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瑞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西安 710105)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城市化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生态环境建设,新时期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同步创新逐渐成为多方关注的重点,其中,以满足人们日常休闲娱乐需求的景区在进行旅游景区园林规划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人们休闲娱乐的舒适性要求,还要考虑景区本身附带的文化传承与理念弘扬价值。地域文化要素与旅游景区园林的融合,能够让景区具备更强的独特性,也能够带给游客绝佳的休闲体验。因此,本文研究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景区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域文化要素在旅游景区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必要性

随着文化与经济的多元融合,旅游景区园林设计的风格逐渐进入瓶颈阶段,当前我国部分旅游景区园林的设计风格趋于一致,其中一部分景观工程虽然借鉴了国际的发展理念,但是所传递的文化体系与思想认知过于高端,并不适用于常规的休闲类景区,导致游客数量比较少;另一部分景区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有更多的服务项目吸引游客,景观工程充当了营造良好游乐环境的一部分载体,但是缺少人文气息,难以作为城市发展和区域文化传承的载体。新时期,旅游景区园林设计不仅要体现专业性、美观性、大众性,还要具备极强的地方特色。

总体来讲,在旅游景区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融入地域文化要素,能够同时满足旅游景区园林工程价值提升、区域文化传承、城市形象建设、人们娱乐休闲环境创新的多元化需求,具备极强的现实价值。

二、地域文化要素与旅游景区园林设计的辩证关系

从理论角度来讲,地域文化要素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呈现形式,在当前大众的认知中,地域文化通常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具备传承的必要性,与不同地区的生产生活有直接关系。在历史变化与自然变迁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和政治是地域文化要素形成的推动力,将这些文化要素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能够产生大量的附属性产品,如建筑、植物、山水,而旅游景区园林工程便属于其中的一种,包含丰富的植物类型、地方建筑、独特的地形区域,兼具观赏价值与利用价值[1];同时融入了人们对于地域文化元素的二次创新和审美,确保地域文化元素与不同景区的风格相辅相成,由此可以提升旅游景区园林工程的综合价值。

根据上文的论述,地域文化元素与旅游景区园林设计之间的融合并不是盲目相加,而是在合理调整的基础上理顺二者的关系。一方面,地域文化具备极为丰富的内涵,这些内涵可以为旅游景区园林设计提供不同的出发点,也可以提供不同类型的文化素材,主要体现为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等;另一方面,地域文化元素的应用在旅游景区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具备衍生价值,这种衍生价值体现在地域文化元素的表现形式、文化底蕴、大众认知观念等方面。例如,山东儒家思想极为盛行,大量有关儒学的文化元素与旅游景区园林工程融合之后,人们在游览景区时会自然地感受到儒家文化的思想魅力,该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儒学文化元素在建筑、植物布景、景观小品设计等方面往往能够传递出形似、神似、形神兼具的魅力。这种潜移默化又浑然天成的元素融合方式能够让旅游景区园林景观工程具备更高的观赏价值,也能够让地域文化元素具备衍生价值。因此,从地域发展历史中挖掘地域文化元素,将其与景观工程相融合,需要考虑二者之间的适配性与灵活性,确保打造出的旅游景区园林景观能够符合各领域的发展需求。

三、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景区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坚持尊重自然生态、渗透历史文化、感召人文思想是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景区园林工程中应用的原则,这些原则不仅可以让旅游景区园林设计具备更强的大众性和人文性,还可以全面激发地域文化元素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魅力。综合当前我国大部分景区的规划情况来看,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景区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应在借鉴国际优秀旅游景区园林工程思想理念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地域文化元素。

(一)合理提取优质文化元素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核心,而地域文化元素在长时间的发展和变迁中,也必然有一部分不符合当前的大众认知,那幺在文化提取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取其精华的原则,不仅要化繁为简,还要迎合不同的景区特色进行创新。设计人员在进行旅游景区园林设计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了解不同地区传统文化与民俗风情的特点,并从中选择具备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文化元素符号融入景观工程设计中,不仅可以传递文化内涵,还可以让地方风土人情成为提升景观工程综合价值的一部分。当前,部分旅游景区园林融入地域文化元素较为常见的形式为壁画、浮雕、装饰、纹样等。例如,营山白塔公园在设计的过程中将地方学术之风融入了景观设计领域,通过人文景观雕塑来表达地域文化(见图1),以营山县令杨上容修建白塔为核心,辅以“进士”的故事体现出营山人对于人才成长和培养的重视,也凸显出个人在发展过程中应具备勤于奋进、努力学习的思想品德。这种进士文化具备极强的地方文化特色,可以打造独具一格的新型经济体系和景观体系。

图1 营山白塔公园人文景观雕塑

(二)凸显重心,明确文化宗旨

旅游景区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注重营造舒适的游览环境,同时凸显景区的核心主题,为游览者提供精神升华的载体。在这个过程中,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和融合就必须与旅游景区园林景观工程本身的建造主旨相辅相成。我国景区类型较多,在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的动态性元素更为复杂,为提升地域文化元素融入的合理性和规范性,需要结合具体的框架进行划分。地域文化元素通常以符号的形式呈现在不同领域,如民俗、服装、建筑、人物、历史等,这都可以为旅游景区园林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例如,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的核心宗旨在于营造城市过渡地带,成为具有自然科普、生态营造的景区,其内部地域文化元素的挖掘更倾向于恬淡、复古,希望能够给游客以身心上的陶冶。因此,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在整个景观工程营造的过程中,借助北普陀寺展开,让区域佛教文化融入园林景观工程中,通过带有禅意的建筑、山水格局,为游客营造舒适娴静的景观环境,一改大部分景观公园喧嚣的氛围。游客进入森林区域之后,更可以体会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情愫,而敲钟声、寺庙的烟火气也成为覆盖整个森林公园的文化载体,进一步烘托了主题。

(三)合理进行加工创作,再现历史底蕴

旅游景区园林的设计需要考虑大众的理解水平与认知能力,因此对于传统地域文化的挖掘和创新,必须具备大众性和地域化的特点。例如,对于文化遗产可以通过二度创新的方式打造成为多元化的景区产品,以此烘托历史底蕴,也可以让大众更好地了解地域文化特色。部分景观工程会通过文化墙烘托地域文化历史,如某旅游景区园林的工程采取人造文化墙配合生态园林的方式建立了文化墙(见图2),介绍了当地的发展历史,并融入大众文化和历史文化,让景观园林工程具备更高的人文造诣。

图2 景区历史文化墙

(四)增强人文底蕴,构建丰富的景观形式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区域的人文体系有着较大的差异,审美风俗也存在着较多的区别,为进一步提升旅游景区园林设计的科学性,不仅要渗透历史背景,还要传承历史脉络,让传统文化元素成为大众文化发展和传承的一部分,保证其具备历史延续性。这就需要在筛选和设计传统文化元素的过程中保留其人文底蕴,并且通过多元化的形式来烘托相同的文化体系。

比如,霞西民俗文化园在景观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了极为浓厚的地域文化,甚至将地域文化作为整个园区发展建设的主题,在园区的入口两侧设置了镂空的石雕景观墙、浮雕的灯柱与影雕地刻,其中充斥着大量的舞龙舞狮、划龙舟、鲤鱼舞等图案,凸显了该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2]。霞西民俗文化园整个园区的景观工程相互呼应,广场中央设置布马舞群雕塑,依托地理地势建立,阶梯式的地形更能够展示群马错落有致的状态。周边的绿植乔木林中,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大量手拿乐器的人物雕像,看似从四面八方而来,共同为布马舞群雕塑欢呼喝彩,也引导着人们的行动路线,成为独具一格的景观文化小品。这种一体化的地域文化元素展示模式不仅提升了景观工程的整体格调和魅力,还大大加强了工程的系统性和互动性。游客可以与不同的雕塑进行合影,而雕塑形态的变化,也展示了一场华美的民俗演出。动静结合的方式,提升了景观工程的互动性,而区域文化要素的融合,恰到好处地丰富了景观工程的内容,提升了其综合价值。

(五)完善景观文化配套设施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旅游景区园林景观工程分布在城市的各处,提升了整个城市的外在形象,但景观工程并不是完全独立于城市之外的,还需要与城市建设及其周边发展相互协调,因此当前大部分旅游景区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更多考虑了外界环境与景观工程之间的过渡段,能够为游客营造系统性的游览体验。这种设计方法可以让景观工程浑然一体地呈现在城市中,有助于提升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在这种规划方法中,地域文化元素的融合需要呈现在不同的领域,不能将地域文化元素禁锢在景区内部,应向其他角度进行辐射和延伸,从而为游客营造系统性的游览体验。

例如,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的六锦村拥有浓厚的畲族文化底蕴,木龙、知青文化等元素在景观工程设计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按照整体性设计的原则,在地域文化元素提取和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将其融入六锦村的环境整治、建筑特色改造、浏览动线管理、配套设施完善等方面。比如,通过文化景观墙,以畲族历史典故进行景观结构叙事,将其作为景区外侧防护围栏的装饰,人们在外部便可以了解六锦村的整体风格[3];围绕畲族乡村风情地域特色,在六锦村周边开拓生态产业一条街,依托宜居宜业综合型畲族文化建设示范村,构建与景区相辅相成的基础设施和文化体系,进一步推动周边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让地域文化特征深入人心,让整个景区周边的空间和产业都有更高的辨识度,从而提升旅游者对于该区域地域文化的认同感[4]。

四、结语

地域文化元素是建立在不同区域独特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人们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诸多要素[5],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元素、色彩、符号、服装、人物等,这些元素具备较为浓厚的地域文化底蕴,经过二次加工和创新之后,不仅可以传承地域文化,还可以作为提升旅游景区园林景观综合价值的载体,让景观工程更具辨识度,也能够与城市发展协调一致,是新时期落实城市形象建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