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飞 李晓峰

(1.太原高新区环保建设局,山西 太原 030006;2.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1)

1 概述

山西省地处中国华北地区,属于夏季干燥炎热,春、秋、冬三季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且大部分地区处于高海拔山岭地区,风沙较大;混凝土生产所用砂石质量品质较低,所以山西省的商品混凝土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较多,生产质量控制难度大,如何做好商品混凝土企业是此行业从业者深入思考的课题。

商品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水泥、粉煤灰、超细矿粉等)、细骨料(砂)、粗骨料(碎石或卵石)以及液体介质(水、外加剂)经机械搅拌拌合的产物。混凝土状态介于流体与固体之间,属于宾汉流体(粘弹性非牛顿流体),其生产过程和固化模块的复杂程度以及混凝土在建筑质量的重要程度导致商品混凝土生产管理也很复杂。其具有立体控制管理、人性化服务全过程管理的双重特性。

2 立体控制生产管理

从横向的原材料质量体系控制、配合比优化控制、搅拌拌合控制、运输控制、成本控制,到纵向的施工浇筑前方案制定、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和易性及泵送控制、浇筑完成后的养护质量控制,共同组成了商品混凝土的生产管理立体控制体系。立体控制管理体系中尤其应做好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及配合比优化控制。

2.1 原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是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的首要控制,也是混凝土质量的根本控制及奠基石,山西地区因地材的多样化及地材资源的匮乏导致大部分商品混凝土的企业质量控制出现形形色色的问题。要做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首要问题要做好水泥、外加剂、拌合用砂的质量控制,因其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1)水泥的质量控制。首先要选用稳定的、质量优良、适应性好的水泥,山西地区的水泥发展因其经济发展较慢,水泥行业也存在着多而小的行业格局,其中具有日生产熟料2 000 t的企业24家,低于此指标的水泥企业和粉磨站300多家,水泥的品质也各色各异,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水泥原材料来源不稳定导致的水泥质量波动很大,特别是水泥中的Al2O3含量、碱含量、掺合料需水量等变化极大,导致混凝土用水量波动、坍落度或大或小,从而出现混凝土泵送难度加大、混凝土强度不足、混凝土构件开裂、跑浆、露石等质量事故。所以商品混凝土企业一定要选择稳定的大厂水泥、水泥品种更换不要频繁,尤其是先考察水泥的品质和理化性能后再进行试配使用,坚决杜绝使用立窑水泥。2)外加剂的质量控制。混凝土外加剂在混凝土中起着关键的调和作用,外加剂的质量主要控制的指标是减水率、保坍性、含气量及冬季的抗冻性等。选择外加剂应首先从水泥的品质和拌合用砂的类型来考虑,首先要选用与水泥适应性好的外加剂,很多企业往往认为混凝土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首先认为外加剂存在质量问题,这是一种片面的思维,很多质量问题都是发生在水泥品种更换后没有做好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匹配导致的。另外外加剂的选用还要看拌合用砂的含泥量或含粉量,如果砂子的含泥量大于5%以上,选用聚羧酸盐系外加剂时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发干、发粘及用水量增加的问题,在山西地区商品混凝土行业也出现外加剂的地域之差,如在长治、晋城、大同等地选用聚羧酸盐系外加剂来拌合混凝土,其余地市大部分选用萘系高效减水剂来拌合混凝土。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聚羧酸盐系外加剂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外加剂,因具有减水率高,碱含量较低等优势,初期是运用在铁路客运专线,近几年来也广泛地运用在民用建筑的混凝土中,但是在低标号混凝土中极易发生泌水现象,所以配合比设计中更应该注重混凝土的相对稳定性。3)拌合用砂的质量控制。山西地区混凝土拌合用砂资源极其匮乏导致大部分商品混凝土企业用砂混乱,一站多砂、一砂多样的局面,在此前提下企业一定要做好拌合用砂每批次的质量检查,严格做到不漏检、按质堆放,按需选用,做到心中有数。近5年来,山西地区天然水洗砂越来越少,有很多地市开始选用人工制砂来拌合混凝土,混凝土的质量也很稳定,但是也要时刻关注这些人工砂的颗粒类型、颗粒级配及含泥量的技术指标,避免以次充好,特别是要做好人工砂的粗细搭配,使混凝土更密实。

2.2 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控制是从第一步做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前提下提出来的一种控制,其包括了混凝土的质量优化和成本优化。质量优化是成本优化的前提,只有质量有保障了才能提及成本控制。

1)质量优化控制。混凝土的核心问题是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密实度越高,强度越高、耐久性越高。所以无论是任何的混凝土配合比技术规范都是围绕着混凝土密实度这个问题展开的。在混凝土质量优化控制初期可依照JGJ 55-201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来算出理论配合比或经验配合比作为基础,再进一步进行混凝土的调整,找出同坍落度、同混凝土强度等级中混凝土和易性最好的配合比,千万不要认为混凝土只要能满足泵送或施工就是终点,其实可以做的更好。同时还要注意不可忽略了混凝土的生产质量的稳定性,或混凝土的敏感性要好。导致混凝土不稳定的因素有原材料变化、天气气温的变化等,但是在这些因素有轻微变化时,混凝土质量不能发生较大的差异,比如,C30混凝土在总胶凝材料含量小于380 kg时,拌合用砂的含泥量或含粉量一旦有轻微变化,混凝土坍落度就会发生或干或稀的状态。

2)成本优化控制。成本优化控制是在质量控制完成后,根据各个配合比的成本进行选择,选择相对质量稳定、投料成本较低的配合比。这个选择不是盲目的进行选择价格较低的配比,而是和稳定性一同考察选择,如稳定性不好就会导致混凝土质量的隐形质量风险,使企业高风险运行。

3 人性化服务全过程的管理

和其他制造业不同,混凝土生产企业不仅要做好售前和售后服务,因其产品的特殊性,必须更加关注售中服务。对其参与生产的相关人员及用户来说,必须调动起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时时刻刻关注售中混凝土质量问题,具有可深可浅的弹性空间。

3.1 商品混凝土企业人员构成

商品混凝土企业人员构成有经营部、生产部、运输部(车队)、实验室、物资采购部、后勤部、财务部、办公室等部门。这些部门共同围绕混凝土生产、供应、服务展开工作。他们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经营是龙头、质量是核心、降本是主题、服务是生命。每个商品混凝土企业都应以质量为核心,紧抓经营,做好服务,降低成本为企业发展的宗旨。

3.2 商品混凝土的售前准备

就建筑业来说,混凝土的生产是一次多工种、多人次、全方位的大会战,所以在售前应根据混凝土的现状编制出《混凝土生产组织实施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混凝土技术特点及难点、原材料的选用、配合比的确定、生产组织安排细节、后期质量观察的安排等。

3.3 混凝土售中生产服务

生产即将开始前应派经营部门人员与工地现场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再次确定混凝土的技术参数、体量、浇筑时间、泵送方案、车辆出入路线及浇筑完成后的养护条件。此后在混凝土企业内部召开碰头会,分解任务,各司其职。同时应指明商混企业在浇筑现场的专职指挥人员,以协调指挥车辆及突发事件,必要时商混企业技术人员应在现场对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予以及时解决。

3.4 商品混凝土售后服务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企业应对所浇筑混凝土进行定期跟踪质量服务,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早期及时处理,对质量正常工程,作好混凝土记录留存,以备查阅。

4 结语

混凝土生产管理是个复杂的管理模式,因其责任重大,关系着老百姓居住安全的一个重要行业,每一个商品混凝土企业应该把它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它,从多位立体的管理模式上严格控制混凝土的生产供应,从人性化服务全过程的服务意识来提高 本企业的长久发展大计,使企业能够科学、长效、安全、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