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凤仁 南丹县电视台

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与发展是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步进行的,其指导思想为以人为本,同其他类型的新闻报道相比,民生新闻出境记者的素养和能力有所不同,民生新闻以现场报道为主要形式,因此要求出境记者 要充分联系起民生新闻的特点和要求,掌握现场报道民生新闻的技巧,进一步做好现场报道[1]。

一、民生新闻的现场报道特点

在民生新闻事业中,现场报道往往是最能够说服、打动观众的,其最注重的便是真实性、及时性,而前者主要是要求出境记者客观再现与评价整个民生新闻事件,而后者则主要是对民生新闻事件现场报道的时间提出了要求,即可以在第一时间抓住事件中快速消失的场面,很快把整个事件向电视观众呈现。同时,鉴于现场报道是出境记者真正到事件发生地,报道现场的实际情况,所以便对其自身形象有很高的要求,并要求其注重行为表情与语言表达,把报道的对象直接真实地体现在电视屏幕上。除此之外,在现场报道中,出境记者不仅要在现场把整个新闻事件交代清楚,且还需要让现场人员与电视前的观众积极参与进来,有效解决发现的民生问题,在现场报道中,记者应更多的让观众将心声表露出来,对事实予以还原,而不能自顾自的说。

二、民生新闻出镜记者应具素养及报道技巧

(一)自我定位。出境记者在现场报道中最主要的任务便是进行报道,其并非新闻事件的制造者[2]。若事件已经结束,则出境记者不但要如实记录下事件,还应扮演新闻事件的导演一角,在报道过程中,需扮演记录者与旁观者的角色,不能充当新闻事件的主体或者当事人,介入到事件中,也不能直接干涉事件的发展,又或是传播对舆论导向不利的消极言论,出镜记者需有一个理性的头脑,对自身情绪予以控制,在观察问题的同时做出快速反应,并对观众和舆论予以正确引导,千万不能受到现场氛围的影响。

(二)报道技巧。合理选择现场报道地点和采访对象,很多时候,民生新闻出境记者都会遭遇突发情况,所以就很有必要合理选择现场报道的地点和采访的对象进。由于被采访对象的表达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无法提前确定其表达的内容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就一定要慎重选择场报道地点和采访对象。

(三)培养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对记者而言,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良好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因为出镜记者常常在现场报道中遇到很多突发的情况,要求其反应非常快,所以就必须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但逻辑性思维能力也必不可少。

(四)对自身形象予以重视。由于民生新闻记者深入事件现场的情况非常多,且在现场报道时给人亲切感、现场感,所以出镜记者必须严格要求自身着装仪态、行为举止,在报道中不能带有不良习惯动作,避免让观众心中的民生新闻形象受到破坏。

(五)具备敏锐的新闻洞察力。针对新闻事件的突出特点,出境记者一定要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一方面将新闻事件全面系统的掌握到,对独特深层次问题展开进一步挖掘,另一方面还需在有限的事件中清楚交代新闻事件,将观众最关心的新闻内容抓住。

三、针对具体新闻做好现场报道

(一)前期准备工作充足

记者在报道新闻前,需先了解事件内容与方向,以将新闻立意与采访报道做好。针对发生的突发事件,要求记者在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积累各种知识。虽然记者无法充分的认识与深刻的了解所有领域,但在采访专业性领域之前,就要求记者必须将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充分了解采访内容,如此方可展开深入报道,但也不能只对专业性进行强调,还需将受众的接受能力考虑到,详细说明内容,这样才能促进记者采访效果的提升,让新闻质量得到保证。

(二)现场观察认真细致

当前期准备做好后,还需保持灵敏的新闻感知度,不得因为有做好的计划就在报道过程中照本宣科[3]。须知,真实性、服务大众性是民生新闻的显着特点,进而便要求记者一定要时刻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

通常基层为民生新闻的事件现场,与百姓的生活非常贴近,在展开现场报道时,有很多老百姓非常关注的细节,因而要求记者在现场,观察力一定要强,将细节处的新闻点找出,一方面对新闻内容予以丰富,一方面将老百姓的想法给考虑到。

记者的现场新闻报道与采访需要具备较高的灵活性,特别是在现场报道中有各种可能性存在,经常会和不同的人接触,遇到各种突发情况,为此便要求记者对灵活的方法予以采用,随时保持敏锐性,对采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做出充分应对。

四、结语

总而言之,从平民视角出发,草根情怀浓郁同时贴近生活、群众是民生新闻的优点所在。因此在平时的实践过程中,民生新闻处境记者一定要多对现场报道技巧予以积累,进一步发展民生新闻,让广大电视观众均对其予以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