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华芸

对青海似乎上瘾了,自从去了第一次之后,又去了两次。青海从来都不缺大气磅礴的风景,草原、雪山、圣湖,随处都是一场视觉的盛宴;青海居住着43个少数民族,多彩的文明带来的是最灵秀的手工艺术,藏族的唐卡、土族的刺绣、撒拉族的木雕,每一样都是遗世的珍宝。这一次,便以青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线索,感受青海壮丽的风光,丰富的人文,以及来自信仰的震撼。和我一起,邂逅大美青海!

西宁塔尔寺  感动的瞬间

每一次的青海之行都是从西宁开始的,而塔尔寺也一连去了三次。每一次来都会遇到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瞬间,内心就这样一次次被不同的感动所触碰。

藏传佛教寺庙与汉传佛教的寺院有很大的不同,与其说是寺院,不如说是学校更为准确。寺庙往往以大殿为中心,周围是不断向外延伸的僧侣的住宅。信仰藏传佛教的人家以把孩子送到寺庙里学习为荣,他们出钱在寺庙周围盖起宿舍,让孩子在这里研习佛法。

一位92岁高龄的老僧人拄着拐杖来到大殿前,对着墙上的每一幅佛像诵经、朝拜,然后再摇动转经筒,动作迟缓却是那幺的坚定。塔尔寺里任何时候都有磕着长头的人,我不想打扰他们的修行,只是默默从远处拍下他们的背影。

塔尔寺有三绝:酥油花、壁画和堆绣,酥油花和堆绣都可以说是中国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酥油花发源于西藏,是藏族独有的雕塑艺术,它用酥油为原料,调入各种矿物质颜料,色彩鲜艳,造型精妙,唯有亲眼目睹方能领会其中神韵。

贵德  黄河边的七彩大地

中国不乏丹霞地貌,但青海贵德的丹霞地貌美在与黄河水及湿地相映衬。开车在黄河岸边的小路上驶过,近处是碧绿色的黄河水,远处是彩色的丹霞山,再远是尚有积雪的高山。

两座跨越黄河的大桥将两岸连通,于是,两岸的风景可以一圈又一圈的轮回。

贵德的阿什贡丹霞形成于亿万年前,七彩的峡谷在不同的光线之下呈现出斑斓的色彩,红色似火,青色如烟,黑色如墨。

岁月在巨大的岩壁之上留下刀刻一般的纹理,以及奇特的形状。在地质公园中,人们可以沿着步道深入到这片瑰丽的丹霞之中,体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黄河清湿地公园以千姿湖为中心,湿地面积达到2700多公顷。这片得天独厚的湿地与丹霞景观,是观鸟和休闲的好去处。

在贵德还有一处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最大的转经筒——中华福运轮。这个巨大的转经筒以黄河水为动力,推动整个经轮转动,十分壮观。

夕阳微斜的黄昏,一位僧人独自艰难地推动着转经筒,进行着一天之中最后的修行,巨大经筒映衬下那渺小却坚毅的身影,让人久久不能忘记。

同仁  热贡艺术中心

青海同仁的藏文名称是热贡,这里是中国藏传佛教艺术的聚集地,在不起眼的村落中,有大批技艺精湛的匠人和艺术家。这次特意探访了藏式佛塔和唐卡制作大师,感受中国的匠人之心!

这里是青海热贡吴屯上庄村,有个人叫才让多杰,他做的藏式佛塔在当地供不应求。信仰佛教的藏民愿意花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的价格来购买一尊佛塔,供奉在自家的佛堂之中,这是他们对于自己信仰的一种追求。

才让多杰出生在一个手工制作藏式佛塔的艺人家庭,他已经是家族里的第六代传人了。制作一尊佛塔的工艺十分复杂、耗时,一座半米高的佛塔需要他和徒弟3人耗费数个月的时间。

每一座佛塔都是用无数个手工打制的银饰装饰,细看之下,每一条纹路、肌理都是在一打一锤之间创造。最后再镶嵌以松石、珊瑚、玛瑙,成品的佛塔极其精美。

他们的日常是枯燥的,每一天都在成千上万次的捶打之中度过。但他的脸上是平静的,他说,制作佛塔对于他就是一种修行。用虔诚之心做虔诚之事,获取内心的平静,才是真正的幸福。

热贡素有“村村是画乡,人人是画匠”的美誉,在热贡的种种艺术形式之中,唐卡无疑是最热门的,这些年来不断受到收藏爱好者的追捧,价格也是一路攀升。这次有幸拜访了唐卡大师扎西当周,也终于有机会了解这种独具特色的藏式绘画艺术。

扎西当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走进唐卡大师扎西当周的家,目光即刻被墙上悬挂的几幅精美绝伦的唐卡吸引,其中三幅都是获奖作品。

唐卡充满了浓郁的宗教色彩,内容大多为神圣的佛的世界。绘制唐卡所用的颜料全都是矿物质和植物,包括金、银、玛瑙、硫磺、砒霜、朱砂、藏红花、大黄、蓝靛等等,用这些天然颜料绘制的唐卡经过岁月的洗磨和历史的侵蚀依然能够保持鲜亮的色彩。

唐卡绘制的工艺十分复杂,而且每一道的要求都十分严苛。制作一幅唐卡短则半年,长则十余年。在唐卡绘制工艺中,金色部分的绘制是最难的,非十数年功底的大师才能完成。

工作室制作的可以佩戴的迷你唐卡特别受欢迎。方寸之间,可见真功。为了让我们拍照,大师扎西当周的儿子当场绘制起了唐卡,即使在几台相机的包围之下,他依然气定神闲,下笔沉稳,丝毫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这份定力不禁让我暗暗佩服。后来我才知道,一位唐卡学徒最初学习的便是静坐、调整呼吸,在唐卡绘制的过程中,来不得半点浮躁和杂念。

唐卡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修行,凝神静思,忘虑无我,把自己的内心修炼得干净、空灵,素心修行,方能赋予唐卡超凡的神韵。

热贡位于隆务河畔,是随着隆务寺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也可以说,隆务寺与热贡艺术的兴起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隆务寺依山而建,布局错落有致,规模庞大,主殿有几十座之多。

隆务寺的历史甚至比甘肃的拉卜楞寺和青海省的塔尔寺还要早,位于寺院中央的大经堂,建筑面积超过1700平方米。寺中大多是僧侣和朝拜转经的信众,依然保持着原汁原味的藏族风格。

寺中看管佛殿的僧人特意为我们打开了一间佛殿的门,让人震惊的是木头地板上那两个清晰的脚印,以及两道深深的划痕,这是信徒经年累月在此磕长头留下的印记。

在隆务寺外的广场上,一位女子面对佛像,五体投地。每次到藏传佛教寺院都会被一幕幕相似的画面触动,不断体会着信仰带给人们的无穷无尽的力量。

循化  揭秘神奇的撒拉族

青海循化生活着一个神奇的少数民族:撒拉族。据记载,公元十三世纪的时候,撒拉族的祖先牵着一匹白骆驼,驮着故乡的水土和一部手抄古兰经来到今天的青海省循化县。白骆驼在一眼清泉中化为白石,他们惊奇地发现这里的水土与故乡的水土一模一样,从此定居下来。

现在那部珍贵的古兰经手抄本就在骆驼泉旁边的博物馆中。

循化的街子清真大寺是青海第二大清真寺。

从撒拉族的历史就可以看出,他们信奉伊斯兰教。驱车不足百公里,便从满是藏式房屋的同仁,到了满街都是清真寺的循化,感觉特别穿越,不过这在多民族共同居住,有6个民族自治州的青海来说真不是新鲜事。

青海从来都不缺少风景,一场瓢泼大雨之后,在天门峡邂逅一场白云的倒影。

在青海循化生活的不止撒拉族,还有藏族,而且这里诞生了一位活佛:十世班禅大师。1938年,在青海循化的这个院子里,15岁的索南卓玛产下一名男婴,取名贡布慈丹。1949年,他被正式确认为十世班禅大师。十世班禅故居最醒目的便是门口那棵参天的古树,据说在十世班禅降生的那天,树上站满了布谷鸟。如今,这里也成为藏族佛教信徒朝拜的地方,我们就恰巧碰到一位来自西宁塔尔寺的活佛到此拜访。班禅大师当年降生的屋中挂满了哈达,代表着大家对他的怀念与敬仰。

互助   能歌善舞的土族人

青海互助是土族自治县,是中国土族人最多、最为集中的地方。这次在青海互助的土族园里作为游客想感受地道的土族风情,可以来这里的土族园。土族园里有传统的土族民居小院,里面的布置也都是按照传统的土族人家日常家居摆设的。土族姑娘个个心灵手巧,她们从小就要学习刺绣,她们表达爱意的方式就是将亲手绣的鞋垫送给钟情的小伙儿。

土族姑娘的刺绣鲜艳美丽,细致匀称,其中盘绣是土族特有的一种绣花技法。土族是个爱美的民族,喜欢在衣服领子、袖头和下边绣上各种图案,在鞋上绣上云字花纹,美观大方。这让土族服饰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族姑娘不但手巧,还能歌善舞。是民间叙事诗《布柔呦》、土族婚礼中的赞歌《宴席曲》、传统舞蹈《安昭》等等一系列土族歌舞都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在土族园中就能欣赏到这些歌舞,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

土族人的日常娱乐活动——轮子秋也惊险得令人瞠目结舌,堪比杂技,不练两年还真不敢上去玩。想看看现在平常的互助土族村落,也可以开上车到周边的乡村去转一转。

村里留下的老房子,墙头盛开的紫色丁香,还有穿着土族服装的小姑娘,都会在记忆中留下淳朴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