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帅

数字化的公共艺术是与高科技成果紧密相连的,只有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交互性数字公共艺术才有可能出现。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许多国家已经开始深入研究交互性数字公共艺术这一领域,由于我国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尚未普及。本文将以外国成功的交互性数字公共艺术设计为例阐述这一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评估手段,希望能够为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互动参与的设计实践

(一)以互动社区为基础的设计实践

在国外的一些废弃工业区,以互动社区为基础的交互性数字公共艺术逐渐发展起来。国外的废弃工业区与我国的废弃工业区有很大不同,由于土地面积较小、可利用的资源不多等原因,国外的废弃工业区时常被改造成商业区,这些商业区的人流量很大。由于工作繁忙,人们面对面交流的时间较少,在这种地区,数字公共艺术很受欢迎。设计者往往会在这些地区搭建互动社区,并在这个互动社区中开展各种艺术设计活动。

如在国外有一个名为“T区”的创意产业园,在这个产业园中,人们可以登录互动社区进行各种社交活动[1]。设计师将整个产业园的虚拟地图放入了互动社区之中,人们通过手机网络就可以进入这个社区,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创意产业园的全貌,甚至连产业园里墙上的各种图案这种细节也可以在虚拟地图上看得一清二楚。产业园内的人可以在虚拟地图上进行涂鸦,每个人的涂鸦都会被系统自动记录下来,如果还有其他人想对这一区块进行涂鸦,那幺之前的人的所有涂鸦内容都会显示出来。这些涂鸦的内容甚至可以是动态的,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图案还可以获得他人的好评。这实际上是通过软件的编辑实现了整个社区的互动。

(二)点对点型的互动参与设计实践

点对点型的互动参与设计实践较互动社区型的科技水平更高。点对点型的公共艺术设计是依靠各种高科技感应设备完成的。在国外,主要的点对点型公共艺术设计实践是通过对人的心跳、脉搏、体温的测量及对环境的温度、光感的测量完成的。通过一些高科技的传感器,设计者可以将人们的各项身体指标输入程序之中,不同的程序对相同的人体指标有不同的反应,如有的程序将人的心跳与作品的颜色联系起来,心跳越快则艺术作品的颜色就越深;有的程序将人的心跳与作品的明暗度联系起来,心跳越快,作品就越明亮。除此之外,设计者还将环境因素考虑在内,通过各种程序将环境因素转化为公共艺术设计的一部分,这也是极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有参与者强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做支撑,点对点型的互动参与设计方式很容易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具有时代意义的艺术品,这种艺术品与传统的艺术品不同,数字化的艺术品的出现是科技进步的体现,不断涌现的数字化的艺术品将为交互性数字公共艺术的普及做出巨大贡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技术会被不断地融合到点对点型的公共艺术设计实践中来,新的因素的加入会使得这种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随着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交互性数字公共艺术便会以更快的速度被人们认识,这对这一艺术来说无疑是一种福音。

二、用户体验与评估方式

(一)体验模拟访问

调查是发现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只有调查体验者的真实感受,才能发现交互性数字公共艺术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加以改进。在进行调查时,设计者应当注意调查问卷涉及内容的全面性,调查问卷的内容应当涉及用户体验、用户建议等多个方面,在对用户体验的调查中,不仅要询问客户对整个数字化公共艺术设计系统的体验感受,还要询问客户对社区中其它参与者的互动行为的感受。

在调查过后,设计者应当根据不同的目的对数据进行整合分类,在得出可靠的结果后对整个交互系统进行改进。改进的过程中,设计者不仅要弥补系统编程上存在的漏洞,还应当在系统中加入更多体现人文情怀的内容以促进系统的不断完善。

(二)吸引度衡量工具

吸引度衡量工具涉及到实用性、创造性等衡量指标的应用。吸引度调查更关注用户的体验,用户在社区中的体验一般受到艺术元素、社区中其他人的表现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吸引度调查中交互性数字公共艺术系统能够得到更加具体的评价,利用这一调查结果能够更好地从细节处改进系统,从而改善用户体验[2]。

三、结束语

交互性数字公共艺术在我国尚未被大众认知,且这种公共艺术的设计实践需要各种高科技设备作为支撑,这提升了这种艺术普及的门槛。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这种艺术的普及速度正在不断加快,相信不久之后我们便可以享受到交互性数字公共艺术的成果,我们的社交方式也必将因此而有所改变。

[1]邵文珍,孙志坚.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策略研究[J].智能城市,2016,2 (09):224.

[2]梁坤.数字交互技术在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中的运用[J].艺术百家,2015,31 (S2):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