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红 霍 爽*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新农村建设中“村落社区”模式的构建研究

焦 红 霍 爽*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针对单个行政村的规划建设开展研究,从规划的角度出发,综合其他相关学科,提出构建“农村社区”模式,并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模式分类和构建路径四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村落社区”建设思路。

农村建设,规划,村落社区,模式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村发展问题十分重视,先后下发多个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村建设,并于2006年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在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之下,农村发展有了很大的机遇,各地的新农村建设也如火如荼的开展着。综合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大多数研究针对的是农村村域规划,对于村落个体建设缺少细致深入的研究,农村村庄规划相对滞后。本文从规划的角度入手,针对单个行政村展开研究,在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引入“社区”理念,构建“村落社区”模式,将村庄规划的“更新”与“传承”相融合,以期为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一条可能的参考路径。

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很多社会学者都先后提出过农村社区的概念,虽然定义各有不同,但是大都包含了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

1)人口密度低、人口同质性强、聚居规模较小。

2)经济结构单一、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方式。

3)社区成员之间关系密切,血缘关系浓厚[1]。

4)农村社区是多种功能聚集的地域空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也越来越热烈,新型农村社区是目前较为广泛的建设方法。

在我国现有的研究中,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城乡统筹、合理布局村镇规划的基础上,以中心村为主体,一般由2个~4个行政村通过迁并、整合、组建而成的,具有一定同质人口规模且具有较完善公共设施的农村复合单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行以来,在全国多地进行了试点建设,山东、武汉等地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探索,现有“城镇开发建设带动”模式、“产城联动”模式、“中心村建设”模式等多种建设模式。这些模式都是从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通过村庄资源整合,农民迁移聚居、公共设施布局、产业格局优化来促进农村生产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差距。

2 “村落社区”建设模式的提出

2.1 “村落社区”概念与建设意义

“村落社区”模式的提出是针对于单个行政村而言的,是一种近似新型农村建设中“一村一社区”而又不完全相同的模式,是在行政村规划用地范围内,通过确定村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制定村庄的发展目标,对村庄进行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以此来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提升农村整体环境,缩小城市乡村差距,做到“自下而上”的城乡一体化建设。适用村庄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一定地理位置优势,离上一层级行政单位或中心村等距离较近,交通条件不闭塞。

2)农民民居布置相对集中,或村民主要居住区域与村庄主要产业地块分界清楚。

3)村落应具有一定的特色,可以发展除农业以外的特色产业。“村落社区”的提出,可以指导行政村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计划,既对村庄旧的布局进行改造,也对村庄发展路径进行更新;既引入新的居住模式,享受城市化的现代生活服务,又保留现有村庄特色,传承特色民俗文化。

2.2 “村落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村落社区”的构建主要包括村庄规划、文化传承和村务管理三方面主要内容。

村庄规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宏观的规划是将单一行政村落放到镇域范围内,承接村镇总体规划,对行政村所辖范围的土地、资源、产业和基础设施等进行合理的规划。主要包括对村庄的现状条件分析、村庄类型确定、村庄规模及发展定位,并对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做出合理的评价和预测,制定农民增收措施以及预期的农村社会生活发展水平。微观的规划是针对村庄内部用地而言的,主要内容有确定村落各项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包括居住用地、生产建筑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同时具体规划村庄内部的道路、绿化景观、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环卫工程和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的规模、位置和走向[2]。“村落社区”的微观建设的用地布局内容主要是针对相应模式下的居住组团、旅游组团、工业产业组团、农业组团进行合理布置规划,并针对居住组团深入规划,通过设置居住小区来构建农村社区中的邻里网络。

文化传承的建设内容,主要涉及规划学和社会学两方面:1)在规划学指导下对村庄的历史文化遗存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确定周围空间的协调规划;并对村庄民居建筑、公共活动空间和景观节点进行合理建设,突出村庄特色。2)在社会学的指导下,制定文化传承路径。

村务管理的建设内容,从规划学、社会学和管理学三方面入手将村落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村落社区”型农村:1)应在规划建设内容中充分反映农民意愿,从而保障规划实施“落地”;2)建设和谐的村内邻里组织,保护村落内生自组织的有序发展。

2.3 “村落社区”模式分类

根据对村落社区的定义,村落社区的构建模式首先应在“土地集约、布局合理、产业兼业、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原则统领进行探讨。其次在深入了解村落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农村特色,合理定位、确定村落发展方向。最后结合上一层级的发展理念和村庄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确定可持续的规划建设模式。村落社区模式的构建是一种动态的规划方法,可以根据村落社区规划布局分为居住社区、产业社区和农业社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社区成分和构成方式,可以对村落社区的模式进行多层次的分类。

1)根据产业类型分类。

根据农村自身的现状情况以及特色产业,将村落社区分为特色农业主导型、特色旅游带动型、工业企业支撑型和特色资源带动型四类(见表1)。

表1 根据产业分类的“村落社区”模式

2)“点—线—面”布局分类。

村落社区规划和城市社区规划相同,在构成模式上都遵循“点—线—面”的构成理论。村落社区规划的“点”分别为居住组团、工业组团、旅游组团和农业组团,“线”为村落空间发展轴线,“面”为合理规划的村落空间布局。

根据村落现状的布局格式和地形特点,“村落社区”模式可以分类如下:

a.职能分区布局模式。

对于职能分区相对较为复杂,构成元素较为复杂,有不止一项经济产业的村落。村落各组团按照一定的有序空间进行组合,强调村庄土地分区协调,各组团用地有机结合(见图1)。

b.带状布局模式。

当村庄一侧地形较为特殊,靠山或沿河的时候,此时村庄通常为沿山脚河流走向呈带状分布。在都建村落社区的时候,建设要结合现有村庄格局进行带状布局(见图2)。

c.街巷式布局模式。

我国东北村庄最主要的一般特色就是院落与街巷(也称胡同),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过程中,东北特色显著的街巷布局模式也是最广泛采取的一种模式,适用范围最广(见图3)。

d.围合式布局模式。

围合式布局强调村民居住组团和公共空间的重要性,通常作为中心组团,其他可能存在的组团散布在中心组团周围。一般来说适用于新开发的村落,现状基础较差,农村特色不突出,是由规划者的意识进行指导的村庄建设,实用性较小,一般用于村庄重建的意向表达(见图4)。

一个村庄在进行“村落社区”模式的建设过程中,具体模式的确定由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在规划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村庄现状中的各种因素,对村庄进行综合评价,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选择最合适的“村落社区”模式。

2.4 “村落社区”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

农村建设受资源因素、建筑因素、社会因素、人文因素、制度因素的多方面影响,综合考虑村庄实际和各项影响因素,“村落社区”的构建主要包括村庄规划、文化传承和村务管理三方面主要内容。

村庄规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宏观的规划是村域规划,将单一行政村落放到镇域范围内,承接乡镇总体规划和近期发展规划,对行政村所辖范围的土地、资源、产业和基础设施等进行合理的规划。主要包括对村庄的现状条件分析、村庄类型确定、村庄规模及发展定位,并对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做出合理的评价和预测,制定农民增收措施以及预期的农村社会生活发展水平[4]。微观的规划是针对村庄内部用地而言的,主要内容有确定村落各项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包括居住用地、生产建筑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同时具体规划村庄内部的道路、绿化景观、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环卫工程和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的规模、位置和走向。“村落社区”的微观建设的用地布局内容主要是针对相应模式下的居住组团、旅游组团、工业产业组团,农业组团进行合理布置规划,并针对居住组团深入规划,通过设置居住小区来构建农村社区中的邻里网络。

“村落社区”建设中的文化传承和村务管理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文化传承的建设内容,涉及规划学和社会学两方面:

1)在规划学指导下对村庄的历史文化遗存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确定周围空间的协调规划;并对村庄民居建筑、公共活动空间和景观节点进行合理建设,突出村庄特色。

2)在社会学的指导下,在村落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下开展村落特色民俗文化宣扬工作,制定文化传承路径。村务管理的建设内容,涉及规划学、社会学和管理学三方面,为了将村落建设成为资源集约、特色鲜明的“村落社区”型农村:

a.应在规划建设内容中充分反映农民意愿,从而保障规划实施“落地”;

b.建设和谐的村内邻里组织,保护村落内生自组织的有序发展。

3 “村落社区”构建路径

3.1 主体分析

主体分析是指在“村落社区”构建之初,要确定农村规划建设的行为主体,本文认为农村规划的主体有三方面,分别是农村村民、政府机构和规划人员,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建“村落社区”建设主体(见图5)。“村落社区”建设的基本主体是农村及其村民,因此村落规划建设的推进应该尊重村庄个体的内源规律、充分考虑农民群体的意愿,发掘村民内在对于村庄社区构建的积极性,构建以人为本的社区规划。为了充分把握社区居民的日常需求,可以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村民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把握其需求规律,进行模式选择和规划调整;同时,在规划前期进行充分的调研,在规划的过程中开展广泛的公众参与,减少个体行为的不利因素,构建“自下而上”的规划氛围,最终形成以人的基本活动特征和需求为出发点的规划思路[5]。政府机构在村庄规划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承载引导的作用,引导村庄进行良性发展,引导村民表达理性诉求、引导规划人员设计合理方案。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在村庄建设的过程中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一层面的规划指导、政策规章,引领农村基础建设的主导方向。规划人员是“村落社区”建设的主要工作者,要将专业的规划知识运用到社区创建中,但又不脱离农村实际、符合农民需求。规划人员在进行“村落社区”构建的过程中,要做到“调研先行、综合认知”,了解背景政策、村庄情况和农民需求,并进行综合评价,为接下来进行的村庄建设具体规划步骤做好项目导航。

3.2 规划步骤

“村落社区”的规划步骤符合一般村庄建设的流程,并在基础规划的层次上增强对于村落社区居住组团的建设。总得来说其规划步骤是对农村内部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进行研究,提出问题解决方案,选择最适宜村庄发展的社区模式。并在具体环节操作的过程中注重社区空间内部的层次性,提升村庄建设的可识别性,杜绝“千村一面”现象的出现,构建和谐宜居的村落社区。

1)确定模式。

规划村落社区,首先要对研究村落进行调研,正所谓“三分规划、七分调研”。通过调研对村庄的现状进行分析,摸清村庄的主要经济构成,从而确定村庄的类型、发展规模和经济定位。进而要通过现状进行总结和深入挖掘,明确农村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内外部影响因素,确定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点、核心与目标,同时要结合村庄的文化脉络和自然属性,重视村庄特色传统,从而来确定适宜的“村落社区”模式。

2)规划设计。

在因地制宜确定社区模式后,进行村庄具体相关内容的规划设计。首先要进行村庄平面布局,各组团的选址、规模、功能布局和空间布局既要方便村民生活,也要卫生、安全、合理,综合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在空间方面要将与居住功能相配套的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地布置在农村社区中心位置,以构建起有利于基础设施的服务网络。其次要根据市政工程相关规划规范,结合人口预测用量,合理布置村庄各项工程管线。

3)居住组团构建。

对村落社区中的居住组团进行重点规划,结合现状进行农村居民区布点的空间重构,建设村落邻里网络,包括微观上的农户用地规模、用地类型、居民点的集中布局,以及中观和宏观上的对农村居民点数量及布局的重组。本文研究的村落社区居住组团,下设居住小区,每个小区由30户农户组成——邻里网络因子,每个小区按照农村习俗,继承现状居民点的构建模式;组团中要设置组团中心——邻里网络中心,中心配备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现以人为本的生活聚集理念,延续村庄中良好的地缘关系,保护村民的仁同意识和归属感,形成和谐的农村居住邻里关系。

4)文化传承。

在村庄具体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村特有民俗的文化传承。在具体的规划操作过程中,表现为对农村中特色建筑的保留修建、公共空间的打造、展示空间和门户空间的建设以及景观节点的文化渗透。在不破坏资源的前提下,对于“村落社区”的建设应采取更新与传承相交织的方式,延续文脉、保护特色。

3.3 后续推进

“村落社区”规划建设的后续推进工作,是指规划设计后,在村落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和村落社区模式建成后所涉及的相关工作。本研究认为村落社区建设的后续工作可以从行动规划和村务管理两方面进行。行动规划是指规划的建设过程是逐步推进的,而非大刀阔斧的进行。具体工作步骤如表2所示。分层级的将规划落实,更易于村民接受生活环境的改变,提升村民对于村落社区建设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进而提升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社区关系融合度;同时可以增强政府、村民、规划人员三者之间的沟通,使村落的规划更落于实际。村落社区模式下的村务管理工作,是空间—社会理论的一种递进,即通过居住小区的构建,每30户农户推举一位村民为意见代表,参与到村落规划或管理的相关事务讨论中来,并设置临时性村务研讨会,建设项目结束研讨会便自行取消。研究认为这种“以事论事”的村务管理方式能充分调动村民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村落社区式邻里网络。

表2 村落社区行动规划示意图

4 结语

“村落社区”模式的建立可以从村庄内部出发,自下而上的完成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要求,是一种对于现有新型农村建设的补充,从规划的角度出发,对于农村人文、经济、社会多方面进行统筹建设,提升农村农民为“主体”的建设思路。“村落社区”对于村庄的空间布局、经济发展、景观环境、文化传承都有着积极的改善推动作用,社区下的和谐农村邻里关系对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对于条件适宜的村庄,推行“农村社区”建设,是一种有益的努力与尝试。

[1] 邵 峰.建设农村新社区推进城乡一体化[J].中国会议,2013(2):480-483.

[2] 孙华君,陈 敏.文明生态村建设规划必须高起点[J].小城镇建设,2008(2):64-66.

[3] 陈永超.金山农业“一村一品”发展与研究[J].上海农村经济,2009(12):14-17.

[4] 孙华君,陈 敏.文明生态村建设规划必须高起点[J].小城镇建设,2008(2):64-66.

[5] 农 昀,周素红.基于个体需求的社区规划编制和实施体系的构建[J].规划师,2007(1):13-17.

The constructing research of “village community” model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Jiao Hong Huo Shuang*

(CollegeofCivilEngineering,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Harbin150040,China)

To respond to the call of the country, and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rural construction, narrow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the article study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for a single administrative village, starting from the planning point of view, integrating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proposed building a “rural community” model. A thorough research of four aspects from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research content, pattern classification and construction path, summed up a set of feasible construction of “village community”.

rur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village community, model

2015-02-08

焦 红(1969- ),女,硕士,硕士生导师,副教授

霍 爽(1988- ),女,在读硕士

1009-6825(2015)12-0005-04

TU982.2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