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午睡可以改善大脑代谢,预防疾病。

有研究表明,有效的午休可以改善大脑代谢,使劳累一上午的脑神经获得更充分的新鲜血液和养料,这也是午休后大家会觉得很轻松的原因;此外,规律的午休可以降低“心绞痛”和“脑梗死”的发病率。然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只有采取适当的午休方式才能够增加下午的精力,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睡眠时大脑为给肌肉重新注入能量而全力工作。

谁如果在清晨起床时感到关节僵直,那么就说明他睡得不好。皮肤也是在夜间进行修整的。夜里细胞分裂加快两倍,夜里一点钟是皮肤细胞生长最强劲的时候。睡眠不好,头发也易受伤,现在不少人通宵达旦地熬夜工作,上网或是泡吧娱乐,使他们的大脑皮层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而大脑皮层的兴奋是需要大量新鲜血液输送营养来支持的。大脑皮层活动所消耗的养分占人体全部新陈代谢及日常活动所需养分的1/4,而头皮组织只是靠颈动脉的侧支供血。大脑越兴奋,从颈动脉输送来的血液就越向脑部集中,相反输送到侧支的血液不断减少,日积月累,头皮组织由于供血不足会变得少而缺乏弹性,处于营养的饥渴状态,头皮没营养,头发自然会日渐稀少。

午睡有讲究

午休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有的人一睡就是一下午,这样没有规律的午休,极易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使夜间的睡眠质量大打折扣。那些患有“高血脂、高血黏度”的亚健康人群,长时间午睡,使血液中过高的血小板和纤维更容易堆积到不光滑的血管壁上,形成血栓,增加了“中风”的几率。午睡也应讲究方法,中午12:00~1:30时入睡,会取得最好的睡眠质量、究其原因,睡眠具有两种不同的时相状态,即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人们入睡后,首先步入的是慢波睡眠,持续时间大约8~120分钟左右;然后进入快波睡眠,维持时间在20~30分钟左右,此后又回到慢波睡眠,接着,再悠悠地转入快波睡眠。人们可以从慢波睡眠直接来到觉醒状态,却很难从快波睡眠直接来到觉醒状态。而中午12:00~1:30时,大脑反应迟钝,思维减慢,情绪低下,利于人体转入慢波睡眠。

中老年人午饭后不宜马上卧床,中午进餐后,胃肠蠕动加快,并且分泌大量消化液,使得人体内大量血液集中到消化系统,再加上整个上午的消耗,很多人就会感觉困倦了。但如果马上躺在床上,则影响消化道功能,尤其是在湿度较大的天气里,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正确的做法是饭后先静坐十分钟,然后再卧床休息。

另外,睡姿也很讲究,有些人习惯伏案午睡,伏睡不仅会造成视觉模糊、面色苍白,还会压迫胸部,影响呼吸,使机体神经肌肉得不到放松休息,另外,流进大脑的血液也会减少从而造成大脑的贫血,产生头晕、耳鸣等不适感。所以,午休时最好斜躺或平躺着睡,掌握睡眠、睡时和睡姿的科学性,能有效地提高身体质量,也是科学生活对现代人提出的新要求。

午睡也要讲卫生。午饭后不要马上躺倒就睡,这时胃被食物所充满,不易入睡。最好在午睡前活动10分钟,以利于胃内食物消化。有些人还不注意午睡的姿势,有的俯卧,有的干脆伏在写字台上睡。要知道,俯卧会压迫胸部,影响呼吸,使心肺的工作量加重,且容易做梦。伏卧时手臂被头部垫衬,时间一长会使手指发麻。最理想的睡眠姿势是向右侧睡,这样既不会使心脏受压,又可以帮助胃里的食物向十二指肠移动。另外,午睡时千万不要为贪图凉快而睡在“穿堂风”的地方或电扇下面,以防着凉得病。

糖友午睡多注意

1.中午吃饭以后不要急着午睡

许多人习惯中午吃完饭就睡觉,而这时胃刚被食物充满,大量的血液流向胃,血压下降,大脑供氧及营养明显下降,马上入睡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

2.一定要安排好睡觉的时间

通常人们认为中午只要睡了,就能达到效果。然而专家分析,人们最容易入睡的时间是在早上起床后8小时或是晚上睡觉前8小时,大约是在中午1点钟左右。因为这个时候人的警觉处于自然下降期,此时午睡身体会得到很好的休息。

3.中午睡觉后要饮水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可谓是举步维艰。连吃饭睡觉都得必须按时按点,睡醒之后可以喝杯水,以补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黏稠度,然后可以进行一些散步类的轻度有氧活动。

4.中午睡觉不要睡太长

健康的午睡以15~30分钟最恰当,最长不要超过1小时。如果时间太短达不到休息的效;时间太长,醒来后又会感到轻微的头痛和全身无力,而且也不容易醒。

温馨提示

午睡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宜,有些人注重晚上休息,不习惯于午睡,这对健康也没有什么影响。有关研究认为,年龄在64岁以上,且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人,血压过低的人,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障碍的人,特别是因脑血管变窄而常出现头昏、头晕的人不宜睡午觉。这是因为睡眠时,心率相对缓慢,脑血流量减少,容易使他们出现大脑暂时性供血不足,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发其他疾病。这些人只要白天注意不要过度劳累,适量做一些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晚上按时就寝即能保证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