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超

(军事科学出版社,北京 100842)

随着数字技术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受众对数字阅读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也对传统出版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也日益广泛。数字化出版是指通过网络信息对作品进行筛选、编辑、数字化加工,并在网上发布或向用户发送,以供多人在线阅读、使用、下载等。国家大力扶持数字出版,数字出版产业快速发展,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形成了独有的产业。近年来,我国的数字出版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收益大幅度提高。但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出版行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而国内的数字出版行业刚刚起步,目前还面临许多问题,如何提升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潜力很大,而编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数字出版业的发展质量。数字化浪潮的席卷而来,促进了出版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当前,可以看到出版行业数字化转型热潮如火如荼,从过去的以文字、图像的形式逐渐发展为如今的多媒体如光电、声音等相结合的出版形式[1]。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编辑遇到了许多挑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数字转型视野下编辑的能力培养与提升问题。

一、数字化出版对编辑的作用

(一)出版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完善

以往大部分的出版物都是以纸质的方式呈现,而数字出版则是以图像、视频等形式呈现,并日趋成熟。在数字时代下,出版社将文本内容以数字信息方式发布到网上,受众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数码终端就能轻松、快捷地进行阅读。同时,与传统出版的编辑方式相比,数字化时代的编辑可以对内容进行再利用,并将信息传输到各种电子产品的载体上。在内容上,出版物不但可以保持原有的文字、图片形式,而且还能够通过音频、视频等多种展现方式供受众阅读。

(二)增强编辑工作的效果

传统出版形式烦琐、费时、费力,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进行数字化编辑,不但操作简单,而且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进行数字化编辑还能够减少编辑工作量,同时可以通过数字系统对编辑工作进行评估,切实提高编辑工作质量、水平,促进出版事业的发展。

(三)深入挖掘信息

数字出版行业利用网络等技术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特别是在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之间进行双向的交流,能够大量吸收传统出版的养分,深入挖掘全网信息,实现信息面的全覆盖,促进出版业的生产力提高,让出版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得以存活[2]。

(四)提高审核工作效率

将数字技术应用于编辑工作,可以让编辑人员日常操作更加简单、便捷,作者在网上即可完成投稿,简化中间的许多流程,提高了编辑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稿件的遗失率。并且这种数字化技术的格式更加规范,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书稿存在的字迹不清、无法辨认的问题,从而保证了审稿的工作效率。

二、传统编辑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出版行业中的编辑人员配置不合理

在数字化时代,提高编辑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优秀人才。传递知识和社会价值是我国出版业肩负的重大责任,因而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面对数字化出版的需求,编辑人员既要具备专业知识,又要具备综合素质。然而纵观当前的出版行业,普遍存在年纪偏大、观念落后和不善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新观念等方面的问题。尽管有些出版社也引进了青年编辑,但这种现象并不常见。青年编辑思想比较活跃,勇于尝试新事物,学习能力强,但对编辑工作不熟悉,底子较薄,容易产生浮躁、眼高手低等问题。与青年编辑相比,老编辑拥有更多的阅历[3]。若能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数字化出版编辑的能力将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熟练掌握数字编辑技术的人才却是凤毛麟角。编辑人员的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编辑能力的提高,阻碍了出版业的发展。

(二)编辑的知识范围过窄

选题策划是出版工作的核心,需要编辑人员有长远的眼光。如今在数字化时代下,出版社选题范围越来越广泛,编辑内容也越来越多元化,这就需要编辑人员具有创新的思维与良好的选题策划能力。但是,目前国内多数传统编辑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很难适应数字化出版的要求,编辑必须全面整合各种知识结构,精通网络技术和数字出版。在人才配置上,出版社要注重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素质的人才。

(三)编辑缺乏数字素养

数字化时代的重要特征是媒介的信息化与多元化。对此,需要编辑不但具有扎实的数字化操作能力,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甄别、分类、筛选和整合的能力。国内出版业的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出版业的主要培训内容仅限于编辑知识,很少涉及数字化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编辑人员不能系统地学习数字技术。

(四)出版过程不能满足数字化的需求

由于传统的出版过程不能充分考虑到市场因素,因而不能满足读者对数字图书的需求。在数字化时代下,出版社若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读者的需求,就能给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从而形成自己的品牌。相对于传统出版行业来说,数字出版既要重视内容,又要重视形式。此外,出版社还要进行市场调研,对目前的市场进行摸排、调查、总结、预测,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把握好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

三、数字化出版对编辑素质的要求

(一)学习意识

编辑要适应时代发展,就要培养学习自觉性。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互联网上的资讯不断更新,编辑缺乏学习意识就会导致知识的老化。对此,编辑要善于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编辑只有具有良好的学习意识,才能够不断更新工具与方法,实现厚积薄发,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保持出版物的活力与创新。

(二)哲学思维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同时也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等方面知识的总结与概括。编辑工作包含并体现了多种哲学思考方法。比如,在出版物的编辑中,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的思想。由于编辑工作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因此编辑在选题、物色作者、组织稿件、编辑稿件等方面都要具有良好的哲学思维。

(三)职业素养

编辑的专业素质是出版物质量的关键,其中包括政治觉悟、道德规范、专业内容、文字基础等。编辑工作是一种传播高科技文化成果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和文化活动,它能引导人们的行动甚至是思想。编辑作为优秀文化成果的发掘者、组织者和传播者,为广大读者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这是编辑工作的使命。

(四)沟通能力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受众的沟通也越发频繁。不论在何时,编辑不仅要与稿件打交道,而且还要与社会中的个体保持密切的关系。对此,编辑必须加强沟通能力,与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丰富编辑理论知识的同事进行沟通交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五)网络应用能力

在数字化出版时代下,网络技术对编辑的出版和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展示知识信息的重要平台,传统出版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在网络时代,编辑必须树立学习观念,主动学习现代的网络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网络应用水平,实现从传统的纸质编辑向在线编辑、无纸化办公转型。同时,要为自己配备一台数字化“大脑”,密切注意数字出版的动态,掌握数字技术的知识,利用数字化的手段对内容进行处理,获得各种信息,从而提高数字出版的水平。

四、数字化出版背景下编辑素质培养策略

(一)增强学习意识

在数字时代,从事出版业的编辑人员要具备很强的专业渗透性,面对不同学科、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知识要有较高的学习和运用能力,这就需要具备丰富的外部知识和技术。编辑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从多种渠道学习编辑理论、网络技术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采用现代的编辑技术与手段,对出版内容的原创性、科学性、知识性作出公正、合理的评判,从而提高书稿的审改质量,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4]。编辑要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的发展状况和动态有清晰的认识,在审稿过程中,避免出现知识结构不完整、埋没和贬低他人成绩等问题。因此,在工作之余,编辑要对特定的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自己的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哲学思维

正确的哲学思考有助于编辑主体知识结构的整合与重组,提高编辑的判断能力,以便编辑在宏观层面上把握出版物的社会价值。编辑工作是一种“哲学家”的艺术,在问题的抉择上必须遵循唯物论的客观主体性,而其最终结果也是编辑在主观上甄别作家和原稿的感性认知。另外,编辑加工是思维从抽象到具体升华的过程,需要对出版动态深入思考和对细节严格把握,运用哲学中的闭环思维来解决出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它要求编辑工作者从思想开始到结束都要有一套严密的逻辑系统,形成一种逻辑闭环的反馈模型。从开环到闭环,始终坚持以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为中心,注重用户的需要和反馈,建立起与用户持续、高效的联系。例如,中华书局的“云国学”在线教学平台,即是对教育领域的一次应用,而“云国学”则是以用户需要为中心,以数码产品为起点,以优秀的国学教育资源为中心,依托科技平台,为用户提供多端学习场景,包括 PC 端、 APP 和微信端,并通过录播、直播、在线答疑等多种学习形式,力求构建一个完整的在线教育闭环,使用户在“学习环”中获得独一无二的学习经验。

(三)提高职业素养

编辑在工作之余,要深入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掌握当前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强自己的政治素质。同时,要加强对出版行业的法规和相关知识的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编辑还应该遵循出版行业的职业道德,坚守学术方向,勇于追求真理,注重出版物的质量和学术价值,注重发现好的文章、好的人才,在“千里马”中当“伯乐”。另外,编辑的文字基本功是否扎实,取决于文学水平。凡是思想、发现、创造,只要有了文字,就有了传承的载体和活力。而艺术的美学素养则是编辑的“皇袍”,有了美术的视野和基础,出版物才会有美,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面对数字出版的形势,编辑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新时代的变化和挑战。首先,要从以往的“审阅”型编辑转变为“深度开发”的研发人员,由单一的“文本”向“多维”的空间发展。在数字时代,编辑工作已不仅仅局限于对内容的加工,还应兼顾需求分析、产品定位、原型设计、产品发布、更新迭代、产品运维等多个方面。其次,编辑不仅要成为指导,还要从“内容编辑者”转变为“产品创造者”,更多地将思想投入到设计中去,不断地进行创意和更新,从而实现内容的增值[5]。因此,数码编辑已经发展成为多个角色,如设计者、创作者、管理者等。

(四)提高沟通能力

在编辑工作中,从选题策划、组稿到审校加工等各个方面都要与人打交道。编辑与社会中的个体有着不同的联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要加强与编委会的联系和沟通。一般来说,出版社的编委由各个领域的专家组成,他们对各自领域的背景、现状、动态等有着深入的了解,能为出版物的选题、栏目设置、投稿等提出科学的想法和建议,对出版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二,要加强与专家的沟通和交流。稿件经编辑部审核后,出于学术性和专业性的考虑,需要请专家审核稿件的创新性、实用性、结构框架等问题,专家的意见将直接影响到稿件的最终录用结果。第三,还应加强与作者的沟通和交流。编辑应认真、热情地对待作者的每一次来电、每封邮件,认真、耐心、热情地解答作者提出的问题,及时向作者反馈审稿的意见,与作者协商解决相关问题,从而提升出版物的质量。

(五)提升网络应用能力

在传统的出版业向数字出版业的转变中,传统的编辑必须认识、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而编辑只有具备了网络新技术的灵活应用能力,才能迅速地适应新的环境。稿件是出版物的生命之源,在审稿之初,编辑可以利用网络对选题的新颖度、专业度等进行初步判断。而对于编辑部无法作出判断的稿件,可请相关专家进行审核。专家可以在线审核,并将意见反馈给编辑部,编辑部会根据专家的意见对稿件做出相应的调整。作者可以在线浏览稿件的审稿过程和结果,如果对编辑提出的问题有意见应及时与编辑沟通。

五、结语

在数字化出版的不断深化中,传统出版在内容、平台、渠道、管理等方面都要向数字化出版靠拢,这是一条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相结合的道路。数字编辑已经由单一的文字空间发展到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维的产品空间。编辑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管理与升级。传统编辑应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发挥自身特点与优势,转变思维方式,紧跟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成功完成从传统到数字化的角色转变,使自己真正地成为一名全能型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