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月萍

[摘  要] 减负增效是新课改推行后实施的重要教学理念之一,它指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 文章认为聚焦减负增效,优化数学教学的方法有:加强师生沟通,营造氛围;科学设计教学,激活课堂;合理布置作业,兼顾质量;做好评价反馈,提高成效.

[关键词] 减负增效;数学教学;课堂

随着教材的不断更新,教学难度日趋增加,大量的课外辅助材料不断拔高知识的难度,这些变化让部分师生及家长感到无所适从. 而学生从小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习,一些学生的认识处于封闭的状态,遇到学习障碍时,只会一味地通过刷题或利用机械性的死记硬背来尝试突破障碍,这种方法无法从根本上达到相应的目的. 而“减负增效”理念的提出,为优化数学教学打开了一扇窗.

加强师生沟通,营造氛围

建构主义学认为课堂教学是“教”与“学”之间衔接、融合与沟通的互动过程,教育者的“教”与学习者的“学”同等重要,想要达到合作共赢、减负增效、教学相长的教育目的,加强师生的沟通与交流是首要条件[1] . 师生在教学中进行双边互动,通过思维的碰撞与沟通,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教师的言行时刻影响与感染着学生. 教师的一抹微笑能给学生带来学习信心,一句赞美能燃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能为减负增效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摇

案例1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教学

师:大家看我手中有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假设这张纸是一块玻璃,现在这块玻璃从点A处开始破裂成两块(见图1),我们应该带哪块玻璃去店里重新配新的玻璃?(学生对这个问题充满兴趣)

生1:带第①块玻璃去就可以了.

师:为什幺呢?

生1:具体怎幺表达我说不清楚,我能把第①块玻璃画完整,第②块不能画完整.

师:那你到黑板上把第①块玻璃画完整,其他同学注意观察该生画的方法.

该生先将第①块玻璃(撕下的纸张)的图形描在黑板上,再利用两块三角尺推平行线的方法画出完整的平行四边形.

师:很棒!哪位同学说说为什幺要这幺画?

生2:这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平行)来画的.

师:观察得很仔细,分析也对. 假设你只有一根带刻度的尺子,你有办法将这个平行四边形补完整吗?

学生动手操作

……

师生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互动、交流,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不断探索问题的答案,这种方式不仅减轻学生的负担,还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因此,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手段.

科学设计教学,激活课堂

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远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想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教师必须科学设计教学活动,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得有滋有味,学习效率自然提高. 变式教学、一题多解等都是能达到减负增效目的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这些教学方式中通过多角度来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使得学生在对中求异,又在异中达到增效与创新的效果.

案例2  “相似三角形”的教学

原题:如图2所示,点E,F,G分别为正方形ABCD中各边上的点,已知EF⊥EG,求证:△BEF~△CGE.

证明过程略. 为了让学生从深层次理解并掌握本题所涉及的问题本质,可改变问题的背景进行变式教学.

变式一:如图3所示,将正方形ABCD变为矩形,其他所有条件均不发生改变,此时△BEF与△CGE相似吗?

变式二:如图4所示,将正方形ABCD改为直角梯形,点G,E,F分别是AD,AB,BC边上的点,此时△AGE与△BEF相似吗?

这两个变式的共同点是将正方形变为其他图形,在知识背景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要求证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根据问题的本质是否发生了变化(直角三角形),由同角的余角相等来证明其他对应角的关系. 学生一旦掌握问题的本质,不管题目发生怎样的变化,一切问题将变得毫无障碍.

证明过程略. 在以上两个变式的基础上,想要达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的,教师可将本题从单一的变化转为综合性的变式训练,全方位训练学生的思维.

变式三:如图5所示,已知梯形ABCD中BC∥AD,AB=7,BC=3,AD=2,∠A=90°,请问点P在线段AB上移动的时候,△BPC与△APD是否有可能相似?若有,说明位置;若没有,请说说你的理由.

本变式中,△BPC与△APD中首先有一个直角是对应相等的,其他两个顶点的对应关系不明确,因此需从不同的方向进行分类讨论以求P的位置. 学生在三角形相似性中进行问题的探究、分析、分类讨论,从而领悟数学思想,形成全面、深刻的数学思维,实现教学的减负增效.

合理布置作业,兼顾质量

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对作业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而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 因此,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编拟试题,建立错题集,也可布置社会实践或调查分析等作业,以训练学生对知识的运用[2] . 学生在多种多样的作业方式中体会数学的魅力,在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的基础上,真正达到减负增效、优化教学的效果.

案例3  “绝对值”的作业布置

1. 求绝对值:3.1,-1,0.15.

2. 求出以下各数的绝对值,同时在数轴上标注:1.87,-5.2,-6.2,-0.2.

3. 若a>0,b<0,请判断a-b与a+b的符号.

此作业布置遵循了难度循序渐进、逐渐递增的原则,学生按照顺序回答这三道题,既是对绝对值概念的巩固,又是对知识的拓展. 认知水平较差的学生基本都可以独立完成第一个问题的解答,水平一般的学生可完成前两问,而学优生则能在此基础上顺利完成第三问. 学生在充满层次感的问题中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作业,既凸显出作业布置的合理性,还能让学生在有限的作业中获得能力的增长.

做好评价反馈,提高成效

积极的评价与反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练习产生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3]. 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错误,引导学生寻找错误发生的根源,及时改正,防止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学生在练习的合理评价与反馈中不断积累经验,达到减负增效的作用,也为优化课堂教学提供帮助.

传统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较多的评价是“好、不错、真棒”等固定词语,而作业的批改永远只是一个简单的“阅”字,学生难以从这些只言片语中体会到教师的情感温度. 为此,教师应从自身语言出发,给予即时性评价,引导学生将精力投入课堂思考中,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教学效果.

案例4  “等腰三角形”的教学

原题: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有一个角为50°,其他两个角的度数是多少?

笔者在教学时请了一个学困生回答本题,该生的回答是50°和80°,虽然答案不够全面,但也没有立即否定他,而是先对他的答案给予肯定,同时提出:“你的答案是正确的,但还不够全面,你换个角度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符合条件的答案?”

学生在教师的肯定与提示中再次活跃思维,并给出65°与65°的答案,教师带领全体学生为该生的回答鼓掌.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不信任孩子,觉得孩子不会有所作为的想法不仅会让孩子感到痛苦,也会让自己感到终身痛苦. ”由此可见,合理、激励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评价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实现减负增效、优化教学的目的.

总之,聚焦减负增效,优化数学教学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教学中,我们要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美]乔治·波利亚. 数学的发现(第一卷)[M]. 欧阳绛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2]魏兴宇,贾润桃. “错题本”——减负增效的着力点[J]. 吕梁学院学报,2004(1).

[3]朱连云. 课堂教学质量的自我评价[J]. 教学与管理,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