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晓琼 刘瑞芬

摘要:曹雪芹在原着中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就是曹雪芹的自我评价,正如他所说“谁解其中味”这既隐喻着这部着作必然会变成经典中的经典。《分骨肉》讲述的是探春即将要远嫁离开故土,跪拜父母辞行时的场景,是电视剧《红楼梦》的一首插曲。这一作品短小精悍,以第一人称叙述,展现了探春对自己远嫁的无奈和对故土亲人的不舍。人物的刻画、庞杂的情感,该名着以电视剧的表达方法呈献给大家的难度是非常高的。作曲家为《红楼梦》中人物形象所创作的作品生动形象深深的烙印在观众心里,他所创作的作品堪称经典,众多电视音乐难以超越他,此曲生动的刻画了作者所描写的人物形象,令听众为之动容,虽为插曲,但令人动容的情感不亚于主题曲。故本人在此把文学研究与音乐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其艺术特征及演唱处理上来探析王立平笔下的《分骨肉》这首艺术歌曲。

关键词:红楼梦;分骨肉;艺术特征;演唱分析

一、电视剧《红楼梦》插曲《分骨肉》简介

87版《红楼梦》是根据我国四大名着之一《红楼梦》拍摄而成的。1987年由王扶林导演及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制作中心摄制。全剧共三十六集,前二十九集基本忠于原着后七集是依据多年红学研究成果并忠于《红楼梦》中前八十回的伏笔重新架构了,原着的深意及感情内涵被《红楼梦》中的音乐作品恰如其分的诠释了出来。王立平先生历时四年为电视剧《红楼梦》所做共计13首音乐作品。歌词均源自于原着《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王立平先生对原着的反复探求,终于写成悲壮、凄凉基调的十三首作品,其中包括一首序曲。

插曲《分骨肉》是一首判词,它深刻的刻画了探春的人物形象,它来自《红楼梦》的原着,探春在作者的笔下是一位有气魄有才华的女性,但因她的身份注定命运多舛。从《分骨肉》这个作品名便能够看出她的命运注定多舛,与故乡亲人骨肉相离。

探春即将与亲人别离之时跪拜在众人面前与父母跪别,膝盖落地的瞬间响起《分骨肉》这一插曲,这一场景便是《分骨肉》的场景,出现在电视剧第32集《伤别离探春远嫁》中,仔细分析这一段是由歌曲高潮部分的动机变奏简化而来的,隐喻着“开始即是结尾,结尾便是分离”更是悄悄地将离别场景呈献给观众,感同身受。

探春在曹雪芹笔下的气魄非凡,她甚至反对封建思想,她虽谨慎敏感但又颇具男人气魄,她十分懂得审时度势,并非苟活与乱世。这是红学研究者对其性格的研究。从探春将要与众故亲人告别时就可以看出她的这种魄力。探春的心思变化在离家远嫁时展现的淋漓尽致。如下:首先,歌曲的A段“一帆风雨路三千…休把儿悬念”在极度压抑的思想下矛盾心理是极大的,“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而后,歌曲的B段“自古穷通皆有定…各自保平安”探春的叮咛彰显了她的的魄力。“奴去也,莫牵连”探春情感洋溢,个人认为此处虽然为歌曲情感的高潮,但情绪依然在可控之内。

二、歌曲《分骨肉》的艺术特征

“意境”这一范畴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也是其艺术特征的体现。《分骨肉》大致讲述的是贾宝玉在梦中游历了太虚幻境,幻境仙子准备了盛大的歌舞表演,共演绎了十二支歌,其中第五首就是《分骨肉》。其实,《分骨肉》这一作品的出处是《脂砚斋全评石头记》的第五回,就是为探春量身打造的,使用的是第一人称,在作者所作的众多曲子中这是唯一一部被创作成电视剧音乐的作品。作品《分骨肉》讲的是女儿要永久的和亲人故乡分别了,永远不能在回来,原着的开头也明示了这一事实在六十三回和七十四回的描述中都有交代,不仅如此该曲的曲牌名也是“分骨肉”,这样一来隐喻不言而喻。

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会被创作或者分成两段即单二部曲式。但是经过对歌词分为上下两阙的《分骨肉》作品的研讨不难发现,作曲家在创作时却对这两阙词的曲式结构做了非常规的修改并非设计成单二部曲式而是将其架构成单三部曲式,整个曲通过这样的构架,就变成了三个乐段,共有四十二个小节的4/4拍,极大的提高了它的音乐表现力。

歌曲演唱完后我们就会发现这首歌曲的引子即前奏的动机是高潮部分的乐句动机的变奏简化,这一动机就指明了曲子的感情基调,大体给人的情绪是一种“开始即结尾,结尾即分离”这样前后有了呼应。

三、歌曲《分骨肉》的演唱处理

(一)气息的运用

在演唱《分骨肉》这一插曲时应该具备扎实的气息功底和演唱技巧。

如歌曲的A段“一番风雨路三千…休把儿悬念”整首歌曲的旋律进行均在中低音区,节奏平缓,在唱“千”字时时要唱够,用小腹的力量维持气息并在演唱时要注意避免声音虚掉。音乐进行到下一段:B段就是展现探春魄力的句子了律动成了音乐的“主角”同时更应该注意气息的流动。C段就是整个歌曲的情绪舒展部分同时也是笔者认为最有难度的,奴--去两个字之间相差五度,达了AB,所以这一段是对气息的一种检验。

(二)歌唱中共鸣腔体的运用

每个人的音色都是唯一的,但演唱者可通过自己掌握的技巧在合理的范围内改变自己音色,这时我就需要思考,本曲将使用什幺样的技巧与情绪呢?

真假声转换技巧是需要长时间进行训练,从而掌握这个高难度技巧,然而在这首插曲的演唱过程中需要这个技巧的运用,所以这个技巧所用到的真假声的比例需要值得注意。例如:刚开始的地方是低音,那幺在混声中真声的比例要大于假声,甚至是完全的真声,用流动的气息支撑、气息需要深吸,交代的情感才能更准确。C段是情感的爆发段落,同时这里的音也是全曲最高的,演唱者需要熟练掌握假声中带有真声这个技巧,但不能完全是假声,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所表达的情感不会显得那幺突兀,而且音色也不会不统一,但需要注意,一定要保证充足的气息,作为音色,音高的

支撑。

(三)咬字、吐字的处理

中国民族声乐韵味美的基本条件也包含于咬字所形成的韵味,咬字吐字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条件,好的咬字是塑造人物形象不可缺少的条件。

“一番风雨路三千”“千”是要唱够时值,笔者在演唱中往往唱不够时值,这一点需要注意,还有一点是要快咬,放开字头,拖声母最后归韵“an”,“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这一句的“把”与“抛”两个字咬字时要注意,但不能死死咬住不放,那样就失去了美感,深吸气,收紧小腹,用爆破音的力度发出来。“齐”字的字头一定要咬的夸张,不夸张的话会造成咬字归韵模糊,容易造成压嗓子,咬字吐字要稍稍加快,这样会将探春的不舍、情人别离时的心情更加强调出来。“闪”字的咬字要用弱起拖拍的方法来处理,字头同样不能咬死,拖够拍后要快速归韵,这样处理方式可以更加诠释感情。“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这一句突出的字是“哭”“娘”“悬”,“哭”字拖七拍,所以咬字头的时候尽量快,但要清晰,抓住声母快速归韵,显得不呆板。“娘”字要快速咬住声母,唱的要带有情感,“n”,需要用娴熟的后鼻音的技巧来快速归韵延续到下一个字,这个技巧需要反复磨炼。“悬”字发音为“xu--an,归韵在“an”上,通过快速归韵将探春的不舍情感表现出来。“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咬字不能拖语速需要变快,这样一来咬字上就会与前面的情绪有了对比。“奴去也,莫牵连”是整首歌曲中的情感最为丰富的部分因为音的高低起伏很大较为跳跃,所以咬字十分重要,字头不能咬死,要轻咬然后归韵,而“去”字和前面的“哭”字节奏时值相同所以在咬字与吐字的处理防范基本上相同,注意区别开两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四)演唱中歌曲情感表现的控制

过于夸张的感情被表达出来后听者会心生厌恶,但如果没有感情的投入的演唱更是平淡无奇,没有打动听众的感情无异于浪费时间。因此,一定要处理好技巧与情感的关系,笔者就深有体会。

在刚开始学习这首作品时,笔者过多的注重了咬字技巧、演唱处理,往往忽略了作品的情感,在演唱技巧上固然熟能生巧,穿透力很高,却没有任何感情,可以说是声乐机器,难以感动别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反复观看这一片段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人物之一,以求感同身受的体验、把握作品的情感。做了以上功课后,笔者再次演唱时,仿佛身临其境,情感油然而生、声音不在平淡无情、演唱甚是投入,音乐情绪与演唱情绪一并达到高潮时、加上音的高低起伏过大,小腹没有力气,气息不稳,演唱高音会有“吊着嗓子”这个情造成音色失去美感,如果关注太多的技巧从而容易失去了对情感的思考,很显然,效果很令人失望。

所以在作品的演唱处理中想要以情动人,需要将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平衡,需要准确把握作品内容及情感,从而准确的将作品的感情演唱出来。

四、结语

通过研究探春及《分骨肉》的人物形象及作品情感的表达后,笔者深切的感受到了红楼梦中音乐的艺术气息,并有了一个新的高度的认识。歌唱应以作品内容的情感传达为意图,而身为一名声乐学习者就更应该懂得这个道理,但往往我们太注重演唱的各种技巧而忽略了情感表达,所以我们需要对作品进行正确的情感剖析,利用自己所能把握的演唱技巧加以演绎,通过演唱从而将作品的情感感染听众。由于笔者知识、认知能力有限,所以在对插曲《分骨肉》这一作品着手研究时难免会有不足之处,以期可对《红楼梦》音乐爱好者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洋.歌曲《分骨肉》的音乐艺术探析及演唱处理[J].北方音乐,2012 (4):74-74.

[2]刘璐.艺术歌曲《分骨肉》的演唱技巧[J].大舞台,2014 (10):177-178.

[3]陈楠.红楼一曲声声叹——电视剧《红楼梦》插曲《分骨肉》演唱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4]王一颖.浅谈《分骨肉》的音乐表现[J].黄河之声,2015 (21):80-81.

[5]陈楠.红楼一曲声声叹[D].山东师范大学,2015.

[6]彭知辉.《红楼梦》贾探春自卑心理浅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4,4 (3):4-6.

[7]李鸿渊.《红楼梦》中迎春、探春、惜春形象比较谈[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0 (5):14-20.

[8]张同胜.《红楼梦》中贾探春的伦理身份论略[J].红楼梦学刊,2015 (2):7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