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琦 李 烨

(1.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浙江 东阳 322100; 2.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浅山区园林作为重要的园林景观遗产,对城市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浅山区园林的相关研究较为匮乏,应当引起我们当代园林研究者的重视。相对国内研究来说,国外学者较早就意识到浅山区在生态特征和地理位置方面的特殊性,对浅山区开展了多领域的研究,研究成果丰硕,因此国内也受其影响,开始着眼于浅山区园林相关研究。天目山脉浅山区因其秀丽的自然环境、奇特的地理背景,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和僧道修行者,并被誉为“洞天福地”之宝地。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天目山脉成为了浅山区园林的典型代表,园林营造历史底蕴深厚。

1 “天目山脉”“浅山区”概念界定

天目山脉属江南古陆,郭璞诗云:“天目山垂两乳长,龙飞凤舞到钱塘。海门一点巽峰起,五百年间出帝王”,天目山脉成为“浙西众山之祖”,本文提到的“天目山”并不只单一的一座山体,而是指绵延在江南地带的天目山脉[1]。其主脉位于临安,主脉延至杭州余杭径山分为两支,一支结穴于钱塘,形成武林诸山;另一支往湖州安吉、德清,构成莫干山,止于杭嘉湖平原。关于“浅山区”这一概念,国内首次提出是在1958年的《黄河建设》中,将林县山区分为深山区、浅山区、丘陵地区。由于地域特征和认识的差异,我国学者对浅山区的命名有着不同的看法,其中主要命名有:“浅山丘陵区”“山前地区”“山前生态保护带”等,浅山区作为平原区和山地区的交界地带,所处位置十分关键,既承受着巨大的开发压力,又是山地生态涵养区的最后一道屏障。本文从风景园林视角出发,根据研究内容,将浅山区总体定义如下:浅山区域指的是城市与自然山地交错的部分,是人居环境向自然延伸的前端,人们对浅山区域的持续干预,是自然山地逐步向人居环境转变的过程,展现了“山地园林化”的动态演进过程(见图1)。浅山区园林是自然与人工交织演变的精华。

2 天目山脉浅山区园林的发展演变

天目山脉浅山区在历史演进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历代人们的持续干预,逐步呈现出“山地园林化”的演变过程。从宏观角度分析,天目山脉浅山区的“山地园林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宗教中的山岳崇拜。在远古时期山岳崇拜已发展成为一种制度化的祭祀活动。原始宗教的盛行,意识形态的影响,祭祀山川和封禅等活动影响了人们对山地风景开发的萌芽[1]。

2.1 唐宋:浅山区农业景观的发展

以茶为标志的地域农业经济崛起促进了唐宋浅山区农业景观的发展。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浅山区园林早期的开发建设需要依赖其所在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2],浅山区园林建设在唐代快速发展并崛起,与整个浙北地区的开发也是密不可分的。唐代浙北地区主要是向山地丘陵地开发建设。原因是其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呈浅碟形地形,外有海水入侵,内有湖水漫溢。其开发难度大,大面积土地处于未开发状态。正因如此,受到生产力的局限,人们进行开发建设就选择在山地丘陵地带,如天目山脉所在的浙北丘陵地区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工不断干预的大背景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推进。

宋代,整个浙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相同的支柱性产业,如茶业、稻作业、丝织业、盐业等。几乎同时,浅山区域各地逐渐兴起了以种植桑树、果树、茶叶、烟草、漆和染料等经济作物为特色的地域农业经济以及与之相应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入宋之后,浙北地区的茶叶生产更是发展迅速,不仅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区域拓宽,而且名品佳品也日益增多[2]。宋代是中国古代茶叶生产的鼎盛时期,从历史气候角度来看,唐代是中国古代对茶叶发展最为有利的时期之一,以种植茶叶为标志兴起的茶场促进了人们对浅山区域的开发建设,据陆羽《茶经》[3]记载,唐代钱塘江下游地区的茶叶生产在北岸,主要集中在杭州的临安、于潜、钱塘和湖州的长城、武康、安吉六县。据《临安县志》[4]载:“云雾茶出天目,各乡俱产,唯天目山者最佳。”作为浙江政治经济中心,杭州府的商品经济十分发达,特别是产于余杭径山的径山茶和产于临安的天目山茶。正是在唐宋以茶为标志农业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下,浅山区农业景观逐步兴起,以茶园农业景观为典型代表,成为浅山区园林发展演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元代:浅山区宗教、居住景观的繁荣

深山藏古刹,僧众聚如林,故著名大刹常称之为名山丛林。天目诸山,古称韦驮道场,凡正殿皆供之。大凡称名山的,历史上都曾有高僧大德在此传佛弘法,建立道场。古代天目山脉浅山区的园林开发,一部分是以创建寺庙为开端的。元代是天目山脉浅山区佛教繁荣发展时期,高僧的入山修建寺庙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高峰原妙在天目山西峰狮子岩倚松结庐,坐断万缘。弟子中峰明本与断崖了义创建了大觉正等禅寺,狮子正宗禅寺,颇具规模。吸引了众多名僧上撒学佛参禅。在元代禅宗思想活跃的历史背景影响下,浅山区山上佛寺园林的营造也处在繁荣期,并且衍生出一些丰富多样的特殊景观形式如摩崖石刻、洞窟造像、佛塔等。僧侣们在山上营造园林景观,不仅弘扬了宗教文化,更促进了浅山区寺庙园林的兴起。

随着时代的演进、历史的发展,浅山区园林景观也随着时代变迁发生着变化,伴随着人们对浅山区域山地环境的欣赏和对居住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浅山区园林的居住功能由此得到了深刻的体现,衍生出了一批别墅、庄园等园林景观,浅山区居住景观的发展也是对城市功能的疏散。文人隐士进山营建园林依托于浅山区风景优美的真山真水、名山名水的景观基础。天目山脉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清幽的地理环境吸引了大量文人迁入隐居,满足了人们生理上对居住舒适度的要求,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到此筑居。如卓人月在水一方别业中有诗云,“何必买山隐,兹为安乐窝。桐花遗素舄,远岫露双蛾。鸟变钩辅调,鱼听欲乃歌。闲临佳帖罢,快咏硕人荷。”正是在元代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浅山区宗教、居住景观呈现出繁荣景象,为浅山区园林发展演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明清:地方特色园林景观的兴起

地方特色园林景观也是浅山区园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工商业发展迅猛,以超山梅景为标志的地方特色园林景观发展迅速,呈现出独具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风貌。超山等地梅景的兴盛为典型代表。超山一带梅景的兴起和扩展,与商品工商业的发展和蜜饯业的兴盛密切相关[5]。在工商业迅猛发展的情况下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人们在浅山区域种植生产的热潮。超山一带盛产青梅,五代后晋时开始种植。《杭州县志》记载超山产梅,“梅子产区以超山为中心,东南接泰山,屯里,白马坑,西南至独山……环绕三十余里,梅树约数百万,花时游人最盛。”浅山区域作为种植梅树的绝佳场所,发展衍生出了园圃地园林景观。在农业种植生产的物质基础上,也衍生出了上山游览、休憩的园林景观功能。正是在人们大规模的在浅山区域种植果树生产的影响下,超山成为浅山区园林中欣赏梅景的绝佳圣地,促使人们对浅山地区的开发建设越来越密切。

3 结语

复杂的时代背景促进了浅山区园林景观的发展,浅山地域由最初的自然原生环境在历史演进和人工干预的影响下呈现出不同的景观形式,如农业景观、寺观景观、居住景观等,呈现出浅山区域“山地园林化”的动态演变过程,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江南人居环境的发展历程。天目山脉作为构成城市建设发展的血脉骨架,始终与城市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建设紧密相连,并深刻影响着当代城市人居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