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峰

在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中,加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1960年)可以说是与胡塞尔的《逻辑研究》(1900年)、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1927年)并称为三大经典哲学著作。加氏创立的哲学诠释学理论提出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真理与方法问题,它的影响波及西方的哲学、美学、文艺批评理论、历史学、法学和神学等人文科学。借鉴它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近代岭南骑楼建筑,应该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对哲学诠释学的一种解读

1.1 哲学诠释学的本体论转向

诠释学原是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最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正确解释《圣经》里上帝的语言。到了19世纪,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把它系统化,但他们的理论都没有超出传统方法论和认识论范畴。正是海德格尔把传统哲学诠释学转变为本体论性质的研究。他通过对此在的时间性分析,把人的理解作为此在的存在方式来把握,“按照海德格尔的‘实存诠释学',任何理解活动都基于‘前理解',理解活动就是此在的前结构向未来进行筹划的存在方式”[1]。加氏在海德格尔的基础上,认为诠释学不单是一种方法论,它应是人的世界经验的构成部分,“我们一般所探究的不仅仅是科学及其经验方式的问题。借用康德的话来说,我们是在探究:理解怎样得以可能?这是一个先于主体性的一切理解行为的问题,也是一个先于理解科学的方法论及其规范和规则的问题”[1]。

1.2 哲学诠释学的方法论

近代世界历史学派把全部世界历史过程理解为只能从历史流传物文本获得,即由本文本身获得意义。这是一种相对封闭性的理解方法。加氏对诠释学的核心概念“效果历史”是这样认为的: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象,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以及历史理解的实在。一种名副其实的诠释学必须在理解本身中显示历史的实在性[1]。

2 近代岭南骑楼演变过程分析

2.1 近代岭南骑楼演变的时空观

1)发展时序。

近代岭南骑楼演变的历史时序可分为初始期、发展期、鼎盛期和衰落期四个阶段。

岭南骑楼最早的主人应该是19世纪末从南洋回乡的华侨们。他们把攒下来的血汗钱全部用来建楼,做过工匠的华侨大胆地采用南洋风格建筑,对传统的楼房进行大规模地翻新、改造。带着洋味的骑楼街既能遮阳避雨,又能兼做生意,上层还可住人。

骑楼发展与近代城市(尤其是广州)的近代化进程密切相关。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民国建立,广州成立工务司,掌管公共建设事务,致力于旧城市的改造工作。同年,警察厅成立,并在其管区内公布实施为管理建筑取缔所订立的《取缔建筑章程及施行规则》,这是市政府最初的建筑技术规划。依此条文,在广州的堤岸及街道两侧建造店铺住宅时,均须在临街私地上留地,义务建筑有脚骑楼(骑楼地二楼以上仍可建屋);规定骑楼地作步道之用,不得私自占用;店铺住宅均需以砖造瓦顶防火构造;骑楼至少需造一丈高度。此时期开设了东沙马路、东川马路、南关二马路、西堤二马路、联兴街、靖远街、厂东路等街道,沿路建筑均照此规划办理。随着在广州市政规章中正式命名,“骑楼”作为正式术语被普遍采用,标志着骑楼初始期的结束和骑楼制度化发展期的开始。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民间经济力量驱动双重作用下,民国初期至20世纪20年代骑楼终于迎来了它的快速发展期。主要以广州为模式的建筑市政计划被推广到岭南地区其他中小城市,在西江、东江、北江、韩江、潭江等流域的许多重要城市先后开始效仿,有计划的建造骑楼街屋。

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随着南京国民政府完成形式上的全国统一,岭南地区社会局势稍微缓和,经济迎来了发展时期,于是,各地的市政管理机构制定规划,进行城市的近代化建设,广州先前的成功范例自然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于是,有装饰的骑楼开始盛行起来,标志着骑楼制度化发展期的结束和装饰化发展期,即兴盛期的开始。

2)空间传播。

骑楼的空间传播方向是在印度初步成形,由殖民者以马来半岛为节点传入南洋地区,再大致分三个路径向西太平洋沿岸地区传播:广州,海口,台湾,然后以这三个城市为中心向四周扩散[4]。

2.2 岭南文化与建筑文化比较分析

岭南文化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开放包容的心态;大众化的市民心理;开拓创新的精神。

岭南文化的特点在近代岭南骑楼建筑上得到了一定的反映。首先,是世俗性,即大众性,民间性。近代广东地区大小城镇的商业都很繁盛,因商业的需要在各地商业街道上建有许多骑楼商业店铺,各具地方风格的小吃店、杂货店、药材店、凉茶店、水果店等,这些店铺满足了市民日常生活的需要,深受广大市民的青睐,平时都喜欢去街上逛逛,即使不购物与店主闲聊一下也很惬意、满足。其次,是实用性。在热闹商业街道建造居住建筑,屋主一般都会从追求建筑空间利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把建筑的最佳空间用来做商业店面,主要是底层临街部分。另外,建筑的生活、居住部分都建在2层以上,且进深加大,把剩余的空地都充分利用到。骑楼、竹筒屋、西关大屋、杂楼等典型的岭南近代建筑在建造过程中无一不体现出经济、务实的设计原则,在符合市民经济承受能力的同时,也深受他们的喜爱,风靡一时。还有,就是开放包容性。鸦片战争后,各种不同风格的西洋建筑如潮水般涌入广州,古典式、哥特式,商业办公建筑、别墅建筑、教会建筑、学校建筑让人目不暇接。在广东五邑侨乡,碉楼建筑充分体现了开放包容的特性。碉楼的上部既有中国古典式屋顶、亭阁式屋顶,也有西方文艺复兴式、穹窿式、蒜头顶式、罗马拱廊式屋顶,各种屋顶形式各样、中西并存。在侨乡地区,华侨创造的平面来源于传统式三间两廊平面变化、发展的庐式住宅。

2.3 近代岭南骑楼建筑风格

骑楼一般以柱廊、楼体和顶部山花三段式格局为基本定型。

柱廊段混杂了中西风格的各种柱式,有的是中国式的方柱或圆柱,有的柱头装饰仿希腊、罗马古典柱式,其中有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也有混合式的。

楼体部分有三种做法:1)骑楼实墙上开窗,窗子上的形状和装饰各种各样,有巴洛克、洛可可的痕迹,也有中国传统的装饰图案;2)骑楼凹空作外廊,更多地采用类似希腊、罗马的柱式,也有伊斯兰风格的尖拱券廊等;3)骑楼挑出阳台,大部分是露天的,也有与各式柱子结合形成观瞻空间的,阳台的形状有方形的、弧形的、折线形的,阳台的柱板部分有实体上作雕花图案的,有用预制件做成通透的栏板的,还有用雕花铸铁做栏杆的。

顶部是整个骑楼建筑最下功夫装饰的部位,屋顶部分主要在山花上做文章,大部分是采用了一些简化的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造型、图案,还有的甚至把西洋风格的小亭子缩小比例建在其上。山花的类型有山尖山花、残弧形山花、匾额式山花、廊亭式山花、凸廊式山花、洛可可风格的山花等。山花组合方式有与女儿墙组合,与装饰片廊组合,与下部墙身凹柱廊券组合,与屋顶平台相结合等。山花与墙身的连接,也有灵活多样的处理方式;有分开间隔连接,不注重檐口的连接,这样有一种节奏感;有强调檐口连续的连接;有强调各开间纵横分割的连接;有纵横相互联系的综合方式。不论何种情况,丰富多彩、形形色色的山花使骑楼顶部形成灿烂多姿“万花筒”似的建筑造型(见图1,图 2)。

3 近代岭南骑楼的历史文化价值

从以上哲学诠释学的视角分析,骑楼的历史文化价值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历史建筑、骑楼文化及审美情趣。

人们很少把骑楼与岭南文化联系起来,事实上,从骑楼演变与岭南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看它应该是有自己的文化因子的,笔者把它称为骑楼文化,这是一种大众文化、市民文化,更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从小在骑楼生活和成长的普通市民对它有一种特别的感情,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住惯了”。

骑楼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立面的三段式结构上。骑楼的业主大都接触过近代的西洋文化,另外出于迎合顾客求新求奇的崇洋心理,所以在立面上大做装饰文章。在柱廊部分采用西方古典主义的几种柱式,架空、开敞,形成“骑楼”空间。楼体装饰部位侧重于花窗和墙雕上,如哥特式多选层尖券的窗和圆窗;巴洛克拱券、锁石和旋涡构件,并有相当数量的伊斯兰火焰拱和阿拉伯窗格;有双鸟朝花的希腊花边装饰,个别檐口下有西洋古典主义线脚装饰。另外,一些中西结合的,如正中为如意头,两边是对称的巴洛克旋涡以及在伊斯兰火焰拱下绘如意头。

4 结语

从历史、语言和审美的视野对近代岭南骑楼演变进行诠释,无疑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的认识与发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然,仅仅从这几个角度去诠释骑楼也只是浅尝辄止,但是,面对当前许多地方对骑楼的保护和开发愈趋向于商业化和功利性,太多的近代骑楼单体和地段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的事实,我们心痛和遗憾之余,应该立即行动起来,探索用正确的原则和方法指导去更好的保护和开发好这一近代岭南建筑的奇葩。

[1] [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 雷 铎.建设文化大省——广东建筑:精致的现世文化[N].广州日报,2004-06-17.

[3] [日]藤森照信.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A].第四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文集[C].2001.

[4] 林 琳,许学强.广东及周边地区骑楼发展时空过程及动力机制[J].人文地理,2004(2):55.

[5] [意]布鲁诺·塞维.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M].张似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