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柳倩,王慕庚,王 锐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1 古镇的发展问题

在云南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由于时代变迁和交通的快速发展让人口流动逐步变大,促使多方文化融合交流,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建筑在与外来文化碰撞中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技术和科技的影响让人们的生活习惯有所改变,古建筑群出现了功能性不足的情况,长时间下建筑结构老化、室内空间生活设施不健全、原住民对原始民居的重视性不够,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地方民居出现年久失修、违规加建等情况,导致对传统建筑文化产生严重的破坏。传统建筑群出现建筑样式参差不齐,传统建筑文化网络断裂,文化衔接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让古镇在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统一的管理和修缮[1]。

2 国内古镇的保护方式

现阶段我国古镇大部分都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翻修,出现了两个不同的方向:一种是更加现代的建筑表现,现代科技和古建筑相结合,营造时空和材料上的反差碰撞感。建筑装饰纹样统一精美,以相似的大门、统一生产的花窗、加建的露台和玻璃房形成古镇的统一风格,快速建设促进商业价值,从旅游网红打卡的方向发展,吸引了众多游客,但统一的修建方式会让游客在深入古镇时感受到审美的疲态,也导致古镇的边缘区域无人问津的现状。另一种是修旧如旧,尽可能的不改变建筑原有的建筑特点,全方面保持建筑的原真性开展修复工程,建筑装饰纹样的单独修复,更多的保留古镇的历史文脉,但部分地区本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改善并不明显。整体上看无可厚非的是很多古镇快速进入了经济发展和人民致富的快车道,也有很多古镇选择从细节处着手,开展边保护边发展的建设策略,古镇的经济发展速度就相对稍慢,但留下了很多难得可贵的文化遗产,保护了文脉传承的完整性。当今古镇的保护方向:1)强调古镇经济价值从而用现代手段提高接待能力,多用在规模较大的古镇中;2)更关注古镇的文化内涵,从历史价值层面保护古镇的建筑样式,多用在中小型古镇中。现阶段也无法评论两者的正确与否,本次主要是针对云南省大理州沙溪古镇的发展现状和古建筑装饰纹样的保护进行分析和探讨[2]。

3 圈层保护对古镇的影响

在古镇建筑中不管选择何种方法保护,建筑的装饰纹样从细节处能给人最直观的建筑特点并体现先人在建筑中表达的信仰,建筑装饰纹样的发展和改变对古镇建筑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大部分古镇中的保护范围是以圈层式保护为主,圈层是以文化价值核心区域作为中心点进行辐射状向外扩散的保护形式,聚集在中心区的建筑构造、纹样修复都进行了充分的修缮和维护,主要体现在保护较好的传统建筑集中的区域,例如宗祠、文庙等公共场所及周边集中的传统建筑中。但是在中层甚至外层的区域就出现了文化价值欠梳理、情况杂乱的现状,建筑的建设和修缮鲜有人问津。部分传统古镇是多层次、复杂的空间格局,宗族和供奉神灵之间的区域不同,容易在规划保护时产生一刀切的局面。久而久之建筑装饰在圈层内外出现了两重天,圈内的严苛保护让历史留在了那一刻,圈外的建筑在外来人口和现代化信息的碰撞下,促使建筑装饰规范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装饰纹样在当地居民的生活中变得不再重要,装饰中的寓意和传承在居民意识中变得淡薄。商业的介入和原住民的外迁让古镇建筑的文化产生断层,圈层保护对建筑装饰的传承造成了影响。

4 古建筑的修缮方式

古镇在一定程度上和古董文物存在一定的差别,毕竟古镇建筑并不能拥有文物一样的保存环境,如玻璃柜的保护和定期的修缮。古镇避免不了人们参观过程中的触摸,这造成了保存难度的成倍增加,所以在国家2002年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中第四条: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保护法规规定对古镇的建筑保护需要在建筑存在的基础上实施,所以容易出现大面积的建筑需要紧急保护与重建,对建筑构件的仿古就无法避免,必须明确的是仿造的不仅是样式还有工艺,在部分基础构件中机器能加快古建筑修缮的工期,特殊部件需以原始手法才能还原建筑的本貌。古镇保护过程中总会表现出和过去不一样的细枝末节,古镇最重要的是建筑群和环境相互影响呈现出来的古镇建筑空间氛围和反馈给人的感官肢体上的空间感受。保护一定是相对应的,对应其居住人群、游览人群、生活动态和认知习惯。在人的认知层面对古镇建筑和建筑的内部构件修复对古镇未来发展都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5 沙溪古镇的概况

沙溪古镇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的一个白族村寨。在曾经的记载中是一个饱负盛名的茶马古道古集市,这里是历史上滇藏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也是滇西食用盐的主要集散地之一,贸易的发展、货物的流通成就了沙溪镇的繁荣,村落里面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保存有清朝时期的古建筑群,如寺登街、白族民居、兴教寺、古桥、古街巷等,作为一个交通枢纽重镇,多元文化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建筑文化特点。图样文化融入在建筑整体建造和内部细节当中,非常具有研究意义和审美价值。但随着科技发展高速公路等现代社会产物的兴起,茶马古道逐渐没落,寺登村的繁荣也渐渐消失在时光流转当中。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时空断层,经济发展一度停滞,这里的村民没有能力去拆旧建新,使得古村风貌得以保存,保留了古老的历史街区和丰厚底蕴的白族文化,周边的美丽环境和田园风光构建出了人们心灵归宿和世外桃源。寺登村就是一个在全国的古镇保护上很成功的案例,如今对沙溪古镇开发中修旧如旧的方式给沙溪镇注入新鲜的血液让整个沙溪古镇重新活了起来。

6 寺登街古戏台装饰纹样

在沙溪古镇修复过程中建筑装饰构件产生了大量的使用需求,为了能够达到建筑修旧如旧的要求,保留其地方独有的建筑特点,当时的政府部门和瑞典专家团队,大量的聘用了剑川县拥有娴熟木雕技艺的民俗技艺传承人组成团队,对建筑构件进行修复和生产,所以大量建筑得以更大程度上保留原有样式,虽有部分是现代审美,建筑结构需要有部分更改,但是很大程度上保存了建筑原有的样式、功能和不同寓意。

以寺登街古戏台为例(见图1),作为寺登街最高的建筑在多次修复过程中就依据原有建筑基础,增添了防火灾防地震防电击的设施,相比原有结构上出现了些许的不同,在建筑样式上古戏台共三层,第一层两侧为商铺下面是一层挑空的空间,用两根石柱支撑着第二层的戏台台面。二层搭建的是木质的戏台,从整个楼房的西立面延伸出来,形状呈四方,一端嵌在整个楼房里,另一端由石柱支撑,戏台的两边各有一间二房,据文献记载是提供演员化妆、道具存放和休息的地方。在戏台的二层内部是厢房,它与戏台之间仅有一窗之隔,木质的花窗正好作为戏台的幕墙,美观而不呆板。房间中的花窗上附有其壁画,一幅为仙鹤逐日,另外两幅则为迎客松,连起来,寓意旭日东升、松鹤延年的意思。在戏台的顶部设置一藻井,藻井的外围四四方方,而内圈则呈现八角形。井的顶上绘有一龙一凤,其寓意为龙凤呈祥,井壁上绘的是莲花纹,是佛教和圣洁的象征,与对面的兴教寺恰好相互对应,在莲花纹的下方绘有云龙纹,其寓意祝福高升、吉祥如意。传闻在沙溪孩童成年时必须在古戏台演出戏剧,方可得到大家的承认成为成年人。在藻井的四周绘有蟠龙,人们对龙的崇敬是随处可见的,蟠龙之外设置了方格纹吊顶,方格纹代表刚正不阿,处处正直的为人处世品格,表明当地人民对于内在的品格修养格外重视。结构巧妙的藻井,运用丰富的色彩和精湛的工艺,有着无比美好的寓意,展现了当地白族人民的智慧和建造房屋的技能。在戏台之上,延出来的部分有四根立柱,其中一对是金柱,起支撑房梁的作用,上面的对联描述了当年寺登街上人们工作路途中歇脚驻足听戏的生动场面。而另一对立柱则是起支撑戏台屋檐檐角的作用,在柱子的底部有一对石狮子面部朝下,四目相对,表情威严肃穆,两嘴张开表示吐纳的意义,对来往商户展示招财进宝之含义。在柱子之外暴露在外的所有部分都进行了彩绘的修复,恢复颜色合理规整的描绘出大量的云雷纹和寿字纹之类的吉祥如意的图案。屋檐下的枋头等结构都进行了不同形状的雕刻,龙头、凤头、鹰和兔子等动物的造型装饰,蕴含着祥瑞之意。古戏台的屋顶和飞檐是整个建筑上最大的亮点。戏台的正面和侧面与一层商铺均采用单檐歇山顶,商铺二层的飞檐和阁楼的屋顶飞檐相互叠在一起,屋檐交错之间形成了重檐歇山顶。在四层的屋檐上面每层檐脊重叠向上,檐角凌空飞射,层层叠叠,大气凌然。每层的房顶上都装饰着吻兽,白族人民希望以此庇护古戏台能够远离魑魅魍魉,避免火灾。阁楼和古戏台的山花尖上绘有白族传统民居上常见的装饰,蓝墨色祥云图案。在阁楼的最顶端安置着一个宝葫芦顶,用来辟邪又取福禄的美好寓意。整个建筑采用中原地区汉人的亭台楼阁建筑方式,使整个建筑的外观整体淡雅,内部简单实用,又融合了白族的建筑特点,运用白族民居的装饰图案和带有吉祥寓意的神话传说。不仅供奉了道家神仙,又使用象征佛教文化的图案去做一定比例的装饰。在文化上包容性极强,是沙溪本地所特有的一种建筑特点,在全世界也是艺术的珍品。戏台的目光所及之处精致卓绝,寓意美好,不仅展现了沙溪的特色建筑和文化底蕴,也反映出沙溪当地人民在古镇保护上花费的心力,从每一点的细节入手紧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展现对自己家乡的保护力度[3-4]。

7 沙溪古镇的保护遗漏

在沙溪古镇的修建政策和法规推动下统一规划实施保护的村子,在古镇中外围还是能够看到大量的随意、未能体现当地民族文化、缺少美好寓意的建筑样式和装饰纹样[5]。在村子外围的部分民居建筑当中,原住民对自己的房屋装饰纹样并不是很清晰的能够理解表达,也不了解自己房屋的建筑智慧。现原住民的建筑装饰纹样更多是找专业的人士统一绘画、装饰、雕刻或是在统一规划的要求下所建造的房屋样式,使用者对建筑纹样的认知缺失对古镇保护来说是文化上的断层现象,从地理层面和宗族层面他们才是当地文化的真正传承者。在古城外围新规划的房屋,虽然说大部分是按照白族民居的梁木结构进行建造,但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装饰纹样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更多的使用了批量生产的梁柱装饰,结构上的装饰也是少之又少。沙溪古镇外围的部分白族建筑上出现了很多人物涂鸦,虽内容上隐约可以看出是在欢庆某种节日,但没有表达清晰,人物画得极其抽象,并没有表达出白族人民特有的服装、舞蹈民俗特点,装饰纹样的含义并没有达到预想表达的目的,在古镇的外围形成了风格杂乱、没有条理的建筑装饰现状。建筑装饰对建筑的整体形象和风格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以称之为认识建筑的门面,所以建筑装饰在建筑中的寓意表达异常重要。建筑每一点细节做到位,抓住建筑之间统一而不同的装饰关系,对古镇的空间氛围的保护能够达到和谐的程度。

8 结语

全国古镇的修复维护工程迫在眉睫,为了当地的古镇生态能够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必将以保护为修复初衷,保留完整性,延续统一性,宣扬特殊性,从细节延伸到整个古镇的未来发展。不应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破坏掉整个古镇几百年人民建设积累的文化瑰宝。建筑的装饰纹样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在一环套一环的纹样中彰显建筑的结构特征和功能转变,建筑装饰也赋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正是这样的内容让古建筑更加富有生活味道和历史痕迹,人们能够在一座座古建筑中感知到这座城在时间的流转中的故事,人类是渺小的不能一眼看到一座城的历史故事,但和谐的氛围、强烈的故事代入感会让这些记忆碎片形成精彩绝伦的印象和内心感受。为保护和传承古镇的建筑中装饰纹样,在修缮过程中首先应尊重当地的人文特点,以保护传承为原则对建筑装饰纹样修缮。其次是当地居民对建筑装饰的认知宣传,担起当地传统文化传承者的责任。装饰的作用对当地人来说也是无法回避的,不仅可以装饰家乡建筑寄托对美好生活期盼的寓意,还可以彰显自己家乡的建筑特点,提高民族自豪感,更好的延续地方的民族传统和传承优秀的地方文化。特别是带有建筑特点的民族装饰对空间的影响、氛围的营造和未来的保护、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