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美 高佳昕 黑龙江大学

一、夏目漱石先行研究

夏目漱石在日本文学使上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是一面旗帜,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英国文学研究者。夏目漱石生于1867年,当时的日本社会处于非常不安定的状态,而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开始了明治时代,夏目漱石可以说是和明治时代同时开始的。在这动乱的时代下,漱石的家境也不好,在家中又是不受欢迎的孩子,被送去盐原家当养子。在这种状态下成长的漱石,将内心的痛苦和悲哀反映在作品中。

对于《心》的研究首先是对先生的形象、对K 的形象、对其中的女性“静”的形象的分析。如李素在“浅析夏目漱石《心》中“K”的形象”(东岳论丛,2010年12月)中写道,K 最开始接受的都是传统的儒家教育,但是在明治革新之后,学习西方的文化,西方尊崇自由平等,人性的开放。因此K 成为了两种文化的混合体。

然后是从《心》中看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先生的叔父为了钱,欺骗还在上学的他,使他深受伤害,不愿意再相信别人,认为人都是自私的,利己的。先生为了追求小姐,背叛朋友,最终导致K 的自杀。在这部作品中多处体现了夏目漱石对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看法。

此外,探究K 和先生的自杀与明治精神的研究。如曹瑞涛的“为“明治精神”而殉—夏目漱石《心》中“先生”之死分析”(外国文学评论,2011)。曹志明的“夏目漱石的“明治精神”—再论夏目漱石《心》中“先生”之死”(外语学刊,2013年第3 期)。而两篇文章中对夏目漱石对明治精神的态度解读是完全不同的。那幺明治精神到底是什幺样的一种精神?夏目漱石和明治精神到底有着什幺样的联系?到底是为什幺而殉死?

二、明治维新与明治精神

明治维新与西方的改革不同,西方的改革一般都是自下而上,民众由于对政策制度等方面的不满,有一些有新思想的人带领百姓起义,与政府抗衡,最终逼迫政府改革。但日本的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意识到必须改革,从而颁布政令开始改革,民众与其说是被引导着改革,不如说是被迫改革。改革的内容包括许多方面。社会体制、文化、教育、引进近代西方工业技术、军事、宗教、交通、司法等。可谓 从国家政策到百姓生活,涉及到了许多方面。人都是需要慢慢改变的,百姓同时受到这种大的冲击,不可避免的感到无所适从,而此时的天皇已经是掌握着权力,所以民众必然产生追随天皇、盲目听从天皇的结果。

明治精神是明治天皇时期才存在的,“明治精神”一词是由夏目漱石而创造的。但是明治精神并不等于明治天皇。明治天皇只是一个人,无法代表明治精神。只能说天皇的身上深刻地体现了明治精神的精髓。明治精神首先是一种混合的文化。明治维新之后,学习西方的教育、文学、技术,各方面都开始学习西方,打开国门学习西方对国家的发展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但是在初期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偏差,东西方文化产生强烈的冲击,使知识分子、学生等都产生了迷茫、无所适从的感觉。没有文化归属感。这种文化占据了明治精神很大的一部分。所以首先明治精神绝对不是一种积极的,受人尊崇的精神。其次,每一种精神都有一个领导者,其后会有很多追随者,才可以成为一种精神。领导者理所当然是天皇,天皇是一切政策名义上的发起人,天皇的言论对于民众的态度有很大的影响,天皇决定民众的行动方向。民众对天皇都有一种盲目的听信,甚至愿意为天皇赴死。但是是不带有理智的,是一种畸形的情感。民众这一大部分人代表了明治精神的主体,但是天皇决定了明治精神的方向。而天皇制也不是天皇决定的,虽然名为天皇制,但是决定这种制度的人并不是天皇,而是天皇下面的大臣。所以坂口安吾在《堕落论》中表现的就是反天皇制但是并不反天皇。天皇处于高位但是实际上对于政策的制定也很无奈。夏目漱石的经历对于创作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明治精神所包含的积极的含义比较少。而更多的是消极的不安、不信任等人与人之间的怀疑与偏见。

三、结语

明治天皇只是天皇制的名义上领导者,决定了明治精神的方向,代表了明治时代。但是明治精神不是一种有明确内容主题的精神,而指的是明治时代的人们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大多数人都成为了明治时代的受害者,接受东西方文化等多方面的冲击,无所适从。夏目漱石也不例外。所以夏目漱石对于明治天皇没有盲目的崇拜与尊敬,而对忠诚的乃木希典大将的殉死感到触动。传统的武士道精神是仍然存在的,西方新传来的东西带给他们的只有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