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蝶 谢苑苑

摘 要:中美合拍电影是传播文化的有效方式,但是在理解和重现中国深层文化时,仍然会因为文化差异、市场需求等原因造成对中国文化的误读。文章以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为依据,以中国的家文化为主题,分析电影《雪人奇缘》中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以及中美文化在影片中的糅合。研究发现,该影片对中国的家文化误读主要体现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力距离和长期导向—短期导向三个维度。

关键词:文化维度理论;误读;家文化;《雪人奇缘》

中图分类号:G206;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5-0029-04

当今世界越来越重视文化交流,不同的文化之间的交流深受各领域学者的关注。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文化误读是普遍存在而难以避免的。所谓文化误读,即按照自己的文化传统、思维模式和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1]。文化误读有两种常见的形式,一种是无意识的误读,当事人用自己熟悉的价值观去评价另一种文化中的行为;另一种是有意识的误读,这种误读往往出于某种实际需要,不同于无意识的误读,一般比较稳定,难以改变[2]。

在影视领域中,对动画影片《花木兰》和《功夫熊猫》系列研究比较详尽。研究者认为这两部影片中存在大量的中国元素,虽然有对中国表层文化的正确解读,但是对于中国深层文化存在误读,创作者有意地融合了中美两国的价值观,使影片为全球观众所接受[3]。另有研究总结中国元素在西方电影中的呈现,发现中国形象在西方电影中的评价随国家实力的变化而变化[4]。在美剧等影视作品中,如《欲望都市》《老友记》等,中国人的出现大多伴随着素质低下、行为怪异等特征[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些影视作品表现出来的粗浅的中国传统文化,暴露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和不解。

针对特定的作品中对中国文化的误读,现有研究多从主观的角度分析影片中的中国元素和形象,缺少理论的支撑,不能系统、全面地分析特定场景的误读。文化具有普遍性,因此对其的解读应该从社会的普遍特征出发,基于两种社会的文化差异分析。在文化维度理论的支持下,能实现对特定的误读进行系统的分析。本文以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作为依据,分析影片《雪人奇缘》对中国家文化的误读,理论性地探讨这种文化误读根本上是由于两国文化差异导致,并以此为参考,对未来中美合拍电影的发展有一定跨文化意义。

一、霍夫斯泰德文化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吉尔特·霍夫斯泰德对不同国家的文化类型提出了一个四维度的辨识模型,包括权力距离、集体主义—个体主义、男性气质—女性气质、不确定性规避[7]。在参考了华人价值观调查后,加入了第五个维度:长期导向-短期导向,完成了国家文化五维度模型。另外,在世界价值观调查的影响下,该理论发展出了第六个维度——自我放纵和约束[8]。

(一)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是指在松散的社会框架中,人们只需要照顾自己和他们的直系家属,社会不要求他们去照顾其他的人;与之相反的集体主义指在紧密相联系的社会框架中,人们可以指望他们的亲戚或者特定群体的成员照顾自己,并且可以通过这个过程来获得他人的信任[7]。一个社会在这个维度上的得分高低反映了人们在表示自我形象时是偏好用“我”还是“我们”来定义自己。

(二)权力距离

这个维度表达了社会中较为弱势的成员对于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接受和期望程度。这个维度的根本问题是,社会中的人们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7]。

在权力距离很大的社会中,人们普遍接受等级制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位和位置。而在权力距离小的社会中,人们会想努力寻求权力分配的平等,他们往往需要合理的解释才能接受权力分配的不平等。

(三)长期导向—短期导向

不管是哪一种社会,都需要回顾过去吸取教训,也需要迎接当前和未来的挑战,但不同的社会对这两个生存目标的优先顺序不同[7]。在这一维度得分较低的社会,宁愿保持悠久的传统和规范,对于社会变革持有怀疑的态度和眼光。而那些得分较高的社会则相反,他们会采取更加务实的方法:他们在现代教育中鼓励节俭和努力,以此来为未来做准备。

(四)不确定性规避

不确定性规避表述的是一个社会中的人们对于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感到不适的程度。这一个维度的基本问题是,对于未来是无法预知的这个事实,人们是如何应对的,是努力去控制自己的未来还是听天由命[7]。在这一维度得分较高的社会的人们有着严格的信仰和以此为准的行为准则,他们不能容忍非正统的行为和想法。不确定性规避比较低的社会则保持一种放松的态度,他们认为实践比原则更加重要。

(五)男性气质—女性气质

在男性气质社会中,人们偏向于追求成功、英雄主义、自信和成功的物质回报[7]。整个社会在总体上更加有竞争力。与之相反的女性气质的社会指的是注重合作、谦虚、关心弱者和生活质量的社会。 这样的社会总体来说更加以共识为导向。在商业背景下,男性与女性有时也与“强硬与温柔”文化有关。

(六)自身放纵与约束

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就一直面对着一个挑战:幼儿社会化的程度[8]。如果没有社会文明,人类就不能称之为人。自我约束和放纵这个维度定义了人们控制欲望和冲动的程度。对欲望的控制相对比较弱的话,就称为放纵的社会,而控制比较强的社会就称为约束的社会。因此文化可以被分成两种:自我约束和放纵。

二、文化维度理论下《雪人奇缘》中的家文化误读分析

(一)影片概述

《雪人奇缘》(Abominable)讲述了来自繁华城市的小艺意外在屋顶发现传说中的雪人大毛,决定与小伙伴阿俊、鹏鹏一起护送雪人大毛回到家乡珠穆朗玛峰的故事。截至2019年10月13日,该影片已在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上映,累计票房超过1亿美金[9]。《雪人奇缘》由东方梦工厂和美国梦工厂共同制作,是一部中美合拍的以中国现代社会为背景的动画电影。影片中让人惊艳的中国名胜古迹和贴近民众生活的当代中国生活风貌让这部电影在中国观众心中有不俗的评价。但是影片中的部分人物和剧情的设计在中国人看来仍然有些生硬和不解。

(二)基于文化维度理论的中国家文化误读分析

1.凸显自由独立,弱化家庭责任

中国社会在文化维度理论中属于集体主义社会,而美国属于个人主义社会。影片中对中国的家文化有两个方面的误读,其描述不符合中国社会的集体主义特点,更加偏向个人主义社会。

首先是家庭成员的责任观。中国社会是集体主义社会,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感主要体现在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对于未成年的子女,父母有义务保护孩子的人身安全、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影片中小艺擅自离家旅行,仅通过电话,家长就不再追问。该剧情忽视了小艺家长的监护人责任,在知晓小艺由于父亲去世而情绪低落时,任其离家出行,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创作者为了突出小艺与家人之间的关系的转变——由私自离家出走到回家后向家人打开心扉,将家庭责任弱化。这种对中国文化的有意识的误读,弱化了家长和青少年之间可能产生的冲突,满足影片“合家欢”的效果。

其次是对家庭成员隐私的看法。中国社会对于个人隐私的注重程度不及一些欧美国家,在家庭成员之间,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在传统家庭中,父母作为长辈,是家庭的主要组成,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家长在家庭沟通和决策方面对小辈有很强的控制权[10],家庭和睦往往优先于个人情感。而美国家庭强调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更原意和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而不是通过侵犯其隐私来限制他们[11]。在影片中如下几个场景能够较好地说明小艺家庭对孩子隐私权的看法:

小艺在假期早出晚归,拒绝和家人交流,被家人问及去处,就三言两语搪塞。但小艺的母亲从不刨根问底,尊重小艺的隐私和自由。母亲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能在进房间前敲门,十分尊重小艺个人隐私。

为了确保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义务能够履行,监护人必须了解其监护的未成年人,享有对未成年人的私人事务的知情权。父母普遍认为自己有权了解子女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隐私权的忽视非常普遍。影片中母亲对孩子隐私权的尊重是有意的设计,创作者为了突出小艺叛逆的个性,为后续小艺发现雪人并踏上旅程铺垫,是对中国家庭中的隐私观有意识的误读。

2.表现平等亲密,减弱权力距离

在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中,中美两国在权力距离维度的差距非常大。中国是典型的权力距离较大的社会,强调长辈在家庭中的权威性[12]。中国社会讲究小辈要尊重长辈,由于儒家文化在中国的深远影响,这种不对等关系已经被广泛接受[13]。而美国社会权利距离比较小,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美国父母很早就开始培育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遇到问题会先问孩子的想法而不是要求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处理[14]。在美国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有双向的尊重和付出,关系更加平等。

小艺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影片的一条暗线,贯穿着整部电影。小艺和父亲之间属于“友情式”的亲子关系,父亲喜欢拉小提琴,小艺也因此非常崇拜父亲,父女之间就像朋友一样拥有共同的爱好。

小艺和母亲的关系,影片中更多的描述是两者之间的不和。影片中,母亲邀请小艺拉一曲小提琴时,小艺为拒绝表演而撒谎。母亲对小艺卖琴很失望,但是却没有过多的质问,尊重小艺自己的选择,两者的关系相对平等和谐。

从小艺和父母亲之间的关系中可以看出,在小艺的家庭中,父母亲的权威性都不是很明显。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分工也很有特征,影片中,小艺和父亲的关系非常融洽,父亲是小艺小提琴的启蒙者。从父亲和母亲在家庭中的分工上来说,父亲在家庭中着重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的成长,母亲则是偏重孩子生活方面的照顾,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没有一方附属于另一方的表现。

总的来说,小艺的家庭从文化维度角度上来分析与美国式家庭更加接近,权力距离比较小,成员之间的相互平等等。这是由于中美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对中国的家庭文化在权力距离方面的无意识的误读。

3.注重短期体验,弱化未来期望

长期导向意味着培育和鼓励以追求未来回报为导向的品德——尤其是坚韧和节俭;与之相对的短期导向, 意味着培育和鼓励关于过去和当前的品德——尤其是尊重传统、维护面子,以及履行社会义务等[15]。中国社会是典型的长期导向的社会,而美国属于短期导向的社会。中国人乐于考虑未来的生活和回报,有储蓄、养老的习惯,这都是长期导向的体现。而美国社会更加注重短期效益,讲究通过个人努力取得快速的成果。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中素来有养儿防老的说法,儿女被要求孝敬顺从长辈,长大以后赡养父母[16]。因此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未来发展,以至于在上学的时候就已经设想好孩子的一生,并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规划执行。但是,以美国为例,子女在能够独立生活后往往会离开原生家庭,独自生活,父母很少会干预子女的未来规划[17]。在这样的文化中,家长更加注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培养其性格、爱好和处理各种不同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和中国家长有很大的区别。

两种文化对于孩子的未来期望和目的不同,导致其教育方式也有很大差异。中国家长尤其表现在对孩子学习成绩的严格要求。父母希望孩子能够用知识改变命运,找到好的工作,使未来的生活有所保障,因而十分看重学习成绩[18]。美国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在享受生活过程中学习生活技能,成为一个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社会人,这样的目标更加简单而容易达成。父亲培养小艺的兴趣和爱好,在这个过程中向她传达坚持不懈的价值观,是希望小艺能够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努力前行。小艺的父亲曾经想带他们一家人去很多地方旅游,这也是其注重体验生活的表现。创作者忽视了中国家庭中普遍具有的对未来的计划和期望,尤其是家长对孩子的未来预期,属于一种有意识的误读。

三、减少文化误读的建议

(一)理解集体内涵,避免简单概括

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中,中美两国在集体主义—个体主义这一维度上的差别最大。减少两国之间的误读应该在充分理解两国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行。针对外来文化的创作,要在深入理解其文化内核的基础上进行,不能用己方文化背景和价值观进行片面、主观的理解。中国作为典型的集体主义社会,中国家庭追求家庭圆满,但在青少年叛逆期,这种“圆满”容易会被破坏。针对这一特殊阶段的家庭关系,外国创作者看到青少年为了实现自己理想而反抗父母,但这不能否定中国家庭是一个小集体的本质。外国创作者需要了解,中国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其成员之间有很强的责任和义务的观念,不能将青少年的叛逆简单理解为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不能将父母的态度简单地概括为放任。

(二)重视传统权威,减少文化拼凑

权力距离反应了一个社会中人们对待不平等的权力的态度。中国属于权力距离大的国家,父母之命对孩子来说是最有权威性的,儿女习惯于服从父母的教导。创作者在重现中国文化时,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文明的特点相结合,但是不能将其根本性的特点完全去除。父母的权威性在现代生活仍然是普遍存在的。创作者关注家庭成员关系时,注重冲突本身以及冲突的化解,但却忽视了冲突背后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责任和情感的复杂关系。重现他国文化,要在理解其深层内涵的基础上,尊重其文化特色,不“混搭”文化,不可将自己的文化生搬硬套到其他文化背景中。

(三)尊重合理期望,表层深层结合

中美两国在长期导向—短期导向这一方面的差别较大,中国是典型的长期导向的社会,美国是短期导向的社会。在这一方面的误读体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未来规划上。美国家庭对孩子很少有很明确的未来规划,中国家庭父母则偏向于为孩子设定好目标和未来期望。影片创作者在重现这一方面的文化时,在长期导向方面,仅从表面上展示了中国社会背景中繁多的补课机构,表现中国人重视学习成绩,但是却没有在家庭文化中体现出来。在重现文化特征时,不仅要表现表层文化,更要将表层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表层文化反映出的深层文化才是文化的精髓。通过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向结合的方式,能够将文化的内涵更加准确地传达出来,减少误读。

四、结语

跨文化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管是通过影视作品、文学作品还是对面的交流,文化误读都是普遍存在的。针对文化误读的研究,本质上是对两种文化差异的研究。在分析文化误读时,只有从两者的文化差别出发,才能比较客观地分析。本文以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为依据,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影片《雪人奇缘》在对中国的家文化重现的过程中出现的误读,分析发现,影片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力距离和长期导向—短期导向这三个维度的误读比较明显。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在这三个维度的表现也尤为突出,尤其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在影视作品中,关于这一点的表现不胜其数,另外由于两国的政治制度也有很大的差别,创作者在重现他国文化时,如果不能深入理解他国文化,仅从表面现象简单照搬,就会出现文化误读。

通过中美合拍电影输出文化,是让他国了解中国文化的一种方式。中国的影视产业,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让别人来讲自己的故事到自己讲故事,再到讲别人的故事,这是文化传播、交融和互相理解的过程。本文通过对影片《雪人奇缘》对中国的家文化误读的分析,希望能够为中国影视作品的对外文化输出发现更多的途径和方法,让更多的国家感受到中国文化内核和价值观,让世界能够认识真正的中国。

参考文献:

[1]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J].中国文化研究,1994(2):18

[2]王慧.影视作品跨文化传播中的误读现象——以《功夫熊猫2》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2(19):15-17.

[3]华静.文化差异、文化误读与误读的创造性价值——兼析动画片《花木兰》与《功夫熊猫》的中美文化差异与误读现象[J].兰州学刊,2010(1):217-220.

[4]李宛潞,曹慧.中国文化软实力在西方影视作品中的呈现——以电影中的中国元素为例[J].文教资料,2018(24):47-50.

[5]赵玥.傲慢与偏见:浅析流行美剧中中国形象的“误读”[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29(10):14-17.

[6]Geert,H. 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 [M].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1980.

[7]Geert,H., Gert,J.H.&Michael,M.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 Revised and expanded 3rd Edition [M].New York: McGraw-Hill USA, 2010 .

[8]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B%AA%E4%BA%BA%E5%A5%87%E7%BC%98/23325744?fr=aladdin( Retrieved on May 5,2020).

[9]Li,H.Y.&Wang,P.D. Comparison of Parent-Child Conflicts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ies[J].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2016,12 (8):19-24.

[10]Dias, B. How families with young children are solving the dilemma between privacy and protection by building trust-A portrait from Portugal[J].Routledge,2020,14(1):54.

[11]余丽惠.中美家庭文化及其根源的对比[J].度假旅游,2018(10):196-198.

[12]陈东平.以中国文化为视角的霍夫斯泰德跨文化研究及其评价[J].江淮论坛,2008(1):123-127.

[13]谢诗彤.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出发分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性[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28(2):66-69.

[14]??mbalari,C.Dimensions of National Culture—Cross-cultural Theories[J]. Sciendo, 2019,14(3):220-230.

[15]张华雪.中美“孝”文化的差异[J].戏剧之家,2019(34):234-235.

[16]Zhu,W.W.&LI,Y.Y.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mension Theory[J].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Language,2019,18(1):22-26.

[17]Liu,D.D.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of Family Education Between America and China——A Case Analysis of 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 In Research on Innov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Translation Development(Vol.6) [C]. Sichuan: Sichuan Western Literature Compil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2017.

[18]Sang,K.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Educational Approache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Theory and Management,2017,1(1):7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