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嘉莉,张晓霞,鲍欣雨,谢易娴,黄俊轩,彭欣,王培席

2型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1]。2型糖尿病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infectious chronic disease,NCD)的一种,是社区老年人的高发疾病,患病率在20%以上,年龄每增加10岁该病的患病率将增加68%[2]。在传统中医上,2型糖尿病属于“消渴”症候,目前已有文献报道,2型糖尿病的发病、发展、预后效果与某种中医偏颇体质有所关联[3-4]。

中医体质现象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5]。不同体质分型在形体、生理、心理、病理反应状态、发病倾向等方面各有特点。而中医体质辨识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是判定与识别人群体质的有效方法,为我国中医临床诊断的重要成熟理论之一[6]。已有大量文献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中医体质类型与慢性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7-8]。

当前,国内关于2型糖尿病与中医体质的关系研究主要聚集于一般人群,且多为单一偏颇体质的分析,较少出现针对社区老年高危人群并考虑兼夹体质的报道。因此,为了解社区老年人中医体质的分布特征、探索各体质分型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本研究对珠三角地区某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社区老年人的中医体质分型特征并探析其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旨在为社区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案与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实证参考。

本研究创新点: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旨在辨识分析社区老年人的中医体质及兼夹情况,为社区老年人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思路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科学数据。已有文献报道,2型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中医体质有所关联。本文创新性在于以社区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探究各单一偏颇体质的组合关系,考虑体质组合对疾病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抽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珠三角某社区体检科进行常规健康体检且居住于该社区的1 600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社区常住居民(≥1年);年龄≥60岁;无影响生活的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无精神障碍;生活可自理;自愿配合本调查。排除标准:体检资料不完整或缺失;年龄<60岁;患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有精神障碍;生活无法自理;拒绝参加。在样本筛选中60例老年人的体检资料不完整,予以排除,有效样本1 540例,有效率为96.25%。

1.2 研究方法

1.2.1 中医体质分型判定标准 由熟悉中医的全科医生对调查对象通过望、闻、问、切进行初步诊断,并结合其症状、舌象、脉搏等对其体质进行初步辨识。最终的中医体质分型根据王琦[6]参与制定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进行分型确认,中医体质包括: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

其中平和质以阴阳气血调和、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为主要特征;痰湿质以痰湿凝聚、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为主要特征;阳虚质以阳气不足、畏寒怕冷、手足不温为主要特征;气虚质以元气不足、疲乏、气促、自汗为主要特征;阴虚质以阴液亏少、口燥咽干、手足心热为主要特征;血瘀质以血行不畅、肤色晦暗为主要特征;湿热质以湿热内蕴、面垢油光、口苦口涩为主要特征;气郁质以气机郁滞、神情忧郁、情绪脆弱为主要特征;特禀质以先天失常、生理缺陷、过敏反应为主要特征。

1.2.2 2型糖尿病诊断 采集调查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装入一次性真空管,1 h内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0 cm。保留血清,采用生化分析法检测空腹血糖(FPG)。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2010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治疗指南》[9],FPG≥7.0 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

1.3 质量控制 为保证调查的顺利展开和调查问卷的质量,对调查的每个环节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调查员、调查实施阶段和资料整理分析的质量控制。调查员方面:由熟悉中医理论知识的全科医生担任调查员,确保中医体质辨识数据的科学性。并由检验科进行血液检测,确保FPG的准确性;调查实施阶段:设立质控小组,对资料进行复核;资料整理分析方面:采用EpiData 3.0数据管理软件编制统一的数据库,并由双人进行数据录入工作,并对录入结果进行逻辑检查,核查无误后进行锁定备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 ±s)表示;计数资料的分析采用χ2检验;采用危险比值比(OR)描述危险度。以因子分析法探索各单一偏颇体质之间的兼夹组合,采用方差最大法为旋转方法,选取正交矩阵提取特征根>1的因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1 540例调查对象中,男661例(42.92%),女879例(57.08%);年龄60~100岁,平均年龄(71.4±5.8)岁,60~70岁864例(56.10%),71~80岁529例(34.35%),81~90岁143例(9.29%),91~100岁4例(0.26%);确诊2型糖尿病331例(21.49%);FPG为(5.6±1.7)mmol/L。

2.2 中医体质辨识情况 1 540例调查对象中,平和质878例(57.01%),痰湿质197例(12.79%),阳虚质192例(12.47%),气虚质182例(11.82%),阴虚质170例(11.04%),血瘀质77例(5.00%),湿热质73例(4.74%),气郁质65例(4.22%),特禀质39例(2.53%)。2.3 中医体质分型的兼夹情况 因考虑兼夹体质,以因子分析初步探索社区老年人不同单一体质分型之间的组合情况。本研究将痰湿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等8种非平和质类型纳入分析。

在因子分析中,KMO值=0.762,Bartlett12 3s检验χ2=1 074.728,P<0.001,表明中医体质资料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各单一体质分型之间可能有共同因素的存在。碎石图结果显示,共3个成分的特征根≥1,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3.643%。故提取3个公因子。因此,8种体质类型可归纳为3个因子组合,将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归为一类,定义为淤湿组合;将阳虚质与阴虚质归为一类,定义为体虚组合;气虚质独自为一类(见表1、图1)。

表1 社区老年人体质分型的因子分析Table 1 Factor analysis of taxonomized constitutions of the community elderly

图1 社区老年人体质分型因子分析的碎石图Figure 1 Scree plot of the factor analysis of community elders12 3 taxonomized constitutions

2.4 各中医体质分型之间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比较是否具有平和质、气虚质者2型糖尿病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具有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淤湿组合体质、体虚组合体质者2型糖尿病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5 相关中医体质分型的危险度分析 利用OR值评价不同体质分型对2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程度。在单一体质分型中,7种体质分型OR值依次排序为:特禀质(OR=4.482)、气郁质(OR=3.129)、湿热质(OR=2.871)、阳虚质(OR=2.201)、血瘀质(OR=1.936)、阴虚质(OR=1.668)、痰湿质(OR=1.588)。在体质因子组合中,体虚组合体质OR值为1.729,淤湿组合体质OR值为1.360。

3 讨论

3.1 社区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本研究发现,社区老年人体质多为平和质(57.01%)。但除平和质外,约一半老年人具有偏颇体质,其中以痰湿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四大体质为主。痰湿质为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饱满、口黏苔腻为主体特征;阳虚质为阴液亏少,具有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气虚质为元气不足,以疲乏、气促、自汗为主体特征;阴虚质为阳气不足,具有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10]。究其原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新陈代谢减慢,脾胃运作效率下降,脾虚生痰,日久生热,痰浊与热邪内扰,肝火内炽,上扰清窍[11]。而珠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12],常年为潮湿节气,由此带来的湿热邪气更易形成痰湿质。此外,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等发生可能是由于年龄、地域环境等因素,与老年人“阳”“气”相对不足、人体腑脏阴阳偏颇、气血津液气化不足有关。

表2 各中医体质分型之间2型糖尿病发病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CMC-specific prevalence of diabetes

3.2 社区老年人各单一偏颇体质分型的特征归纳 由于体质形成因素的多样性,使个体在生理结构、病理特性等方面的差异极为复杂,而这种个体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体质特征出现兼夹情况或发生变化。已有研究表明,兼夹体质普遍存在于广大人群中[13]。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具有多种病理因素的作用,因此更容易出现兼夹体质,同时具备2种或2种以上的偏颇体质特征[14]。在本研究中,通过因子分析初步探索8种偏颇体质的兼夹情况。8种偏颇体质可归纳为3种组合型体质,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归为淤湿组合体质;阳虚质与阴虚质归为体虚组合体质;气虚质独自为一类。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气郁质主要表现为痰湿凝聚、血性不畅、温热内蕴、气机郁滞,4种体质均反映机体行气不通、血气不顺、湿热积聚的现象[12]。而特禀质主要表现为先天失常,多为过敏体质。特禀质者由于其体质的特殊性,更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出现以上4种偏僻体质的机体反映。故可将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归为一类;阳虚质与阴虚质表现为常见的虚寒、虚热现象,为机体阴阳失衡的一种症候,故可归为一类;气虚质在机体内的表现主要集中在精神方面,易出现神情忧郁、情绪不稳等气郁特征,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故独自归为一类。

3.3 社区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与糖尿病发生的关系探索 本研究发现,社区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为21.49%(331/1 540)。经分析,具有特禀质、气郁质、湿热质、阳虚质、血瘀质、阴虚质、痰湿质这7种偏颇体质的老年人更容易患2型糖尿病。此外,具有体虚组合、淤湿组合兼夹体质的老年人也容易患2型糖尿病。在单一体质分型中,特禀质、气郁质、湿热质、阳虚质对于2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性与影响程度更大。而在体质因子组合中,体虚组合体质的危险性高于淤湿组合。在传统中医医学的范畴中,糖尿病属于“消渴”症候,始见于《黄帝内经·奇病论》,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状[15]。基本病机可以概括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消渴日久,阴损及阳,热灼津亏,血瘀聚积,阴阳俱虚,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气血逆乱,最终导致肺、胃、肾、胰脏等脏腑器官的受损与衰竭[16]。

对于单一偏颇体质分型而言,特禀质者由于先天禀赋不足从而引发机体器官功能欠缺,造成过敏体质进而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故为发病的重要成因。近年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压力逐渐上升,气郁质者情绪不易受控,机体激素易于失衡,引发内分泌失调,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湿热质者身体重浊、黏滞,脾功能失调,不能正常运化和输布身体的津液,一旦存在便难以去除,长久积聚在机体内从而削弱器官功能;阳虚质者阳气衰虚,机体阳气推动和气化功能不足,性格多为内向型,体内感邪易从寒化,内在与外在因素结合引起疾病的发生。

对于因子组合体质而言,阳虚与阴虚的兼夹体质表现为体内阳气盛衰、阴津亏耗的一种症候,容易导致脏腑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虚、热、郁、痰、淤等多种偏僻体质的互相结合,最终引起消渴症的发生。

3.4 中医体质分型在社区2型糖尿病精准健康指导中的应用 目前,西医治疗2型糖尿病常直接使用常规对症治疗,尚未完全考虑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在珠三角部分社区中,已将体质辨识作为2型糖尿病管理的一部分,但却并未充分考虑患者的兼夹体质,以及普及到高危人群的健康宣教。中医强调“治未病”,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可清楚了解重点人群与患者的体质类型,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利于个体化精准健康指导工作的开展。因此,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应规范中医体质辨识的流程和制度,强调体质辨识在老年人群与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必要性。需特别关注特禀质、气郁质、湿热质、阳虚质以及阳虚质、阴虚质并存兼夹体质在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与2型糖尿病健康指导中的重要性。建议根据社区老年人群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的体质类型针对性地开展宣教活动与制定干预方案,在饮食、生活习惯、体育锻炼等方面进行个体化区分。

由于本研究为横断面现况研究,目的在于初步探索体质与疾病两者的相互关系,未能明晰各体质分型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联。需要进一步实施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控制相应的混杂因素,才足以阐释体质与疾病的关系。

作者贡献:罗嘉莉、王培席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研究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结果的分析与解释,论文的修订,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黄俊轩、彭欣进行数据收集;张晓霞、鲍欣雨、谢易娴进行数据整理;罗嘉莉、黄俊轩进行统计学处理;罗嘉莉撰写论文。

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