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石

这个世界上,会有一些地方,它时不时出现在新闻时事里,那萦绕耳边的名字似乎又离得很遥远。你以为那里只是一场冲突, 只是几声枪响,只是几多离散。但当有一天亲身踏上那片土地时,内心所感受到的,却近得如同针扎了一下,刺痛心灵。

巴勒斯坦,便是如此。

用涂鸦拆除高墙

行走于巴以墙边,看着满墙的涂鸦,我开始变得沉默。墙上的文字和图案有些超乎我的预期,本以为这堵举世闻名的巴以墙上会出现大量咒骂以色列的涂鸦,怎知出现在眼帘的竟是满满对和平的诉求,对世界的期望,温暖却震撼。

在巴以墙的一个拐角处,出现了一只展翅欲飞的和平鸽涂鸦,不同的是,在鸽子的胸口处出现了一道破碎的伤痕,上面用创可贴粘贴着。纵使这样,和平鸽受伤的胸口鲜血仍旧直流,滴落在这片沉重的大地上。我想,这流淌着的,不只是和平鸽的血液,更是渴望和平的巴勒斯坦人内心的血液。

这道满是涂鸦的墙体便是举世关注的巴以隔离墙。它开始修建于2002年,以色列当时计划沿着1967年“六日战争”前以巴边界线修建高8米、长约700千米的隔离墙,目的是为阻止巴勒斯坦激进组织渗透到以色列境内实施恐怖袭击。但整个工程后来由于联合国及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而终止,而已经修好的一部分隔离墙由钢筋混凝土墙体、铁丝网、高压电网、电子监控系统组成,同时由以色列巡逻队和哨兵进行警戒。

这个世界上出现过很多墙。秦汉人民用长城阻挡匈奴的入侵,犹太人用哭墙对话上帝,德国人用柏林墙隔绝意识形态,而此刻,当面对这仍旧冲突不断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利之间的这堵墙时,内心感受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心疼。巴勒斯坦人在隔离墙上一笔一划地写上他们的心声、他们的诉求,如同对世界的一张请愿书,字字锥心。

沿着墙体一路走过去,“停止战争”“人类不需要高墙”“我们要和平”“自由永恒”等英文标语一一出现。这样一堵墙,隔离的或许只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边界,却如同一道隐形的墙修建在了巴勒斯坦人的内心,隔离了他们的生活和希望。

突然,眼前出现了一句话:“Love is stronger than hate”(爱比恨更强大),内心划过一丝震撼和感动,是啊,爱比恨更强大。在这样一个伤痕累累的国度,在这样一道并不公平的墙上,这样一句看似简单的话却重重地砸在了每一个过客的心中。这是他们的呼唤,也是世界的心声。所有的伤痛,所有的不公,所有的委屈,都不及一个字——“爱”。因为爱,可以包容一切,即使家园支离破碎,纵然世界千疮百孔,仍旧要去相信爱,因为爱比恨更强大。

抬头看着隔离墙顶部,铁丝网缠绕,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如此刺眼冰冷,还好,有着巴勒斯坦人留下的这些用爱书写的涂鸦,静静等着这道墙倒塌的那一天。

用宗教突出重围这道巴以墙,就坐落巴勒斯坦中部的城市伯利恒。这座人口不多、面积不大、被犹太人控制进出口、被穆斯林控制日常行政的古城,却以另外一个宗教闻名于世界。根据圣经记载,伯利恒就是耶稣的出生地,素有“圣城中的圣城”之称。

圣母玛利亚为童贞女时便因圣灵感孕,怀上了耶稣。玛利亚的未婚夫约瑟知道此事后,就想休掉玛利亚。后来,约瑟得到天使的启示,知道了神的计划,并按神的旨意将玛利亚迎娶过门。过了一段时间,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下令普查全国人口,约瑟带着临产的玛利亚到伯利恒申报户口。他们到了伯利恒的时候,城中客店已经住满了,只好在一间马棚里过夜,这天夜里,玛利亚生下了婴孩,她将婴孩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马槽便成为了耶稣基督的摇篮。

巴以隔离墙下的儿童

而如今,这个马槽所在的位置成了基督教的圣地主诞教堂。人们都相信耶稣诞生于此,每年都有络绎不绝的基督教徒前来朝圣。这个基督教圣地主诞教堂始建于公元4世纪,目前由罗马天主教、希腊东正教和亚美尼亚教会联合管理。

进入主诞教堂,从一个小楼梯下去,便能看到耶稣诞生的那个马槽,被称为伯利恒星洞。仔细观察,这是一个位于长13米、宽3米的地下岩洞中的一个槽,相传一开始是泥马槽,后被人用银马槽替代,再往后,银马槽又被换成了一个大理石圣坛,上面镶嵌着一枚空心的14角伯利恒银星以表示耶稣出生的具体位置,并镌刻着拉丁文铭文:圣母玛利亚在此生下基督耶稣。圣坛上空悬挂着15盏属于基督教各派并在不同时间点燃的银制油灯,昼夜不灭地映照着这块狭小却牵动十几亿基督徒的神圣角落。

2012年,这个主诞教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巴勒斯坦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成员的首次成功“申遗”,这样一个穆斯林为主体的国度,却以基督教遗迹在联合国开始突围。

也是在2012年,巴勒斯坦通过努力,获得了联合国非成员国观察员地位,虽然到目前为止,巴勒斯坦仍旧未获得联合国正式会员国身份,但它在国际社会争取更多承认的努力一直未曾停息。

用图钉按下祝福

准备离开巴勒斯坦时,想买一件礼物当作这个特殊国度的纪念,于是我走进了一家礼品店。店主是一名50岁的老大爷。简单聊了几句后,他把我叫到屋子里,带到了一幅世界地图的前面。这是一幅普通的世界地图,但是上面插上了很多五颜六色的图钉,老人告诉我,每当有一个外国人来到这里,他就会请那个人在世界地图上用图钉插在来自哪个国家的位置。

我突然有些感动,我明白,老人想用这样的方式,为这个不被联合国承认的国家记录下有哪些国家的人们曾经来过这里。

我轻轻地拿起一枚红色图钉,插在了北京所在的位置。之后和老爷子来了一个拥抱,我知道,这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为了国家独立唯一能做的事情,这样的老人,请游客按下的只是一枚枚图钉,却是用自己的方式驻守着自己国家的魂,令人动容。

主诞教堂内部的壁画

最终,我挑选了一张明信片,画上是一位身着军装的士兵举起双手靠在隔离墙前,一位小女孩俯身正在对士兵进行安检。这是一幅多幺具有讽刺意味的画面啊,将这样一个本来略带几分严肃压抑的场景,巧妙地转换身份后变得十分活泼又讽刺十足。在这个世界上,多少人以正义的名义牵绊住了别人的幸福和自由,当有一天能够置换位置时,或许才能真正发现很多正义之名却是在用罪恶之手去缔造苦难。还好,纵使苦难,依然会有人相信美好,相信未来,相信爱。如巴勒斯坦的这位图钉大爷,如我在这里遇到的太多当地人,当我这张中国面孔出现在他们的市场时,巴勒斯坦人感觉到了一种新奇,一路用“welcome”传递着他们的友善。人们在集市里自由穿梭着,卖水果的大爷精心整理着自己的苹果,卖衣服的小伙站在高处使劲叫卖着,包着头巾的妇女微笑着和商贩讨价还价,卖玩具的大哥拉着我看玩具后面“made in China”的标识,那边卖糖果的大哥赶紧递上糖让我品尝。这是多幺美好又真实的市井画面啊,让我再也不愿去想起这是个仍艰难前行的国家,此时此刻,这里再没有战争,再没有兵荒马乱,有的,是一张张笑脸背后,人们在用心地生活。

他们用自己的生活,真正诠释了那句:爱比恨更强大。

巴勒斯坦小贩

我看着满大街奔跑的孩子,他们的笑脸,他们的调皮,他们的好奇。我就在想,等他们长大,他们的国家和人们是否迎来了想要的东西。或许没有,或许已经更好,但我相信,他们会用爱,去度过他们的一生,去期许这个可能并不那幺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