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婷婷

摘 要: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内部控制是实现稳定运行的基础和保障,能够为单位公共服务职能的顺利实现提供良好支撑,也可以有效保障单位资金安全,预防徇私舞弊以及滥用职权的行为。文章结合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所能够发挥出的作用,就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薄弱环节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改进策略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薄弱环节;改进策略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属于特殊性质的社会组织,承担了一定区域的公共服务职能,单位管理的水平会对其社会公共效益的发挥产生直接影响。但是就目前而言,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如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内控体系不完善等,影响了内部控制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单位及时做好内部控制工作的优化和改进,将内部控制的作用和价值切实发挥出来,保障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作用

内部控制属于经过单位全员认可,在单位中得到全面落实,可以实现单位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的控制行为,包含了管理、调节、检验等方面的内容,其核心要素体现在内控环境、控制活动、内部监督、风险评估以及信息沟通五个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内部控制可以变革单位管理模式。以有效的内部控制为前提,单位管理模式能够得到优化变革,以新的管理模式为支撑,实现单位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单位内部控制实施环节,需要加强部门之间以及岗位之间的相互联系,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做好本职工作,通过相互影响相互合作的方式来保障工作实施的效果。内部控制能够对单位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强化对其他管理部门的影响,推动部门之间的协调,围绕内控管理部门,做好调整创新,构建起新的管理模式,确保所有工作都能够高效展开。

其次,内部控制能够实现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科学的改进策略,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解决,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内部控制实施环节,各部门应该明确自身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增强内部控制管理力度,对财务信息进行有效整合,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规避潜在的风险和隐患,内部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高,保障财务管理实施的效果。

最后,内部控制可以强化单位风险控制能力。新的发展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越发关注,开始着重对内部控制薄弱环节的处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增强了自身在面对财务风险时的预防及控制能力。行政事业单位在正常运营管理中,财务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越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帮助单位财务部门更好地进行财务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确保其深入了解各种财务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薄弱环节

(一)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

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想要保障其效果,实现预期的内控目标,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参与。而从实际情况分析,很多单位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领导层及管理人员没有重视内部控制的实施,严重制约了内部控制工作的推进。部分内控人员同样存在着意识薄弱的情况,在实施内部控制工作时没有考虑单位的实际需求,导致内部控制中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单位整体财务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欠缺完善的内控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人力物力资源投入不足。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数量有限,想要落实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原则难度较大,导致其在实施内部控制时,需要引入补偿性原则。另外,单位内部人员的更新相对缓慢,欠缺具备丰富经验的内控人员,导致内部控制的实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单位在对内控体系进行建设时,虽然要求财务、审计等部门的共同参与,但是部门之间处于相同的级别,内部控制和业务工作的实施存在一定的冲突,而且有部分单位加强了对于经费的管控,内部控制制度修订、系统开发等方面欠缺足够的资金投入,导致内部控制建设的力量相对薄弱,影响了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

(三)岗位职责划分不合理

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没有确定好具体的工作岗位以及职权责任,这也是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在岗位职责划分不合理的情况下,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自然也会受到很大影响。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中,依然有部分岗位的设置欠缺合理性,这一点在管理岗位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职责不够清晰,关联岗位及相应职责存在相互交叉重叠的情况,在工作中很容易出现相互影响。任何一个岗位在工作中出现了问题,其他与之存在关联性的岗位也可能产生类似问题;另外,在岗位设置以及职责划分不明确的情况下,单位内部控制出现了职能混乱的情况,内部控制实施的连续性和有效性都受到了很大影响。

(四)内控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内部控制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强,如果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或者沟通能力较差,则会对内部控制工作实施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当内部控制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时,工作人员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无法运用专业的知识来对问题进行解决,可能导致问题影响范围的扩大化,甚至于原本比较简单的问题也会被复杂化,内部控制预期目标无法实现,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内控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

(五)内控评价工作不够科学

单位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内部控制评价不科学的问题,没有对评价结果进行有效应用,影响了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

具体来讲,一是在实施内控评价时,没有强调全面性及严谨性。内控评价工作的实施必须充分结合单位本身的业务活动或者管理工作,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进行测试,同时也应该针对性调查业务活动,看其是否取得了预期成效。如果单位本身对于内控评价不够重视,则内控评价的作用自然无法发挥出来。

二是不少单位欠缺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没有设置专门的内审机构,由其他部门代行内控评价,影响了工作的独立性以及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三是单位在内部控制评价方面,形成了相应的评价报告,但是没有及时对内控薄弱环节做出改进,割裂了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无法为单位财务工作和业务活动的实施提供有效指导,内部控制无法实现对于单位实际活动的监督和稽查。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改进策略

(一)提高重视程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提高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认识到内部控制在单位运营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在单位内部营造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引导全体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确保其主动去配合工作的落实,在单位内部营造出良好的内控环境。

具体来讲,一方面,单位领导层应该主动学习内部控制准则的内容,提升单位管理的科学性,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以身作则,提升各部门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知,明确自身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另一方面,需要定期开展内控培训工作,督促内控人员形成对内部控制的正确认识,树立起责任意识。

(二)完善内控体系

应该明确,在实现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不单单需要做好相关制度流程的设计工作,确定经办审批人员并且进行相应授权,还应该落实好管理及业务平台的建设,在平台上对制度和权限进行固化,以此来保持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稳定运行,提升内部控制工作实施的有效性。

具体来讲,一是应该确定好主责部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的规模相对较小,很多时候都是将内部控制建设落实到财务管理部门,这种情况下,财务部门需要同时负责预算会计、资产管理、会计核算以及内部控制,工作任务繁重。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工程的实施的确应该由财务部门牵头,但是同样需要单位内部各个业务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推动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落实薄弱环节分析和治理,推动相关业务活动的规范化,以此来规避资金流失和浪费的问题。

二是做好人员配置。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在财务部门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工作,依照相应的权限和流程,对业务部门内部控制发起人、管理层审批人员等进行明确和落实。同时,应该设置好监督评价人员,适当增加相应的监督评价岗位,对人员进行调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该进行编制的扩充。

三是加强系统建设。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需要面对更加严格的要求,应该做好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实现对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有效应用,同时推动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实现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

(三)优化岗位职责

单位在落实内部控制工作时,需要做好内控岗位职责的优化配置。可以对照实际情况,提前给出科学的分工计划,要求内控部门依照计划以及相关原则,开展各项工作,明确各个岗位职责的同时,规避职责交叉或者冲突的情况,同时也应该对工作人员的态度、表现等进行监督管理,要求其重视内部控制,全面落实内部控制,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四)提高人员素质

单位想要切实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效果,就必须重视内控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打造出高素质专业化的内控人员队伍。

从实践的角度,一是在对外招聘环节,应该重视内部控制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适当提高招聘门槛,招揽一些高素质高学历的复合型人才,打造出专门从事内部控制工作的人才队伍。实际工作中也应该重视对于人才的培训工作,确保其能够深入了解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培训环节应该引入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对于在培训中表现优秀,考核成绩优异的人员进行奖励,激发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二是在人员素质强化环节,可以采用老人带新人的培训模式,由具备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对新人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指导,传授工作经验,配合定期的人员培训来提升内控人员的工作能力,推动内部控制工作的高效化发展。

三是单位管理层应该高度关注内控人员培训活动,确保内控人员能够掌握有效的工作技能,为内部控制的实施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内控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将内部控制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五)做好内控评价

一是应该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照内部控制规范以及业务活动实施中的关键风险点,做好详细自查,列举出客观全面的业绩材料来对重点规定进行佐证。应该将内控评价纳入内控建设中,提升内部控制的整体效能。

二是单位在实施内控评价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部门实施,虽然其实施的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从客观角度分析,依然能够促使单位更好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三是单位在内控评价工作中,应该做好评价指标的设计工作,对指标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定期核对评价成绩,做好评价结果的合理应用,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解决,推动年度考核与评价工作的有机结合,提升内部控制工作实施的有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内部控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单位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影响巨大。但是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分析,有相当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中,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影响了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对此,单位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内部控制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找出其原因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改进和应对,为内部控制工作的贯彻实施提供参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张雪.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及应对措施[J].财经界,2022(34):159-161.

[2]张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及其应对[J].今日财富,2022(23):37-39.

[3]药清.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及其应对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22(28):87-89.

[4]高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财富生活,2021(16):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