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元

[摘  要] 函数与几何综合题的突破难度较大,需要综合知识方法,巧妙转化问题构建解题思路. 合理选用解题方法对于考题突破极为关键,文章将以一道函数与几何考题为例,开展解析探究,进行解法拓展并反思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函数;几何;面积;菱形;存在性

函数与几何是初中数学两大重要的知识模块,实际考查时常以函数为背景,联系几何图形来构建图像. 图像上的点不仅可以作为求解函数解析式的工具点,也可作为几何图形中的顶点、交点等关键点用以探讨几何性质. 函数与几何综合题的问题形式也极为多变,如求函数解析式、探究几何面积、分析特殊图形是否存在等. 充分把握函数与几何的知识关联,从点坐标出发,推演线段长,联系几何性质构建思路是常用的策略.

问题探究

函数与几何题的设问形式多变,第(1)问通常与函数解析式相关,属于基础问题,第(2)(3)问则融入几何特性、动点等内容,综合进行考查,下面以一道中考压轴题为例,进行深入探究.

1. 问题呈现

(2020年重庆市中考A卷第25题)如图1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x2+bx+c与直线AB相交于A,B两点,其中A(-3,-4),B(0,-1).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点P为直线AB下方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连接PA,PB,求△PAB面积的最大值;

(3)将该抛物线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y=a1x2+b1x+c1(a≠0),平移后的抛物线与原抛物线相交于点C,点D为原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点E,使以点B,C,D,E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 问题解析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可采用待定系数法,分别将点A和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可得9-3b+c=-4,c=-1,解得b=4,c=-1,所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x2+4x-1;

(2)该问解析△PAB面积的最大值,其中点A和B为定点,则线段AB固定,于是△PAB面积的大小将由线段AB上的高决定,那幺问题就是求抛物线上到AB最大距离的点,可采用作平行线的方法. 过AB的平行线l,当l与抛物线仅有一个交点时,该交点就为△PAB取得最大面积时点P的位置,如图2所示. 同时设l与y轴的交点为N,根据等面积法可知△PAB与△NAB的面积相等.

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x+d,与抛物线的解析式联立,整理可得x2+3x-1-d=0,由判别式Δ=0可得d=-,则直线l的解析式为y=x-,进而可求得点N的坐标为0,-. 将△NAB视为是以BN为底,点A为顶点的三角形,则底BN=,高h=3,则△NAB的面积为S=××3=,所以△PAB面积的最大值为.

(3)第三问涉及抛物线平移以及菱形存在性探讨,但题干没有设定菱形的结构,解析突破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推导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第二步分类讨论菱形存在性,求解点E的坐标.

将抛物线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则将抛物线化为顶点式更为简单,即y=(x+2)2-5,则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x2-5,点C为两抛物线的交点,联立可得点C(-1,-4). 点D位于直线x=-2上,可设点D(-2,m),设点E(s,t). 点B,C,D,E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存在两种情形:BC为菱形的边,BC为菱形的对角线,下面分别讨论.

情形一:当BC为菱形的边时,根据平移关系可知:-2+1=s且m+3=t①,或者-2-1=s且m-3=t②;

当点D位于点E的下方时,则有BE=BC,即s2+(t+1)2=12+32③,当点D位于点E上方时,则有BD=BC,即22+(m+1)2=12+32④,联合①和③可解得s=-1,t=2或-4(舍去-4),所以点E的坐标为(-1,2);联合②和④可解得s=-3,t=-4±,所以点E的坐标为(-3,-4+)或(-3,-4-).

情形二:当BC为菱形的对角线时,由中点公式可得-1=s-2且-4-1=m+t⑤,此时BD=BE,则22+(m+1)2=s2+(t+1)2⑥,联合⑤和⑥可解得s=1,t=-3,所以点E的坐标为(1,-3).

综上可知,存在点E使以点B,C,D,E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点E的坐标为:(-1,2),(-3,-4+),(-3,-4-),(1,-3).

解法拓展

本题目为典型的函数与几何压轴题,第(2)问探究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属于面积问题,采用了等面积转化的方法,第(3)问探究菱形是否存在,属于存在性问题,上述对菱形的结构进行了分类讨论,充分利用线段长来构建方程. 实际上,函数与几何典型问题具有多种解析方法,从不同的视角探究可获得不同的解题思路,下面变换思路对后两问进行拓展探究.

1. 构建面积模型求面积最值

第(2)问涉及动点三角形,其特点为三角形的三边均与坐标轴不平行,为“不规则”图形,则可采用铅垂法构建最值模型. 如图3,过点C作y轴的平行线,与AB的交点设为D,再过点A和B分别作x轴的平行线和垂线,则△ABC的面积可视为是共底△CDA和△CDB的面积之和,其中CD为模型的“铅垂高”,点A和B的水平距离为模型的“水平宽”,则对应面积为S=S+S=·CD·x-x.

利用上述的“铅垂模型”求第(2)问△PAB的面积. 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设与AB的交点为M,如图4所示. 则MF为模型的“铅垂高”,点A和B的水平距离为水平宽. 点P位于抛物线上,可设其坐标为(t,t2+4t-1),点A和B的水平距离为3,由点A和B的坐标可求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则点M的坐标可以表示为(t,t-1),可得PM的长度PM=-t2-3t. 所以△PAB的面积S=·PM·x-x=×3×(-t2-3t)=-t+2+,分析可知,当t=-时,S可取得最大值,即△PAB面积的最大值为.

拓展:“铅垂模型”有两种类型,除了上述构建方法外,还可以过点B作x轴的平行线作为“铅垂高”,如图5,则△ABC的面积可以视为是共底△CDB和△ADB的面积之和,该模型中有S=S+S=·DB·yC-y. 上述第(2)问使用铅垂法构建模型时采用了类型一,这是因为点A和B的坐标已知,可直接获得模型的水平宽,若采用类型二则所构模型较为复杂,会增加思维难度.

2. 利用画圆定位确定菱形位置

菱形是特殊的几何图形,其特殊之处不仅表现在图形为四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菱形还是轴对称图形,含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对称轴,同时对称轴可将图形分割为全等三角形. 在实际探究时可以其中一个顶点为圆心,以菱形边长为半径,通过画圆弧来确定其他未知顶点的位置.

以上述考题第(3)问为例,只要以D、C、B构成等腰三角形,则菱形一定存在.

对于情形一,BC为菱形的对角线,可直接构建模型,如图6,点G为菱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利用直线解析式以及中点坐标公式可求出点E(1,-3).

对于情形二,BC为菱形的边长,则可分别以点B和C为圆心,以BC长为半径画弧来构建菱形.

①以点B为圆心,以BC长为半径作弧,与直线x=-2相交于两点,可分别构建菱形,同时点E可位于点D的下方,也可位于其上方.

当点E位于点D的下方时,如图7所示. 过点B作直线x=-2的垂线,设垂足为点H,在Rt△BDH中可解析出点D(-2,-1-),D可视为点B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个单位得到的,而点E相对于点C的平移过程是一致的,可知点E(-3,-4-);

当点E位于点D的上方时,如图8所示. 其求法与上述求法一致,点E可视为点C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即其坐标为E(-3,-4+);

②以点C为圆心,以BC长为半径画圆弧,与直线x=-2又可得到两个交点,如图9所示. 过点C作直线x=-2的垂线,设垂足为点K,可求出DK=3,则点D的坐标为(-2,-1),利用平移法可得点E的坐标分别为(-1,2)和(-2,-7),而点(-2,-7)恰好位于直线BC上,无法构成菱形,需要舍去.

综上可知,满足条件的点E有四个,其坐标分别为(-1,2),(-3,-4+),(-3,-4-),(1,-3).

反思建议

函数与几何问题是初中数学的综合性问题,其解析思维和突破方法较为复杂,从解析视角来看可分为几何解析和代数运算推导. 几何解析侧重图形特性分析,关键点位置推导,在定位时利用代数运算辅助思考,如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点,联立曲线与直线方程求点等. 而代数运算推导则侧重构建方程,辅助利用几何特性,最为显着的是勾股定理、等腰特性构建方程,利用相似关系建立比例关系等.

开展函数与几何考题探究教学,需要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关注函数与几何的关联点,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强化基本方法,包括求解析式的方法、面积模型的构建技巧、等面积转化方法等. 教学过程需注重思路讲解,可采用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逐步进行问题转换,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函数与几何问题的解法较多,探究过程可适度开展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全面探究考题,认识综合性问题的解析视角,拓展解题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