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卫成,裴素敏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030012)

1 偏关长城简介

偏关长城作为明长城中的一段,坐落于山西省境内的西北侧边境上。偏关长城位于著名的黄河自陕西境流入山西境内向南转弯的位置,蜿蜒数百里,向北可延伸至内蒙,并与内蒙的清水河县相接,西侧可延伸至黄河,横跨黄河与内蒙古准格尔旗相对,向南延伸至河曲县和五寨县,东侧与神池县、平陆县相接。偏关长城的历史十分悠久,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率领其士兵攻占了林胡和娄烦,占领后就在其北侧修建了长城,并设置了 “武州塞”;东汉时期,因匈奴攻占定襄、雁门两郡,遂将“武州塞”迁至今天的偏关贾堡一带;唐朝时期,偏关受河东道大同军管辖;元朝时期,偏头寨的军事地位上升,因此将其升为偏头关;明朝初期偏关归镇西卫管辖,永乐初东胜卫内迁,偏头才开始变得重要,但明成祖多次北征,国力强盛,偏关战事相对较少;正统年间,土木堡大败之后,明英宗放弃东胜卫,偏关长城的军事意义和地位才变得相当重要。为了很好的防御周边游牧民族的入侵,在偏关境内形成贯穿偏关东西的“大边”“二边”“三边”“四边”“内边”和“黄河边”共五道边线的长城体系。

2 偏关长城的防御体系

2.1 军事地位

明朝时期,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越过长城防线南下入侵,掠夺中原,渐渐形成了一种边防体系,称为“九边十一镇体系”。但永乐时期,明成祖将大宁卫、开平卫、东胜卫送给兀良哈,使防御线南移,导致阴山南部黄河以南的河套地区成为抵御黄河以南蒙古各个部落入侵的第一道防御线。正统年间,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彻底放弃东胜卫、云川卫、玉林卫,偏关直接面临着河套地区蒙古部落的侵袭。偏关靠近黄河,在春夏之际,黄河河水波涛汹涌,两岸悬崖此起彼伏,蒙古骑兵很难越过黄河进行攻击。但到了冬季时,黄河结冰,蒙古骑兵用毛毡等物包裹马蹄就可以十分方便的越过黄河进行攻击,攻破偏关后,蒙古部落西可越过太行山直逼京师,南可占领静乐盆地后顺汾河直接进攻山西腹地,因此偏关担任着保护山西腹地和预防蒙古部落入侵京师的第一道防御线,军事地位十分重要。

2.2 防御设施

长城并不是一段城墙,而是集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1-2]。关侯仁之认为:“长城是针对相对固定的作战对象,按照统一的战略,以人工筑城方式加强改造既定战场,而形成的一种绵亘万里,点阵结合,纵深梯次的巨型坚固设防体系”[3]。偏关长城的防御设施组成如下。

2.2.1 关城

中国古代有一句话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句话中的“关”字指的就是关城,关城中士兵众多,是防御外敌入侵的最重要的防线之一,需要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找到最合适的位置,满足以最少的士兵而达到最好的防御效果。偏关关城就坐落于偏关县偏西部的位置,四面群山拥抱,坐落盆地之中,西侧距黄河约10 km,关河紧挨偏关,绕城南西下。偏关关城修建在九龙山之中,修建时因地就势,因其西侧位于平淡地区,而东侧位于山地位置而形成西高东低的现象,远远望去,就像一头头部枕在山上,而身体睡俯在关河平坦地带的巨大犀牛,所以,偏关关城又称“犀牛望月城”。偏关关城修建时因地就势,因此在格局上并不是十分规整的方形,而是呈现为不规则形状,关城东西方向长约1 200 m,南北方向长约800 m,整个关城长约3 500 m(见图1)。关城周围不规则的突出18个马面,在东侧、西侧、南侧三面设置城门楼,城门楼为2层或3层的砖木结构。城门外修建瓮城,并在四个角上修建了角楼,增加防御性能。城墙内为黄土拌合石灰、黏土、糯米汁进行层层夯筑,外侧砌墙,底部有条石,墙的高度为11.7 m,宽度为6.7 m[4]。

2.2.2 城墙

偏关长城的城墙蜿蜒数千里,都是在结合自然地理条件上人工修筑起来的。偏关城墙多采用黄土夯筑的方法,墙体进行夯筑时根据工艺会进行层层收分,从而形成上部稍窄于底部的长城墙体。偏关长城的城墙平均高度约为8 m,部分重点防御地区的高度可达12 m,顶宽两丈,底宽三丈,上部进行铺砖方便士兵通行和运输兵器,城墙外侧建2 m高左右的垛墙,方便士兵进行瞭望、攻击和躲避,内侧建1 m高左右女儿墙,增加安全性,如图2所示。偏头长城因西侧是河套地区并紧邻黄河,其军事地位非常重要,所以在偏关境内修筑了可以贯穿全境起到防御全境的长城,被称为“大边”“二边”“三边”“四边”“内边”和“黄河边”,为了更好的抵御外敌入侵,“边”与“边”之间都会相隔几公里到十几公里的长度。大边位于偏关北侧,距离偏关120余里,长度290余里,向东可延伸至大同平鲁崖关墩,向西延伸黄河边。但因长期处于草原地区,现在仅存藩篱遗址。二边位于偏关北侧60余里外,长度240余里,向东可延伸至老营的好汉山、杨柏林堡,向西可延长到老牛湾堡,向北可延伸至草垛山;三边位于偏关北侧30余里处,长度90余里,向东可延伸至老营的石庙山,向西可延伸至白道坡;四边位于偏关南侧25余里处,长度120余里,向东可延伸至长林鹰窝山崖,向西可延伸至教军厂;内边位于偏关东侧2余里处,向北可延伸至丫角山,向南可延伸至长林堡;黄河边位于偏关西侧25余里处,长度120余里,向北可延伸至老牛湾堡,向南可延伸至楼子营[5]。

2.2.3 马面、敌台

马面和敌台在偏关城墙上十分常见,会宽处偏关长城墙体一部分,这段凸出的墙体被称为马面(见图3),马面的墙体向外突出的宽度一般为墙体厚度的一半,这样除了马面的正面可以进行攻击外,马面的侧面也可以进行攻击,从而形成火力集中点。马面之间的距离以武器的攻击半径为准,越是需要重点防卫的地区,马面之间的距离越短。敌台又可以称为敌楼,一般情况下,在宽度和高度上都会多出城墙许多。按照内部是否有空间,偏关长城中的敌台有“实心”和“空心”两种。实心敌台内部没有空间,外面也没有可以用于防守的箭窗,只有一条踏道,供防守的士兵登上顶层进行防御;空心敌台内部有可用于储存武器、弹药、粮食等物品的空间,除了用作存储物品外,士兵也可以在内部空间中进行休息和埋伏敌人。“空心敌台”上部大多还设置有窗户,可用于瞭望和攻击。马面和敌台的修筑大大提高了偏关城墙的抵御外敌入侵的功能,有效且有力的保护了城中居住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2.4 烽火台

烽火台也可称为烽燧,主要作用是传递消息,传递消息的方法是通过点燃烟火(见图4)。为了能够有效的传递消息,烽火台在面对不同的外界环境时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如白天的时候,多通过点燃潮湿的燃烧物产生大量的烟气来传递消息,而在晚上的时候多通过点火产生的火光传递消息。也有时候还会配合火炮来进行传递消息,这都取决于外界环境的不同。烽火台有烟墩和火路墩两种,烟墩主要作用是进行瞭望侦察,烟墩分为沿边墩台、腹外接火墩台、腹内接火墩台和加道墩台四种。沿边墩台会设置在长城的两侧,主要用于通知长城周围戍守的士兵有敌人来犯,快速的调动士兵进行防御外敌入侵,因此沿边墩台并不会距离长城很远,因为距离较远时,士兵便不能快速进行防御。腹外接火墩台一般只用于传递敌人敌情的信息,并不作为调动士兵之用,因此腹外接火墩台多位于长城外侧,更方便监视敌情。腹内接火墩台是在收到外敌入侵的信息后用于及时组织关隘和镇所内的士兵进行反击,因此腹内接火墩台修建于长城内侧,常常和关隘、镇所相接。加道墩台不修建在长城周围,而是修建在交通要道周围,为了保证敌情信息的有效传递,每10余里就会修建一台。火路墩主要通过点火或者鸣炮来传递敌军入侵的信息,因此火路墩多会修建在地势较高的位置,方便传递敌情。偏关因军事地位重要,境内一共形成七路烽火台,供驻守在关城内的总兵进行调遣士兵作战。

2.2.5 堡寨

堡寨设置在军事地位比较重要的关隘附近,用于辅助关隘从而发挥更好的防御功能。偏关长城体系中的堡寨墙体一般采用当地就地取材的黄土进行层层夯筑而成,并在外面砌砖,同时在上面设置马面、敌台、角楼等设施加强堡寨的防御性能。堡寨内部有居民住宅、衙署、休闲场地和寺庙等建筑,可以满足士兵的日常生活物质和精神所需,另外堡寨距离长城不会太远,以方便士兵收到命令时可以及时到达长城边上进行迎敌,如图5,图6所示。明朝时期偏关内共有29座堡寨,堡寨可以根据功能性质的不同分为不同类型的堡寨,主要可分为主要功能为指挥的堡寨,如偏关关堡;主要功能为驿站的堡寨,如马站堡;主要功能为驻兵的堡寨,如老营堡;堡寨的修建主要采用当地的黄土混合石灰、糯米汁等物进行层层夯筑,最后再在外侧进行包砖,增加其防御性能。

2.3 管理系统

明代时期山西地区存在“镇”和“都司”两种军事管理系统,后来逐步发展成为镇与布政司,武官和文官体系并存的军事管理系统。

2.3.1 武官管理系统

明朝时期,武官形成总兵-参将-守备三级将领体系,总兵负责一个镇的防守,参将负责镇下分辖的路,而守备负责重点堡寨、关隘和周围辖区的防守。偏关一代的防御管理在明朝的早期由镇西卫管理,土木堡之变后,河套一带侵占,偏关成为十分重要的军事场地,因此宣德四年明政府在此设置了总兵官驻守。“镇”军事管理系统是保证明代边防安全的重要屏障,主要目的是保障国家不被外来民族侵犯,是对抗外来民族入侵的最直接的体系。“镇”管理体系受兵部管辖,士兵构成比较复杂,主要有募兵、各地调来的士兵和民壮等。

2.3.2 文官管理系统

明朝时期,军队中从京城首都到地方镇所,都根据相关规定设置都司、卫、所来对军队进行管理,卫级管理机构管辖兵士五千余人,所级管理机构管理管辖士兵卫一千余人,也称为千户所,千户所由数个百户所构成,百户所由数个总旗构成,总旗由数个小旗构成。明代初期偏关地区偏关隶属于山西都卫管辖,洪武三年,设置太原都卫,偏关归太原都卫管辖,洪武八年,统治阶级将太原都卫更改为山西都指挥使。“都司”管理体系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部不被入侵,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戍守和屯田为主的体系。“都司”管理体系受五军都督府管辖,主要职能是进行戍守、日常训练、管理军籍和屯田,士兵的构成比较单一。

2.4 后勤系统

偏关的军事后勤系统主要分为两部分,分别为中央后勤系统和地方后勤系统。户部、兵部、工部、太仆寺和兵仗是中央后勤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俸禄的发放、粮草的屯种、马匹的购买、招纳实边、马牧、粮食饷银和仓库中的用于战争的硫磺炸药等是由中央系统中的户部负责。兵部是作为军事管理的最高体系,对偏关的后勤系统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四个清吏职掌中:武选、职方、车架和武库。武选司主要负责的后勤工作有士兵的升迁、调动、选择、功过、赏罚等。职方司主要负责的后勤工作有绘制舆图、制定相关规定和征讨等。车架司主要负责的后勤工作有队伍的仪仗、信息的驿传、马匹的饲养等事。武库司主要负责兵器、兵符、兵部记录、武学等事。”[6]工部主要负责偏关士兵的军装和兵器的制作。太仆寺负责照顾和饲养兵部所用的马匹;兵仗局属于宦官机构,主要负责军用器械和火药的制作。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承宣布政使司是地方后勤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驿站、整饬兵备、清军、监军等是提刑按察使司主要负责的后勤工作。备御、京操、巡捕、军器、军屯管理等是都指挥使司主要负责的军事后勤工作;粮储、清军、军武俸禄、驿传等是布政使司主要负责的后勤工作。

3 结语

偏关位于山西省境内外三关中最西的一关,因其紧邻黄河和其他游牧民族,是抵御外来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防线。偏关长城抵御外敌入侵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保证:一是通过关城、城墙、马面、敌台、烽火系统和堡寨等一系列的防御设施进行直接防御;二是通过文官和武官并行的管理系统进行管理;三是通过中央和地方联合合作的后勤系统进行后勤保障。 这三个方面相互协作,保证了偏关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