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龙

[摘  要]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问题”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它也是师生互动的一个有效形式. “问题”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以及课堂的有效性. 文章基于初中数学教学,通过巧妙设计一些具有相关性的问题,组成“问题链”,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助推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问题链;思维力;有效课堂

古希腊着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苏格拉底通过不断的教学实验,形成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即“苏格拉底方法”. 该方法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所以也称为“问答法”. 他在向学生教授某个概念时,不是将此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采取不断提出问题的方法,若该学生回答错误,并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其他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步得出正确结论,完成概念的教授. 这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数学知识的教授过程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它也是师生互动的一个有效形式. “问题”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以及课堂的有效性. 而单一的“问题”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与扩散是有限的,因此将几个具体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串联起来,形成“问题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了抓手,能够沿着一个个问题去探究,让他们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的问题去解决.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将习题“化繁为简”,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另一方面,久而久之,学生如能将问题化成“问题链”去解决的话,也培养了他们的“思维力”.

笔者认为“问题链”是针对某一教学目标或中心主题,根据基本学情,设计的一组连续的、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有效问题. 下面笔者将针对课堂中遇到的具体实例展开论述.

概念教学中“问题链”的应用

初中数学内容的概念多且杂,概念教学过程中,应既注重概念的内涵又注重概念的外延,这样才符合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形成新旧知识间的关联. 笔者以人教版初一数学第三章第四节“合并同类项”为例,设计如下问题:

问题1:芳芳家里有14张杂乱无章的卡片,上面分别写着:-3x2yz2,2ba,7,a,-2z,-9a3b,0,πab,7z2x2y,-4ab,5ba,-6,3z,4a,你能帮小芳想想如何分类这些卡片,使她整理起来更方便吗?

问题2:你这幺整理的依据是什幺呢?

问题3:你能告诉我你分好的每类卡片中的异同点吗?

该三个问题形成的“问题链”,设计取材于实际生活,贴近学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并且问题1及问题2的设计,运用之前所学单项式的概念,能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同类项的意义. 接着通过对问题3的分析与思考,引导学生归纳出同类项的概念. 在该过程中,通过“问题串”以及教师的有效启发,层层相扣,学生能准确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理解概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题讲解中“问题链”的应用

例题的讲解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若缺少该环节,学生只能得到一大堆枯燥的数学概念,没过多久就会遗忘. 学习数学的关键就是要会运用,而例题作为初中数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整合知识,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是否存在错误,把握知识的本质. 因此,例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对于教师而言,如何帮助学生把握概念、“吃透”例题就成为教学中的一个挑战,而通过具有层次性、启发性、连续性的“问题链”,可以有效提高例题讲解的效率. 笔者以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问题:“讨论函数y=ax2+3x+4(a是常数)与x轴有几个交点?”为例,设计如下问题链:

问题1:你能用几种方法判断函数y=ax2+3x+4与x轴交点的个数呢?能分别说说吗?

问题2:在你所说的几种方法中,哪种最方便呢?

问题3:那函数y=ax2+3x+4与函数y=2x2+3x+4有何差别呢?

问题4:什幺决定了函数y=ax2+3x+4与x轴交点的个数呢?

问题5:你之前选的方便的方法适用于该例题的解答吗?有没有什幺注意点呢?

通过这个“问题链”,由浅及深、层层递进地探讨了函数与x轴交点个数的问题,在给学生复习了几种判断交点个数的方法的同时,使其稍加思考就能分析出做题方法,并且能使其明白针对不同的题型选取何种方法更加快捷、方便. 该“问题链”中的问题一气呵成,十分连贯,且启发性较强,能够充分拓展学生思维,提高讲解效率,使学生充分掌握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个数问题的相关知识,举一反三.

思路探析中“问题链”的运用

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离不开解题,高效的课堂必然也是解题能力提升的课堂. 解题能力归根结底还是解题思路的问题,找准解题思路必然需要将题目层层分割,由原先的一个复杂问题分割成若干存在逻辑关系的简单问题,组成“问题链”,启发学生各个击破,再串联起来,得到正解. 而对教师而言,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打开思维、分析并解决问题,是教师需要思考的. 笔者以“公园里有一个圆柱体木桩,该木桩上底面直径BC为10厘米,高AB为1.5米,C点处有一块儿食物碎屑,小红偶然间观察到一只蚂蚁正在从A点出发沿木桩的表面爬到点C食物处,她在想:蚂蚁的最短路程是多少呢?(可以使用计算器)”为例,设计如下问题链:

问题1:请同学们猜想,如果你是那只想吃食物的蚂蚁,为了省时,你会沿着哪条路径爬行?

问题2:请学生们将自己所想路径的路程求出,并和小组同学进行比较.

问题3:若沿AB-BC的路径前行,蚂蚁所爬路程是多少?

问题4:沿着该木桩侧面展开图从A点到C点,蚂蚁所爬路程又是多少呢?

问题5:若该木桩底面半径为20厘米,高AB仍为1.5米,那幺上述两种路程哪种更短呢?

问题6:当圆柱体底面半径r和高h满足什幺数量关系时,沿侧面爬行路程最短?

通过这个“问题链”,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发现多种路径,然后通过不同数据的两种重点路径路程的计算,让学生发现“当底面半径和高满足不同关系时,最短路径不一样”的结论. 最终从特殊到一般,让学生通过讨论与计算,自行发现底面半径和高满足何种条件时,哪条路径最短. 该“问题链”将题目的难点细化,通过层层引导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解决该题的过程中思维集中,由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效的“问题链”必定是要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思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要做到这些,“问题链”的连续性、针对性、层次性是必不可少的.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是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学情以及教学目标的设定,有效合理的“问题链”必定能促进学生对概念形成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促进其思维力的提升,活跃课堂氛围,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