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光 明

(贵州建工集团第八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1)

1 概述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被推广应用于建筑行业中,有利于促进建筑行业改革发展,创新工程管理模式。但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依然存在一些弊端,可能无法充分展现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因此,对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

2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背景

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建筑行业也迎来很多发展机遇,建筑工程结构形式比较复杂,在对一些复杂的结构进行施工管理时,人力的作用并不明显。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在信息数据传递方面,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纸质传递方式,则可能会对信息数据时效性以及准确性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复杂程度较高,工作量较大,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涉及多个工作流程,如果信息数据传递不及时,没有形成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则会造成施工决策滞后,导致施工现场资源浪费,影响工程项目建设工期。对此,可将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中,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保证信息数据传递的时效性以及准确性,避免对项目建设造成不良影响,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建筑行业未来发展中,工程项目建设数量将越来越多,工程分部广泛,施工现场人员流动量较大。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可全面掌控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保证各项信息数据传递及时性和有效性,为施工人员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优势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管理工作的主要作用是根据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对施工中的各类资源、工序等进行优化调度,根据施工现场环境特征以及施工工序要求,合理配置各类施工资源,通过采用动态化调整措施,并加强经济管理,可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1 实现建筑工程数据通信

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可创建建筑工程管理系统,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信息数据传递至管理系统中,并创建通讯传输方式,使得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之间可进行信息数据交流,提升信息共享性特征。

3.2 实现施工现场远程监控

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远程监控管理,具体包括前端采集、信号传输以及终端制约,要求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各类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施工机械设备等制作标签。通过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感应技术等准确获取施工现场各类物体的属性,并完成信息数据转换,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传播,将其传输至终端信息系统中。通过利用相关软件,即可对系统所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利用终端显示设备展现出施工现场所采集到的各类信息数据。

3.3 实现施工现场虚拟仿真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在制定施工方案后,当施工现场发生突发情况时,需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对此,可利用信息技术对施工方案进行虚拟仿真,对多个施工方案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及项目建设要求,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案。

3.4 实现建筑生命期各阶段的集成化管理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数字化三维设计时,信息技术为十分重要的基础技术类型。设计人员可利用自动化设计技术实现工程项目设计的网络化以及智能化,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对工程项目进行三维设计,即可获得工程项目3D模型,并自动生成图形和设计文档。如果建筑工程模型发生变化,则模型中的图形文档等也可进行自动化更新,进而提升工程项目设计水平。

3.5 实现不同专业设计之间的信息共享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不同专业之间的信息共享难度较大,当某一专业设计对象修改时,其他专业设置内容也应及时做好调整。对此,可采用信息技术创建工程项目信息模型,使得各专业可通过模型对工程项目进行协同化设计以及施工管理,在碰撞检测中不断完善施工方案。

4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

4.1 构建网络化管理平台

在信息化时代,很多行业均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人们可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各项工作,提升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采用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根据工程项目建设要求构建网络化管理平台,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方案,并据此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比如,可利用BIM技术。对工程项目施工中所产生的各类信息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可在BIM平台中实现工程项目信息数据共享,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通过查看平台即可获取项目建设各类信息数据,了解工程项目建设实际情况。

4.2 构建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模型

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以及管理中,均可应用信息模型。在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可创建集成管理环境,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果,降低施工现场风险发生率,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模型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完整性特征。在信息模型中,可对工程项目的3D几何信息拓扑关系进行准确描述,另外,还包括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结构类型等设计信息、施工过程中各类资源利用情况、建筑工程安全性、施工材料耐久性等信息数据。

2)关联性特征。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模型中,各类对象均可识别,并且相互关联,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中的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生成图形和文档。另外,在模型的实际应用中,如果根据工程项目建设要求需对某个对象进行调整,则与之相关联的对象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可有效提升模型的完整性。

3)信息数据一致性。在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中,不同施工阶段的模型信息均统一,对于同一个信息数据无需重复输入。在不同施工阶段,可对模型对象进行修改或者扩充,可有效避免发生信息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4.3 创建虚拟建筑信息4D施工管理模型

在虚拟建筑信息4D施工管理模型的创建过程中,要求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采用信息技术集合工程项目参建方,对工程项目进行虚拟动态的施工管理。通过将建筑工程3D模型与施工进度管理进行有效结合,同时融入施工现场资源信息、场地布置情况信息等,即可创建工程项目设计信息模型,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施工进度、施工人员、材料、设备施工成本、场地布置情况等进行动态可视化管理。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即可进行图文资料采集、提交、审批、存储。工程项目参加方可协同作业,共同参与工程管理中,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在以信息为技术为基础的虚拟建筑模型中,可包含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所有信息数据,将该模型导入至建筑工程能耗分析软件中,即可对模型中的各类信息数据进行转换和分析。除此以外,利用信息技术,可对建筑工程实体以及功能特征进行数字化表达。在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工程项目信息模型后,即可融合建筑工程不同施工阶段的各类信息数据,同时工程项目参建方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直接利用模型中的各类信息数据,因此可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完整的描述分析,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动态化管理,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5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5.1 在总体工期规划中的应用

为了充分展现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在建筑工程施工前,首先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总体工期规划,在选用施工方法,确定施工内容时,均可利用信息技术。另外,还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进而获得更加完善的施工数据,不断完善施工方案。在利用信息技术对工程项目总体工期进行规划时,应注意对整个工程项目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

5.2 在材料、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在施工材料、设备管理中,首先采用信息技术制定进度计划表,根据施工进度要求确定施工材料采购计划,根据施工方案整合并合理配置各类施工材料。在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管理时,也应根据施工进度要求编制机械设备使用计划方案,明确各类机械设备的维护时间、损失数量等,并做好资料归档。

5.3 在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施工单位应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将其应用于施工现场资料收集、施工质量评估等方面,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隐患,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安全管理时,可采用信息技术对施工环境进行模拟分析,合理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安全事故,并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安全检查,制定安全应急处理方案。另外,还可创建数据库对施工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当发生安全事故时做好存档工作,并将事故数据传递至数据库中。

5.4 在合同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中所包含的信息数据比较多,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合同管理中,可详细了解用户执行合同实际情况,并对合同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对工程项目总合同、分合同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

6 结语

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了详细探究。现如今,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工程项目管理难度逐渐增加,而信息技术具有操作方式便捷、传播速度快等应用优势,因此,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可应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化管理平台,创建建筑工程信息模型、施工管理模型,制定建筑工程总体工期规划方案,对施工材料、设备、施工质量、安全、合同等进行有效管理,进而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