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祁娟 熊燕舞

“湖州模式”破解公交改革难题

文/本刊记者 祁娟 熊燕舞

公交场站是优化公交线网的必备基础设施,发挥着调度、维修、加油等功能

“诗在远方等着,我仍苟且地堵在路上”,调侃背后,透露的是我国公共交通出行效率低与体验差的现实尴尬。

2012年底,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将“公交优先”提升至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随着战略实施的推进,问题又来了:一方面,政府认为财政补贴负担过重,而公交运营企业则抱怨补贴不到位,另一方面,上世纪90年代以来推行的公交民营化改革,因企业无休止的逐利,带来公交服务质量下降、冷热线严重失衡、企业间恶性竞争等各种损害公交公益性的乱象,也到了不得不改的关头。

浙江省湖州市绕过所有制纷争,将切入点聚焦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上,探索确立了政府主导下的民营公交发展体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行业监管”的改革思路,创新推出政府购买公交服务主导、民营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引得一片“叫好声”。

比起杭州的热闹、宁波的国际化,拥有2300年历史的湖州,似乎更符合人们对“江南”的所有想象。这样一座散发内敛气质的古城,如何在公共交通领域勇闯一条具有湖州特色的改革之路?其所创造的“湖州模式”在浙江省又有着怎样的样本价值?近期记者亲临湖州,进行了一一探访。

创新PPP政府购买公交服务模式

一直以来,公交姓“公”还是姓“私”,是困扰公交行业改革发展的命题。

据湖州市运管局负责人介绍说,2011年,由于缺乏政策支撑和财政支持,湖州的公交企业陷入半瘫痪状态,公交发展停滞不前。“当时,市区公交线路仅有28条,城乡公交线路仅有55条,公交出行的分担率很低,而公交线网布局重要依托的公交场站几乎为零。因此,如何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成为当时湖州市委、市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当时公交国有化的回潮,湖州市在深入调研后发现,民营资本的“逐利性”与公交的“公益性”看似矛盾,实际却并非不可调和。

“把民营公交企业重新收归国有,等于从根本上对民营资本的排斥。尤其是国有化后同样潜在一定的风险,公共财政能否持续地在公交行业大投入也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而通过政府购买公交服务,主导民营公交企业按照政府的要求提供服务产品,可以最大程度地限制资本的逐利性对公交公益性的侵蚀,民营体制下也能实现公交的公益性。”湖州运管局公交客运科科长高健说。

湖州的“绿色守时公交”示范线自开通以来,广受欢迎,大大提升了公交出行的品质

从2011年7月起,湖州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行业监管”的公交发展思路,确立了“民营化经营、政府财政购买服务”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具有湖州特色的“PPP”政府购买公交服务政策规制体系,既突出公益性,又兼顾经营性和竞争性,充分调动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并有效发挥了政府作用。

然而,体制的确立只是湖州公交改革迈出的第一步。如何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前提下,建立起一套保障体制顺利运转的运行机制,考验着湖州市政府。为此,湖州市政府花了了整整两年时间,从定位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到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分工,突破了政府购买公交服务具体买什幺、怎幺买、怎幺计量、怎幺定价、怎幺支付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最终形成了以“7+1”政府购买公交服务政策规制体系为架构的运行机制。

湖州市运管局副局长金振解释说:“‘7’就是以政府购买公交服务为主要内容的7项管理政策,‘1’是指2012年发布的引领公交发展的《湖州市区公共交通综合规划》(以下简称《综合规划》)。”

据记者了解,湖州公交“7+1”政策规制体系涵盖发展规划、购买服务办法、管理模式、考核方式、服务规范、车辆选型、车辆外观形象等公共交通运营发展的方方面面,为市区公共交通构建起多层面、全方位的政策保障体系,为湖州市政府主导下民营公交摸索出一套特色鲜明的运作机制。

“相比由政府供养的国有公交,湖州模式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一是充分调动了政府和市场的两个积极性,形成了公交发展的多元投资格局;二是倒逼政府职能转变,有效实现公益与效率的兼顾;三是政府在和谐行业建设中的地位得到了更好发挥。”金振说。

努力终结硕果。“十二五”期间,财政支付购买服务资金25157.79万元,年均约5000万元,引导企业为提供合格的公交服务累计新增投入近2亿元,用于车辆购置和信息化装备,并盘活近1.2亿元的存量资产;市区更新投入公交车657辆,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车从零到如今占比达68.4%,公交分担率由8%提高到目前的18%,公交服务质量有责投诉量下降约40%,乘客满意度提升22.4%。

据介绍,当下湖州市运管局正进行下一步的深化政府购买公交服务改革。主要包括:

一是完善公交规划体系,推进规划修编;二是构建绩效评价体系,完成绩效评价;三是完善发展政策体系,强化政策配套;四是完善购买服务机制,拓宽购买范围;五是构建购买信息平台,推进智能购买;六是建立起以成本规制为核心的政府购买服务规制体系。

"十二五"期间,湖州城市公交分担率由8%提高到18%,公交服务质量投诉量下降约40%,乘客满意度提升22.4%

构建“多层次、一体化”公交线网

公交线网是公交运营线路的最终形态反映,也是公交整体运营效率的关键。

“2011年,湖州交通部门开始对城市公交进行管理,当时主城区公交线网密度仅为2.5公里/平方公里,重复系数达到4.41,线网覆盖盲区极多,而作为公交线网布局重要依托的公交场站数几乎为零,公交线网发展不容乐观。”高健介绍说。

布局公交线网须规划先行。2012年发布的《综合规划》,为优化线网提供了科学的规划保障和实施依据。其中,明确了近期和远期公交线网布局方案:“十二五”期间,湖州市公交线网每年不低于20条进行新增优化,重点解决线网布局不合理、线网覆盖盲区,有力提升线网密度,达到公交普遍服务,实行村村通公交、500米覆盖率100%的全覆盖目标。

据湖州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进介绍说,为确保公交线网的健康有序发展,湖州市政府还构建了公交线网的配套支撑,包括:一是资金支撑,即通过构建PPP政府购买公交服务政策,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确保公交可持续发展;二是场站支撑,全力推进公交换乘枢纽、公交首末站、公交港 湾式停靠站等建设,确保公交网线科学优化布局;三是路权支撑,全力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出台公交专用道管理办法,有力提升公交线路运行效率。

五年间,湖州市公交线网优化在量上有了极大的提升:市区新增优化公交线路144条(新辟56条,优化88条),线路数增至144条,新增线路里程约1079公里,主城区线网密度增至3.6公里/平方公里,主要公交线路高峰时段运行班次密度为6-8分钟一半,站外平均候车时间缩短至8分钟。

金振表示,今年是“十三五”开局年,随着城市规模化发展、个人机动车拥有量激增与区域一体化进程快速发展,原有的综合公交规划已难于适应新形势,湖州市运管局今年启动了公交综合规划修编工作,目前已形成综合规划意见征求稿,其重点仍围绕公交线网的优化布局展开。

“根据初步规划,湖州公交线网优化将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一主二副三廊’的发展框架,打造‘网络公交’、‘生态公交’、‘智慧公交’、‘美丽公交’、‘秩序公交’,形成快速公交为骨架、干线公交为主体、区域公交为补充的多层次一体化公交线网体系。”金振说。

虽然是笼统的数字和项目名称,但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关乎日常出行的便捷性与舒适度,直接影响生活的幸福指数。

湖州市运管局副局长金振

湖州市运管局公交客运科科长高健

“游运一体化”为突破口的绿色出行

从去年8月起,湖州的有39路和101路两路公交,无论寒暑,无论刮风下雨,都会准时出现在各个站点,迎接南来北往的乘客,被称为“绿色守时公交示范线”。

上班族一晓告诉记者,因为坐公交候车时间太长,上班特别容易迟到,为此他还专门买了一辆电动车。“自从有了‘守时公交’,我又开始坐公交上班了,每天定点出门,按时上车,太方便了!”

据介绍,因为大受欢迎,也为了进一步增强公交吸引力、改善公交出行品质,今年湖州市将再推出6条公交线路做“绿色守时”试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凡被选为试运行的线路,全线配备的都是LNG公交车,沿线站点大都设置港湾式停靠站,每个站点都标注有到站时间,并且线路发车时间、班次间隔时间和到站时间都在既定计划内,运行严格按照时刻表。所有到站时刻都会以绿色背景显示,公众只要看准时间,按时出行即可。

“守时公交”的推出,不仅是湖州市治堵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其推行城市绿色出行的一个缩影。

近两年,作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绿色交通创建城市,湖州市从规划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线网运力优化、服务水平提升、财政资金投入等方面着手,全面推进公交优先发展,加大绿色装备投入,持续为推进城市的绿色出行努力着。

“十二五”期间,湖州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能源车辆,至2015年底,全市天然气公交车达到609辆,纯电动公交车达到50辆,其中城市公交天然气公交车485辆,纯电动公交车50辆,“绿色”车辆占城市公交总车辆数708辆的68.2%,占比优势明显。

据记者了解,除了持续加大“绿色”车辆的更新投入,在推进绿色出行战略规划过程中,湖州市还以构建游运一体化为突破口,充分统筹公交、公共自行车等主要绿色出行方式,最终形成以绿色出行为主要方式的公共交通体系。

“游运一体化,实际上就是将旅游公交与城市公交系统相结合,根据游客的旅游出行特点,采用与需求相匹配的发车班次和车辆配置,同时兼顾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最终通过有效的资源供给,达到绿色环保,集约、节约、高效利用资源的目的。”高健说,“其核心是综合考虑居民与游客两方面的出行需求,分区分级建立游运一体化的场站、线网及运营体系。”

目前,湖州市正初步考虑以安吉县作为绿色出行试点城镇,逐步向其他城镇推广创建。具体规划包括—

● 结合现有公交线网,适当布设旅游专线,满足高品质差异化需求;

● 在热门景区附近公交站点布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规划自行车绿道网,提高公共交通工具可达性;

● 开通定制公交,提供费用低、自由度高的出游选择,缓解景区周边道路交通压力;

● 完善公交运营机制,升级交通服务供给主体。

倘若试点示范成功,对湖州而言,最大的收获或许该是此举背后蕴藏着的一笔可观的生态收益。

Windows . 视窗

从2011年7月起,湖州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行业监管”的公交发展思路,确立了“民营化经营、政府财政购买服务”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具有湖州特色的“P P P”政府购买公交服务政策规制体系,既突出公益性,又兼顾经营性和竞争性,充分调动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并有效发挥了政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