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娟 景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广西北海 536000)

海宝塔是中国第一批由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丽景街北塔路北塔村的海宝塔寺内。海宝塔坐落于海宝塔寺中轴线上,坐西朝东,占地368.6 m2(塔基面积),是一座方形9层11级楼阁式砖塔,由塔基、塔座、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全部由青砖砌筑,通高53.9 m(见图1)。

图1 海宝塔

海宝塔由于处于中国大陆中部南北向地震带上,所以是地震多发区,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强烈地震,对海宝塔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现今的海宝塔乃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由山后郡王及满汉各级官吏共同捐资重新修建。由于海宝塔经过多次的重建、重修,所以它的始建年代至今都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谜团。

1 佛塔的演变及分类

1.1 佛塔的起源及分类

塔是佛教建筑,俗谚:“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是“佛”的梵文音译,这里借喻为塔,说明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它就是佛的象征,而塔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1]。据史籍中记载,中国从西汉起,佛教思想从古印度传入,而“塔”在中国各种书籍记载或口语中,还有“塔婆”“兜婆”“偷婆”“浮图”“窣堵婆”等等,这些都是古印度梵文的音译。“塔”与“窣堵婆”同出一辙,从佛教最初的意义上讲,都是用土、石聚积起来,用以指瘗埋佛骨的坟墓,然而在建造的形制上,由于各民族固有的建筑形式的影响和佛教教义本身的演化,而逐渐“分道扬镳”了[2]。中国的佛塔与古印度“窣堵婆”相比较,在诸如塔刹、浮雕、菜花和装饰等主题上,明显的反映出前后承接的关系,但是,作为一种建筑文化,中国的佛塔在体量、形制、平面与立面布置等造型诸多方面,又有着独特的建筑特色。若从塔的群体组合上分类,除了大量的单塔外,还有双塔、三塔、五塔和群塔。从塔的平面布置形式分,有方形、圆形和多边形的平面外形。从塔的形象分,有喇嘛塔和带檐的塔,而带檐的塔又有单檐和多檐,多檐塔又有楼阁式和密檐式两种,其中楼阁式在中国佛塔数量中居多[3]。

1.2 佛塔的演变

中国佛塔的建造,不但受到各个朝代的建筑材料和结构技术的影响,同时受到建筑艺术风格的演变以及社会思想的影响,这就使得各个历史时期都各具特色。这里可将中国佛塔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东汉至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到西夏时期;元、明、清时期。各个时期佛塔的形制特点大致可描述为:

1)东汉至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建造,虽然开始于东汉末年,但真正的发展则应该在十六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塔往往被布置在寺院的中轴线上,从材质上看,绝大多数是木塔,砖石结构数量甚少,此时创造了中国佛塔的基本形制。塔的平面主要采用正方形,也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的正多边形。从立面上看,佛塔具有高台基、塔身装饰多样化,塔刹的采用和细部装饰都与佛教题材有关,如将莲荷绘制在佛塔的各个构建部位上,除此之外,莲实、相轮、火焰、宝瓶、宝珠等等,也被作为装饰的内容,只是它们均集中在塔刹之上。2)隋、唐时期:隋朝时佛教在北周灭佛后的恢复、提倡和开始兴盛时期,唐朝是极盛时期。隋唐时期,承继了南北朝佛塔的形制,不论在建塔的材质,还是佛塔的平面形式、立面形象的创作方面,都没有大的变异。唐代古塔大都是四方形砖石结构,仍以方形阁楼塔为主,采取砖石结构,塔内设楼板、楼梯。唐时修塔一般不尚装饰,唐人追求的主要是简练而明确的线条、稳定而端庄的轮廓、亲切而和谐的节奏[4]。隋唐时期,密檐塔发展仍很缓慢。3)宋到西夏时期:到宋、辽、金、西夏,六边形、八边形佛塔很快取代了方形塔,在塔的结构上使用斗拱支撑,设瓦檐、平座和栏杆,内部机构也由空筒式发展为多种形式,楼梯也有塔内折上式、回廊式、穿心式、穿壁式、穿壁绕平座式和中心柱螺旋式等多种结构。它的装饰与唐不同,其追求细腻、精雕细琢、柔美秀丽,所以宋塔的艺术便在装饰、表现外在方面进行开拓,激励渲染其令人眩目轮廓的变化。4)元、明、清时期的佛塔:除了大量修建楼阁式塔外,较多地采取了藏式的、喇嘛教式的形制,一般称为“喇嘛塔”,塔基的平面是在正方形的基础上变化、发展起来的,开始在正方形四周边的中央突出一部分,清朝称之“四处轩”,现在人们称之为“十字形”,后来在“十”字各面向内折角,有一折、两折、三折不等。明清古塔多模仿前制,无多大创新,处于停滞状态。

2 海宝塔具体形制特点

海宝塔由塔基、塔座、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

塔基平面呈正方形,高5.7m,边长19.20m;塔基四面用条砖砌筑,稍有收分,平直无饰。塔基檐口用三层菱角牙子叠涩砖外挑45 cm,其上又有三行平砖收进。塔基四周有砖砌花墙。台基东面正中有台阶可以直上塔座。塔后有廊桥通向另一高台院落韦驮殿和卧佛殿。塔身为十一檐,高约48.2 m,全部为砖砌。塔身立面,按外形变化,可分为三段:塔层、顶层和中间各层。

塔身的底层也建成高台状,高4.2m,每边长14.4m,其正面,也就是东壁辟一券门,券门前置卷棚歇山顶抱厦一间,抱厦起翘很高,突出了塔的入口,玲珑美俏。塔门内有一很小的方室,四壁正中设龛,供奉罗汉龛。方室南北两侧有砖砌曲尺形通道可上塔。塔身的第2层~第10层,平面形制完全相同,只有各部分尺寸略有缩减。平面略呈正方形,底边边长10 m,四壁出轩,成为“十字折角”的平面。在被出轩而分割的塔身两侧的壁面上,每层都有一个半圆形的拱券壁龛,每层塔檐都模仿木构架坡顶形式,分作两层:下面的一层,先用三层菱角牙子叠涩砖向外挑出,然后又以三行平砖收进,好似木构建筑的檐口。四面转角处都悬挂铁铃。中间出轩部分的塔壁上,每层也都有相同的半圆形券门和檐口。这9层塔身内部平面完全一致,中央是一个方室,下上贯通,以木梁楼板分层相隔,有木楼梯可达第10层。每层方室的四面,都有一个拱券通道,与出轩部分的券门相通。

塔身的顶层,立面轮廓仍是以下各层的延续,但各面均不设洞龛。塔壁两侧的檐口,作5层菱角牙子叠涩砖外挑,而中间出轩部分的檐口,由于第10层檐高于两侧,为了保持顶层塔身壁面的均衡,只作3层菱角牙子叠涩砖外挑,并在塔身上部作一腰线。顶层檐口上的塔顶,采用攒尖形式,但不起脊。塔的四角和出轩的顶角,都在塔顶交棱,共有12条棱被束向塔刹。

塔刹的刹座为砖砌覆斗形,平面四方,上面砌筑绿色琉璃砖贴面的桃形四角攒尖式刹顶,无相轮、华盖、宝珠等部分。

3 海宝塔始建年代分析

据文献记载,海宝塔自1709年~1920年211年间,前后历经四次大地震,经过了四次“修葺”、一次重建。而现在海宝塔的基本形制是康熙五十一年重修后定型的。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清代已是封建社会晚期,佛教到了衰落地步,佛塔的式样与结构都已经没有什么创新,佛塔的形制以及做法仅停留在模仿古塔或原塔的式样进行修建。所以海宝塔始建年代的确定,应从海宝塔的文献资料、形制以及考古资料三方面进行海宝塔始建年代的推断、论证。

3.1 海宝塔有关的文献资料

据《重修宁夏卫海宝塔记》文载:“康熙四十八年(1709)秋九月地震颓其巅四层,而丹也多剥落,监院僧照埜立愿募修……期于康熙四十九年六月十二迄于康熙五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在地震前,据《乾隆宁夏府志》记载:“四十三年山后(今阿拉善左旗)郡王、宁夏满汉官吏军民捐资历重建”。在《乾隆宁夏府志》中又载:“乾隆戊午,毁于地震,近寺僧某募重建焉。高十一级,计百于尺,孤棱秀削,迥矗云表”。这次地震使海宝塔除台基处全部倒塌,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由山后郡王及满汉各级官吏共同捐资重新修建。从文献我们就可以了解在海宝塔的形制中出现了四壁出轩的现象。据明万历《朔方新志》载:“黑宝塔,赫连勃勃重修……”,据《朔方道志建置志》载:“始建无考,五代时赫连勃勃重修,故又名赫宝塔。以‘赫宝塔’转音为‘黑宝塔’。又因地处城北郊,乡人俗称‘北塔’”。《乾隆宁夏府志》载黑宝塔“盖汉、晋间物矣”。其中提到了赫连勃勃,赫连勃勃是十六国时期匈奴族铁弗部人,公元407年他建立了统治范围包括今宁夏全境的大夏国,所以海宝塔始建年代可能要在大夏国以前。

3.2 形制分析

海宝塔可分为塔基、塔座、塔身、塔刹四部分,所以本文从这四方面进行分析:

1)塔基。从海宝塔塔基的处理方式进行分析。据查,北魏时期的木塔或砖塔地基的处理系就地挖坑、填土、夯筑而成。地基夯土面与寺院地面大致取平,表层用白灰、细砂、黄土搅拌而成的“三合土”均匀铺垫,仔细夯打修整,形成坚硬、平整的平面。如北魏洛阳永宁寺木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密檐式砖塔等,仅在与基座接触的地平面做了特殊处理。而通过勘探发现,海宝塔地基的处理方法除夯土基础以外,还存在卵石基础和碎砖瓦渣混合基础,而后两种方法只在唐宋以来才开始采用,但是在塔基勘探中目前却没有发现宋以来常采用的木桩砖结合的基础。

2)塔座。从唐代开始,佛塔才在砖塔上逐渐模仿木结构建筑式样,第一层塔身壁体直接由地基砌出地面,一般不设台基和基座,这成为唐代砖塔的一个规律。然而根据对现存宋塔对比,宋代所建造的佛塔大多都建有较高的塔座。海宝塔塔座建成高台状,高4.2 m,这就具有了宋塔的部分典型特征。

3)塔身。从古塔的历史发展来看,中国开始建塔就采用了方形塔,成为早期佛塔的主要特征之一,然而唐代以前,所建佛塔绝大多数是木塔,由于木塔极易损毁,所以现今都已不复存在了,自唐代开始,大部分的佛塔采用砖石材料,基本上仍然作方形,且以空筒式结构为主[5]。宋代以后的砖塔采用空筒式结构很少,同时多边形的佛塔也逐渐代替了方形塔,在内部结构上,则是用砖石砌成,另外还设有塔心柱。海宝塔平面略呈正方形,塔壁逐层内收,塔内中央为一方室,下上以木梁楼板分层相隔贯通,这就具有了唐塔的特征。以现存唐塔来看,凡唐代建筑的塔,塔身为从下向上斜直收分,各层层高一般自下而上依次递减[6],如西安的大慈恩寺塔,这与海宝塔是相符的。唐宋佛塔建造另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唐代砖塔塔身上从不做大片的雕刻与彩绘,有的是仅在某一局部做少量雕刻。然而宋塔却追求华丽,且层层有平座。而海宝塔塔身作3层菱角牙子叠涩砖向外挑出,然后又以三行平砖收进,以此作檐口,这却具有唐塔的风格。

4)塔刹。中国早期塔刹中的基座、覆钵、相轮这三个来自翠堵波原型的基本部分,但从唐代开始,砖石质塔刹原始形状已开始不复存在了。覆钵多已不设,或虽略有其形,而遍饰莲瓣,故貌似神非,仅少数塔刹真正设置了覆钵。而现存唐塔砖石质塔刹几乎都无相轮。如唐建广州光孝寺六祖座发塔也是一个葫芦形宝瓶。这种宝瓶已完全没有佛教的涵义[7],因此,可以认为砖石质塔刹民族化的演变在唐代已大体上完成。海宝塔在塔顶檐口以上,它的四角和出轩部分向上延伸和斜收成方形刹座,其上是一个硕大的桃形塔刹顶,这与银川市承天寺的塔顶形式相似。塔刹的形制与一般佛塔的做法大相径庭,是在重修时融入了伊斯兰教建筑风格所致[8]。

通过对比分析海宝塔各部分的式样和结构,从中发现,海宝塔除了台基和基座继承了宋代佛塔的风格之外,其他无论平面、内部构造、艺术造型,还是装饰风格等都具备唐塔之风范。

3.3 出土遗物分析

通过对海宝塔周边地下勘探,挖掘发现部分遗物,其中大多为陶质建筑材料,种类有砖、瓦当、滴水、雕像、琉璃等残件。

砖雕浮塑的图案内容有棋盘、忍冬纹、卷草纹、流云纹及莲花纹样,从砖雕的手法看,以模制或坯上浮塑为主,此类做工技法只有在宋代以前才采用。从装饰图案风格看,卷草纹和流云纹是北朝雕饰的主体风格,如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高浮雕石刻帐柱柱础;忍冬纹则为北魏石窟题材中之常见,如云冈石窟中的忍冬纹;而莲花纹从北朝至隋唐以后一直在沿袭使用,特别在唐时期非常兴盛。瓦当和滴水依当面图案分,只有兽面纹和莲花纹两类;琉璃分白、绿、碧青、绿黄相间四种色泽,经查相关资料,琉璃瓦最早使用在建筑的遗物是属于隋唐时期,常见的有白、黄、碧、青四色,宋、元、西夏时期则喜用绿色和棕黄色。雕像系砖模浮雕坐佛残像,高肉髻,面相方圆、直鼻大耳、小口薄唇,斜披宽大袈裟、袒露出右半身,结跏趺坐。据查,这种斜披服饰的造像特点源于北魏太和年间以前,在自五世纪中叶直到五世纪未这段时期里,这类服饰的造像极为流行。如敦煌、麦积山的石窟造像以及云冈20窟的露天大佛,都属于这一阶段的突出代表。其面型与洛阳北魏永宁寺造像的面部特征也极为相似。

最后分析鉴别一下瓷器,从造型到装饰都具有河南密县窑和巩县窑出土唐代瓷器的特征。唐代前期大多瓷器往往只施半釉,这是隋代施釉方法的延续,这种盛半釉的特点到盛唐以后就逐渐减少。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海宝塔历史文献、形制特点以及出土遗物的分析,对海宝塔的始建年代有了大致的了解,据本文分析得出,海宝塔始建于唐代。海宝塔虽然经过多次的破坏,但由于佛教的不断兴衰,海宝塔在遭到破坏后又得到了多次的修建、重建。由于每次的修建,都是以原有海宝塔形制为参照,加上当代佛塔形制特点而进行的,所以最终形成了现存海宝塔独特的形制特点。

[1]王世仁.中国古建探微[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2]罗文哲.中国古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

[3]辜 璇.塔建筑在中国的演变[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4]石宇熙.塔的建筑风格[J].福建建筑,2001(2):45-47.

[5]孙福剑.浅谈中国古塔的演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3):64-66.

[6]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吴庆洲.中国佛塔塔刹形制研究(下)[J].古建园林技术,1995(1):13-17.

[8]雷润泽,于存海,何继英.西夏佛塔[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