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卓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播音发声如何“声情并茂”?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它是存在于人际交流中的有声语言,播音是一种语言传播行为,是有别于日常口语交流,具有艺术性的有声语言样态。其中,情感、发声、气息的有机结合成为影响播音发声的重要环节。情,是我们播音发声过程中的依托;声,是播音员主持人通过技巧进行的规范化的语言加工,使思想感情通过电声设备传达出来的有声语言;气,是播音发声中的根本。情、声,气的关系并不是孤立的,应该统一于稿件中。

一、气随情动

播音发声的用气研究中,通常情况下呼吸可分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气为声之本,音之帅,发声依靠的是声带及共鸣,如气弱则声带振动不全,声音不饱满;如气浊声音振动时会带杂音;如气散则振动声带的力量不集中。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如果呼吸的位置过高,会声紧、气浅,如果呼吸位置过低,则会出现气深,声拙。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以上所说的胸式呼吸及腹式呼吸都并不科学,而在目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较为科学和完善的呼吸方法是胸腹联合式呼吸法。如何使气息有放有收,收放自如?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晓华说,呼气发声的两种意识是“吞”与“吐”的控制,“吞”是内收,“吐”是外送,从感情运动的需要方面及有声语言的艺术化角度分析,只有吞吐结合才能表达自如。而在实际的播音教学中,“吐”这种训练方式学生更易掌握,运用吐的控制方式,以强化在用气时腰腹部的正确生理感受,而“吞”这种训练方式还需持续加强训练,增强气息的控制力。我国古代戏曲就对气息的重要性有了认知,尤其在唐代,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说到(1),气息,乃歌唱之命脉,善于唱歌的人都能调整还好自己的气息,气出丹田,从而发出美妙的声音。

二、声随情出

情感、发声与气息从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分析,语音质量的标准与情感、呼吸紧密相连,而语音是一种特殊的声音,由于情感、呼吸方式不同,会造成表达者的语言发音状态也不相同。播音发声情感表达中,语音发声质量又决定了是否能准确的传达语义和情感,可见,声随情出,气与声存在辩证关系,语音是承载语义和传递情感的重要载体。有声语言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由内部语言外化而成,二是由文字语言转化而成。第一种是对人们日常语言交流的概括,是有声语言的基础形态,第二种则是以文字语言为创作依据进行的二度创作,把文字语言转变成有思想、有交流、有目的、有对象、有感情的有声语言高级形态。

张颂老师在《论语言传播的三重空间》中指出(2):有声语言包含生存空间、规范空间、审美空间。而生存空间是语言交流中的基础,规范空间及审美空间是对生存空间的升华。因此,播音发声的语言表达中,如何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我们需要加强对规范空间的约束及审美空间的再创造。

三、气与情、气与声的辩证关系探析

情感与态度、感受也是相互依存,无论是人际间交流还是大众传播,每一次的语言活动,都是语言的使用者、目的的实现者,而在语言传播的过程里都不是简单的发声,怎样做到“言为心声”,传播者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至关重要。“情感”融于“态度”中,两者间的内向感受需要协调一致,由于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特征,“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具体过程极其复杂,可以成为主观意识领域的一个大千世界。情感,是内在,是语言发声的灵魂,因此,在播音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潜能。1.可用播音主持创作基础中内部技巧“情景再现”的方法使自己感同身受。2.可有镜头语言及音乐特技辅助情感,增强有声语言的意境。

众多的研究也为气与情的辩证关系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张颂在《朗读学》中,对不同的情感及气息的变化所呈现显着的特点做过以下描述:(3)“爱的感情,气徐声柔;憎的感情,气足声硬;喜的感情,气满声高;悲的感情,气沉声缓;欲的感情,气多声放;惧的感情,气提声凝;急的感情,气短声促;”在朗读中情感、气息绝不是孤立的,是交错结合、结伴同行。

情、声、气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播音发声的重要关系,张颂在他发表的论文《浅谈播音中情、声、气的关系》中既有理论的概括又有技巧的总结,这篇文章提出,情取其高、声取其中、气取其深的观点。情、声、气三者关系:气托声,声传情,这也强调了发声的心理依据。

情、声、气的关系里需要形成一个循环互动系统,情会促动人类的呼吸,从而影响在言语表达过程中的实际发音,以及播音创作基础里语言传播的明晰性及语言传播的准确性。如何在播音发声的过程中达到字正腔圆、呼吸无声、语势稳健?情取其高,声取其中,气取其深。我们在播音发声中要以声传神、以神传情、以情动人、以人为本,在具体播音教学中,做到用声技巧与情感并重,以声传情,以情带声,从而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注释:

(1) [唐 ]段安节:《乐府杂录》,《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第1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 46 页。

(2) 张颂.序[M]//李晓华.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发声艺术概要[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

(3) 张颂[M]《朗读学》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年8月,第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