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娇萌

摘 要: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央视网的科技人物报道进行研究。通过外在特征、职业特征和性格特征三个维度,探究央视网塑造科技人物形象的报道特点,并对其建构的科技人物形象进行反思。

关键词:央视网;科技人物;内容分析;媒介形象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08-0-02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科技人物报道是科技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一环,是指以报道科技工作人员以及科学技术专家学者或者科学技术发明者为主要内容和方向的新闻报道[1]。其报道对象通常涉及在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专家学者,包括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科研负责人、科技工作骨干等。2018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上,强调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2]。科技工作者作为科学工作和科学活动的主体,是发展国民经济、提升综合国力中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新闻媒体对他们的关注和报道,将直接影响公众对于科技领域以及科学文化的认识。但当前,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媒介形象塑造仍面临挑战。一方面,受制于题材和专业门槛,有关科技人物的报道传播影响力较为有限;另一方面,长期以往形成的报道框架和思想观念,使公众对于科技工作者存在许多刻板印象。媒体如何对科技人物进行恰到好处地报道,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研究样本与方法

(一)研究样本

本文的研究样本,来源于央视网“人物频道”。央视网作为中央广播电视台的融合传播平台,是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方针路线的重要平台,具有较强的公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人物报道”作为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我国党媒科技人物报道的主要特点。基于此,本文选取央视网“人物频道”2019年10月19日至2020年3月期间的1 000篇人物报道作为抽样框,经过筛选,最终得到105篇样本文章(主要包括对科学家或科研工作者进行详细报道的人物通讯,不含消息类报道文章)。

(二)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从科技人物的外在特征、职业特征和性格特征三个维度出发,选取性别、学科领域、职务角色、精神品格和背景要素,共五项指标作为依据,对央视网呈现的科技人物的形象特点进行分类归纳。

三、央视网报道对科技人物的媒介形象塑造

(一)科技人物的外在形象

在科技人物报道中,男性报道对象和女性报道对象出现的频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媒体对于报道对象性别选择的倾向性。在105篇样本文章中,有关男性科技工作者的报道文章数量达95篇,占总数的90.48%;而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报道仅有10篇,占总数的9.52%。由此看出,在央视网的科技人物报道中,媒体对于男性科技人物的报道更多,占据了九成以上的比例。这一方面显示出,男性工作者在科技领域占比十分庞大,同时也说明,在这样的性别基数下,媒体更容易关注到那些男性科技人物,并将其选作报道对象。

(二)科技人物的职业形象

在学科领域方面,央视网报道的人物对象,涉及的学科领域十分多元,涵盖多个细分专业。但整体来看,理、工、农三大领域的科技人物,尤其是从事材料学、植物学等工农业应用科学,以及与航空航天与军事工程相关的国防科学的科技工作者,是媒体报道的重点。105篇样本文章中,涉及工学、理学和农学领域的科技人物报道,分别为32篇、31篇和31篇,合计95篇,占到报道总体的近九成。而有关医学、军事学、历史学和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科技人物的报道数量较少,占比约为10%。

在职务角色方面,央视网科技人物报道对科技工作者的职务呈现较为具体,不少科技工作者身兼多职。除了院士、专家和研究员在报道中占据重要地位,机构管理者、主任、教授等也是其报道的典型角色。经统计,院士、专家、研究者或特派员身份的占比分别为33.33%、38.1%和20.95%;26.67%的文章描述了该科技工作者作为研究所所长、院长、大学校长或公司管理者等职务;43.81%的文章介绍了该科技工作者是学校或医院主任、实验室或团队负责人、教授;还有不到5%的文章指出,该科技工作者是军人,或者参与政治事务或社会活动。

(三)科技人物的性格形象

在科技人物报道中,人物的精神风貌与性格品质,是最能反映一个人物形象的指标。[3]从直接描写人物精神品格的维度出发,央视网对科技人物的报道,凸显了其刻苦奉献、爱国敬民、严谨宽和等精神特质。在105篇样本文章中,出现最多的是关于科技人物学术态度的描述,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和“刻苦钻研、大胆创新”,占比分别达90.48%和89.52%;其次是重感情和利他精神,如“爱国爱党、心系祖国”和“社会责任、社会担当”,占比分别为31.43%和52.38%;再次是对待人接物的描写,如“潜心教学、甘为人师”和“关爱他人、亲近友善”,占比分别为28.57%和25.71%。此外,不少文章通过补充经历、困难、细节和他人评价等背景要素,从侧面辅助人物形象建构,让读者对被报道对象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在105篇样本文章中,97篇文章介绍了被报道的科技工作者其本人的从业经历,占比92.38%;52篇文章重点描写了报道对象在科研工作中面临的艰难困境,占比49.52%;25篇文章从家人、爱好等角度出发刻画被报道对象的生活细节,占比23.81%;30篇文章通过引用他人评价凸显科技工作者的人物品质,占比28.57%。

四、结论与反思

研究发现,央视网作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在力求构建坚毅努力、爱国有担当、乐于奉献的科技人物形象,这无疑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正面且积极的宣传和传播作用。但同时,也有几点问题值得反思。

(一)报道对象性别比例失调,报道视野较为局限

在科技领域,虽然女性科技工作者不乏突出成就,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凸显,但其在科技人物报道中仍较为势微。媒体对于女性人物关注的不足,使其塑造的科技人物形象呈现出较大的性别差异。

(二)形象塑造不够立体,难以跳脱“刻板”枷锁

科技人物虽然成就突出、贡献卓越,但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和科研以外的日常生活。多数报道着重强调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成就,及其爱学术、重情感的精神特质,却忽略了对科技人物日常性格和生活的立体展示和细节呈现。同时,近半数报道着力突出报道对象曾面临的生活窘迫、环境恶劣和科研攻关困难等,以此体现其安贫乐道、不畏艰辛的精神品格。但如此报道容易将科技人物拉上神坛,加重公众对科研领域“敬而远之”的心理,使之不敢涉足。

(三)报道方式略显呆板,有失科学本色

在科技人物报道中,媒体倾向于通过描写人物的坎坷经历或艰难困境等,来展现被报道对象的人物品质。但表彰式、模式化的报道,容易强化公众的距离感,甚至使其产生乏味、厌倦和抵触等情绪。因此,科技人物报道应增加更多科技味。

所述综上,如何适应当下的受众需求,用灵活的报道方式构建鲜活的科技人物形象,提升科技报道的传播效果,是当前科技人物报道应当发力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汪苏华.科教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1.

[2]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5/28/c_1122901308.html.

[3]周倜.《光明日报》科技人物报道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3.

[4]张芳喜,张增一.科学家形象研究:现状与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30(10):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