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彪,袁 康

(1.安徽瑞成土木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 2.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0 引言

滑坡地质灾害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并且分布广泛[1],危害程度较大[2]。广泛定义为在自身重力或者外在因素如降雨、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下山体发生的水平位移现象[3]。我国陆地面积辽阔,且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地质地形复杂,因此地质灾害频发,其中滑坡灾害占比最大。以2015年为例,全国发生地质灾害8 224起,其中,滑坡就占据了5 616起,接近70%,造成的损失十分惨重[4]。我国的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云南、安徽、浙江和四川等地,这些省份地质构造复杂,降雨量大,台风暴雨频繁,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特殊的环境导致这些区域每年都发生大量的滑坡。

2019年8月9日~11日期间,受“利奇马”台风影响,宁国区域普降暴雨,台风暴雨导致宁国区域大量房屋倒塌、农作物减产、基础设施被破坏、发生多处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25.94亿元[5-6]。此次台风降雨造成很多地区发生滑坡灾害,选取宁国市为研究区域进行研究,填补当地台风暴雨滑坡易发性和危险性研究的空缺。

以宁国市为研究区,对比台风来袭前后卫星影像,解译出台风暴雨期间发生的滑坡,建立宁国市滑坡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影响因子对滑坡的影响,得到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进行滑坡易发性分区。主要内容如下:1)解译影像资料建立滑坡数据库。根据台风暴雨前后的3 m分辨率的Planet卫星影像,用人工目视解译法在研究区内获取了414处滑坡。2)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结合ArcGIS软件平台做研究区的滑坡易发性评价并验证。根据易发性分区图,将研究区分为:极高危险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低危险区、极低危险区,分区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

1 研究区背景

研究区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总面积为3 002.3 km2,位于东经118°38′~119°17′,北纬30°43′~30°42′之间。研究区位于宁国市,地处皖南山地丘陵区域,地势南高北低,东西两侧有较多山川,分别属于天目山脉和黄山山脉,主要位于东南部和西南部;中北部属于宣郎广丘陵区域,主要分布着低山丘陵。除了主要的山地丘陵地貌外,还有中山地貌、低山地貌、台地地貌、河谷平原地貌、山间盆地地貌等。地层属扬子地层,出露地层有志留系(S)、寒武系(∈)、奥陶系(O)、震旦系(Z)、三叠系(T)、侏罗系(J)、第四系(Qp)、泥盆系(D)、二叠系(P)、白垩系(K)、石炭系(C)、花岗斑岩(γπ),其中志留系和寒武系出露最广。

2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

宁国市降雨滑坡地质灾害点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基于Planet卫星影像提取滑坡。基于降雨前后3 m分辨率的Planet卫星影像,用人工目视解译得到414处滑坡,建立客观、详细、真实的滑坡编目图。在综合考虑研究区地质背景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选取了高程、坡度、坡向、距断层距离、地层岩性、距水系距离、距道路距离、NDVI、降雨量等9个因子。

2.2 方法

AHP模型是由T.L.Sat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应用和改良,已经十分适用于滑坡灾害评估。该方法的优点明显,思路简洁且计算简便,可以用很少的数据把问题和影响因子的关系分析透彻。许多学者对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和应用展开研究[7],它可以很好的梳理影响因子之间以及影响因子和滑坡发生的关系。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1)选取影响因子,构造判断矩阵。

以表1的标度方法判断各影响因子在同一层次中的相对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建立判断矩阵A:

表1 AHP判断矩阵的标度方法

2)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ω和最大特征值λmax。

构建好判断矩阵之后,需要计算矩阵最大特征值λmax和对应的特征向量ω,该文用算术平均法(和积法)计算,主要步骤如下:

a.将判断矩阵按列归一化:

b.归一化之后的矩阵,每一行的平均值即为特征向量ω,原判断矩阵A乘以特征向量ω。归一化之后的矩阵,加上一列特征向量ω和一列向量Aω,组成一个新的矩阵。判断矩阵需满足公式:

Aω=λmaxA。

c.计算最大特征值λmax。

在上述新矩阵的基础上,利用公式计算最大特征值λmax:

3)一致性检验。

在判断因子重要性时要保证各判断之间协调一致,保证结果精确,检验公式如下:

其中,n为矩阵阶数,当n>2时,用CR表示随机一致性比率:

CR=CI/RI。

RI是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如表2所示。

表2 判断矩阵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当CR<0.1时,即判断矩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反之,则调整矩阵直至满足要求。

3 结果与分析

3.1 滑坡数量与面积

对比降雨前后影像,根据人工目视解译方法解译得到414处滑坡,滑坡总面积1.42 km2,其中最小的滑坡面积仅235 m2,最大的滑坡面积为49 826 m2。总体来说,此次台风暴雨诱发的大多为小规模滑坡,面积较大的滑坡数量较少。滑坡分布如图1所示。

3.2 层次分析易发性评价

根据前人的经验及可以收集到的资料[8],本文采用9个影响因子:高程、坡度、坡向、距断层距离、地层岩性、距水系距离、距道路距离、NDVI、降雨量。计算层次分析法用算术平均法(和积法)。

在ArcGIS平台上用各因子权重值乘以各自图层叠加得到滑坡易发性指数图,用自然断点法(Jenks)将图层分为5个区间:极低易发区(指数为1.308~2.215),低易发区(指数为2.215~2.654),中易发区(指数为2.654~3.092),高易发区(指数为3.092~3.637),极高易发区(指数为3.637~5.165),滑坡易发性区划图如图2所示。

4 评价结果分析及检验

利用AHP模型得到研究区易发性区划图,此模型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表明权重值准确,模型可以使用,对AHP得到的结果做合理性检验,检验结果是否合理准确。将易发性区划图重分类计算各分区面积,统计各分区面积、滑坡数量、滑坡面积、滑坡点密度、滑坡面密度,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AHP合理性检验

从表3中可以看出,滑坡点密度和滑坡面密度随着易发性增加而增加,符合合理性要求。

5 结论

1)基于降雨前后3 m分辨率的Planet卫星影像,在3 002 km2范围研究区解译得到此次降雨事件导致的414处滑坡,建立了滑坡数据库。滑坡总面积1.42 km2,统计滑坡数据发现有近一半的滑坡面积在2 000 m2以下,滑坡规模小且分布广。

2)各易发等级分布状况来看,研究区滑坡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极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区域东南、西北部,极低及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层次分析模型评价的中易发区、高易发区和极高易发区面积占比为24.76%,18.79%,4.72%,包含了区域87.2%的滑坡灾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