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雨浩

摘要:作为拥有3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重庆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风貌和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同时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和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重庆更是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和潜力。借助传统影视的传播手段,不仅详细记载了近现代以来重庆城市形象的变迁,更反映出当代重庆社会剧烈转型期的典型社会缩影。为此,笔者将通过总结近现代以来反映重庆城市形象的传统影视传播媒介,来分析其传播媒介的各自特色。

关键词:传统影视;重庆;城市形象

城市是人类社会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代表着某一地区内物质经济和精神文明的聚集体。从研究角度来看,城市形象类似于一个复杂的系统,最先对城市形象进行系统性研究的美国学者Kevin Lynch在他自己于1960年所出版的着作《IMAGE OF CITY》中指出,路、边、区、节点等是构成城市形象的主要要素,并且认为城市形象主要是通过人们对其进行综合“感受”来获得。关于城市形象的概念,最初是由城市规划方面的学者引入我国的,目前学术界关于城市形象的经典表述为:城市形象是物态化和概念化的城市面貌通过作用于人的主体意识而产生的总体印象。[1]

拥有3000多年悠久历史的重庆不仅拥有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且素来有着“两江文化历史名城”、“山水之城”、“温泉之都”、“英雄之城”等美誉。重庆得益于长江、嘉陵江、乌江三江环绕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作为长江上游的航运枢纽,在1997年成为了我国迄今为止最“年轻”的直辖市,也是我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是我国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拥有巨大的现实优势和发展潜力。在此情况下,利用传统影视和新媒体技术手段对反映重庆历史人文特色、现今地域优势、未来发展潜力的城市形象进行记录的影音资料,无疑是对重庆良好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最为有利的辅助依据。因此,梳理分析近现代以来传统影视视域下的重庆城市形象传播,不仅能详细研究近现代历史背景中重庆城市的发展历程和社会环境的转型变迁,而且对未来重庆城市形象传播媒介的选用也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电影镜头下的雾都风貌

电影既是一种艺术形式,又是大众传播媒介,它存在着艺术作品生产以及艺术作品消费的双向互动过程。[2]电影媒介技术令重庆这座着名雾都城市的形象变迁和社会发展在光影的世界里得到呈现,并为后人留存了宝贵的影像记录资料。

利用电影技术对重庆城市形象进行记录的最初时间大致是从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全面侵华开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着淞沪会战和武汉会战的相继失利,1938年12月,蒋介石率领相关要员从广西飞抵重庆,标志着国民政府战时陪都的诞生。同一时期,以周恩来为主的中共中央代表团在重庆相继成立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等部门,宣告国共第二次合作进入了更为实质的局面。随着重庆成为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心,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央电影摄制场也陆续搬至重庆,以上海为中心的沿海电影人才也纷纷入渝参与抗战大后方电影的创作工作。以此期间为创作背景的电影题材主要描绘了侵华日军在我国国土上的残暴行径、我国国民遭受的悲惨境遇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抗战到底的勇猛豪情等,其中的代表作主要有《东亚之光》、《重庆的防空》、《大轰炸》、《1942》等。

抗战胜利后不久,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对和平的意愿,悍然撕毁“双十协定”,率先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发动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关于涉及此阶段重庆的革命性质影片主要有:《重庆谈判》、《江姐》、《在烈火中永生》、《报童》、《雾都茫茫》等等。这些影片中反映的旧社会重庆依山而建的木制角楼,国民党军统特务设立的白公馆、渣滓洞监狱,蒋介石陪都官邸等影像皆在观众心中留下了对重庆深刻的城市印象,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对以红岩精神为代表的伟大无产阶级革命精神进行了广泛的宣扬与传播。

作为享誉国际的典型山水城市,犹如得到了大自然毫无吝啬般的馈赠,重庆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从电影镜像角度来看,与同属直辖市的北京、上海、天津相比,重庆有着颇具自身特色的独特影像。因此近年来,到重庆取景拍摄或以重庆为主要故事场景的电影越来越多,比如以重庆话为主要语言的诙谐幽默盗宝电影《疯狂的石头》、展现因三峡大坝开建而被迫迁离故土的三峡移民电影《三峡好人》、着重渲染重庆城市形象特色的爱情故事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这些电影都为现今重庆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贡献颇多。

二、电视剧中的山城百态

由于受自身时长所限,电影对长篇故事类型的题材往往只能做到大概或局部性的描绘与涉猎,由此可能会造成对于原着中某些关键性线索的遗漏,从而使观众无法领悟叙事素材的核心与精髓。而电视剧的诞生则很好地弥补了因电影时长所造成的缺漏。因此有业内人士曾指出,“电影是反映艺术,电视剧是反映生活”。

电视剧的历史由来已久,随着上世纪20-30年代电视的推广与普及,电视剧作为当时新型的传播媒介也逐步深入到广泛的受众群体中去。据相关可考资料显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电视剧是1958年由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制作,胡旭、梅村执导的《一口菜饼子》。1978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的实行,人们经济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电视作为一种普通家用电器也逐渐进入了我国寻常百姓的家里。与此同时,我国电视剧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为顺应我国电视剧行业快速发展的潮流,重庆电视台陆续制作了大量的电视剧集,如《案件发生以后》、《秋月》、《烛光曲》等,其中由重庆电视台制作、张鲁编剧、潘小扬执导的两部电视剧《希波克拉底誓言》与《巴桑和她的弟妹们》先后斩获了1985年和1986年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成为了重庆电视剧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并极大鼓舞和带动了重庆地区电视剧事业的向前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重庆电视剧的创作题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重庆本地方言为主要语言,依托近现代以来重庆城市形象的变迁和社会演变下的市井生活百态,如1988年的电视剧《凌汤圆》反映了解放前重庆地区靠卖汤圆为生的小贩林名合在尝尽人间冷暖后,依靠自身智慧与努力终成当时陪都有名富翁的励志故事,该剧集于1990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较大反响;代表了重庆本土方言剧最高创作水平的《山城棒棒军》(1997年),讲述了由于重庆城市特殊地理条件而形成的担货工“棒棒”这一职业人群在城市务工的生活百态,反映了重庆当地人民在社会转型期经济迅猛发展情况下个人与城市之间在剧烈摩擦下的世间辛酸冷暖,该剧也是整个西南地区方言剧集里至今无法超越的经典之作。

则另一类主要是以抗战题材和重庆解放前后谍战题材为主的革命历史剧集,主要是强调政治意识形态和我国革命志士的大无畏献身精神。抗战时期,重庆作为与伦敦、莫斯科齐名的世界着名反法西斯战略指挥中心城市,通过不屈不挠抵挡侵略和与法西斯战斗到底的顽强抗战精神,始终鼓舞着全国国民与日本法西斯斗争到底,而基于此类丰富素材,重庆吸引了国内众多电视剧制作公司来渝取景拍摄,其中包括了许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作品,如《重庆谍战》、《记忆之城》、《雾都》等。此外,因受嘉陵江、长江两江环绕,因江面水气的影响,重庆素来有着雾都的称号,阴郁的层层雾气为拍摄解放战争前后重庆地区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谍战环境提供了最好的气氛条件,让观众在欣赏精彩纷呈故事的同时,也为重庆特殊的城市地理形象和“陪都”文化所吸引,其中公认的代表作有《潜伏》、《风筝》、《梅花档案》等。

三、结语

特殊的地理自然优势和悠久的人文历史为重庆的城市形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由此近年来不断吸引着众多电影、电视剧制作团队入渝进行取景拍摄,在用影响手段对重庆城市形象的变迁进行记录的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多彩纷呈的重庆良好城市形象。这有利于增加重庆本地居民的城市价值认同感,同时可以促进重庆对资源、资本和人才的吸引,对于提升重庆城市的竞争力将是极大的裨益。为此,笔者建议重庆本土各影视创作团队应注重以本地城市形象特色和人文历史风貌为主进行高质量的影视创作,同时借助新兴媒体的传播技术手段,致力于争取川、渝、贵等方言相近地区的受众市场,重现重庆影视剧曾有的辉煌业绩,后再徐徐向全国市场拓展;同时重庆本地文化部门和有关单位应出台相关激励措施,提供必要政策、技术支持,为重庆良好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作出有利贡献。

参考文献:

[1]胡攀,彭劲松.地域文化与重庆城市形象塑造[J].西部论坛,2012,22(05):88-94.

[2]汪太伟.重庆抗战时期的电影艺术[J].重庆社会科学,2005(04):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