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欣 崔鹏

从“积极东进、主动融入珠三角核心区”到“一河两岸,构建百万人口大城市”等战略目标的提出,都昭示着肇庆城市已经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肇庆市根据区域发展和城市空间拓展需要,提出“南连东扩”的发展战略,坑口片区西邻肇庆市主城区(端州区),东连鼎湖城市组团,将成为肇庆城市经济转型和城市空间拓展的新起点。

1 现状分析

坑口片区处在端州区与鼎湖区两个城市组团交界的挟长地带,南北两侧均有山体、东南侧紧邻西江,“两山夹川”的山水城市景观特征鲜明。原有的西江北河道逐渐淤塞,现状留存沥湖和古河汊等历史水系。现状国道321、三茂铁路等过境交通从规划区中部和北部经过,规划轻轨和高速路未来将通过规划区,成为连接珠三角核心区、肇庆市区和纵贯西南地区的交通要道,交通区位的“过境通道”特征十分突出。

从规划区现状的土地利用来看,已建设用地较少,且建设状况较为分散,大量土地占而不用,居住建筑多为农民住宅,建筑质量较差。从客观上造成了坑口片区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不强,流动性大,固定居住的人口较少,形成了居民定居与城市发展的非良性互动状况,阻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和快速繁荣。

2 重要问题与对策

通过背景的认识与现状问题的整合,可以看出问题的重点是规划区的通道效应与“流”动特征引发的相关问题。过渡性地带的区位特点、狭长的谷地形态,若干重大的区域性交通干道穿越的交通区位特征,让坑口片区呈现明显的“通道”效应,“过境通道”的特征十分突出。这就使得经过坑口片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流动、流失、流走的情况十分明显。多年过去、数次规划覆盖,坑口片区的城市建设仍处于一片空白。

面对这一鲜明的特征,规划提出变“流”为“留”的思路和方法。具体措施如下:1)筑坝截“流”与环境挽“留”。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必须改变这种只“流”不“留”的环境。一种做法可以归纳为筑坝截“流”:通过改变流动条件(如降低交通通过能力)或设置障碍,降低流动速度和流动能力,让部分人流、物流、资金信息等“滞留”下来;另一种做法是改善环境,让环境挽“留”:改善生存条件,创造“洼地效应”,让各种“流”自愿留下。我们认为后一种做法更有积极意义,更值得提倡。2)明确思路,营造良好的产业氛围,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切入点。关键还是在它有无合适的创业氛围、有无良好的产业形态和产业基础。一方面规划从区域视角,寻找产业聚“留”的合适答案。另一方面,规划剖析这种由于特定的位置与环境条件而形成的“通道”“过境”“流动”性特征,设想通过布局调整,从根本上改善片区环境,创造适宜停“留”、居“留”的空间基础,实现从积极“引进”向自主“创新”的结构性提升,吸引更高端的产业落户发展,提升城市的功能地位、推动肇庆市区“东进”战略实施。

3 规划定位

规划将坑口片区定位为“旅游、休闲、创意”TLC活力新城区。功能以旅游服务、创意产业、休闲娱乐、生态居住为主,以体育会展、度假疗养、西江风情展示等为辅。

4 设计理念的演绎

4.1 规划设计立意:由“流”至“留”的嬗变

规划以“流的嬗变”,即由“流”至“留”的转变,作为基本空间设置与组合的设计思路。经过规划设计指导下的适应性环境建设,创造全新的城区环境,对过往的各种形态的“流”进行选择性的截留。通过选择性截流和建设,让部分“流”动的元素“留”下来,参与本区的发展建设,形成不同性质功能的发展实体,推动本片区的城市建设;这些发展实体又进一步成为集聚人气、提升品质、追溯历史、展现文化、引领潮流的功能区。规划还将有选择地引导、吸引和培育一些有更好发展前景、有高的发展潜力的创新型“流”动元素到此落户安家,提高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建设档次,提升城区综合实力。

4.2 理念的解析与空间演绎:“分子结构+带形城市”

1)分子结构。分子具有“非同质性”穿透和“同质性”渗透的双重性,“非同质性”分子之间缺乏直接的结合基础,容易穿透而形成快速的“流”动:规划东西向带形的快速道路系统与部分保留的水体可以体现这一流动性特征;“同质性”分子有共同的结合基础,可以起化学反应重新结合形成更大的分子簇:规划定位及选择的产业形态、多样化产业空间载体的建筑体布置、不同功能的绿化用地与休闲空间等的布局组合,正是体现这种“截留”、结合、生长、提升的生长模式与规划设计意图。另一方面分子结构还表现为一种自身动态平衡的系统状态。其特征主要是分子自身的稳定性,不同分子之间的等级结构,化学键和范德华力有形无形的连接作用,以及分子之间间隙维系统的流动性。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引入分子结构的特征,模拟其动态平衡的系统状态。不同功能的聚合实体形成等级差异、稳定存在的分子;车行、步行交通道路系统模拟化学键联系各功能实体;绿化开敞空间及视线通廊如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无形的影响着处于各功能实体中的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影响引导其通过交通联系道路进入不同的功能实体空间;山水等生态因素的流动渗透形成了分子之间的间隙维系统,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多样化、疏密有致、相互连通、渗透流动的动态平衡系统。

2)带形城市。带形城市是基于本规划区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地形地貌状况而采用的设计概念,主要是借助于带形城市高效的道路交通系统、便捷的联系、集约的发展模式、城市片区与自然生态完美结合的优势理念,形成沿鼎湖大道集约发展的城市旅游服务发展带,沿科技大道串联了SOHO空间、创意(产业)天地、产业高端孵化园、生态居住、体育会展等主导性功能型片区,以及沿滨江大道形成特色的景观与休闲旅游发展带。

5 总体布局

规划形成了“一轴一带多核九片区”的空间结构和五类景观风貌分区。“一轴”指沿鼎湖大道和科技大道为轴线方向,以旅游服务功能、创意产业服务功能为主体、其他生产生活功能集中的城市发展轴。“一带”指从规划西部地段的湿地公园开始,向东沿羚山北麓及沿后沥涌河道一线至西江沿岸的旅游休闲度假观光带。“多核”即多个核心点,指各主导功能区内部,沿两条发展轴线交汇或围合地段,形成功能集中的节点。“九片区”分别为旅游服务功能片区、体育会展功能片区、创意天地、城市公共服务中心片区、SOHO空间、生态居住、湿地公园、假日半岛、西江风情区。规划形成“三横五纵”的道路骨架和“五横十一纵”的干道系统。

6 详细设计

1)湿地公园。在保持原下湾水库及其周边坡地自然生态基础上,让鼎湖大道和过境大道直接临水或穿越水面,制造宜人的观景效果;让部分生态居住空间直接滨临水体,让滨水景观与城市功能完美结合。通过对水面形态的简单修饰和岸线、边坡的整理设计,同时增设部分亭台、休息、观景等配套设施,提高其景观与休闲活动功能,让过往车流与人流有赏心悦目的沿途观光效果,也可有停留、歇息、休闲观景的机会。2)古河道与西江风情区。以下湾水库和后沥涌为代表的古西江北河道遗存,规划将河道和水面做适当整理,并与绿化景观系统布置紧密结合,其自西向东蜿蜒伸展的形态,体现历史文化的延伸及山水对话、古今对话,体现生态休闲空间与城市功能的有机渗透。在后沥涌到西江主河道出口处设置的西江风情区(小镇),是西江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的荟萃区,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结合点。3)体育会展区。在鼎湖大道、沿江路、万福路以及港口路、天后路等围合地块,布置体育会展区,其中包括了体现生态山水特色的商务会展区、结合西江水景打造的亲水特征明显的体育中心和滨江广场、游艇码头区。

7 结语

通过对背景和现状的深入剖析,提取规划区特征及主要问题,针对区域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提出解决策略,明确规划定位和目标,模拟规划理念的演绎过程,将其映射于空间规划之中,奠定了鼎湖坑口片区开发建设的基础。凡事预则立,谋可成,鼎湖坑口片区正在崛起之中。

[1]孙施文,王 喆.城市滨水区发展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研究[J].规划师,2004,20(8):5-9.

[2]杨保军,董 柯.滨水地区城市设计探讨[J].建筑学报,2007(7):7-10.

[3]俞孔坚,张 蕾,刘玉杰.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途径探索——浙江省慈溪市三灶江滨河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2004(5):31-35.

[4]刘 春,何 艳.城市滨水地区的再开发[J].城市问题,2006(7):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