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欣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山西临汾 041000)

引言

作为川滇两省交接的泸沽湖流域,其独特的“摩梭”传统文化和“世外桃源”般的山水景观成为发展生态旅游的先决条件和主要依托,当地交通条件非常便利,社会经济呈现多元化,但从结果导向考虑,其旅游发展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泸沽湖流域现代工业的发展对当地生态旅游环境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基础环保设施不完善,使得泸沽湖水体质量逐年下降现象日益明显[1]。如何将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资源合理而永久地保存下去是景区规划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一、泸沽湖旅游区环境现状

(一)泸沽湖旅游区概况

泸沽湖又名左所海,“泸沽”一词被解释为大山深沟里的湖,这一解释与该湖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相吻合。作为中国的第三大深水湖泊,泸沽湖地处 2600 m 有余的高海拔区域,湖水的最大深度达100 m有余。其四面环山,山中的森林覆盖率极高,植被茂盛。泸沽湖景区特殊的高原湖泊地理环境孕育了其极具代表性的摩梭母系氏族人文文化,一代代摩梭母系氏族在这片高原湖泊环境中,依山取水,就地耕耘,传承千百年。独特的自然景观下催生出了人文景观,二者相互依存[2]。正因如此,泸沽湖风景名胜区被选入了《中国国家旅游》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

(二)泸沽湖旅游区自然环境现状

气候、地貌、土壤是决定一个地区或区域生态旅游环境的重要因素。适宜的气候环境、多样的地形地貌和土壤,造就了泸沽湖流域多样化的生态旅游环境体系。

从气候分布上看,泸沽湖流域地处西南季风气候区,常年温度适宜、降水量丰富,冬暖夏凉。因为泸沽湖的降水量丰富,每年降雨量大概1000 mm,所以景区常年的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湖水每年的平均气温保持在13℃左右。由于地处高原,该地区阳光充足,每年的太阳日照时间有2000 多个小时,景区整体环境的阳光照射率可达3/5。

从地貌构成上看,泸沽湖处于横断山脉的尾部位置,其地貌是在第四世纪的板块运动加上外界条件的溶蚀作用下共同形成的,属于典型的盆地景观,以湖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湖岸零散的岬角及湖中的大小岛屿都是石灰岩丘,东岸湖底有一条长长的深槽,南岸以砂页岩和硅质岩为主,西岸则以泥岩和砂岩为主,北岸则是陡坡,湖的四周则是被众多山脉环绕。

从土壤类型分布上看,泸沽湖流域有7 个土壤类型和9 个土壤亚类。土壤的水平分布无明显变化,但有一定的垂直分布规律。2800 m 及以下,是北亚热带与南温带特点的云南松林红壤带;2800 m 至3600 m,是南温带针阔混交林棕壤带;3600 m 及以上,是温带冷杉林暗棕壤带。

(三)泸沽湖旅游区社会环境现状

1.经济环境现状

泸沽湖景区已成为旅游的热点地区,近年来,随着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旅游总收入也不断增加,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发生改变,正慢慢由以种植业为主的经济模式变为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经济模式,旅游服务业的收入逐渐成为泸沽湖周边村落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2.人文活动现状

从民族文化资源分布上看,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下,泸沽湖流域拥有绚烂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整个泸沽湖地区的居民大约有1.3 万人,包括白族、藏族、彝族等7 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在当地占据了大量比例,基本集中分布在沿湖流域川滇两省行政区划中,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催生了当地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如当地民族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同庆的转山节、转海节[3]。其中泸沽湖地区的摩梭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在这里生活了千百年的摩梭人是传统的母系氏族社会,在母系氏族的文化中强调重视母亲,尊敬女性。其特有的母系氏族文化和“走婚”活动一直保留至今。

二、泸沽湖旅游区现存问题

(一)自然环境问题

1.泸沽湖水域仍然存在不同程度污染

大量旅游者进入景区后,特别是大量私家汽车涌入景区后,可能产生大量汽车尾气、生活污水和固体垃圾等废弃物质,将可能污染大气、土壤、水质等生态环境。

泸沽湖的一些地区受到旅游开发和当地村庄排放生活污水的影响,目前,只有洛水村、里格半岛和三家村的污水被收集起来,然后通过泵站提升到竹地污水处理站净化处理。其他沿湖村庄和游客接待中心,并没有对污染物进行统一收集管理,而是直接排放。

另外,由于泸沽湖风场主要受西南与偏南气流控制,该湖南部与北部的水体连通带交换机会少,进入湖内的污染物极易顺湖流在东北部和南部水域聚集,形成局部高浓度污染。

2.沿岸陆地水土流失严重

景区内的公路建设,尤其是山中环湖公路建设,不仅直接砍伐了公路沿线的各类植被,造成建设性的水土流失,还间接形成了对山体植被生态系统的人为分割,削弱了植被生态系统的功能。

泸沽湖流域内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流域的高森林覆盖率与水土流失情况并不成正比,导致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功能不强,且易受病虫危害。同时,荒山荒坡、坡耕地、经济林、流石滩等中强度侵蚀地被覆盖类型在流域内有不同程度分布,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但当地并未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加上人为的开发,使得流域内水土流失趋于严重。

3.流域水质承压度下降

泸沽湖湖泊水质中的TN 平均浓度极有可能达到I 类水质标准上限值,污染治理的速度仍不及污染速度,入湖污染负荷总量表现出持续增长的势头,可继续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水环境容量有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泸沽湖流域经济总量将持续增长,农村生活水平也将持续提高,但是水环境承载力指数将以1.5%的速率下降,以目前预计的治理投入,要稳定保持湖泊I 类水质,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社会环境问题

1.人为破坏行为较多

泸沽湖的东南面有一块被称为“万亩草海”的天然湿地区域。近年来,附近的居民陆续在草海两岸之间相继开展各类农耕活动,大部分的湿地已经被开垦成了农田,在所有湿地面积之中,农田面积占比逐年上升。除此之外,居民还在湿地之中进行捕捞活动,致使湿地中的水生植物、鱼虾等物种减少,进而带给了当地湿地生态系统一定程度的破坏,甚至有的居民还在较高海拔的区域和坡地争抢有限的草地资源,过度地放养牲畜,造成该区域草地资源恢复期跟不上破坏速度,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不利于草地资源的有效保护。

2.环境执法监管存在薄弱环节

泸沽湖流域横跨云南和四川两省,涉及跨境流域管理。目前,云南、四川两省缺乏湖泊协调共管机制,导致环境监管和生态保护不能同步实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湖泊保护,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重视。由于缺乏相应的环境执法监管,当地村民环保意识淡薄,部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流域环境保护。因此,应通过增加相应的环境执法监管措施和宣传教育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3.缺少环境治理资金

泸沽湖环境综合治理成败的关键在于治理资金的多少。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投资巨大,但泸沽湖近期的经济效益不显着,更多的是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筹集足够的资金支撑环境治理。

三、泸沽湖旅游区环境优化管理策略

(一)加强泸沽湖风景区旅游环境综合治理

1.全面排查风景区内各类污染源

有关部门要开展相关工作,分析排查出景区内涉及环境污染的地方,对景区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个人、企业等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教育,责令其停止相关活动。在源头上就要杜绝景区内的服务设施污水和居民区生活污水直接流入泸沽湖,为景区修建专门的排污设施,同时加强对泸沽湖流域有不利影响的旅游活动项目的监督管理,防止泸沽湖流域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2.实现湖岸线区域综合治理模式

在湖泊上游的治理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应采取围建护栏的方式进行管理,将上游区域划分为监管区和封闭区,提前做好宣传工作,在监管区域内禁止踩踏绿色植被,在封闭区域内禁止人员活动,同时对上游采取一定程度上的人流量限制措施[4]。在湖泊中游的治理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应主要解决水土流失问题。针对水资源,修筑沟渠,将水资源引入河流,增设灌溉设施,有效地利用水资源;针对土地资源,在沿坡面增加各类植被的种植面积,防止土地资源被冲刷而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

3.建立健全泸沽湖景区环境治理的法律保护体系

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可以在旅游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上保驾护航,根据泸沽湖环境保护的现有法律体系,进一步查缺补漏,做到尽精微,建立一套完整的、覆盖面广的法律体系,让泸沽湖景区环境保护的治理上做到有法可依。特别是针对泸沽湖景区环境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类污染、生态环境问题,建立健全泸沽湖景区环境治理适用性、有效性的法律体系。

(二)多渠道筹集湖泊保护治理资金

1.增加泸沽湖环保治理资金的投入

政府部门将争取逐年增加对泸沽湖环保基金的投入,但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根据国家“谁污染,谁付费,谁利用,谁补偿”的政策和争取群众支持的原则,计划创新和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创造一个由政府、社会、企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投入的良性机制。从绿色环保、排污治污、水资源保护等相关方面筹集专项资金,另外,许多社会人士以及社会企业的爱心资金也要争取,将筹集到的环境保护治理资金落到实处。

2.积极探索环保工程的市场化运作

政府部门应采用微观调控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方式,将其作为泸沽湖环保工程市场化的手段。在宏观上,政府部门要制定出台环保项目政策,稳定市场。在景区污水排放、垃圾清运等环保项目上加大投入,在景区生态的恢复中增设补偿金额。在微观上,政府部门应以市场为主,通过市场运作,以本地市场主体为主积极主动地探索并实施环保工作,吸引外部投资者加入泸沽湖的环境治理之中,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市场风气,进而影响景区市场化运作之下的企业、从业者、游客等相继投入环保工程之中,形成良性循环。

(三)进行旅游线路调整,实现游客分流

1.实现游住分离

泸沽湖景区环境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较大的客流量容易造成景区环境的破坏,在兼顾保护和开发的前提条件下,对于泸沽湖景区内部实行必要的游住分离,减少接待量对于景区环境的冲击。景区要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为泸沽湖实行游客的游住分离提供基础条件,景区内只负责各旅游活动的开展,景区周边的县、镇则负责承包住宿。

2.对民俗民族文化旅游者建立许可证制度

对于携带外来民俗和民族文化的游客,相关部门应建立许可证制度,减少分支机构和支出,尽可能减少外来世俗文化对民族文化保护区青少年的影响,保留这一地区的神秘风貌[5]。作为云南和四川的交界地区,泸沽湖流域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和发展需要切实可行的政策保障。两省政府部门应积极进行行政合作和企业合作,加强交流沟通,为泸沽湖流域生态旅游环境的一体化开发和保护 作表率。

四、结语

本文以泸沽湖旅游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旅游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现状,发现泸沽湖旅游区现存的问题,并提出泸沽湖旅游区环境优化管理策略。要加强泸沽湖风景区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排查风景区内各类污染源、建立健全泸沽湖景区环境治理的法律保护体系;多渠道筹集湖泊保护治理资金,增加泸沽湖环保治理资金的投入;进行旅游线路调整,实现游客分流,实现游住分离、对民俗民族文化旅游者建立许可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