11.94±0.81)个月。 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根尖感染治疗。 研究组采取适量填充方法,内容包括:①彻底清理患者口腔内部,将患者口腔进行消毒,消毒完成后检查是否符合治疗卫生标准, 如不符合者继续进行二次清理消毒,直到符合标准为止。②从牙面找到牙神经髓腔位置,开髓。找到根管(前后牙齿的根管数量不同,一般1~4 个), 去除根管内部坏死物以及感染部分。利用机动扩大针联合EDTA 将坏死物和感染物彻底去除。 ③去除后使用缓冲生理盐水 (国药准字S10870001)消毒,完成后检查是否符合继续进行治疗的标准,必要时二次消毒。④根据患者情况综合测评使用根充糊剂或固体类进行根管填充。 固体类使用牙胶尖,根充糊剂使用氢氧化钙类。 向根管尖部、侧位以及冠向多方严密填充, 根管填充剂抵达全部腔隙且距根尖约 1 mm 之内。 ⑤根管填充结束后牙齿上部根据患者自身要求和对患者牙齿匹配度综合测评,可使用陶瓷填充、银汞合金、复合树脂、玻璃离子等进行填充。

参照组患者采取超量填充, 填充步骤与研究组一致,填充剂填充范围为抵达全部腔隙,且超出根尖。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牙体改善效果、疼痛程度、咀嚼功能以及舒适程度,评定标准如下[6-7]。

1.3.1 两组咀嚼功能判定依据 采用咀嚼花生米法测评患者的咀嚼功能,具体内容为:全部患者取坐姿测评,咀嚼重量为5 g 的熟花生米。记录患者35 s 内的咀嚼次数。35 s 后患者将花生米残渣吐出。应用吸光度法测评患者的咀嚼效率。每位患者均测评3 次,取最高值[8]。

1.3.2 两组疼痛程度判定依据 采用VAS 法测评患者疼痛感, 从 0~10 分为 11 级,0 级是代表没有疼痛,11 级代表最大疼痛。 依据患者自身对疼痛的感觉,从0~10 分之间来选择一个级别来表达自身的疼痛感。 1~3 分,代表疼痛较为轻微,患者基本可以忍受;4~6 分的疼痛感,患者的疼痛会影响正常的睡眠以及饮食,但也可以忍受;7~10 分的疼痛,患者疼痛感强烈,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不可以忍受。 分值与痛感呈正比[9]。

1.3.3 两组舒适程度判定依据 自制问卷调查法对患者根管填充治疗后舒适程度进行测评,分为舒适、一般舒适、不舒适等3 项。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76,信效度良好。舒适的判定标准为:患者在吃饭或者喝水时,明显感觉不到牙齿存在异样,与正常牙齿相同,舒适度较好。 一般舒适判定标准为:在喝冷水、热水时,牙齿因为刺激而变得敏感,感觉轻微异样,感觉与自己正常牙齿存在差别,但不影响正常的生活进行[10]。 不舒适的判断标准为:患者在治疗后牙齿有胀痛感,强烈感觉牙齿存在的异样感,与治疗前无差别。舒适率=(舒适例数+一般舒适例数)/总例数×100.00%。

1.3.4 两组有效程度判定依据 对比两种填充方案的治疗效果,根据标准分为有效、一般有效以及无效3项。有效:患者治疗后牙体改善,症状消失,牙齿恢复正常机能;一般有效:患者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牙体情况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后情况无明显改善。 治疗有效率=(有效例数+一般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11]。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咀嚼功能对比

研究组咀嚼次数多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咀嚼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咀嚼功能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chewing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表1 两组患者咀嚼功能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chewing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组别 咀嚼次数(次) 咀嚼效率(OD 值)研究组(n=32)参照组(n=32)t 值P 值44.34±2.60 38.53±2.95 8.358<0.001 1.53±0.11 0.63±0.18 23.988<0.001

2.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对比

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疼痛程度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对比[(),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pain degre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

表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对比[(),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pain degre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32)参照组(n=32)t 值P 值6.19±1.33 6.25±1.11 0.196 0.845 3.31±1.03 5.06±1.29 5.997<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程度对比

研究组有效率为93.75%, 参照组有效率为53.12%,研究组有效率显着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37,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程度对比[n(%)]Table 3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2.4 两组患者舒适程度对比

研究组舒适率为90.63%, 参照组舒适为50.00%,研究组舒适率显着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50,P<0.05),见表 4。

表4 两组患者舒适程度对比[n(%)]Table 4 Comparison of comfort degree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牙体牙髓病在我国以及各国都是常见性疾病,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方式上的转变,使牙齿类疾病逐年增加[12-13]。牙体牙髓病因为外界刺激物以及机体抵抗力差异,会出现不同的病变程度,有急性牙髓病和慢性牙髓病两种发病方式。 牙齿因磨损严重、创伤等原因使牙髓暴露在口腔中,由细菌等有害物质对其造成感染,牙髓神经组织压强增高,而导致牙齿产生剧烈疼痛感。 我国卫生医疗组织不完全统计显示,在 2016 年少年组(7~12 岁)牙体牙髓病发病率高达29.5%以上,青年组(18~45 岁)牙体牙髓病发病率在85.21%以上,中年组(46~65 岁)发病率在 58.25%以上,老年组(66~100 岁)65.33%以上,在以上牙病患者中有80.58%的患者是因为牙疼而选择就医[14]。 说明牙体牙髓病的发病率极高,疼痛度难忍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正常工作产生严重影响。牙体牙髓病列居我国高发病的前3 名[15]。根管填充是当前临床中对于牙体牙髓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不同填充程度对于牙体牙髓病的疗效影响颇大,有相关研究显示, 牙体牙髓病根管填充模式一般分为超量填充、适量填充及欠量填充3 种填充方式[16]。超量填充多因根管准备过多, 导致细菌极易入侵牙体的根尖,造成组织液进入内部,易发生严重感染。而欠量填充则是因根管准备较少, 导致根尖高于根管,使根管与根尖的接触面积较少,治疗作用较低。该文主要对比超量填充及适量填充的疗效。

3.1 对咀嚼功能的影响

研究组咀嚼功能中的咀嚼次数(44.34±2.60)次、咀嚼效率(1.53±0.11)OD 值,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提示适量根管可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 超量填充会导致牙体附近的牙周组织产生排异反应,提高患者的疼痛感,并且促进细菌感染。而适量填充可以降低患者的刺激反应,减少炎性症状,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而牙龈肿胀、疼痛是影响患者咀嚼的首要因素,当患者炎性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减少,疼痛感减弱时,其咀嚼功能自然提高。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治疗后适充组咀嚼效率 (92.65±1.27)%及牙齿咬合力(142.75±3.62)Ibs 均高于超充组(P<0.05)[17],与该文研究结论相似。

3.2 对疼痛程度、治疗效果的影响

研究组的疼痛程度(3.31±1.03)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3.75)%优于参照组(P<0.05);提示适量填充可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所谓适量填充是用材料填满缝隙,至根尖距离<1 mm。 但超量填充则会导致闭合性降低, 发生细菌滋生等问题, 进一步刺激牙周,使患者牙龈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增加,疼痛感显着提高。 而且过量填充还会导致牙齿根尖组织液流入根管, 提高牙周组织的排斥反应, 使治疗效果下降。 曹屾[18]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 其疼痛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22.50%(P<0.05),与该次研究结论一致。

3.3 对舒适程度的影响

研究组的舒适程度 (90.63%) 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 研究发现,在治疗时首先彻底清理患者的口腔卫生,可以减少开髓时的感染问题的发生情况[19]。在找到根管部位切除病变部位以及坏死物后, 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彻底的消毒后才可以进行缝合, 以此降低患者治疗后二次感染伤害的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采取适量的填充方法, 适量的填充可增加患者的牙齿使用度,咀嚼情况基本不会受影响。参照组患者采取超量的填充,超量填充会影响患者的舒适感,牙齿会因为冷热刺激而变得敏感, 而且会有异样感以及疼痛感。 患者的舒适程度受咀嚼效率、疼痛、异物感等多因素影响,适量填充患者的咀嚼效率、疼痛及治疗有效率均显着提高, 且适量填充的异物感明显小于过量填充,其舒适程度显着提高。 韩佳丽等[20]的研究数据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 (22.6±1.7)分、躯体功能(28.8±1.8)分、心理功能(32.7±2.2)分、社会功能(33.4±1.9)分 4 项 GCQ 评分均显着高于参照组(P<0.05),与该文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适量的填充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合适的治疗方法对牙体牙髓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建议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