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付娟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危重抢救病人发生护理缺陷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方法 通过对急诊科全年收治的286例危重病人发生的12例护理缺陷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原因、性质及人员分布。结果 护理缺陷的发生与护士的职称、法律意识、责任心有关。结论 应加强护士职业素质教育,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

[关键词] 危重病人;护理安全;防范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4-66-02

急诊科作为急救病人的第一线,因患者病情危、急、多,工作繁重,故护患关系来不及沟通而极易发生护理缺陷。我院为二级甲等医院,住院床位450张,经常处于饱和状态,几乎每个病区走廊里均有加床,而且重症监护病房也因床位有限,经常人满为患,迫使一些急需住院治疗的危重病人滞留在急诊科。因此,急诊抢救室、留观室病人病种多样、病情复杂、涉及面广,护理安全尤为重要。护理风险贯穿在抢救过程和操作的各个环节,若处理不慎,可直接影响医疗质量或引发护理缺陷。为提高急诊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现将我科2007年全年收治的286例危重病人中发生的护理缺陷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2007年共收治危重病人286例,其中男204例,女82例;年龄在6个月~97岁,留观床日数1~6d,平均2.83d。234例经积极抢救治疗好转后转入病房继续治疗,28例好转痊愈出院,24例死亡。全年共发生护理缺陷12例。

1.2方法

对以上护理缺陷记录进行回顾性调查总结。

2结果

由表1分布情况具体分析可知,打错针、发错药3例,占25.0%,具体表现为:①将硝酸甘油发成异硝酸甘油片。②将通便茶误发成解郁复胃散。医嘱错误2例,占16.6%,具体表现为:①不规范医嘱:硝酸甘油10mg加入5%GS 250mL中静脉滴注,维持6h,为长期医嘱,执行时只用了1天后停药。②口头医嘱:20%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结果执行时用了250mL静脉滴注。操作有误2例,占16.6%,具体表现为:①使用硝酸甘油未使用避光皮条。②呼吸机突然中途停止工作,未及时采用简易呼吸器维持,致停止供氧2min。标本采集问题2例,占16.6%,具体表现为:①试管选材错误。②动脉采血不能一次成功。治疗不及时1例,占8.6%,具体表现为中药汤剂第1d未能及时签收,漏服1次。沟通不到位2例,占16.6%,具体表现为:①使用高额检查、治疗费用未及时沟通告知。②病人检查未预约,护送时等待时间较长。

由表2可见不同职称护理人员致护理缺陷以护士最高,护师最低。不同工龄护理人员致护理缺陷以工龄<5年的最高,5~15年最低。

3讨论

3.1分析

由表1~3我科2007年护理缺陷分布、不同类型护理人员致护理缺陷比较以及护理缺陷原因分布,笔者认为造成我科2007年护理缺陷的因素有以下几点。①法律意识淡薄,不按规章办事。少数护士在工作中图省事,不良习惯多,工作马虎,在执行一些关键性规章制度时流于形式,做事习惯性思维,或者自身法制观念滞后,对一些违规行为可能引发的护理纠纷认识不足[1]。有时没有全责意识,过分依赖下一班核对,或者凭意志用事,如执行口头医嘱时不执行查对制度,不按规定行事,在遇到相似药名或者相似包装的药品就容易发生差错,再如交接班时未当面点清,氧气袋及充气情况未检查,造成抢救和护送时不能应付自如。②责任心不强,理论知识老化。一些护士责任意识差,工作态度不端正,上班时思想不集中,对一些新药、新仪器、新技术不主动学习,得过且过,机械完成工作任务,不按规程办事,发生问题时,处理不及时,就容易导致差错或事故。③人员管理和带教中的问题。首先,护士配置不足,工作忙。人员少,易疲劳作战,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加之工作繁琐,抢救配合时,没有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抢救经验。其次,个别高年龄护士知识陈旧,护理理念不能更新,停留在以医疗为中心的模式,态度生冷,解释不到位或不耐心,引起病人和家属的不满;一些年轻护士技术不精,处事慌张,如动脉采血术、套管针穿刺术等不能一次成功,影响抢救质量,再如抢救过程中若发生意外情况,如停电、停氧、仪器故障不能迅速反应,采取应急措施,或措施不当。个别病例,因护士长在抢救时不能及时到场,管理中存在重任务、轻教育、重经验、轻思维的现象。如今一些年轻护士多为独生子女,不能吃苦,在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拜金主义严重,意志薄弱,缺乏同情心和敬业精神。④沟通告知制度落实不到位。在抢救过程中由于病人病情重、时间紧、情绪复杂、对一些治疗操作告知不明确,或者沟通时间不充分、方式欠妥当,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3.2防范措施

①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安全管理[2]。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强化护理行为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及时修改操作规程及制度,并严格认真执行。广大护理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改变长期以来在护理模式中对病人权利的忽视,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将法律知识纳入护士执业注册和再注册的考试,增强护士的自身行为和依法护理的意识[3]。护士长要重点检查落实情况,不到位之处及时控制。大型抢救,护士长必须亲自到场,以减轻护士压力,发挥其潜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弥补。对一些法律意识淡薄,工作中易出错的重点护士,要经常重点跟班督查,合理排班。每月要组织全科护士进行情景演练,提高护士的抢救应变能力,达到灵活机动,沉着冷静,熟练配合。规范各类护理文件的书写,因为护理文书在病人整个疾病的诊治过程中起到了法律依据的作用,护理文书记录在医疗文件的记录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4]。要求做到及时、准确、客观、完整,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和汇报,以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②加强责任观念,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严谨的态度会减少差错的发生。工作时做到人到心到,每个环节都要细心严谨,工作期间不得闲聊或接听私人电话。在执行操作规范时,不可简化程序。下班前自查本班工作完成情况,对重点工作做好备忘录,交接班时要严格认真,坚持“三交”、“三接”、“三清”即:口头交班、书面交班、床边交班,病情交接、治疗情况交接、抢救器材交接,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边看清。③加强带教和学习,提高专业技能。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带教与学习的重要性,对轮转和实习护士,要先由护士长亲自带领,熟悉环境,讲解带教计划和要求,进行思想素质的教育,告知相关的制度、规范各班岗位职责,需要掌握的急救技术、药品、器材的应用等。要选择责任心强、基础扎实和职业道德良好的老师进行带教,并检查效果,从头养成良好的习惯。出科前,由护士长对其进行理论、操作、制度的考核。对流动的护士,进行1周内培训,半月内进行相关考核,合格后方可单独值班。科内每周组织小讲,针对性收集一些新知识,对一些工作中发生的问题,要及时收集相关资料,组织科内护士总结分析,提高整体水平,避免类似事件发生。科内每月进行抢救技能考核,成绩记录在册,作为当月考核内容之一。④加强抢救器材、药品的管理。我科将抢救器材、药品的名称、数量、剂量、失效期、检测日期、维修日期,分类登记在点交薄,做好三班交接检查。护士长每周1次督查把关,并安排1名科内质控护士专管抢救物品,做到“四定”,并有明显的位置标志,有严格的工作制度,人人落实,确保抢救安全有效。⑤加强护患沟通,确保“绿色通道”。

在危重病人抢救过程中,对施行侵入性操作、高额检查治疗费用,在实施前必须充分沟通,签字同意后,方可执行。沟通无效时,汇报护士长、科主任。实施过程中,充分解释,掌握技巧,富有同情心,遇到问题,灵活应对,直到理解配合。对一些无陪护、危重病人的救治,实施先救治后付费制度,在相关项目上,加盖“绿色通道”章,病人佩戴红色腕带识别,注明姓名、性别、初步诊断等相关信息,确保“绿色能道”的畅行,减少差错和纠纷的发生。

3.3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日益增强,人们的维权意识和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如何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已成为医疗工作的重点[5];护理安全、护理质量是病人选医院的标准之一,也是关系医院品牌创建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保证。近年来,我科不断探索、实践、总结,逐步完善管理体制,提高了护士的责任意识和整体素质,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护理投诉明显下降,病人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实现了护理安全第一的责任目标。

[参考文献]

[1] 何颂跃. 医疗纠纷与损害赔偿新解释[M]. 第2版.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279.

[2] 任秋芸,卫淑英,任海芸. 护理安全管理与防范对策[J]. 护理研究,2002,16(4):232.

[3] 周荣慧. 对护理管理人员法律知识的探讨[J]. 中华护理杂志,2001, 36(10):76.

[4] 席淑华,周立. 加强急诊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预防护理纠纷[J]. 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84.

[5] 靳克英. 规范护理行为 确保护理安全[J]. 护理研究,2004,18(1):111.

(收稿日期:2009-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