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艳英 张立山 朱天志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4)

土木工程专业“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探讨★

董艳英 张立山 朱天志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4)

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综合试点改革建设为例,结合“双师型”教师团队的现状,论述了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必要性和“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提出了高校教学质量工程改革形势下“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

“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实践教学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不是指两者的人数上的不均衡关系,而是毕业生所具有的综合能力与企事业单位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不匹配,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发生了错位,出现更严重的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导致社会上非常紧缺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针对这种激烈的矛盾问题,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文件。很据文件精神,河北省确定了省内10所高校作为首批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试点,未来将有效的推动全省高校的转型发展。学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变,也就是学校总体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应用型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服务生产一线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土木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绝大部分高校培养的土木工程人才应该是面向企业一线的设计、施工管理、监理等应用型人才。高校向应用型教学转变势在必行,而向应用型教学转变的关键就是要建设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教学团队。

1 土木工程专业教师队伍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地方性本科院校一般都将人才培养的主体目标定位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即以应用为主,兼顾创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人才以及中小企业的创业人才等[1]。我校定位建设应用型大学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建设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培养一大批真正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是能否办好应用型大学的关键所在。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自从1999年设立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逐渐形成一支拥有学历和年龄结构较合理的教师队伍。但是我们的职称结构还不甚合理,专业课与实习实践环节指导教师的数量与质量仍不能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目前我院土木工程专业任课教师大部分属于“双门型”教师,即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必要的专业操作技能。也就是说教师自己没有亲自完成过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实施过程,却要给学生讲授和指导这部分内容,致使在专业建设和教学上很难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这一现象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尤为突出。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外聘企业一线的技术专家来校上课,来缓解专业教学中的实践能力缺乏的教师问题。但是存在着聘请的校外企业一线的专家虽然专业实践技术技能方面非常强,但普遍缺乏教学经验和技巧,缺乏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有时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2 “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2.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我校明确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也就是把人才培养的主体目标定位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土木工程专业培养以应用为主,兼顾创新,为地方建筑经济发展培养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的企业一线应用复合型人才。要想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就要求教师具有主持或参与实际土木工程相关的工程项目的工作能力,以建筑生命周期全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与重构的能力,开展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的能力,以及负责和参与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社会服务等能力。这些能力的要求,仅靠校内的专任教师队伍是难以完成的。通过“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来自一线的企业专家与专任教师共同研究如何将建设项目生命全周期的过程全面引入到课堂的专业教学中,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与岗位对接、教学资源与生产资源整合,保证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无缝”衔接[2]。

2.2 提升教师执教能力的需要

通过调查相关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专任教师的来源,发现各高校绝大部分专任教师都直接来源于高校应届硕博毕业生,都属于“双门型”教师,学历很高,都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但都没有深入到建筑行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参与实践的亲身经历,普遍缺乏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实践经验、技能以及技术应用能力。即使有小部分教师是从企业一线引进的,属于“双师型”教师,但由于较长时间脱离一线,也存在着知识技能结构老化等问题。目前学校采用较多的方式是从企业一线外聘兼职教师,他们虽然实践技能和经验比较丰富,但普遍缺乏教学经验和技巧,缺乏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因此,二者执教能力的缺失直接影响了高校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一些素质优良、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加入到团队,团队内教师根据互补原则组成课程教学组,在短时期内可以较快提升教学团队的双师能力,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换,使二者在合作的过程中,分享知识与经验,提升团队整体与教师个体的执教能力。

3 “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和培养渠道

3.1 “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

“双师型”最早是根据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专业课教师提出的素质要求。目前对“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和内涵存在模糊不清现象。在各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中,把具有“教师资格证”和“工程师证(或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双证书的教师认为是“双师型”教师。学校不再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教师个人也不再注重实践技能的提高。这样一来,所谓的“双师型”教师的整体素质就大打折扣。所谓的“双师型”教师绝非仅指“双证书”教师,应该是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上呈现整合为“一”的教师,即除了具备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的条件外,还应具备实践锻炼综合时间至少2年以上的实践经验或应用技能[3]。

3.2 “双师型”教师培养渠道

培养“双师型”教师可以通过如下两个渠道:1)企业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都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经过教师综合素质培训,考核合格的教师走进课堂传授技能、知识;2)高校毕业生到学校任教之前,必须先到相关专业的生产一线去实践,接受锻炼,熟悉相关专业生产的全过程,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再返回课堂传授知识与技能。

4 加强土木工程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途径

4.1 学校政策扶持

为贯彻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水平,加快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步伐,学校出台了相关政策性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提升专任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学校出台了《鼓励教师参加实践锻炼暂行办法》,从政策上建立对“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在教师激励机制中,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在待遇上向“双师型”教师倾斜;2)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职晋级、评奖选优;3)创造有利条件,依托大中型企业以及兄弟高等院校,在校外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实践基地和培训基地,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实践基地或培训基地接受相关技能培训。这样,才能激发大家向“双师型”教师转变的积极性。

4.2 校企联合培养

学校积极与当地企业加强联系,从企业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并派出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师到企业一线去顶岗锻炼。通过走访往届毕业生,深入了解他们主持完成的具体工程项目,收集一批实际项目的优秀设计图纸和施工管理文件,团队教师集体研读学习收集的工程文件,并将进行遴选之后的优秀图纸文件晒成工地上使用的蓝图,然后分发给在校生,应用到后续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去,让学生真正接触到实际工程的设计图纸,而不是以往那样在校只能通过教材或教辅书中的设计图。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委派部分教师参与到设计院的具体设计任务和施工企业的具体施工项目管理中去,确实做到真刀真枪实打实干。

4.3 教师自我提升

高校专任教师一般都是教授固定的专业课程,时间久了知识体系比较固化、单一,不教授的专业课程知识慢慢就淡化或陈旧过时,缺乏对专业知识的总体把握。教学团队的教师通过积极参加实践工作的职业资格考试,通过考试学习,增强教师的专业综合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教师本人的专业知识体系就会比较系统、完整。土木工程专业教师通过努力,教学团队的10名教师中,已有4名教师通过了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有1名教师通过了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有1名教师通过了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职业资格考试,还有1名年轻教师已经通过了注册岩土工程师职业资格的基础考试,其他的年轻教师也在积极学习复习,待工作年限满足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后准备参加考试。

4.4 校内处院共建

随着学校的总体规划发展,我校目前同时开工的基建项目比较多。针对校园规划与国有资产管理处严重缺少基建项目专业管理人员的情况,我们学院派出3名专任教师到校园规划与国有资产管理处协助管理在建的工程项目。这一安排既增强了学校对施工项目的管理能力,同时又增加了专任教师在实际工程中的锻炼机会,创新了高校处院共建的一个新模式。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专任教师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到施工现场实践锻炼,增加了和实际工程接触的机会,提升了实践管理和操作技能。行政处室在管理人员紧缺的情况下,通过相关的专业教师的及时加入管理,很好的完成了对学校各项基建项目管理任务。这一创新模式弥补了双方的不足,真正做到了双赢。

5 结语

通过土木工程专业“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经验,积极搭建专业教学与工程实践之间的融合式发展平台,实现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师之间的对接与角色转换,进而实现专任教师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全面提升;探索出高校专业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逐渐构建出专业理论、教学能力、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社会服务协同发展五位一体的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和培养体系。

[1] 阮建凑,陈 颖.应用型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2):30-32.

[2] 许 峰.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1(12):46-47.

[3] 彭玉兰.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7):46-48.

[4]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Z/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 218942.html.

[5] 张俊平,禹奇才,童华炜,等.突出大工程观 彰显应用特色——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5):31-33.

[6] 王晓萍,刘志峰.高职院校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4):17-20.

[7] 张会芳,王海龙,黄洪亮,等.建筑类高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5(23):59-61.

[8] 盖林海,史君坡.地方高校转型中“双师型”教师培养与激励机制探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6):96-100.

[9] 宛新林,丁克伟.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0(3):101-103.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 [R/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 1667143.htm.

[11]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R/ OL].http://www.gov.cn/jrzg/2010-06/06/content_ 1621777.htm.

Inquiry on“double-qualified teachers”teaching group construction majored in civil engineering★

Dong Yanying Zhang Lishan Zhu Tianzhi
(College of City Construction,Hebei Normal College of Science&Technology,Qinhuangdao 066004,China)

Taking civi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testing reform of City Construction College,Hebei Normal College of Science&Technology as an example,combining with“double-qualified teachers”teaching group status,the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establishing“double-qualified teachers”teaching group and standards of identifying“double-qualified teachers”,and puts forwards effective ways of building“double-qualified teachers”teaching group under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quality engineering reform situation.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teaching group,teaching staff,practical teaching

G642.0

A

1009-6825(2016)35-0238-03

2016-10-08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土木工程专业‘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编号:JYYB201416)的研究成果

董艳英(1970-),女,硕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