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逢安

不知你是站在屋背上呢,

还是站在树枝上,

把我从沉睡中唤醒,

你的歌声清新而委婉,

圆润如花瓣上的新露,

悦耳如情人的话语,

给我这阴暗的房子,

流注了草木的香气,

和温柔如乳液的晨光。

……

——艾青《鸫》

这首《鸫》中所描写的鸫,原本只是一种平凡的鸟,跟椋鸟长得有几分相似,而在诗中,鸫变成了带来生机和希望的使者。读罢,我脑海中鸫的形象也更加清晰。

自从喜欢上拍摄野生鸟类,已经拍到的大大小小的鸟有400多种,我把他们存入电脑,隔三差五地欣赏。在这400多种五颜六色的鸟中,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哪一种鸟,我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说:鸫。

之所以喜欢这类鸟,一方面是因为鸫的体型略大,容易被发现,也很好拍,对技术要求不高,只要有耐心有毅力,就能拍好。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类鸟的种类比较多,鸫科分布遍及世界各地,约有47属316种,我国约有18属80种。它们在体型和生活方式上有一定差异,多在地面栖息,善于奔跑,也善于飞行,它们中的大多数羽翼丰富多彩、五颜六色,有的甚至不止五颜六色,有一种名叫仙八色鸫的鸟,全身上下竟然有8种色彩。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鸫是一种会唱歌的黑色的小鸟,这类鸟的叫声婉转悠扬、高亢嘹亮、富有变化,有的还能模仿其他鸟乃至虫鸣的声音。据介绍,有一种名叫欧歌鸫的鸟,喜欢傍晚时分在栖息的树枝上卖弄歌喉,唱出动人嘹亮的歌声。每当这时候,不远处通常还会有另一只鸫鸟用歌声应和,一唱一和之间,或暗许芳心,或互相倾慕。欧歌鸫的曲调婉转曲折,有时还会夹杂有哨声、尖叫声,兴起之时,还会模仿其他鸟儿的歌声,这些技能使得欧歌鸫在所有能歌唱的鸟类中脱颖而出,甚至有人认为胜过了夜莺、乌鸫和黄莺。

在古希腊传说中,乌鸫象征着珀尔塞福涅,这是因为与吃了哈德斯的石榴而堕入地狱的冥后一样,传说中乌鸫吃了石榴就会死。此外,乌鸫也经常出现在许多的欧洲民间文学中,《六便士之歌》即其中之一。英语圣诞颂歌《圣诞节的十二天》中的歌词“four calling birds”在十八世纪时作“four colly birds”,即被认为是乌鸫。据说塞尔维亚语中的科索沃一词也来来源于乌鸫(kos),科索沃波尔耶的意思就是“有乌鸫的地方”。

经过多年拍摄和学习,我总结了鸫的一些特点:橙头地鸫,长相别致,音色优美,大唱如醉如痴。鸥歌鸫数量少,可遇不可求,善仿各种鸟鸣,在欧洲很有名气;宝兴歌鸫分布范围狭小,以中国产地命名,叫声复杂多变;乌鸫,又名“百舌”,善于模仿,它是高音歌唱家,中国传统名鸟,羽色黑亮。蓝矶鸫、栗腹矶鸫,羽色艳丽养眼,叫声多变;白喉矶鸫羽色花哨,鸣叫婉转哀怨,很有韵味,体型、音量适中;灰翅鸫、乌灰鸫,鸣叫声音似乌鸫,却没有乌鸫音色美;紫啸鸫羽色靓丽有金属光泽,鸣声带有金属音;灰背鸫是一种被轻视的鸟,小叫婉转悠扬,大叫单调乏味;白眉地鸫,白眉黑羽相得益彰,善仿虫鸣,大叫不易。

喜欢鸫类,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我最初拍摄到的比较心仪的鸟,就是一种名叫斑鸫的鸫类鸟。那应该是至少5年前的一个周末,我拿着相机到“鸟湖”学拍鸟。那时我主要是拍摄一些半野生状态的鸭、天鹅、夜鹭、鸳鸯等。听说北京不少拍摄野生鸟类的摄影师,当初都是以这样的方式练习的。有一天在“鸟湖”拍完准备回家,在路边突然发现一只我没有见过的鸟在草坪上跳来蹦去,而且离我很近,便赶紧举起相机拍了几张。回家在电脑上欣赏这一意外收获,竟然发现这只鸟不但羽翼靓丽、精神俊俏,而且目光明亮、灵动俏皮、萌动活现,颇为喜欢。后经专业老师指教,得知原来这是一种名叫斑鸫的鸟。

从此,我开始在更广阔的的天地里寻觅,镜头开始向江河湖海、山野丛林延伸拓展。林子大了,鸟的种类也丰富了,鸟类世界可谓异彩纷呈、多姿多彩。

拍得多了,对鸟的世界也了解了一些、熟知了一些。但在这大千世界里,在这令人眼花缭乱的鸟世界里,我始终对鸫鸟情有独钟,每每有此鸟种出现,我都会陷入狂热的追逐。

这些年里,我在全国不同的地方,总共拍摄了20多种鸫鸟,我把它们集中呈现出来,是为回眸,亦为欣赏,也是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