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博博 胡爱冬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一、传播主体的优质化

(一)官方媒介型微广告传播

官方媒介型传播主体主要包括:官方的媒体自媒体平台、企业官方自媒体平台这两大类。这两类自媒体平台主要作为广告主官方发声渠道。虚拟网络时代,仅凭借非官方渠道发布广告已然无法强化人们的购买信心。因此该类型主要适合于品牌新品发布会,品牌形象宣传与树立方面的广告发布。

(二)意见领袖型微广告传播

广告的传统时期,信息传播主体往往是企业主本身。但是进入自媒体时代,单纯的广告主为广告传播主体已然不能满足受众的口味,越来越多的广告主选择利用与品牌自身气质相符合的意见领袖作为品牌的发声者。拉扎斯菲尔德认为:意见领袖在传播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意见领袖主要包括:行业专业人、明星名人。通过这些人的力量影响部分受众产生购买行为。

(三)“咪蒙”型微广告传播

咪蒙是自媒体界的知名运营团队,几乎所有文章的阅读量都能达到100000以上。而在微信公众号界有着许多类似于咪蒙靠内容运营成功传播产品与品牌的自媒体团队。该类型的微广告传播主体主要以撰写软文来帮助企业广告传播,其最大的特征即是内容为王,这类广告能够带来更大的广告转化率。

二、传播受众的明确

随着Web2.0技术下移动通信工具的不断发展,碎片化的时间下已经不容许所有广告信息一涌而至。精确传播成为强大的传播力量,在大数据环境下,精准的受众策略成为微广告传播的优势传播方法。

大数据环境下,“微广告”能够为企业主提供有效的数据回馈。后台系统通过监测数据能快速修改广告的投放。用户可根据本身的爱好,小范围影响广告推送内容。后台监测系统也可基于受众回馈的数据,快速发现受众更愿意看到哪些内容,以致于快速反应,投放出更偏受众喜好的信息。

三、传播内容的创新

(一)注重自我定位,与受众进行深度沟通

微广告时代,广告的传播不再是单向传播,而是变成一对一,一对多式传播。受众也不再是单纯的倾听者,广告与受众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沟通的平衡。此时微广告传播就必须注重自我定位,特别是企业官方自媒体平台,需要明确自我定位。

(二)重视内容的可读性与趣味性

受众碎片化时间的增多,导致受众会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判定此篇文字是否会看下去。这就决定了微广告,尤其是软文微广告必须得注重可读性与趣味性,才能快速抓住用户的眼光。第一,主题选取能够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创作,内容精简,吸引眼球。第二内容个性与生动,适当融入时下流行元素。第三将休闲性与趣味性植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第四结合时下热点进行内容创作,在热度还未退散时,拉动受众进行热烈讨论从而实现广告的有效传播。

(三)关注受众体验,以求情感共鸣

相较传统媒体,微广告更易与用户产生情感共鸣。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所具备的评论、回复、转发等功能能够快速收获受众的信息反馈,洞察受众的价值观与文化,从而建立起与受众的情感沟通。微广告最大的价值是通过情感的沟通与互动来得以实现,如何策划一场互动话题与互动活动成为微广告在具体传播时所需考虑的。

四、传播渠道的优化

(一)自媒体平台账号

主要是指自然人或机构、公司注册建立的自媒体账号。这些账号,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或幽默或专业或能准确把握受众心理。其往往拥有大量的粉丝基础,粉丝粘度高,容易形成粉丝经济。在投放广告时找准平台渠道,运营者根据自身定位与产品定位,创作出消费者更容易接受的广告,因此自媒体平台账号的传播成为微广告的一个重要渠道,不仅能够快速的提高曝光率,还能实现广告的有效转化。

(二)登录界面

主要存在与微博中,该区是每一位用户必经区域,只要进入APP用户就能够直观感受广告,登录界面的广告是可以进行点击,跳转至相关网页或者微博话题讨论,引导受众关注。由于该区广告用户阅读的必然性,所以该区较为适合品牌的新品发布以及节点性推广,需要博取流量而进行投放。因此相比之下费用会稍高点。

(三)热门话题讨论

议程设置理论,反应出“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应在公众意识中;传媒给予强调的越多,公众对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而热门话题的讨论恰好是运用了这一点,通过设置讨论话题,进行大肆的炒作,引起公众关注,引导公众参与到讨论中,从而达到传播效果。

(四)朋友圈

朋友圈的微广告主要基于大数据选择投放,该渠道下的广告投放形式,类似于受众朋友圈好友消息的更新,并且出现频率不高,通过大数据分析,人与人之间可能接收到的广告却不尽相同。

微广告的线下投放主要是线上广告的延续,线下广告主要通过生产二维码印刷于海报或出现在电视节目上,受众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到微广告在线上所投放的形式,这样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使得微广告的传播更加的立体化与全面化。

[1]李极冰,孙妍彦,刘蕊.“微广告”——广告产业的革命[J].传媒,2014(03).

[2]曾杨.自媒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西部广播电视,2016(11).

[3]张洪忠,梁爽,张诗雨.自媒体发展的现状与未来[J].新闻与写作,2016(05).

[4]栾港.自媒体环境下微博广告传播策略分析[J].企业导报,2012(15).

[5]康初莹.自媒体分享与扩散平台下的微广告传播策略研究[J].新闻界,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