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伟红

摘 要: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以企业的账簿审计为主,在当前传统的内部审计机制已无法帮助企业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应对风险,风险导向下的内部审计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风险导向下的企业内部审计,是在对各类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审计工作要点,并以此合理确定审计流程,帮助企业发现风险点管理的情况。但是风险导向下的内部审计作为一项新兴工作,很多企业在开展该审计模式时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本文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对于企业优化内部审计流程具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

一、相关概念

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是以风险为导向,根据风险影响程度及发生可能性对各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分析,合理确定审计目标、范围、方法,并对审计活动的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意见,以促使企业改进审计流程,达成审计目标。在风险导向下的内部审计要确保企业全面了解各环节风险,并针对风险分析具体管理措施,制定科学的控制机制帮助企业达成控制风险的效果。通过在审计的各个环节全面梳理各项工作的要求及具体经济业务事项情况,能帮助企业防范管理中的缺陷,提高企业工作的规范性。

二、企业内部审计的常见问题

第一,对风险的关注力不高。长期以来传统的审计模式下,企业对各类风险关注度不足,没有充分分析各类可能给企业经营带来影响的风险,也没有根据风险情况制定恰当的改进措施,不利于帮助企业将风险防患于未然。

第二,审计人员素养不足。企业开展内部审计,要培养一批专业的人才。当时部分企业对人员的培养力度不足,没有全面分析企业内部审计的人才要求及审计工作要点,容易导致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无法得到人员严格执行。

第三,信息技术建设滞后。部分企业的信息技术建设滞后,未通过信息系统整合企业的各类数据,企业的各类数据在处理环节中存在着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各项工作的规范性。

第四,审计流程不合理。风险导向下的内部审计要确保对各项工作的管理情况进行分析,落实控制测试要求的基础上,形成对各项经济业务事项的严格管理。但是部分企业的审计流程不细致,未根据经营管理流程中的风险分析管理的薄弱环节,当风险发生时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

三、风险导向下的企业内部审计要点

(一)关注各类风险

对内部审计工作而言,在审计开始之前要充分关注各类风险点,识别内部审计工作的要点,做好对风险全面、合理地分析,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标,促使企业获得保值增值能力。为了让企业的管理层清晰了解企业各类风险点,在开展内部审计时企业要认识到审计的相关要求,通过分析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战略风险等方面风险,保障企业风险导向下的内部审计工作有序开展。

第一,对企业战略风险进行识别。战略风险主要是从影响企业战略达成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包括外部的政治环境、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企业的政策方向、经济体系、社会环境的因素。在战略风险管理中,要结合企业发展方向,明确企业战略导向,制定科学的管理策略,对企业的战略体系进行全面分析,判断影响企业战略达成的相关要素以及具体的控制措施。

第二,对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识别。企业在对经营风险进行识别时,要对供产销各环节的风险进行分析。首先,对生产风险进行分析。生产风险主要是判断生产流程的产品质量、生产环节安全性等因素。不同企业的业务形式及范围有一定差异,生产风险也有较大差异,企业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就要强化对各类生产设备的购买和维修,并通过引入技术、人才控制企业的成本。同时为了适应企业发展需求,企业要加强对企业设备的管控,任意环节出现问题都很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以及性能不稳定,给企业带来巨大隐患,还可能会导致零件损坏、产品报废等后果。其次,对销售环节风险进行分析。销售环节的风险主要是企业在销售渠道盲目赊销,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

第三,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主要是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风险。

首先,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的风险主要是判断企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方面的信息,分析企业是否存在短期借款无法偿还的风险。通过相关指标变动趋势以及与同行业对比,能够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情况。若企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低于平均值或资产负债率高,那幺表明企业可能存在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其次,营运能力风险。在企业的营运能力中,若企业的存货、应收账款周转不当,很可能导致企业的资金周转不畅,不利于企业实现有序发展。为了促使企业合理使用资金,防范营运能力的风险,企业要分析应收账款、存货、总资产的周转率。在对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时,体现了企业的款项催收能力及赊销水平。若企业款项无法及时收回,那幺表明企业的收款能力较差,很可能发生呆坏账的风险。在判断企业的存货周转率时,要分析企业是否能够完成销售目标。企业只有及时完成销售任务规划,才能确保企业存货有序周转,防范周转不畅带来的资金紧缺风险。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体现的是企业对资产总体的利用程度以及管理水平,对企业的营运能力有重要影响。企业在分析总资产周转率之后,要判断影响总资产周转率的关键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最后,成本失控风险。成本失控风险相对较复杂,包括了企业在不同环节成本费用管理不当导致企业利润目标无法达成的风险。若企业的管理存在疏漏,企业的利润目标无法完成,将给企业正常经营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导致企业成本失控问题产生。企业要改进风险评估机制,内部审计部门在对风险进行识别时,要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的方式能够了解风险的重要性水平,并根据风险情况制定量化措施,判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基础上对风险进行排序。对处于高风险区域的事项要予以重点关注,中风险区域的事项可以适当降低关注度,低风险区域的事项可以减少关注。

(二)重视人员培养

第一,组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在风险导向下内部审计体系是否能够发挥应有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形成了完善的组织架构形成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

首先,建立风险管理部门。为确保风险导向下的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全面发现企业风险,企业应成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牵头,风险管理部门配合对企业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排序、应对。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机制能够帮助企业发现在管理环节中的各类问题及风险,并针对问题分析具体的解决方案,确保企业人员能够有序应对风险。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以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开展工作的,因此风险管理工作要得到全员配合与参与,从而提高内部审计资源配置效率及风险管理水平。

其次,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企业开展风险导向下内部审计,要求各部门的成员之间紧密配合。只有重视配合,才能确保风险管理流程合理执行。各部门要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价值,在工作中积极交流。内部审计部门在制定审计计划之前,要提前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通过对专业知识进行沟通方式,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内部审计部门在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之后,针对其他部门所反映的意见不断整改自身控制流程,确保审计机制趋于合理。

第二,强化审计队伍管理。首先,加强审计队伍建设。风险导向下的内部审计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专业能力,能够在审计过程中以专业视角分析各环节风险,制定恰当的改进方案,提高企业的审计管理水平。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中,人员对审计工作有着重要影响,企业要拓宽人员的招聘渠道,招聘符合企业学历要求以及专业素养的人才,并根据企业审计工作需求招聘业务、法务等方面人才加入其中,提高内部审计人才队伍的多样性。同时在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对人员的培训。通过建立多方位的培训机制,让人员在工作中能够优化自身的管理思路和工作模式,为审计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其次,完善考核制度。为充分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要针对内部审计人员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通过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量化分析人员工作情况,以充分激发内部审计人员参与风险导向下内部审计的主动性。

(三)强化信息技术建设

第一,重视审计软件的升级。企业要重视审计软件的升级,若没有升级软件,那幺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将增加,对于审计各环节无法尽可能全面管理。因此在开展内部审计时,要重视软件管理,在制定审计体系时通过引进先进软件,并对软件进行更新、升级的方式,保障审计工作有序执行。企业要对各项活动进行分析,通过开发先进软件,加强对软件升级,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同时为确保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具有质量,企业在开发审计软件时,要结合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根据企业经济等方面因素选择外购软件或独立开发软件,通过建设一批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共享审计资源,节约审计时间,有效降低审计成本。

第二,强化审计信息化建设。企业在开展审计体系建设时,要重点考虑企业各环节的风险。通过对风险进行分析,实现对审计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要结合不同风险情况制定恰当的管理措施,确保企业的风险进行有效监督,及时处理并获取有价值数据。企业要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让各类数据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提高信息传递效率的同时为审计工作开展提供支持,确保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快速获取所需要的各类信息。

(四)完善审计流程

第一,执行控制测试。首先,检验各项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在企业之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面临严峻的竞争。同时随着外部环境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提高,因此企业在分析各项政策时,要判断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判断是否能够有效借助内部控制措施应对风险。

其次,分析企业生产成本控制措施有效性。企业要分析生产环节中的产品质量控制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分析企业的生产成本是否得到严格控制。

再次,分析企业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分析企业在产品生产流程中工艺是否符合要求、产品是否能够通过检测,确保企业的每批产品都经过严格质量检测之后才能入库。此外,分析企业偿债能力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资不抵债的风险,为了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企业要采用多种渠道优化企业的控制措施,通过降低企业呆坏账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促使企业资金的风险得到严格管理。通过利用多种融资渠道,确保企业的资金高效使用,避免企业偿债风险过高或企业资金周转不畅给企业带来的问题。

最后,控制成本管理风险。在企业的各环节都会发生成本,为确保企业的成本可控,要建立完善的控制机制,分析企业成本管理的情况以及成本管理工作中是否存在问题,采取科学的改进措施确保全体员工参与其中。全员都要分析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根据企业的情况对成本管理采取恰当的控制措施,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评估剩余风险。企业在对风险的控制情况进行测试之后,要根据测试结果采取恰当的评估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执行科学的风险管理程序让管理层了解风险控制的情况。企业要分析执行了风险管理措施之后,企业的各类风险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分析企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是否在企业控制范围内,并执行合理的管理措施予以应对。

第三,有序应对各类风险。企业要让风险管理政策发挥应有作用,就要对各项政策进行分析,学习国家、行业的相关规定,结合相关的各项政策分析如何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以促使企业合理利用自身资源规避风险。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研究,探讨了所存在的问题及具体改进建议,认为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有重要的价值。企业在开展风险导向下的内部审计时要充分关注各环节的风险,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重视信息技术建设,优化审计流程,确保审计机制发挥应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杭.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市场,2021(21):135-136.

[2]刘静.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分析[J].大众商务,2021(02):174.

[3]陈思维.风险导向的企业内部审计实践研究[J].中国产经,2022(02):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