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汝昌 云南人民出版社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我国当前国情全面、准确、科学的判断。这充分说明,我国人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将达到历史“峰值”。作为文化出版行业编辑,应该欣喜地看到,属于出版行业的机会已经到来。那幺,编辑作为文化产品的参与者、缔造者,应该怎样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努力提升素养,出版优质产品?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下新时代背景下编辑的自我修养。

一、培养较高的思想文化素养

思想是文化的内涵,文化是出版的本质。编辑处于出版工作中的中心位置,其思想文化素养是基本的“看家素养”,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将自己的思想行动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相融合,并将其贯穿于出版过程始终,要深入学习、认真领会、真正实践,做到为时代“立心”,为人民“立命”,为自己“立业”。思想文化素养的提升,对编辑水平、编辑能力的提升也有作用:明确了编辑出版的目的和意义,才会在出版过程中不忘宗旨,做好服务。编辑作为舆论导向的引导者,更要加强自身修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从思想文化入手,综合提高个人素养,要结合文稿内容,锻炼自我的编辑意识:作为一名编辑,要有“火眼金睛”,要有“真知灼见”,在专家审稿之前,应能对一篇稿件的专业特色、主要学术观点、结论及技术保密情况进行藤真审阅和思考,初定文章的取舍[1]。编辑要承担起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二、培养自觉的奉献精神

编辑行业,自来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属于“幕后英雄”的角色,新时代背景下,特别是人心有浮躁的倾向,想要静下心来,安心做一名“默默无闻”的编辑,就更难得。所以,在新时代,为了弘扬优秀文化、传播优秀作品,惠及更多读者,就更要求编辑要有自觉的奉献精神。“我们默默奉献,好比无人看重又无法离开的空气;我们为人作嫁,好比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一句话,道出了编辑工作的重要和些许无奈:编辑的劳动具有一定的隐匿性,更多时候是埋头故纸堆,“寻章摘句”,咬文嚼字,要求编辑要自觉奉献,抱有对职业的平常心,以为读者出版精品为最终目的,孜孜矻矻,心有方向,切实做好编辑工作。[2]

三、培养出色的服务意识

编辑为何叫做“媒体人”?笔者想,编辑这个行当,本身就具有“媒人”的性质:要一手托两家,既要服务好作者,更要服务好读者,要做好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润滑剂”,同时还要以出版物为依托和媒介,做好为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服务。编辑业务虽然繁重,但始终不能缺少与作者的沟通联系,甚至要帮助作者打消疑虑,鼓励其安心创作、专心创作;编辑还要倾听读者的心声和意见,及时将读者的意见、市场的变化,反馈于作者,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所以,作为编辑,应当努力培养出色的服务意识。

四、培养编辑出版的“工匠精神”

为追求出版行业的利益最大化,业内曾流行“以码洋论英雄”的业绩考核体系,出版物跟风严重,“速度与激情”成了出版业的常见态势,审稿时间大幅压缩,“三审三校”成了摆设,导致编辑人心浮躁,很少有人能“安心做一本书”,出版物质量下滑严重,导致了工匠精神的缺失,使得我国出版行业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

针对如此让人堪忧的状况,国家层面也有所思考。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针对编辑出版行业,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中国编辑学会提出了“倡导工匠精神,做学者型编辑”,力图“通过总结历史上的编辑大家与现代优秀编辑的工作经验”,重塑编辑的工匠精神。

编辑的这种“工匠精神”,就是要在编辑出版上实事求是、永不满足、张孜孜不倦和进取精神,没有这个精气神,是很难编辑出版优秀作品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即便作者的水平再高,书稿的质量再好,依旧需要业务过硬的编辑来“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使文本实现从文稿到作品甚至传世佳作的“华丽转身”,这其中离不开编辑的精耕细作、推敲打磨,这就是典型的“手艺”,也是编辑“匠心”的集中体现。编辑的专业态度和工匠精神,直接决定了出版物的“面貌”:是否每一个字词都妥帖、是否没一个标点都正确?数据、结论、推断,是否都能经得起推敲?阅读出版物之后,是觉得“面目可憎”还是“神清气爽”?这些都取决于编辑是否进行了科学严谨的核对与调研,是否对细节进行了孜孜不倦的优化,可以负责任地说,没有一部传世佳作,背后不渗透着编辑出版工作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五、培养起终身学习的理念

要加强编辑的自身修养,就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做一名“杂家”。要努力培养起自己的创新力,打破学科壁垒,将知识融会贯通,跳出思维定势,遵循出版规范基础,在出版形式、出版内容上推陈出新,还要学一些现代编辑手段和营销理念,使得自己时刻保持对新知识的“饥饿感”,以此打破“本领恐慌”,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为出版行业做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