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摘 要:当前,媒介融合和传播平台多元化的态势给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挑战与机遇并存。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才输出过剩;二是人才培养不当;三是教学模式守旧;四是创新实践不足。本文从现象入手,并结合新时期媒体融合及媒体技术变革的大趋势,重点探讨播音主持产业人才培养的变革路径。

关键词:融媒时代;播音主持;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4-00-02

一、当前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呈现出多重矛盾

一是“专业招生多”与“人才就业难”之间的矛盾。相对音乐、美术等艺术类专业,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门槛似乎更低,造成人才市场的泛滥。据搜狐教育2017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艺考人数已经成为全国第2位,仅次于美术专业,同时全国院校大量开设播音主持专业,根据招生咨询网站的统计,2018年招收播音主持专业的院校共有217所,据估算每年毕业生总人数达到2万。假设播音员、主持人的平均从业寿命为十年,粗略估算每年全国各级广播电视机构能够产生的新岗位只有5000人左右,远远低于毕业生数量。传统媒体对于播音主持岗位需求则大幅减少,新媒体对于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是颠覆传统,另辟蹊径。据山西卫视报道,播音主持专业已入选全国低就业率专业。

二是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现今的播音主持教学都是基于广播电视体系下的研究,缺乏结合当今媒介环境的研究;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较大;教学体系相对单一和滞后以及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大量问题亟待解决。现如今大部分院校都是以技巧为核心,从发声、创作基础、口语表达到主持业务等,一直将锤炼言语功力和有声语言表达技巧作为专业教学的核心,辅之以其他科目形成“技巧+”的教学模式,而当前全媒体人才为当下媒体的急需。所谓全媒体人才是指那些不仅掌握专业技能,而且具备全媒体视野、多元媒介知识和综合媒介能力的传播人才。教学模式相对守旧,市场需求又难以满足,造成校企或校媒之间人才输送对接错位。

三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落后的播音主持创作之间的矛盾。现在为“人人皆主播”时代,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及手机App等平台,人人可以发声,人人可以创作,人人都可以成为“主播”。比如,蜻蜓FM曾推出素人主播招募活动“天声计划”,活动报名通道开启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吸引了3 000余名选手参加活动,提交作品近万份,由这个数据不难发现,普通民众对于播音主持创作的热情。据蜻蜓FM运营总监透露,蜻蜓FM已签约主播10万余名,有专业科班出身,也有素人养成。然而,笔者在研究蜻蜓FM原创有声语言作品时发现,大量的作品呈现出一些突出问题,如有声语言表达能力低下、作品选题低俗、制作水平粗糙等,因此大量作品的播放量很少,甚至在个位数,无法满足受众的审美期待及愉悦共鸣。

综上,播音主持产业在融媒时代呈现出多重矛盾,除以上笔者提到的三点,还有语言规划、主持形态、教育结构等多方面的矛盾。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基地,亟须深刻反思并大胆开拓,化解矛盾,助推播音主持产业蓬勃发展。

二、人才培养改革路径与实践创新

上文我们列举了当前播音主持人才存在的突出问题,那幺面对这些问题,有哪些应对策略,各大高校进行了怎样的尝试,改革的方向如何?笔者提出如下思考。

(一)新时代播音主持人才要以“加强专业能力”为引擎,打造播音主持专业坚强堡垒。这里的专业能力,核心元素分别为“发声能力”“表达能力”“有声语言传播能力”“播音主持创作审美能力”。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科班出身的播音员主持人必须有“看家本领”,体现出专业素养。例如,前不久,央视主播朱广权和网红主播李佳琦共同出现在直播间,为湖北助力。在这次直播活动中,朱广权的表现受到广泛赞誉,而李佳琦自己都表示插不上话,朱广权用实力证明,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能力不分场合、不分形态,是要受到极高的重视的。值得一提的是,新时期播音主持人才的专业能力,除了上文提到的核心元素,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重要元素也不容忽视,如思维发散能力、策划能力、导演意识、产品研发、硬件设备操控能力等,都是融媒时代播音员主持人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

(二)新时代播音主持人才培养要大胆改革,积极创新,以“能力-素质-发展”梯度式培养满足市场及时代需求。当前的媒介生态讲的是“融媒”和“智媒”,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时期对于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要紧密结合大背景和大环境。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已经不再是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而抖音和微博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获取信息、传播信息以及满足信息互动的主要途径。那幺,我们的人才培养就一定要适应新媒体的特色,满足时代特征。如中国传播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为学生开设基础专业课程如《普通话语音发声》《播音主持创作基础》《即兴口语表达》等之后,开设《新媒体主持实务》《主持人策划》《播音主持前沿》等可以提升学生多维素养的课程,并结合新媒体特征研讨播音主持的创作与创新。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则针对当前直播带货热门打造了《带货主播训练营》,邀请来自一线的,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优秀主播组成教学团队,打磨课程为学生谋求新技能和新空间。这些尝试正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入手,并注重其素质提升及发展空间的需要,通过阶梯式的培养满足学生就业及创业需求。

(三)播音主持教学要打破语言传播边界,扩展外延,适应时代新标准。实际上,语言传播的范围辐射较为广泛,而过去,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往往局限于广播电视语境下,暨研究的核心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然而,当下社会对于语言传播人才的需求是丰富而广义的,如政府部门的“发言人”、企事业单位的产品发布、婚礼庆典的司仪主持、会议论坛的主持策划等都亟需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语言传播人才。因此,浙江传媒学院从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开始,打造了一门《活动主持艺术》课程,该课程通过对活动主持艺术理论及应用两部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活动主持的基本原理,掌握活动主持艺术的发展方向,并学会运用基本规律解决不同活动中主持人出现的问题,并能够胜任不同内容的活动主持,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因此,在融媒时代背景下,播音主持人才培养要以市场为参照,以实际需求为引擎,深挖媒介生态并紧贴时代特征,从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理念上进行变革,并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寻求突破,积极探索有声语言传播核心竞争力的坚守空间和创新空间,使播音主持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切实有效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崔倩倩.融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变与不变[J].青年记者,2018(35):105-106.

[2]严翔,易旭丹.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电视,2018(11):95-96.

[3]刘扬,孙雅萌.融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发展的学科思考[J].教育传媒研究,2018(04):53-57.

[4]彭雨晴,刘玉萍.媒介融合时代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变革路径[J].传媒,2017(2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