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芃

作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于 2006年 10月获得申遗项目提名。以此为契机,根据申遗工作的要求,结合《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基地修建性详细规划》,景区要在大力拆迁整治核心景区环境的同时,加快五台山旅游服务基地的建设。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基地位于五台山风景区南线入口处,金岗库至石咀一带,距离核心景区台怀镇约 16 km,是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集中服务设施所在地。用地范围沿清水河东至石咀村西北,西至南梁沟口,北和南至山脚,东西长约 7.7 km,南北宽 350m~850m。规划服务基地总用地面积为 420hm2。

规划对该区的定性为: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的,具有旅游接待、行政管理、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游览宣教和移民安置等功能的综合型旅游服务基地。

我们在规划设计的同时,结合我院承担的旅游服务基地移民商住区一期工程,对“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基地建筑风格”进行了专项设计研究,并通过了专家评审。此项工作对于整个旅游服务基地“一心三区”所有公建及住宅建筑类型的总体设计、建筑风格进行了分析探讨,为以后各项工作的展开打下一定的基础。

1 分析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基地用地现状为一条沿清水河形成的狭长带状谷地,平均宽度约 350m~850 m,横向断面为“U”形。清水河及大石线由用地中央穿过,用地现状除清水河河道用地以外,以农田及林地为主,同时周围山体绿化良好,环境优美宜人。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建造环境优美、清幽雅静的各类建筑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规划设计条件。

旅游服务基地规划服务基地总用地面积为 420 hm2,总建筑面积 83.2万m2,概算总投资 20.4亿元。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必须论证该基地的总体建筑风格,以期达到使建筑形态融入五台山整体环境氛围中去,体现建筑文化的传承、融合与演变。各类建筑要求与山、水自然环境及传统建筑风貌、格调相协调,避免破坏性建设。

所谓“建筑风格”,是指建筑设计中在内容和外貌方面所反映的特征,主要在于建筑的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等方面所显示的独创和完美的意境。建筑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五台山最具特色的佛教建筑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典型组成部分,始终连续相继,完整和统一地发展。

佛教(寺庙)建筑作为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能够集中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佛教寺院建筑堪称中国传统建筑的大荟萃,应有尽有。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建筑首先就是一种文化的建筑,就建筑而言,它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协调而是融合,这种融合不仅是在形态上建筑与自然的交融,更重要的是注重心理与自然的共鸣。中国传统建筑单体往往并不宏大,但通过一个个单体有机组合,主次分明,互相协调,形成一组完善的建筑群。往往把功能的要求和美的韵律有机的结合,形成了主次分明、层次清晰、疏密相同、张弛得体的特点,不以追求形式体量美为主,而是以文化的表述为基本结构,崇尚自然美。这种自然美是融合了人的思想感情的自然美,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探究五台山的自然文化和建筑特征,很容易提取出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时期,那就是唐代风格和明清风格。

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部分建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的实物。唐代建筑的风格是气魄宏伟,严整又开朗,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

五台山现存寺庙建筑多以明清时期为主。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建筑虽然在单体建筑的技术和造型上日趋定型,甚至单体建筑的艺术性有所下降,但在建筑群体组合、空间氛围的创造上,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且在建筑技术上也取得了进步。

2 思考

仿明清风格的建筑很容易在五台山这样的北方地区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甚至有时会将“明清风格”错误地等同于“中式风格”。仅从建筑的外部造型看,这种风格在塑造小体量、群体式、平民化的建筑时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在大体量、功能复杂、使用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公共建筑中的运用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考虑五台山旅游服务基地综合有移民商住办公宾馆等多种功能,如果从整个基地建筑风格协调统一的角度看,并不能以一种具体的历史时期的风格作为五台山旅游服务基地的建筑风格,这里存在着一个如何传承和发扬五台山传统建筑风格,或者说中国(北方)传统建筑风格的问题,这与当前提倡的关注传统文化、地域特色的思路是一致的,而这些本身就是一个宏大的课题。

对于五台山来说,其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是五台山佛教文化和大量的寺庙实物遗存,而五台山旅游服务基地距离核心景区16 km,其定位是“旅游服务”基地,没必要建设一个完全仿古,混杂着不同历史时期甚至不同地域风格的仿古景区,而应该更多地着力于传统建筑风格或者说建筑文脉上的传承。

如果我们仅仅继承古典的建筑形势,那就不称为建筑文脉。文脉的精髓不仅仅在于继承,而更重要的在于发展变化。材料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原因造成了对建筑需求的变化。而建筑形式只是这些内涵发展和变化的一个结果,所以建筑文脉应该注意发展及时代感。所以在旅游基地的设计上应该是传承传统建筑的文化底蕴及设计精髓,将其中的经典元素提炼并加以丰富,同时改变原有空间布局中的等级、尊卑等封建思想,给传统建筑文化注入新的气息,有效融合现代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因素,要有所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创新才能够更好的保持传统建筑风格的生机与活力。

3 感悟

传统建筑的功能美、形式美和艺术美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的独特魅力是任何别的建筑艺术形式都无法取代的。我们不能割断历史,抛弃民族传统,去追求那种没有传统文化根基的建筑形式。同时,对五台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对历史文脉和文化传统的继承和追求,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剪辑的设计层次上,而应在追求精神和内涵方面有更深层次的表现。抓住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将传统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与现代方法、现代要求相结合,灵活运用。

在基地各单体建筑总体的规划布局上,应充分挖掘五台山的历史文化内涵,考虑与周围自然景观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甘当配角,不与自然争辉,创造出功能合理、空间舒适、景观丰富、建筑优美的总体形象;因地制宜,顺应地形和景观,注意自然尺度,追求“师法自然”的效果,融于山林,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尽量避免对原有山体、坡地、自然植被的破坏;重视多层次、均衡对称的建筑组群平面布局,根据不同建设内容进行合理功能分区,处理好不同功能建筑之间的关系,妥善组织交通,满足消防、停车、环保节能等要求。

在建筑的层数和体量上,要充分体现自然环境的特点,建筑物的体量和高度要与周边建筑和自然环境相协调,尽量显山露水。强调与环境协调,强调自然景观的首要地位,努力做到建筑藏于林中,道路隐于树间。建筑高度宜低不宜高,整体建筑高度控制在 2层~3层,尤其是沿大石线、清水河及主干道两侧,建筑层数以 2层为主,局部3层。在靠近山麓、不影响主游览通道视线景观的区域,建筑层数可以增加至 4层~5层。

在建筑的形式上,把握传统建筑的文化底蕴及精髓,神似上是传统,形式上可以现代,具有时代感。屋顶宜采用或借鉴传统坡屋顶形式,坡屋顶颜色以青灰色调为主,并不得滥用琉璃瓦。

在建筑的材料选用上,可以采用传统材料与现代化的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尽量多用乡土建材,尤其是在内外装修装饰上。

在建筑的色彩上,整体应是古典灰与现代灰的结合,色彩要典雅庄重。可以以灰、白、浅蓝等为主色调,其他颜色适当点缀。除去沉闷,主张鲜明但不鲜艳。

在建筑的细部处理上,应当合理运用传统建筑和当地乡土建筑的特征符号,将具有特色的局部,如形状、色调、质感、线条、纹样等,运用于建筑设计中,或寻找传统建筑形象中有代表性的象征,将其抽象为符号,局部运用于创作中。

根据“一心三区”的规划布局,在旅游服务基地内有各种不同功能类型的建筑。我们提出了几点需重点把握的设计原则:

1)充分体现地域性和可识别性。不同功能区域的建筑要在形式、色彩、材料等方面有所区别,增强地方特色,深入推敲坡屋顶的具体形式,体现出山西五台山地区的特色,加强建筑的地域感和归属感。重点建筑应有一定的标志性。

2)把握好佛教氛围和乡土气息的塑造。局部色彩、细部构件可以借鉴寺庙建筑的风格,充分体现出五台山“佛国胜境”的氛围。建筑局部、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地建筑材料,特别是石材、木材的应用。

3)控制建筑体量,体现山地建筑风格。尽可能缩减建筑体量,化整为零,与山势、山貌融为一体,体现山地建筑风格。

2009年 6月 26日,第 33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通过将五台山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五台山旅游服务基地移民商住区一期和游客接待中心也已初步建成。应该说,五台山申遗成功只是一个开始,需要我们更加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保护,同时,五台山旅游服务基地的建设也将继续完善深入,期待有更多的建筑佳作出现。

[1]金中一.基于旅游产业化的泸沽湖场所精神建设[J].山西建筑,2009,35(7):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