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虹 台州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文化生活频道

在这档节目当中最明显同时生成节目特征的就是全新新生代的出境记者的外景主持,在整体节目当中有二分之一的时间他们都会呈现在镜头当中,运用实际生动的旅行感受,自然顺畅的语言,给观众叙述自己亲眼看到和自己的想法。这类具有互动性的节目形式存在十分显着的教学优势,具备生动、形象以及强大的亲和力与渲染力,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同时产生深刻的记忆。

一、旅游节目外景主持

近几年,旅游渐渐变成人们休闲娱乐过程中普遍的活动途径,电视旅游节目也随之快速地发展。“过去的电视旅游节目具备娱乐、服务和审美三大作用”,为了更有效地强化节目的观赏性,为观众服务,各大电视台都想要在节目模式和内容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比如《花样爷爷》、《跟着贝尔去冒险》、湖南卫视的《花儿与少年》和《带着爸妈去旅行》,都是以明星真人秀的规划模式,增添了节目的娱乐性。

在《远方的家》节目就“把中国悠久的人文历史与自然生态与电视语言进行了一次有效的结合。这个栏目注重百姓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同时欣赏美丽的景色、品味民间的美食、感受旅行的趣味性,带来真实的旅游讯息,引导大众挑选旅游地点与出行的形式,展现我国的大自然人文的美,发扬深厚的民族文化。”《远方的家》这则栏目创办于2010年,节目的形式已经相对更稳定和成熟,在收视率和节目的内容方面都有美誉,在旅游类的节目当中是最经典的一个栏目。

因为旅游类节目内容的需求,在目前大多数的旅游类栏目当中,主持人常常是处于“体验人员”的位置,也就是让主持人替代群众去旅游的目的地进行观赏的身份再开展主持工作。这还需要这类节目的外景主持在主持的方式上展现出以下的特征:第一是“交互性”,“体验人员”一方面应该和当地居民展开互动,还应该和观众有一定的互动。比如,《远方的家》一名出境记者在四川成都的宽窄巷子里感受成都有名的小吃“三大炮”的时候,向师傅咨询制作的方式,同时和观众们描述自己在品尝时候的真实感受。第二,主持人的表达应该运用日常的语言,《远方的家》中出镜记者的风格应该轻松不做作,行为举动更生活化,就好像行走的一个游人,提供给观众比较实际的体验。但是,在这同时也需要防止太多的日常用语当中的“边角料”,应该确保语言的运用要精准。

二、《远方的家》出境记者外景主持的特征

(一)镜头感

《远方的家》摄像组的记者在出境的时候固定要身穿印有节目logo 的户外服装,色彩明亮,女记者要呈现朴素大方的妆容,在镜头当中更加的亲切和自然,更轻松。出境记者的目光,动作对于设想工作存在关键的暗示作用,在实施外景主持的时候镜头就代表观众的目光,主持人要随时注意镜头的位置,同时指引它能够跟随自身的目光和动作,感受自身的体验,最终实现主持人语言与镜头语言相互的填补,达到相辅相成的成效。出境的记者在实际主持的时候常常处在一边看一边说、一边走一边说、一边感受一边说,或是在乱哄哄的环境当中说的状况下,如何促使节目的拍摄实现中心的确立,主体的显现,就要求出境记者与摄像人员之间的默契配合,相互照应。所以,在出境之前的交流十分关键,将自身预想的主持语言内容提前和摄像师沟通好,同时与他一起思考机位的转换,镜头移动的轨迹,出境的契机,镜头的角度,方向以及构图等等,能够十分有效地带动摄像师的创造力,获得最好的摄影录像效果。

(二)体验感

记者田川在节目摄像完成以后说:“作为一名‘80 后’尤其是一个在城市当中成长的孩子,有这种契机能够让我深入到底层的老百姓当中,同他们聊聊天,一起吃饭,一起劳动,这于我而言是十分珍贵的经历,在边疆的每一天均是一种新的感受”这倒是让我联想到了中国新闻界最有名的一句话:“一头汗两腿泥,才可以写出好的新闻”作为一名专题节目的主持人员,过去许多的串词与问题常常是编导规划好的,“同时这一次的边疆之旅,我所表达的话百分之八十都是我自己在现场有感而发的真实内容,一切都是真实的,我想这或许就是对于上述那句名言的一种有效证实吧。”这段记者的话有效地解释了《远方的家》系列节目成功的中心力量,即扎根底层,靠近群众,注重感受,深入实践。在节目当中,记者人员与老百姓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劳作;与边防战士共同在边境线上进行巡逻,巡视界碑;和民间艺术家学习民族的歌舞与民间手工技巧;在实际节目当中,记者不是处在旁观者的未知,而是一个实际的百姓生活的感受者,获取最形象的场景,开发最打动人的故事,来提高节目的吸引力与渲染力。

三、结束语

《远方的家》的出境记者优秀的主持工作,长距离的电视采访举止,庞大的节目内容,不单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真实靠谱的素材,让我们凭此能够总结出这类文化旅游节目记者在外景主持的关键特征,同时让我们可以以此作为机会,更进一步地深层开展对记者型主持人理性化的分析,科学地推动我国电视领域的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