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艳

(湛江科技学院,广东 湛江 524000)

传统村落古建筑是先民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建造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空间场所,是地域、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1,2]。雷州半岛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多元混合型文化孕育了众多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传统古村落[3],部分古村落具有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历史[4],村落内古建筑数量繁多,是岭南建筑的一个特殊系统,蕴含着雷州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印记[5]。但随着人们对生活空间需求的改变及村民价值共识的转变,传统古民居建筑不断被淡化,其原始建筑功能逐渐消退,绝大部分古建筑得不到有效的修缮与保护,都将面临着破败消亡的处境[6,7]。而建筑与村落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古建筑的消亡往往会导致传统村落文化与风貌的丧失。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组织、文化观念、经济水平及科学技术等要素会通过微观层次的相互作用促使村落空间形态呈现出宏观的演变特征[8],而村落内的民居建筑也相应发生形态的演变,目前关于雷州地区古民居建筑形态演变的研究鲜有报道。在国家大力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大背景下,探讨“人—古建筑—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传统村落古建筑保护与发展的一般规律。

1 研究区域、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域概述

雷州半岛是中国三大半岛之一,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祖国大陆最南端,今辖区主要包括湛江市、廉江市、吴川市、雷州市、遂溪县及徐闻县等地区。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与变迁中,学术界普遍认为雷州半岛文化是一种以雷文化(土著文化与雷话文化合称)为主体,融合粤语文化、客家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及军屯文化、海洋文化的多元混合型文化[9,10],受多元文化影响下的雷州古民居建筑形式丰富,独具一格。据相关文献统计,雷州地区共有3 534条自然村,其中,雷州市80%以上的村落保存了清代时期的古民居,徐闻县50%以上的村落保存有清代时期及以前的古民居[11]。截止到2019年雷州半岛先后共有12座村落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的保存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本文选择雷州半岛具有区域典型代表的邦塘村、潮溪村、苏二村、东林村、周家村、鹅感村、调丰村国家传统村落和历史悠久的旧县村为研究落点区域,在2017年1月~2020年11月期间先后对该7座传统村落连续性开展5次实地调研,以《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田野手册》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现场测绘、问卷调查和访谈、无人航拍技术,并结合遥感卫星影像(0.27 m×0.27 m精度)栅格地图进行数据计算及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构建古建筑数据库。同时结合生态学理论视角,从生态演变的角度研究古建筑“生亡”的动态变化的过程与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古建筑修复、再生、片段存留的更新保护和设计的方法。

2 雷州传统村落古建筑保护现状

2.1 传统村落古建筑保存质量分类标准

本研究中古建筑主要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包括民国时期)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古建筑的存亡是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与风貌能否延续的重要影响因素。雷州半岛传统村落目前保存的古建筑主要为明清时期存留,其民居古建筑主要类型为合院式砖木结构建筑。结合实地调研结果,按照表1的传统古建筑保存质量分类标准将本区域内有代表性的传统村落古建筑以“重点修缮、保存完整、保存一般、保存较差”四个等级进行分类统计,表2为传统村落古建筑保存质量分类对照图。

表1 传统村落古建筑保存质量分类标准

2.2 传统村落古建筑保存现状

通过实地调查,村民座谈,文献研究、无人机航拍技术及卫星图影像矢量地图对照等多种调查方法相结合,本次调查范围内共有183座古建筑,表3为2016年和2020年雷州半岛主要传统村落现存古建筑现状统计表。

表3 2016年和2020年雷州半岛主要传统村落现存古建筑现状统计表

传统村落空心状态严重,古建筑总量不断减少,不同保护等级存在相互转换。所调查的7座传统村落,近5年总数从183座减少到170座,消失率为7.1%,其中公共遗产古建筑(祠堂、庙宇)无变化,所消失的13座古建筑均为民居古建筑。其中消失量最大的是“保存较差”类建筑,共9座,消失率为14.2%,由“保存一般”向“保存较差”转换的建筑有4座,约8.5%其余保护等级之间转换不明显。

古建筑整体保护力度不够,能得到重点有效修缮的古建筑比例较低,截止到2020年11月所统计中的7条国家级传统村落中,约有11.7%的古建筑得到重点修葺保护,其中约有60%的公共遗产古建筑(宗祠或庙宇)得到重点修葺保护,仅有4.8%的民居古建筑得到重点修葺保护。剩余的10座公共遗产古建筑均保护完整,尚有57.06%的古民居尚未得到有效的保护。

在建筑功能方面,公共遗产古建筑仍旧发挥其建筑的核心功能,而尚存的145座古民居仅有15户住户,与2016年相比住户数减少4户,居住率仅为10.2%。

3 古建筑微生态演变及作用力分析

3.1 古建筑的时空演变

古建筑作为非生命物质形态,却呈现“产生→发展→荒废→消亡”的“建筑生命”时空演变。宗祠与庙宇等公共遗产古建筑,作为雷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雷州半岛居民先祖祭祀与信仰崇拜的重要物质场所,在雷州半岛传统村落中均得到完整的保存并一直发挥着其建筑功能,这与人们对其持续性的修缮、保护和使用有着密切关系。而作为同时代的古民居建筑,一旦居民另辟新居,则完整保存者所剩无几,若任其发展,则终将在环境各要素(风、雨、雷、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的作用之下不断演变,最终消亡。因此,人在古建筑的演变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人与建筑之间存在着功能转换与文化情感依附的相互关系。因而本文认为,古建筑在时空发展中与人及周边环境生态因子之间存在着一个彼此制约和影响的微生态系统。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微系统,由古建筑、人和环境因子共同构成。无论来自哪一方面的失衡,古建筑都将面临威胁。

3.2 作用力分析

3.2.1人与古建筑的相互作用

雷州半岛古建筑是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物质形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适于雷州气候条件、宗族礼制、文化信仰、居住习俗的居住或文化空间。人是古建筑微生态平衡系统中主要影响因子。由于人具有社会性,建筑的设计、建造、装饰等过程均受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时空变迁中仍旧被接纳被认可或者被赋予价值,是古建筑被修缮和保护的首要条件。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雷州半岛传统村落中村民均具有共同的宗教信仰,会自发组织对宗祠庙宇等公共遗产建筑的修缮与保护和利用,而随着村民对生活空间需求的改变及村民价值共识的转变,传统古民居建筑不断被淡化,其原始建筑功能逐渐消退,绝大部分古建筑得不到有效的修缮与保护,多以旧屋祖宅回归到物质形态。

因此,人是建筑演变的主要驱动力,当下随着国家对传统村落文化回归的政策主导,以政府为主力重塑民居古建筑与人的生态关系链,才使得部分古民居建筑重建回归。

3.2.2气候因子与古建筑的相互作用

在古建筑微生态系统中,气候因子指对古建筑存亡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如气温、降水、湿度、风、日照等。雷州半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北缘,春季潮湿多阴雨,夏季多阵雨或雷阵雨,盛行东南风和西南风。秋季多台风,冬季寒冷干燥,盛行西北风和东北风。年平均气温22.5 ℃,年平均登陆台风2个~3个。雷州半岛古建筑多为合院式砖木结构,部分建筑墙体采用砖包泥墙,建筑装饰多用灰塑和木雕及彩绘。高温多湿多台风的气候特征对古建筑的腐蚀负作用力是不容忽视的。从调查结果来看,古建筑装饰构件及外墙最容易受损,尤其是在苏二村,不少民居古建筑采用砖包泥墙,一旦外砖损坏暴露出夹层泥胚,墙体稳定性就降低,这也是该村古建筑保存较差数量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3.2.3生物力与古建筑的相互作用

生物力指对古建筑存亡产生负作用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如木头蛀虫、蛇鼠类破坏、植物入侵、根系破坏等。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古建筑受植物,尤其是小叶榕的入侵十分严重。约有37.2%的古民居建筑均受到小叶榕根系的破坏(未显示数据)。为预测小叶榕的入侵速率,通过遥感卫星影像(0.27 m×0.27 m精度)图栅格地图进行数据计算,获取潮溪村的古民居建筑道义2017年和2020年卫星影像图,分别计算道义的植物入侵覆盖,如图1所示,4年内植物覆盖增加速度达到年均增长面积为30.27 m2/年。

4 古建筑活化路径

通过上述对古建筑微生态演变及作用力分析,本文认为可从生态学视角重塑古建筑微生态平衡的方法出发,构建“村民—建筑—环境”共生生态链,活化古建筑,从而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性发展。

4.1 重塑人与古建筑的关系

通过与村民及负责人的访谈得知,古建筑修缮与保护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普通村民普遍缺乏技术和意识,且维修保护的费用相对较高。潮溪村仅修缮“朝议第”“富得”两座古建筑就花费近500余万元,且还有6座~10座古建筑由于资金的短缺,尚处于等待修缮之中。在“村民—古建筑—环境”共生生态链中,由于经济、技术及意识等问题,村民与古建筑的共生关系未得到有效的建立。

古建筑保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人与古建筑关系重塑的过程当中,应积极构建以“国家—专业技术人员—村民—社会人士”组成的队伍,提高“人”的应对韧性。同时以政府和社会力量为牵引,激发村民的全民意识和潜能,重塑文化自信,改变对古建筑的认知模式,对古建筑保护化被动为主动,是古建筑能否真正活化的重要因素。

4.2 功能再生

功能是建筑的使命,合理利用才是对建筑最好的保护(李烨)。从雷州半岛传统村落的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公共遗产古建筑(宗祠与庙宇)仍旧发挥着其自身功能,而85%以上民居古建筑则已经丧失了居住功能,而仍居住在古宅的村民大多为留守老人,在不久的将来,传统村落民居古建筑将基本丧失其原始功能,而功能的丧失将直接导致古建筑的消亡。事实上民居古建筑功能的单一性不利于古建筑微生态系统平衡,功能多元再生,重塑古宅价值共识是民居古建筑长久维持的新动力。

本研究认为民居建筑功能的多元化可以体现在居住、商业及其他复合功能等多个方面:

1)居住功能:尊重村民,允许在原有古建筑外在风貌不改变的前提下,对内部空间更新改造利用,有生活的古建筑才是有生命的古建筑。

2)能商则商。经济复苏是古村落自我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3)允许文化艺术创作、民间手艺作坊,非遗文化展览等复合功能的入驻,促进新型功能再生。

此外,雷州半岛传统村落其深厚且不可复制的文化背景是当下乡村旅游的难得宝贵的资源,在保护背景下可适当鼓励发展文化旅游。传统村落基础设施配套落后,严重制约了其发展,本研究认为可利用非文物保护单位的普通民居古建筑改造商业之用,例如民宿、餐饮等。本文结合苏二村的调查,针对“保存一般”的民居古建筑提出民宿改造方案(如图2所示)。在保存古建筑传统空间格局与造型的前提之下,延续文化与装饰艺术,结合现代民宿功能设计,大胆使用新型材料,突出传统与现代的巧妙结合,为苏二村传统民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提供参考。

4.3 片段存留

据统计在雷州半岛传统村落中,民居古建筑中约20%属于坍塌严重,基本骨架已经丧失,残垣断壁,修复价值尚有待讨论,且难度较大,当下这些古宅在村中属于仅保留非保护状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如果简单采用“三清理三拆除”的方法,大量保存较差的民居古建筑被拆除以后,将会破坏整个村落的肌理与风貌。本文认为,对于这些建筑,宜采用“片段存留”的规划设计方法,即在传统村落中,将破损后遗留的“残垣断壁”加以稳固修复,结合以场地设计的方法,将片段转换为村落的景观要素而获新生。

本文结合古村落旧县村的调查,针对“明经第”现状保护提出“片段存留”场地更新设计方案(见图3)。在保存“明经第”残留墙体的前提之下,提炼原有墙体墙面要素,转换延续,形成场所主要景观要素,同时结合旧县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傩舞”艺术,用红砖“片段”模拟傩舞舞蹈表演过程,设计场地布局路径,最终营造一处集地域文化与传统古建筑相融合的文化景观,使得“明经第”残留墙体获得新生,为传统民居建筑文脉延续发展利用提供参考。

5 结论与讨论

在国家大力开展传统村落保护,提升乡村振兴发展的大背景下,从古建筑微生态演变与活化的角度探讨雷州半岛传统村落古建筑保护现状和演变作用力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传统村落古建筑保护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古建筑作为非生命物质形态,却能呈现“产生→发展→荒废→消亡”的“建筑生命”时空演变。古建筑在时空发展中与人及周边环境生态因子之间存在着一个彼此制约和影响的微生态系统。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微系统,由古建筑、人和环境因子共同构成。无论来自哪一方面的失衡,古建筑都将面临威胁。

古村落保护的意义在于让我们重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包括土地和家族亲情在内的宝贵遗产。自2012年我国公布《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国传统村落全面普查与保护在全国范围推行已历经近十年,雷州半岛传统村落和古建筑的保护现状仍不容乐观。虽然通过对雷州半岛持续五年的田野跟踪调查,本文认为对传统村落和古建筑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与全面。古民居建筑具有物质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等多重属性,其表现出来的动态发展与演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从研究角度来说,用生态学的角度看待建筑与人和环境的关系是符合一定规律,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该继续持续性开展对古建筑和传统村落的变化规律的研究与总结,相关研究结论还有待进一步检验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