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坤

摘 要:鲁迅的小说《伤逝》当中的两个主人公子君和涓生的语言对话实际上是通过涓生的回忆表现出来的,特别是其心理语言的表现在作品中尤为活跃。通过涓生的心理语言这一大篇幅的分析,对于理解人物形象和作品内涵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将以定性和定量分析总结其话语特点,进一步解构重现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以语用学的视角阐释人物背后的语言选择动因。

关键词:《伤逝》;涓生;心理语言;语言选择动因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1-0023-02

一、起承转合中的人物个性化表达范式研究

子君和涓生是接受“五四运动”洗礼的年轻人,客观上讲他们是敢于与旧势力搏斗的知识青年的代表,随着内心里自由恋爱的思想逐渐萌芽,他们之间的爱情冲破了封建礼教的牢笼。涓生在实现个人主义的过程中,不断付出越来越多的代价,他内心的纠结同现实之间的残酷斗争,为涓生的人物形象树立创造了精神依托。[1]

实际上,涓生的心理语言具有突出特征,对于研究涓生这个人物的个性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对于反复性出现的连词、副词等能够表现人物语言逻辑关系的词汇进行统计,结果如下所示,假设、使役、转折等出现频率占比最高。

涓生心理语言中连词、副词出现频率统计情况

假设:如果(2);如(22);似乎(15)

被动、使役:被(13);使(28)

目的:为了(5)

转折:但(58);然而(27);并不(8);却(46);只是(11);并非(2)

让步:也就(3);倒(8)……罢了,非……不可(3);只能(2);免得(1)

否定:决不(3);决(16)

感叹:终于(10);总算(2)

数量:说尽,很少,唯一,一点(11);仅(2);竟(10);只是(11)

说明:(  )内为全文检索重复出现次数,未标记的为仅出现1次

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从高到低依次为:但、却、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在涓生的心理语言中占比最高的三个词均属于转折表达,从数据上可以验证涓生纠结与反复的内心活动的一种假设。接下来回归原文,定位这三组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出现的语境。[2]

二、“怨天尤人”的内心活动

(一)但

通过研究发现,在涓生的语言中出现“但”一词时,相关度最高的是回忆起子君时,例1中,表现出涓生内心期望的燃烧与幻灭,即现实与理想的互相折磨。继而再例2中,体现出在子君走后,他对于空荡的屋子的描写,表现出子君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她已经完全融入到他的生活中,子君的离去仿佛将他的皮肉分离般难以接受。

[例1]子君不在我这破屋里时,我什幺也看不见。在百无聊赖中,顺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幺都一样;看下去,看下去,忽而自己觉得,已经翻了十多页了,但是毫不记得书上所说的事。只是耳朵却分外地灵,仿佛听到大门外一切往来的履声,从中便有子君的,而且橐橐地逐渐临近,——但是,往往又逐渐渺茫,终于消失在别的步声的杂沓中了。

[例2]我不信;但是屋子里是异样的寂寞和空虚。

“但”在文中的作用除了词汇本身的接续性作用外,还提示其情感变化和时间的一维性,不断为言行间自相矛盾的人物形象的构建做好铺垫。情感变化主要体现在通过“但”展现出以重要事件节点为中心,进行对比、提示、强调他的个人变化。时间的一维性更凸显了他的直线式变化路径,以及他的思维与行为悖于情理的逻辑特征。例3中非常有趣的一点,实际上他对子君的离去深感痛苦,同时也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愧恧,但对于他来说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何错之有。

[例3]我已经记不清那时怎样地将我的纯真热烈的爱表示给她。岂但现在,那时的事后便已模糊(中略)后来一想到,就使我很愧恧,但在记忆上却偏只有这一点永远留遗,至今还如暗室的孤灯一般,照见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

(二)却

“却”的在小说原文中的体现,虽然也是转折的用法,不过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剖析。先来看下例4,深入解读下“子君却决不再来了”这句话的逻辑和情感。

[例4]然而现在呢,只有寂静和空虚依旧,子君却决不再来了,而且永远,永远地!……(无可奈何接受客观现实)

逻辑推演过程:子君 却(连词)   决(副词) 不再来了

子君:我决不再来了;涓生:我认为她不想来;客观结果:子君死了

解释:主观上我(涓生)认为她(子君)不想来,客观上是她来不了了

矛盾点:体现在却;

结论:我不认为她不想来了

对于涓生说这句话的内心动因,通过分析“我不认为他不想来了”和“我认为她想来”,然而结果是“她死了”来不了的客观事实上的投射。实际上在对于“却”的表达原因之肯定或否定的前置性要素分析,呈现出结果相同而动机相异的论证结果。以上论证结果体现出涓生的直面自己内心玩的一手文字游戏,逃避责任、否认过失,时刻将自己置身事外,从内心认为所有的遗憾都是客观上的巧合,在他自己构建的“良心安全区”里寻找慰藉。

(三)然而

“然而”的运用在涓生的人物形象中,往往成为一种阻碍的藉口,八竿子打不着的无厘头的一种理由拈来作为自己放弃的原因,具体我们通过以下例子详细分析。

[例5]我便要取了帽子去看她,然而她的胞叔就曾经当面骂过我。(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

[例6] 我也陆续和几个自以为忠告,其实是替三我胆怯,或者竟是嫉妒的朋友绝了交。然而这倒很清静。(逃避现实)

[例7]但她并不爱花,我在庙会时买来的两盆小草花,四天不浇,枯死在壁角了,我又没有照顾一切的闲暇。然而她爱动物,也许是从官太太那里传染的罢,不一月,我们的眷属便骤然加得很多,四只小油鸡,在小院子里和房主人的十多只在一同走。(对子君的肤浅表示一种鄙夷)

[例8]我曾经忠告她:我不吃,倒也罢了;却万不可这样地操劳。她只看了我一眼,不开口,神色却似乎有点凄然;我也只好不开口。然而她还是这样地操劳。(为自己开脱,以一种怜悯的态度对子君的付出无可奈何地接受)

[例9]可惜的是我没有一间静室,子君又没有先前那幺幽静(中略)但是这自然还只能怨我自己无力置一间书斋。然而只是吃饭却依然给我苦恼。菜冷,是无妨的,然而竟不够;(中略)又加以阿随,加以油鸡们。(为自己开脱,把原因归结到客观)

从涓生的转折性话语频率中可以得出,涓生这个人物的内心从本质上就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无论是婚前和婚后的反差、努力与结果的不对等、深爱与厌恶的转换、愧疚与心安的共存、现实与理想的脱节、主观与客观的背离,涓生始终处在一种表里不一的内心和现实中。

(四)句式特征

涓生的语言中给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排比句和反复句,这种强调式的表达能够突出主人公的思想感情,通过渲染气氛,引导读者融入到当时的场景。

[例10]而且永远,永远地!……(反复)

[例11]看下去,看下去,忽而自己觉得,已经翻了十多页了(反复)

[例12]依然是这样的破窗,这样的窗外的半枯的槐树和老紫藤,这样的窗前的方桌,这样的败壁,这样的靠壁的板床。(排比)

[例13]我愿意真有所谓鬼魂,真有所谓地狱(中略)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中略)

我将在孽风和毒焰中拥抱子君,乞她宽容,或者使她快意……。(排比)

结合本章的实例,可以进一步从微观上分析涓生的语言色彩。

三、语言选择动因分析

每个人的身上都烙印着那个时代的印记,将一代人的点点滴滴收集起来就生成了这个时代的缩影。任何个体都不可能超然于时代而独立存在,或顺从于主流,亦或逆流而上,在这个背景之下凸显出世界几亿分之一的全部价值取向的总和。

(一)新思想与旧思想的斗争

涓生和子君都是经过五四运动在新思想这一潮流中出现的先进青年,他们崇尚自由、崇尚新思想,他们对知识和未来有着渴求和憧憬。但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残余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旧思想带来的压力和阻力对于新思想的的压制是难以想象的。这一场思想解放在当时的环境下来看太过艰难。涓生实现个人主义的代价与他的个人主义之间的差距难以找到平衡点,甚至最终以与子君分开、子君的死为代价也不足惜。

所谓的“男女平等”名存实亡,物质基础在爱情中可谓是“夺命杀手”,没有物质保障的自由恋爱实际上只是两厢情愿的“私奔”罢了。婚后子君开始了家庭主妇的生活,暂不说他们的经济情况是否容许他们过上“新生活”,但思想确实倒退了。子君也甘愿成为涓生的附庸,承担起传宗接代、相夫教子、处理家中杂事的角色。面对这样的子君,涓生的默许也表明了他的态度,而在他一度对子君失望过后,无论是涓生还是子君都无视了平等对话的选项,而是以冷暴力、放任、离开给予对方冷酷的回应。因此,从根本上这种地位就是不平等的。

(二)被现实蹂躏中越发膨胀的怯懦感

在没有经济基础保障的情况下结婚,看似浪漫和洒脱,接踵而来的就是无休止的麻烦和争吵。婚后,涓生和子君的生活难以维系,通过他们不懈的努力,逐渐从简朴过上了清贫的日子。物质上,先是油鸡,后是阿随;精神上,先是弃文,继而空洞;婚姻上,先是分离,最终阴阳两隔。

在现实的蹂躏之下,饥饿、讥讽、寂寞、寒冷、孤独……让涓生学会了隐忍。这种在不断对现实的让步中逐渐显化的怯懦必将导致悲剧的发生,他不再为任何事情负责,也不敢为任何人负责,对于他来说明哲保身才是最重要的。他的个人主义实现的代价让人瞠目结舌,他最终实现了自我、重获了自由,同时,他的身上也多了一重无形的枷锁,背负一生的千万斤重的枷锁。

四、结语

有人说,鲁迅的这篇小说写的不是爱情,而是兄弟情。

在我们看来,涓生的一言一行在当代都透露出十足的“渣男”气质,甚至对于这样的渣男如果不是故事的主人公,怕是都没人会正眼看他一眼。每一篇作品,它的意义不在于它教会了你什幺,但凡是按部就班起指导作用的,我们都称之为说明书。当然,这篇作品也堪称文学史上的一部《防渣男手册》。

本文的研究,仅希望能以语言学的视角来研究文学作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来解读感性。

参考文献:

[1]曲雪峰.小说《伤逝》爱情悲剧的重新审视[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8):32-33.

[2]赵喆.浅析鲁迅《伤逝》的作品内涵及当代意义[J].汉字文化,2018(2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