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沈 洁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是党和政府,也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联播调查》栏目从2014年5月创办,作为当地电视新闻中一个固定板块,关切民生,参与社会治理,助推问题的解决。《联播调查》平均每年播发报道80余篇,解决率在90%以上,已经成为地方党委政府观察社会基层的一双“眼睛”,解决问题的一把“利器”。

找准建设性舆论监督的“角色”定位

舆论监督绝不是简单的暴露问题,媒体更不是判官,而是要摆正位置,科学监督、建设性监督,扮演好多重“角色”。

1.当好服务中心工作的“助推器”

《联播调查》围绕每年、每阶段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分步骤集中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报道,在“三改一拆”“环境污染”“五未土地”“文明创建”“安全生产”等主题都推出了有影响力的系列报道。2020年,《联播调查》针对文明创建中的短板连续曝光,这其中有部门不作为,也有硬件不达标、市民素质等,通过精准的靶向监督,使一个个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为湖州市夺得文明城市创建全国第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当好百姓排忧解难的“减压阀”

当前社会“热点”多、“燃点”低,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都可能成为导火索,成为舆论焦点和热点问题。《联播调查》始终高度重视群众来电和事关民生的“关键小事”,第一时间回应诉求,为群众提供了反映问题、疏导矛盾和化解情绪的渠道,有效发挥媒体的“减压阀”作用。《联播调查》曾接到群众来电反映某镇的一条公路修修停停,给当地居民出行带来很大影响。记者到现场拍摄后,电视报道的同时,客户端推送了《这条“熊掌”路何时能修复?》,短短几个小时,阅读量就破5万。报道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不到一个月,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群众激动地给爆料平台发来了照片。

3.当好帮忙不添乱的“啄木鸟”

《联播调查》始终站在建设性立场上,把当好“眼睛”、理性监督作为一贯宗旨。坚持用事实说话,客观分析,科学监督,着眼解决问题。在监督的尺度上更是把好分寸,不只盯着问题,不激化事态,不抹杀相关部门长期的付出和努力,既有批判精神,更有建设性建议意见。

4.当好摘除“马蜂窝”的“消防员”

2018年,《联播调查》记者得知湖州沿线国道经常有非法流动加油点,对此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暗访,在充分采访后持续曝光了这一产业链,并形成内参上报,这一重大安全隐患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将问题解决推上快车道,市委常委亲自挂帅召集各部门联合行动,使非法加油点在较短时间内得以彻底取缔,既消除了潜在隐患,又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搭建建设性舆论监督的“四梁八柱”

《联播调查》开办以来,不断健全完善各种机制,构建了一条完整的“闭环”链条,最终目的只有一个,促成问题彻底解决。

1.以完善的运作体系建立监督报道的基准线

栏目每周召开舆情研判会,对相关部门提供、记者调查收集的各类信息、题材进行甄别,确定报道方向,布置监督重点、预判报道效果。坚持问题没搞清楚的不盲目报道,把握不准的送审,不宜公开报道的以内参上送等原则。对每一篇稿子都采用四级审稿制,由中心总编辑终审,层层把关。要求采编人员做到“三个不能”:不能先入为主、不能感情用事、不能牵强附会;把握好“三个关键”:关键内容要核实、关键画面不能遗漏、关键人物要采访到位。

2.以完整的“闭环”链条发挥监督报道的作用力

建设性舆论监督报道的最终效果,要看问题是否得到真正解决。《联播调查》构建了“1+N”监督闭环体系,即在1次问题曝光后,针对不同情况的N种跟踪反馈机制,形成问题曝光、督促整改、跟踪问效、办结销号的闭环体系。每次监督报道播发以后,记者主动沟通,助推曝光问题加速解决,力求件件有回应。针对“问题反弹”现象,增设了“回头看”,对反弹的现象进行再曝光,务求问题彻底整改到位。去年栏目报道了《吴兴东林:厂房违规改成出租房污水直排入河安全隐患凸显》,曝光以后马上清理了,但是一年后又接到群众反映,再曝光《吴兴东林:厂房违改出租房 整改一年卷土重来》,通过报道督促整改,进一步落实长效管理,确保不再反弹。同时栏目也对一些需要较长时间看到整改效果进行“回头看”,引导广大群众多看主流、多看成效。

3.以良性的互动沟通探索监督报道的新模式

建设性舆论监督工作的目的不是给基层工作挑毛病、增压力,而是为了推动工作、解决问题。因为我们的主动对接,不少部门对建设性的曝光从态度上的“抵触”转变为“接受”;因为报道播发后问题得到迅速解决,他们从“被动”接受采访转变为“主动”提供线索,越来越多的部门敢于“自我揭短”“自我加压”。从前的“对立”关系转变成了“共赢”伙伴。《联播调查》现在与环保、应急管理、建设等多个部门建立沟通机制。今年是“遏重大”攻坚年,《联播调查》推出了“‘遏重大’风险防控争先战问题隐患曝光”系列,在市委市政府的牵头下,与安委办每周列出清单,一同开展监督,把媒体的间接单方面推动变成政府部门与媒体合力的良性互动,使报道直击“靶心”。

力求建设性舆论监督出“实效”

1.把握导向,凝聚社会共识

《联播调查》曾报道《被“自愿”申领的社保卡》,当时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在浙江省首发,本来市民可“自愿”选择开户银行和领卡网点,但采访中记者发现有的银行排起长队,有的却门庭冷落,调查后发现有些银行偷偷送东西利诱市民申领,这明显违背人社部门的规定。报道播出后,相关部门联合出台《第三代社会保障卡(湖州市民卡)发行合作银行自律公约》,银行违规办卡被紧急叫停。然而记者又发现一纸公约并没有完全叫停,公开的利诱拉转为更为隐蔽的暗箱操作,又发了一篇《叫停“被自愿”一纸公约靠不住》,报道从现象入手,提出了更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最终彻底遏制了这样的现象。舆论监督发现问题,提出质疑的过程也是查漏补缺的过程,监督也可以起到提振信心、引领导向、凝聚共识的作用。

2.摸清根源,助推问题解决

今年年初,《联播调查》针对扬尘整治连续报道三次,发现不少建筑工地虽然设施齐全,但成了摆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节目播出后不光被监督的工地马上进行了整改,各区县迅速展开排摸,在全市掀起了一场扬尘整治行动。

3.心系百姓,响应社会关切

去年5月湖州出台了《湖州市吴兴区2020年中小学招生工作实施方案》,随之而来的“施教区划分不合理”,校区调剂不公平等问题引发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栏目接到了很多家长来电,网络舆论一片哗然,为此,我们迅速派出记者深入调查,针对客观事实如实报道,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公开解读,解疑释惑,准确把握时度效,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平息了一场舆论风波。在面对关乎社会稳定的问题时,我们及时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挥好了媒体的“降温器”功能,主动发声,正面引导,有效防止了问题的进一步升温和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