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康泽

房屋建筑中裂缝的种类有多种,例如竖直裂缝、水平裂缝、斜裂缝等。这些裂缝一般在施工后不久(1个月~3个月)就开始出现,并随时间发展,有的数年才稳定。其产生的原因也较为复杂多样,例如设计方面不够合理等。究其成因可归纳为两类,即结构设计和现场施工的影响。

结构设计时考虑不全面主要有:承重构件的截面或承载力不够大;结构布局不合理;变形缝伸缩不当(例如:板变截面尺寸悬殊,较大长细比的独立柱等),结构设计时只计算强度,缺乏刚度及温度应力的概念;设计规范中安全储备较小等[1]。

现场施工的影响主要有:

1)钢筋布设误差偏大,板面分布筋被人为下踩或不能按设计就位,使楼板有效高度减小,保护层过大。

2)模板变形,支撑沉陷从而使混凝土过早承受各种拉、压应力,导致梁板内部先期受损[2]。

3)拆模过早,混凝土密实性差,浇筑混凝土顺序、方法不当等。

控制现浇楼板开裂的主要措施有:1)认真审查工程结构设计图纸。屋面板的配筋设计要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应适当加大;2)加强钢筋工程的隐蔽验收,注意检查钢筋的间距、板厚及有效高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浇捣混凝土时,必须安排专门的护筋人员,以免上层负筋被踩压下沉;4)在楼板中预埋电线套管时下方要多设些垫块;5)严禁在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之前拆模,严禁早期加载,严禁过早受到人为扰动和振动性施工荷载;6)确保板厚及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7)及时进行混凝土的养护;8)对于屋面板的配筋须合理加密,对于柱四周的楼板应适当配置防止45°斜裂缝的构造钢筋;9)结构设计中对于板角 45°斜裂缝,可以通过加强平面板的刚度来避免因收缩而导致裂缝的出现;对于较大跨度板的板角或结构平面凸角处,可以适当加强面筋,采用双层双向面筋,不能只设置放射状钢筋;10)对于特殊的不规则的楼板出现裂缝,可以避免采用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结构造型,同时对收缩力较大区域可以配置一些构造钢筋,在设计时进行变形验算,在板块中央两个方向设置配筋暗梁,可提高平面刚度,对于屋面梁板裂缝,梁钢筋的配置原则须以小截面、大配筋率和细密来确定,梁板配筋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须合理加大分布筋,用以抵抗温度变形的影响;11)为防止屋面结构暴晒,特别是在南方地区要做好屋面隔热保温,应采用性能优良的保温材料、防水材料,利用架空隔热措施,降低温度差值,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变形,避免混凝土板裂缝的产生。

控制墙体裂缝的主要措施有:

1)对于顶层楼板与墙体由于温度应力引起的开裂,可采取于墙体间设滑动层的方法,主要设于两端部墙体,可增设配筋网提高抗裂能力,还可减小支承上部砌体的作用:一般可进行圈梁截面削减,调整或将圈梁分段浇筑,留置后浇接头洞口,使构造柱与圈梁、墙体变形同步,避免圈梁出现悬空现象。

2)对于砖墙、混凝土基层抹灰后过一段时间往往在门窗框与墙面交界处、基层平整偏差较大等部位出现空鼓、裂缝情况。对于这种裂缝主要是做好抹灰前的基层处理:

a.混凝土、砖墙基层表面凹凸明显部位,应事先剔平或用1∶3水泥砂浆补平;表面太光滑的基层要凿毛或用1∶1水泥砂浆掺107胶先薄抹一层,24 h后再进行抹灰。基层表面砂浆残渣、污垢、隔离剂、油漆等均应事先清除干净。不同基层材料相接处应铺钉金属网片,搭接宽度应从相接处两边不小于10 mm;

b.抹灰前墙面应浇水。加气混凝土表面孔隙率大,应提前2 d浇水,每天两遍以上,使渗水深度达到8 mm~10 mm,混凝土墙吸水率低,抹灰前浇水可以少一些。如果各层抹灰相隔时间较长,或抹上的砂浆已干掉,则抹下一层砂浆时,应将底层浇水润湿,避免刚抹砂浆中的水分被底层吸走,产生空鼓;

c.抹灰用的砂浆必须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并具有一定的粘结强度,以使砂浆能涂抹成均匀的薄层,且与底层粘结牢固,并便于操作和确保工程质量。

[1]江 东.房屋裂缝的控制措施[J].建筑工人,2003(3):18.

[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李永生.混凝土裂缝控制[J].山西建筑,2008,34(7):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