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宇黑龙江省医院眼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治疗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的安全性分析

李宏宇
黑龙江省医院眼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方法根据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接收的68例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有患眼98只,同期选取68例非糖尿病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视力以及并发症和治疗效果。结果糖尿病足有98只患眼,经过矫正后,视力超过0.5的患眼共40只,占该组的40.82%,非糖尿病组共有45眼,占该组的45.92%,两组患者屈光不正矫正结果和视力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足并发症几率是23.47%,对照组是12.24%,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处理后,对视力无影响,均恢复正常。结论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术前控制其饮食,使用降糖药物,稳定血糖水平,然后使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具有比较高的安全性,可以让患者的白内障得到治疗,矫正屈光度,提升视力,并且要对患者视网膜病变治疗进行准备工作。

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屈光不正;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数量都在不断增加,该疾病并发症多,特别是眼部疾病,白内障在眼部并发症中发病率较高[1]。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和晶状体内糖代谢异常有直接联系,晶状体内葡萄糖含量较高,醛糖还原酶活性较高,将葡萄糖转变成山梨醇,堆积在晶状体内,所以晶状体纤维肿胀变性[2]。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的几率比非糖尿病患者要高出许多,而且,屈光度矫正困难,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所以,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手术后患者视力恢复是眼科医生非常关注的问题。此次该院对68例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来进行研究,探讨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3年1月该院共接收了68例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均确诊为糖尿病,共有男性患者38例,患眼54只,女性患者30例,患眼44只,最小患者38岁,最大患者62岁,糖尿病病程6~16年,白内障病程1~5年。共有21例1型糖尿病患者,47例2型糖尿病患者,选取同期68例共98眼非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来作为对照组,两组的一般性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1.2治疗方法

术前检查:全部患者术前都接受了裸眼视力、屈光度数、视力矫正和角膜曲率等等检查,掌握患者的手术指征,根据检查的结果来分析患者的眼轴、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等等的状态,使用SRKII公式计算将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度数。观察患者的血糖水平,心电图显示结果,为手术提供参考。

术前血糖控制:所有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组患者在刚进入医院接受治疗时,检测其血糖水平,空腹状态为5.62~10.52 mmol/L,我们给患者使用了降糖药物控制其血糖水平。按照标准糖尿病控制方案来进行治疗,术前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良好,空腹血糖测量可以保持在5.45~7.13 mmol/L之间。

手术方法:研究中的两组患者均采取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手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联合治疗,术前均要散瞳,使用爱尔卡因进行麻醉;使用超声乳化来将晶状体核吸出,将残留皮质吸净,然后将人工晶状体植入,添加灌注液,不对切口进行缝合;术后,使用地塞米松2 mg进行结膜下注射,手术过程对患者的心电状态进行监测。术毕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对术眼进行滴眼治疗,持续两周。

1.3统计方法

我们将获取的数据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 13.0软件来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结果

糖尿病足有98只患眼,经过矫正后,视力超过0.5的患眼共40只,占该组的40.82%,非糖尿病组共有45眼,占该组的45.92%,两组患者屈光不正矫正结果和视力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足并发症几率是23.47%,对照组是12.24%,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为眼压上升不足30 mm Hg的换色会用了降眼压药物治疗,3 d内患者的眼压便能恢复正常,角膜水肿患者接受促角膜术后愈合药物,3 d内均缓解,瞳孔轻微粘连患者接受2.5 mg的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后,3 d前方内渗出物被吸收,粘连情况消失,患者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处理后,对视力无影响,均恢复正常。

3 讨论

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临床发病率高,而且病情发展快速,严重患者在几天内就会演变成晶状体浑浊状态,屈光度发生较大的改变,患者血糖上升后,近视加深,血糖降低时,表现为远视[3]。目前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眼内科手术使用比较多,超声乳化摘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联合使用的效果比较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手术切口比较小,角膜内皮受到的损伤想,术后恢复速度快,术后角膜手术源性散光小,这些优点使得其临床应用比较多[4]。根据研究显示,该手术治疗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的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视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临床中的治疗效果突出,恢复速度快。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使用超声乳化摘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要求注意以下的一些事项:①术前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手术过程中因为手术创伤导致的应激反应会让患者的血糖上升,术前如果不控制患者的血糖,那么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其他的并发症,或者术后引起并发症,降低了手术的治疗效果,增加了患者的手术风险度,术后角膜切口愈合情况不佳,有感染的风险存在。所以,术前需要对患者的血糖指数进行控制,保持在5.10~7.20 mmol/L,如果不在这个范围,那么手术的风险性就会极大的提升。②术前为患者散瞳。糖尿病患者术前散瞳能够让手术的操作更加简单,不散瞳则会在手术过程中瞳孔缩小,手术的操作难度增加,超声乳化头可能会让患者的虹膜受到损伤,导致出血、变形、色素脱失等等情况,严重患者,其晶状体破裂,晶状体沉入玻璃体,导致植入失败。③做好连续环形撕囊。连续环形撕囊能够增强抗拉力,碎核和吸注的时候,囊袋内部就能够完成,植入晶状体后,能够保证其位置的正常,术后不会有炫光,虹膜受到的刺激也比较少,术后炎症发生率较低,眼科手术成功率高,患者的视力提升明显。

在此次研究中,糖尿病足有98只患眼,经过矫正后,视力超过0.5的患眼共40只,占该组的40.82%,非糖尿病组共有45眼,占该组的45.92%,两组患者屈光不正矫正结果和视力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足并发症几率是23.47%,对照组是12.24%,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处理后,对视力无影响,均恢复正常。结果表明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的角膜水肿几率比非糖尿病足患者要高,这是因为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的房水中葡萄糖长期过高,角膜葡萄糖代谢无法正常进行,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发生了异常变化;而且,手术过程中使用超声乳化的机械振荡以及温度上升会让患者的并发症几率提升。眼压上升是术后一过性反应上升,使用降眼压药就能够让眼压降低到正常状态,这和糖尿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瞳孔轻度粘连,前房纤维蛋白渗出等是无菌性炎症的表现,采取抗炎、散瞳等治疗措施能够及时改善,和糖尿病之间无必然联系。

总而言之,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术前合理的控制其饮食,使用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让患者的血糖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然后使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就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进行顺利,患者的屈光度顺利矫正,视力提升明显,而且能够为视网膜病变诊治提供基础。

[1]苏易云.糖尿病白内障76例患者超声乳化术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4):1705-1707.

[2]刘喆.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糖尿病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5):55.

[3]施虹,钟亚夫.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摘除术后泪膜的变化[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4):390-392.

[4]梁素敏.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4):42-43.

R587.1

A

1672-4062(2016)08(a)-0139-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5.139

201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