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铮,王虞心

(1.浙江浙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 金华 321200; 2.山东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590)

1 研究背景

1.1 面临的问题

近些年随着现代城市高速发展,居住性社区的发展模式已逐渐成熟,开发商在经济上为了追求容积率和得房率,已经将用地和政策空间利用到极致。户型设计、社区环境、商业服务已趋于完善,养老用房、小区绿地、社区中心等虽在政策的要求下逐步得到实现,但是社区建设过于商业化,在经济压力的驱使下,社区空间上过于注重空间形象和经济利益,缺乏人文关怀、交往空间和提供大众社交的功能[1]。而住宅设计、社区规划中用于增加邻里互动、社区情感、交往空间的设计内容因为没有相关规范性的手段加以落实,再加上开发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建筑师在设计中关于人文关怀的各种努力也都最终难以实现。

我国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已经成为现阶段社会需要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现代的养老社区模式正在成为中国老年人养老生活的新趋势。老年人所居住的社区是不太活跃的老年人的家园,他们更需要社会交往的空间和社会事务的精神参与。增加对社会活动的参与和提高与年轻人群交往是打破原有养老模式痼疾的重要方式。但是现代社区存在的人群交往功能缺失的问题将社区养老模式推向一个更加不利的局面,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将社区人群情感融合的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1.2 历史给出的答案

中国传统茶馆在历史上是中国原生社会中生活及社交的重要社交组成部分和呈现方式。茶文化也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传统茶馆在其特定的文化、社会背景下有着重要社区生活节点的定位,具有生活,交往,休闲,娱乐,商业等诸多功能[2],提供了中国传统社会中重要的交往的场所和功能,是传统社会生活及人群交往的窗口[3]。

1.3 借鉴和创新

因此,本文探讨将中国传统茶馆的生活方式及社交功能与现代养老社区模式进行融合,发挥各自的功能优势,将传统茶馆的生活服务和社交空间与现代社区养老的交往和参与需求相结合的可能性。既增加了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具体内容,同时提供给社区居民一定的休憩娱乐和服务空间,又能为社区老人提供生活照看,社会交往的场所。在整合后的新型社区茶馆中,可以将社区管理、信息发布、公共宣传、传统文化、艺术表演、收藏展示等功能融合进去,使其成为现代社区生活社交的核心功能节点。

将传统功能的茶馆与现有养老社区相结合,对于整合社区资源,提升社区生活服务质量,丰富社区人群生活内容,提高社区不同人群交往频次,有重要的现实需要,同时为社区中养老的老人提供了与年轻人交往、互动、娱乐、学习的关键场所,将对于社区养老模式的发展迭代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落实实现人本导向的现代智慧社区的发展方向[4]。

2 资料分析

本文将着重探讨中国传统茶馆模式在现代社区及社区养老中应用的可能模式,分析其技术要点和设计及其新时代社区具体应用上的设计要点。

2.1 传统茶馆的相关文献资料及资料分析

中国传统茶馆的商业模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收费模式:以收取消费费用为主,除了茶叶、茶具等物品收费之外,还可以收取使用茶馆空间、游戏场所等服务费用。2)会员模式:提供一定折扣或特殊优惠给会员,可以绑定会员和茶馆,通过提高会员活跃度,增加茶馆收入。3)代理模式:茶馆可以利用自身客流优势,做区域代理,代理茶叶、茶具、茶文化及相关产品。4)互动模式:茶馆举办各类茶艺、茶会、茶文化活动等,不仅可以提升茶馆的品牌知名度,还可以增加营收。5)生活服务模式:茶馆可以提供多种生活服务,比如洗衣、快递、充值等,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增加收入。

传统茶馆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有其特有的服务大众的不同特色,现将列举几种地方特色浓郁的传统茶馆进行分析:

1)北京:北京是清代的政治中心,茶馆集中而且品级俱全,是政客官僚出入的场所。茶馆多供应香片花茶,兼及红绿茶。茶具多为古色古香的盖碗茶杯。茶馆还备有象棋、谜语供人消遣。规模大些的茶馆还设有戏台,下午和晚上有京剧、评述、大鼓等演出。一些著名的演员正是从茶馆里唱红的。茶客除品饮高档名茶外,还可品尝京味茶点小吃,同时可欣赏小舞台上表演的京剧、曲艺等剧目。北京的茶馆充满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情调(见图1)。

2)成都:成都的陋巷、公园、大学、街区处处有茶馆。尤其是老街巷,差不多都人满为患。成都人大约有半数是在茶馆里过日子的。茶馆内服务性的项目很多,除了喝茶,打麻将之外,卖报、擦鞋、修脚、按摩、掏耳朵、小吃等服务性的项目很丰富,成都人的悠闲、安逸是其特有的生活氛围。成都有很多是将茶馆和园林、饭馆酒楼相结合,形成其特有的空间氛围(见图2)。

3)广州:广州传统茶馆以传统的中国风为主,是一种古老的茶餐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茶馆的服务简单而专业,提供各种中国茶饮,还提供各种独特的家常菜,口味独特,新鲜美味。也可以在茶馆里欣赏艺术表演。为民众提供了大众生活的聚会,休闲和娱乐的场所。广州传统茶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见图3)。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茶馆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亲民的价格为民众提供着日常生活服务,休闲娱乐的同时,也是大家社会交往,人群活动的重要场所。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部分地区的传统茶馆已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现在茶馆已演变成了高档消费场所,逐渐远离大众的日常生活。传统茶馆提供的大众社交场所功能已从我们居住的城市中逐渐隐去。社区生活中居民之间的关系逐渐冷漠,邻里互助,相互帮扶的关系逐渐消失,这种日常交往空间的逐渐缺失成为现代城市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交往的情感真空地带。

2.2 现代社区及社区养老面临的问题

随着现代城市高速发展,居住性社区的邻里社交环境较为缺失,缺乏人文关怀、交往空间和提供大众社交的功能。而住宅设计、社区规划中用于增加邻里互动、社区情感、交往空间的设计内容因为没有经济收益而难以落实。

在面对以上社区问题的同时,在社区养老中面临更多的困难,社会服务设施缺乏,社会融合性较弱:很多养老建筑设计不充分考虑老年人与周围社区的融合,老年人和外界界碍较大,对周边社区的功能丧失。

社区养老模式目前存在的困境和问题主要是社区养老模式依赖分散的老年服务资源,资源分配不均匀,老人无法得到足够的服务;同时社区养老模式缺乏有效的社会组织和管理机构,社区中的老年服务无法满足老人日常需求[5];社区养老模式难以满足老年人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老年人难以获得充满温情的服务;社区养老模式容易诱发老年人孤独感、抑郁感,致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

从上面的问题可以看出,无论现代社区或者社区养老,总的问题在于这种社区结构中缺乏提供人与人交往及互动的机制。

虽然城市化的进程会将高速发展的城市逐渐带入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少,但是作为以日常生活为主要空间的社区反而要更注重提供在社区生活的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助的空间,这样在生活和心理上都会给社区居民带来生活中的温情和安定感。

人类是群居性的感性动物,在有群体性氛围的和有归属感的空间中才会感到安定和舒适。在建筑设计中尽力考虑人文关怀和满足人性心理需求的空间,这也是我们建筑师的社会责任和职业素养之所在。

3 技术路径

本文论述的目的是考虑将传统茶馆功能与社区及养老模式相结合,为社区居住-社区交往空间-社区服务与商业经营提供一种新型社区休闲、娱乐、交往、互动的空间,为老年人与年轻人提供能够相互交往、相互服务、生活便利的嵌入式服务场所[6],也考虑通过茶馆这种商业模式使其具有一定的经济活力和环境氛围,减少其在提供公共功能上的资金压力。通过这种将传统茶馆与现代社区的结合,可以将这种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模式、市井文化的文化特色与现代城市社区的功能需求相结合,为社区老人提供社区参与的场所和空间[7],创造一种新型的提供社区服务、休闲、交往的特色功能及实现社区融合[8]的空间。

3.1 分析技术模式

传统茶馆的功能上包括茶室、茶水房和茶点房。附属设施为小型仓库、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工作室(包括更衣、化妆)、卫生间等。

主体建筑设计视茶室的大小而异,一般的有如下设计:茶室可由大厅和小室构成,大厅中必须设置茶艺表演台,小室采用桌上服务表演。可分设散座、厅座、房座(包厢)。散座:在大堂内摆放圆桌或方桌,每张桌视其大小配4把~8把椅子。桌子之间的间距为两张椅子的侧面宽度加上通道60 cm的宽度,使客人进出自由,无拥挤不堪的感觉。厅座:在一间厅内摆放数张桌子,距离同上。厅四壁饰以书画条幅,四角放置四时鲜花或绿色植物,并赋以厅名。房座(包厢):用多种材料隔成一间间较小的房间,房内只设1套~2套桌椅,四壁装饰精美,又相对封闭,可供洽谈生意或亲友相聚。由专职的服务人员帮助布置和服务,房门可悬挂提示牌,以免他人打扰。

茶水房:内外两间,外间为供应间,墙上开一大窗,面对茶室,置放茶叶柜、消毒柜、冰箱等。里间安装煮水器(如小型锅炉、电热开水箱、电茶壶)、热水瓶柜、水槽、自来水龙头、净水器、贮水缸、洗涤工作台、晾具架及晾具盘。

茶点房:亦分隔成内外两间,外间为供应间,面向品茶室,放置干燥型及冷藏保鲜型两种食品柜和茶点盘、碗、筷、匙等用具柜。里间为特色茶点制作工场或热点制作处。如不供应此类茶点,可以简略,只需设水槽、自来水龙头、洗涤工作台、晾具架及晾具盘即可。

茶室的布置是传统地域文化的综合反映。为能充分显示茶室陶冶情操、令人修身养性的作用,在茶室布置上需下一番工夫,使之既合理实用,又有不同的审美情趣。纵观茶室的布置,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供选择:

1)中国古典式:室内家具均选用明式桌椅。壁架可以采用空心雕刻或立体浮雕。用中国书画为壁饰,并辅以插花、盆景等各种摆设。如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的仿明茶室,是传统居家的客堂形式。

2)中国乡土式:这一款茶室的布置着重在渲染山野之趣,所以室内家具多用木、竹、藤制成,式样简朴而不粗俗,不施漆或只施以清漆。

3.2 新式社区茶馆技术

根据对传统茶馆的技术分析,希望将服务社区的新式茶馆的设计技术思路定位于将其打造为一个新型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居民在社区范围内的日常生活能够通过社区茶馆的服务感受到整个社区的亲和力和归属感,社区的不同人群在此享受休闲生活,并形成交集,相互熟识,融合情感,提高社区交往的密集度[9]。在此基础上形成相互帮扶,邻里相望的和谐氛围。

3.2.1 规划布局设计

社区茶馆在位置上建议在小区人行入口靠近主要街道的位置,与周边普通商铺形成集中服务配套的商业集群,同时最好与小区已有的绿化景观相结合(见图4)。

这样既可以享受优雅舒适的室内外环境,也便于在气候适宜的季节布置一定的室外茶座,方便小区居民的日常使用和展开一些户外活动。

社区茶馆最理想的位置是在小区入口空间设置半开放性的小区入口广场,小区居住的老人经常性的通过步行到达该位置既可以通过一定的步行运动量提供一定的活动,又可以在良好的日照条件下为老人的健康提供良好的空气和阳光[10]。将社区茶馆设置在这种位置是比较合理的。这个位置既可以提供足够的人流量,也能为社区茶馆提供足够的外部空间和较好的视觉景观,同时也不会因为城市人流车流对社区茶馆造成较大的干扰。这种半开放空间是设置社区茶馆最合理的布局位置(见图5)。

3.2.2 建筑功能设计

建筑设计可以独立设置或者与沿街商铺相结合进行规划布置,内部功能划分上分为:

1)茶馆服务区:包括茶厅及室外茶座、茶水房、茶点房(或提供餐食的厨房),服务用房及库房等功能部分(茶厅及室外茶座周边需要有较好的视野和日照,能够与城市街道或景观形成相互关注的效果)。室外茶座需要有固定的经营所属用地,以防与城市道路或其他商户形成归属纠纷。

2)观演展示区:包括表演、互动游戏、商业展示等内容。这部分要与茶厅及室外部分进行有机结合,形成良好的互动效果。

3)社区服务平台:包括一般性服务的社区信息发布、快递收发、社区中西医服务、社会服务等内容。

4)针对老人的服务内容:棋牌娱乐、唱卡拉OK、欣赏音乐、手工制作、数码产品教学等内容。社区茶馆平面图如图6所示。

3.2.3 政策扶持

由于社区茶馆兼具社区服务的诸多内容,在产权、经营、管理上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需要在经营资格,工商税务,市容管理上建议给予一定的倾向性政策扶持。本文只是提供一个优化社区服务、社区养老的建议思路,需要在真实的社会实践中进行实验性的运行和进化迭代,才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区发展出适合本地社区的发展模式。

4 目标与结论

4.1 目标

将中国传统茶馆与现代社区及养老模式相结合,可以使它形成一个真正的社区人群活动的热点,社区茶馆为社区一般居民服务的同时,也为老年人提供了休闲、娱乐、信息交流和社会互动的机会,茶馆的存在可以促进社会的交往和文化交流,有助于老年人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一种特色的养老形式。此外,茶馆还可以有效帮助老年人扩大社会联系,为他们提供社会化,非正式的社区关爱和服务,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促进其身心健康。

4.2 结论

社区茶馆将提供一种社区社交、大众服务、人文关怀、社区养老的新型模式,形成社区服务的综合体[11]。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区文化相融合,可以在全国各个不同文化地域开展试点性经营,以适应广大民众的生活和需求,相信将会进化和迭代出适合当地的新式茶馆文化模式。将会创造出新时代下的新社区、新价值和新的养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