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平

(山西省晋中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晋中 030600)

1 工程概况

路基施工前按照设计要求对路基基底进行强夯处理,并对强夯后的高程、宽度、压实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才能进行路基填筑。该方法是反复将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夯击地基,不但可以提高地基强度、降低土体压缩性,而且可以消除土的湿陷性。

2 参数的确定

依据设计要求施工参数为:夯点间距为4 m,单位夯击能力为不小于600 kN·m,夯击遍数为6遍~8遍。

3 施工机械配置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拟投入一台大吨位履带式起重机、推土机一台,压路机一台。推土机用于场地平整,压路机用于部分路基碾压。

4 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样→场地整平→布置点位→检测原地面高程→逐点夯实第一遍→场地平整→布点测量高程→逐点夯实第二遍→场地平整→布点测量高程→逐点夯实第三遍→场地平整→布点测量高程→验收。

4.1 施工测量放样

测量组按施工图要求放样测量,确定重夯区域及点位布置,以便指导施工。

4.2 施工准备

1)对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植物、垃圾、有机物及原地面以下至少15 cm内的草皮、农作物根系和表土进行清理掘除,并运送到公路用地范围外指定的废弃点。2)重夯开始正式施工前,应根据初步确定的参数,在现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试夯,与夯前试验数据进行比对,检验夯实效果,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夯实参数。

4.3 施工要点

1)在整平后的场地上标示出首遍夯击点的位置,并测其高程;2)夯机就位后,使夯锤垂直对准夯击点位置;3)用水准仪测量夯点处锤顶标高;4)将夯锤起吊到计算的预定高度,待夯锤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5)重复上述步骤,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6)换夯点,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完成首遍全部夯点的夯击;7)用推土机推平夯坑,并测量场地标高;8)在规定的时间内,按上述步骤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采用低能量满夯,将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场地高程。

4.4 施工质量控制

1)严格遵守施工步骤,事先对夯锤的重量及尺寸、吊机的机械性能等进行严格检验,并认真进行记录;2)对夯点放线进行严格的复核,其偏差应小于5 cm;3)严格按施工次序进行重夯,不得漏夯;吊机就位应按次序,并有利于多台吊机同时施工;4)认真做好现场记录,应对每一夯点的夯击能、夯击次数、每次夯击的沉降量进行详细的记录;5)施工时应控制最后两锤的平均下沉量,第1遍、2遍不大于8 cm,第3遍~第5遍应不大于5 cm,如最后两锤的平均下沉量超过上述规定值,否则应再增加锤数使其达到标准。

5 夯后质量检测

地基处理(重夯)后应对质量进行检测,设计要求的检测方法为沉降观测法。

6 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

1)重夯开始正式施工前,应根据初步确定的参数,在现场有代表性的地方试夯,与夯前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重夯参数;应尽量增多夯击次数,减少夯击遍数;一般以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降量不大于5 cm作为收锤标准,同时还应控制夯坑周围地面隆起量不超过10 cm。

2)在填挖结合处应在底层台阶开挖完成后进行强夯。

3)靠近村镇或建筑物路段应设置防震沟,以免重夯对民房或建筑物造成震动影响;在结构物处,应先重夯后再进行结构物基础施工。另重夯完成后必须进行全幅满夯。

7 成品保护

1)夯后地基,特别是饱和度(含水量)较高的细颗粒黏性土,严禁轮式车辆碾压,防止产生“橡皮土”。2)夯后场地(雨季中)应作出排水坡度和集水坑,以便及时将积水排走,防止发生泡槽情况。

8 主要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

8.1 重夯后地基发生“橡皮土”问题

产生的原因:1)天然地基土含水量偏高,夯击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得不到充分的消散。2)在重夯施工过程中遇到强降雨,增加了地基土含水量。3)满夯并平整场地后,由于轮式车辆反复碾压。

治理措施:1)对含水量较高的地基,应保证有足够的间歇时间,待基土中孔隙水压力充分消散后再满夯,或采取重夯置换施工工艺,在地基土中打设竖向排水体。也可先在场地上铺设一层厚约0.5 m的砂石垫层后再满夯。2)满夯前有可能下雨时,应该采取覆盖防水措施,以防推入夯坑内的虚土大量吸水,增加地基土的含水量。如果情况允许,可在下雨之前对夯坑内的虚土夯1击~2击。3)满夯后场地严禁轮式车辆碾压。4)当局部出现“橡皮土”时可将其挖除,换填干土或砂石填料补夯;当“橡皮土”较薄且面积较大时,可用推土机的松土器将地表层翻松、晾晒后补夯;也可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处理。

8.2 加固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产生的原因:单击夯击能量偏低;单点夯击数不够,单位面积夯击能量不足;间歇时间太短;夯间距过小。

治理措施:调整夯击工艺参数。

9 安全生产管理及措施

9.1 安全生产管理

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全员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工地设专职安全员,施工机组设兼职安全员,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全员参与的管理网络。

2)施工前对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增强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明确安全生产目标。

3)建立安全检查制度,专职安全员及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对限期整改的安全隐患,要坚决落实及时反馈信息。

4)严格安全操作规章制度,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落实安全责任制,坚持安全例会制度,开展安全生产劳动竞赛活动。

9.2 安全措施

1)机械设备的转移、安装、调试必须有专人监督实施。2)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带。3)所有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保养、检查及安全防护装置,应符合JGJ 33-200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实施班前安全检查制度和施工班组安全自检制度,发现设备、机具等安全隐患必须立即排除,不允许设备、机具“带病”作业。4)施工中必须随时垫平吊机,严禁斜拉、斜吊,以防发生折杆、趴杆事故。5)因夯坑较深造成拔锤困难时应先进行试吊,待松动后再正式起吊,防止夯机超负荷运转,造成夯机倾覆。6)转移夯机时提锤高度不宜大于0.5 m,机组其他人员跟机观察地面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车处理。7)如果采用龙门架施工,两支腿必须垫平垫牢,且应使两支腿处于相同的高程上。起吊夯锤时应先试吊,待确认龙门架稳定后再正式起吊夯锤。严禁左右斜吊,防止龙门架失去稳定性。8)当脱钩器失灵夯锤不能脱落时,必须采取慢降措施,严禁强制转向摆动吊臂或带钩自由下落。9)相邻机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不宜小于30 m。10)施工现场所有临时用电设施,如电线、电缆的架设、配电设备的安装,安全保护装置的配置及电器设备的管理、维修等,应符合GB 50194-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的规定;现场必须设专职电工负责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应经常检查,发现异常及时维修和更换。11)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非施工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夜间施工必须配备足够的照明度,并应安排专职管理人员值班。12)雨期施工主要应做好防雨、防风、防雷电、防触电等工作;雷雨及六级大风天气禁止施工作业。13)场区应做好排水坡度及排水设施,因雨后场地浸水,地基强度降低时,可采取铺设“路基箱”的措施,保证强夯机安全行走作业。

10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0.1 文明施工

建立健全文明施工领导小组,由一名项目副经理任组长,具体领导和指导各施工队伍,全面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施工现场做到“两通三无五必须”,即:施工现场道路畅通;施工工地出入口畅通;施工中无管线高放;施工现场排水畅通无积水;便道平整无坑洼;必须严格分隔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必须做到施工现场挂牌施工;施工人员佩戴胸卡;施工材料做到整齐堆放;积极开展以创文明工地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氛围,保证工程顺利完成。

10.2 环境保护

1)建立环境保护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主动与地方环保部门联系,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条例。

2)减少扬尘。施工时易产生扬尘,必须给作业人员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便道要经常洒水,尽量降低灰尘公害,相关指标必须符合当地环保部门规定。

3)防止废气和噪声污染。施工作业必须在不影响当地居民正常休息的情况下进行,一般施工时间为早晨6:00以后至晚上10:00之前,并遵守当地有关部门对夜间施工的规定,同时施工作业尽量采取能减少噪声的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