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利铧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新闻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经济新闻报道成为宣传工作中的重头戏。特别是县级广播电视台,处处可见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经验、新做法。因此,作为县级主流媒体的广播电视台如何做好经济新闻报道,让经济新闻既有实用性、可看性,又能弘扬主旋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县级台;经济新闻;主旋律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0-00-02

经济新闻是新闻传播最早出现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新闻报道成为宣传工作中的重头戏。特别是县级广播电视台,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了解经济、民生等发展问题的重要平台。但是目前很多经济新闻报道由于表述过硬、缺乏深度等原因,导致可视性差的问题普遍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因此,作为县级主流媒体的广播电视台如何做好经济新闻报道,让经济新闻既有实用性、可看性,又能弘扬时代主旋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好经济新闻策划

县级广播电视台承担着上情下传、下情上达的使命,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心工作,唱响时代主旋律,打好宣传主动仗,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但是如何唱响时代主旋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好经济新闻策划是关键。由于经济新闻报道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服务性,新闻策划必须坚持真实性、创新性、实用性三个原则。从选题到报道方式等都要找准事件的结合点,精心把握度,取得最佳传播效果。2018年,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40年,如何充分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的辉煌成就,进一步了激发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我们立足新郑本地发展实际,围绕从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围绕工业、农业、商业、交通、城建、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问题,策划了《改革开放40年》系列报道,通过电视、新媒体公众号等多种传播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新郑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新成就、新面貌、新变化,节目播出后受到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把握经济新闻特点,选择合适报道方式

经济新闻的报道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通常包括咨询、通讯、特写、评论等。不同的报道形式,有不同的宣传效果。“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做好新形势下经济新闻宣传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经济新闻报道不仅要做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宣传,让受众形成对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的科学判断,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认识,对人民群众意愿的真切了解,而且要做好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公众的微观层面宣传。无论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宣传,还是微观层面的报道,都需要我们选择合适的报道方式。经济咨询一般短小精悍,可以直接用数字或者图标说话,内容不需要长篇大论。经济通讯或者特写是运用多种表现手段,比较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人物、社会情况等形式的新闻提出,让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经济评论是针对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政策、经济现象或者具体的经济事件进行评论是对经济新闻的解释,是带有观点的经济报道,具有更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做有影响力的经济新闻报道,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力”,深入一线,挖掘振兴实体经济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挖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典型案例,并把这些鲜活生动的案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我们的宣传,让人们关注把握产业、科技、财政、金融、生态、开放、安全等各个领域形势变化,进一步增强经济宣传报道的实效。

三、寻找民生视角,提升经济新闻可看性

经济生活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经济新闻要让观众喜闻乐见,就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报道民众关心的事。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按照“三贴近”的原则,从群众最关心的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入手,从这些经济新闻中找出民生视角,通过创新报道方式,增强经济新闻的亲和力,从而提高收视率。作为观众,他们的视角关注的是生活“小事”——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投资理财等;作为媒体,我们应该了解他们的需求,根据这些需求去做新闻。因为这些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小事,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要写出让观众感兴趣的经济新闻,必须从宏观的经济背景中挖掘民生信息,抓好时代前沿的新闻素材,从百姓寻常生活中寻找线索,以民生视角和服务意识来提升经济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2018年,新郑市掀起了美丽乡村建设高潮,我们在新闻中开辟专栏,对各个乡镇工作中的新亮点逐一进行宣传报道,其中《具茨山管委会:小山杏做出大产业》这条新闻,我们通过讲述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展示了新时期党员干部一心为民,发展经济的深刻主题,并大胆创新,在新媒体上同步播放,让大屏连接小屏,当天新闻推出之后,阅读量达到四百多人,一些用户纷纷留言,对这个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我们又把留言反馈给当地党委政府,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因此,要写好经济新闻,需要把握四条原则:一是注重信息价值与宣传价值的统一,在突出新闻价值的前提下实现舆论引导。二是注重宏观经济与微观现象的统一,在互相联系中认识和解释经济的发展变化。三是注重专业性与趣味性的统一,在深入浅出和增加可读性的基础上完成报道。四是注重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以人为本。关注现实问题,提高服务意识。同时,要把握四个要素:提炼新闻主题、选择适当的报道角度、采用最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和灵活运用背景材料。主题的好坏是判断一篇报道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主题应该有针对性,有思想性或指导意义。主题过大或太小都是报道大忌。报道的角度包括选题的角度,也包括取材或者写作的角度。一篇报道可以有许多角度,但是恰当的角度可以提高报道的水平。就导语而言,可以采用重要性原则,也可以采用趣味性原则。新闻素材就是报道中所采用的数字或者材料,素材应该为主题服务,应该注意素材的客观性,消息源的多样性,在用数字说话的同时避免枯燥乏味。例如可以用折算法代替枯燥的数字,注意采用对比的方法和穿插叙述的方法等,还要适当剪裁,避免材料堆砌。在经济报道中,许多内容是非常专业的,因此背景材料的运用就非常重要。一般来说背景材料包括历史背景、事件背景、人物背景、文化背景等。学会利用背景材料还可以增加新闻的知识性和可读性,从而增加报道的深度。

四、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做专家型新闻记者

有人说,对记者的要求就是“良知”二字,拆开了看一个是良心,一个是知识。具体到经济新闻记者的素质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理论与知识素养;好的财经记者,实际上应该是经济学家,特别是在所报道的领域,应该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家,不仅应该掌握新闻传播学,还要了解社会科学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知识。经济新闻本身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密切联系,所以专家型记者是这个时代对记者提出的更高要求。二是业务技能;业务技能是经济新闻记者完成经济报道所必须举办的专业能力,包括捕捉新闻的能力、通过采访调查而收集新闻素材的能力、写作表达的能力、社会活动与公关能力、利用各种工具的能力五个方面。三是职业道德。除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遵守宪法、法律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捍卫新闻的真实性。特别是经济新闻,一个数字弄错了,造成的不良后果是无法挽回的。

五、结语

总之,县级广播电视媒体,要通过做好经济新闻,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让观众常看常新,丰富电视荧屏,弘扬时代主旋律。一方面要让观众“想看”。我们的电视节目要在最大程度上、最大范围上满足观众的需求,把传播内容与受众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最核心的需求相对接,给观众以观念的启迪、行为的影响、思考的空间;另一方面要让观众“爱看”。我们的节目在节目形态、表达方式、传播手段上,要和目标观众的接受习惯对位,和现代传播的规律对位,要利于接受、便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