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瑞

(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监督局吴忠分局,宁夏吴忠 751100)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流业的快速增长,超限超载问题更为突出。超限超载会影响基础设施和交通安全。因此,制订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非常必要。智慧交通作为一种新兴的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具有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等特点,合理应用该系统,有助于更好地解决超限超载问题。

1 智慧交通概述

智慧交通,又称智能交通,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集成,构建出的交通运输服务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交通的应用也在逐渐升级,交通信息处理、数据分析等技术逐步成熟,交通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断提升。尤其在超限超载治理方面,智慧交通能够实现对超限超载车辆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有效降低超限超载车辆对道路交通安全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

智慧交通主要由交通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交通信息发布与传播系统、交通控制与管理系统组成。

1.1 交通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通过各种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等设备采集车辆、路面、行人等交通数据,并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归纳,为交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1.2 交通信息发布与传播系统

通过信息发布屏幕、语音提示、移动应用等将准确的交通信息实时传递给驾驶员和行人,帮助他们作出最佳的出行决策。

1.3 交通控制与管理系统

通过优化交通信号控制、路况监测、事件处理等手段,实现对车辆、道路、使用者之间的协调和整合,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2 智慧交通的优势

智慧交通在超限超载治理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提高治超效率和水平

智慧交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称重传感器、摄像头、大数据分析等,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可实现对超限超载运输行为的全网稽查和精准打击,有助于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保证交通运输安全。

2.2 降低治超成本和风险

智慧交通采用非现场执法的模式,可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降低工作人员工作量与安全风险。同时,通过信息化技术和移动应用等手段,可实现对违法车辆的快速处理和处罚,可减少纸质文书,降低工作成本。

2.3 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智慧交通通过源头治超、信用治超、非法改装处罚等措施,可从根本上遏制超限超载问题,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维护营商环境。

3 超限超载的危害和原因

3.1 超限超载的危害

3.1.1 对经济成本的影响

超限超载不仅会给货运车辆本身带来安全隐患,还会对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造成损坏,影响其他车辆正常行驶,甚至引发交通事故。超限超载对经济发展有不利影响,会导致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的维护费用上升。因此,相关部门应制订更严格的法规,限制超限超载行为,保护公众利益。

3.1.2 对环境的影响

超限超载通常会增加车辆发动机的负担,其行驶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量会更大,会对空气和水资源造成危害,导致健康问题和环境破坏,治理和修复需要额外的成本投入。

3.1.3 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超限超载不仅违反法规,而且会对交通安全造成巨大的影响。超限超载车辆的重量超出标准,给道路和桥梁带来巨大压力。这种压力容易导致路面塌陷、桥梁倒塌等严重后果,给其他车辆和行人带来极大的危险。

3.2 超限超载的主要原因

一些运输企业为了提高利润,会选择超限超载运输,以降低运输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但是,超限超载车辆的载重量大于其设计和承载能力,会提高运输风险,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4 基于智慧交通的非现场治超模式

4.1 非现场治超模式作用与特点

非现场治超模式是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自动监测和管理,根据监控记录资料对超限超载进行查处的一种管理模式。非现场治超模式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可实现对超限超载车辆的不停车检测、快速检测、识别和处罚,从而实现车辆快速通过,可帮助执法人员高效开展工作,节省大量人力资源与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拥堵,对市场经济发展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与传统治超模式相比,非现场治超模式具有高效率、公正性和规范性的优势,能够提升超限超载治理水平,有效应对超限超载问题,保障交通安全和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1]。

4.1.1 高效率

非现场治超模式能够通过智能设备、传感器、摄像头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车辆的全天候、全方位、全链条的监控和管理,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从而实现高效的治超管理,大幅提高货车的检测率和执法效果。

4.1.2 公正性

非现场治超模式能够准确识别和记录超限超载车辆的信息,避免人为失误和干扰,保证执法公平和公开。自动化监测系统可以获取客观、准确的数据,消除主观因素对执法结果的影响,确保执法过程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4.1.3 规范性

非现场治超模式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流程进行执法,优化执法程序,提高执法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通过建立规范化的治超管理流程和标准,可确保执法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减少执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执法的规范性和效果。

基于智慧交通的非现场治超模式为治理超限超载问题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通过科技手段,可以实现更高效、公正和规范的治超管理,减少超限超载对交通安全、经济和环境造成的危害,提升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2 非现场治超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4.2.1 建立高效的超限超载检测系统

借助现代技术建立高效的超限超载检测系统,对车辆的尺寸、重量、速度等进行准确测量和分析,实现对车辆的实时监控和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超限超载车辆,将其与非超限超载车辆分离,从而实现车辆快速通过,提高通行效率[2]。

4.2.2 建立完善的数据共享和处理机制

相关部门之间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共享和处理机制,并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以实现快速响应和管理。这样的机制能够提高超限超载治理的工作效率和效果,节省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

4.2.3 建立科学的非现场执法处罚系统

建立科学的非现场执法处罚系统,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及时将违法信息告知当事人,并通过设置执法服务大厅或移动应用等方式,方便当事人接受处罚[3]。同时,需要优化执法程序,统一执法裁量权,并设定信用评价应用机制,形成多部门联动执法的机制,以能够提高超限超载治理执法效率和公正性,有效维护交通秩序的提升。

4.2.4 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案件移送办理系统

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案件移送办理系统,以实现对外地违法车辆的协同管理。这需要开发并预留与外地交通部门对接的数据接口,并制订省际非现场治超执法工作流程,进而实现对全国范围内的超限超载车辆的统一管理和处罚,提高超限超载治理的覆盖范围和效果。

4.2.5 建立严格的非现场执法监察信息系统

建立严格的非现场执法监察信息系统,以实现对执法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督[4]。通过使用信息化手段,综合运用多种数据资源和监管手段,设计实用的监察管理指标,并对执法人员和执法行为进行全过程监管,确保执法规范和合法,以提高执法的透明度和相关执法部门的公信力,提高社会对超限超载治理的信任和支持。

4.2.6 建立完善的非现场执法公众服务和执法行为举报平台

通过手机APP、网站、电子邮件等提供车辆违法处理、催办、结案等信息查询功能,提高告知服务水平和业务办理效率。同时,需要设立治超执法业务公众举报平台,制订举报奖励和接警出警制度,让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超限超载治理,以加强执法力量,共同维护交通秩序和安全。

4.3 关键技术、设备与应用场景

4.3.1 关键设备与技术

第一,不停车超限检测平台。利用称重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等设备,对过往车辆的尺寸、重量、速度等进行实时测量和分析,实现对车辆的全天候自动检测和识别,将超限超载车辆与非超限超载车辆分离,从而实现车辆快速通过,提高通行效率。

第二,“电子围栏”技术。利用无线通信、卫星定位、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实时追踪和管理,实现对车辆的全方位、全链条监控和控制,可有效遏制超限超载车辆的逃避和转移,提高执法效果。

第三,智能指挥调度中心。利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重点路段、重点货运源头和所有治超站点的实时监控和业务调度,实现对超限超载治理的统一指挥和协调,提高治理水平和效率。

4.3.2 应用场景

第一,源头治超。通过在重点货运源头设置不停车超限检测平台,对出发车辆进行自动检测和识别,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拦截和处罚,从源头上遏制超限超载运输行为,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

第二,路段治超。通过在重点路段设置“电子围栏”,对过往车辆进行实时追踪和管理,对逃避检测或转移路线的超限超载车辆进行拦截和处罚,从路段上遏制超限超载运输行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第三,网格化治超。建立智能指挥调度中心,通过全方位覆盖、网格化定位对全区域的治超站点进行实时监控和业务调度,对跨区域或跨部门的超限超载车辆进行协同管理和处罚,遏制超限超载运输行为,提升治理覆盖范围和效果[5]。

5 案例分析与效果评价

为构建科技治理新格局,提升公路超限超载治理效果,宁夏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科技治超措施:

5.1 完善制度,夯实科技治超基础

通过完善货运源头监管办法、治超执法监督要求、专项数据评估规定等配套制度,夯实科技治超制度基础。

5.2 突出应用,强化科技应用水平

通过广泛征集基层的需求和意见,组织系统功能讨论,并抽调各市县治超骨干参与开发和调试,确保科技治超系统更加贴近实际、更加便利。此外,宁夏还开展了专项调研活动,查摆问题并听取一线同志的意见、建议,推动系统的优化和应用。

5.3 创新手段,不断优化治超体系

宁夏通过构建多级科技治超架构,建立智能指挥调度中心,实现对重点路段、重点货运源头和所有治超站点的实时监控和业务调度。同时,应用不停车超限检测平台和“电子围栏”技术,实现对过往车辆的全天候自动检测和追踪,有效解决治超一线的难题。此外,通过强力打通部门壁垒,实现交通和公安跨部门治超信息交换共享、全过程监督和稽查。

5.4 更新队伍,稳步提升治理能力

宁夏建设了全覆盖、全天候、全链条的科技治超网,构建了完善的支撑保障体系。为了进一步提升治超执法队伍的科技应用水平和业务能力素质,开展培训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参观交流,提升执法人员的治超业务水平和信息化应用水平。

5.5 效果评价

宁夏通过建设“智慧治超”平台,逐步实现非现场治超执法工作。该系统对过往车辆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违法告知和处罚。该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有效提高了超限超载治理的效率和水平,为道路交通安全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据统计,宁夏“智慧治超”平台自启用以来,已完成不停车称重检测27 万余次,平均超限率由试运行期间的6.2%下降到目前的1%以内。非现场执法系统所在路段因超限超载运输引发的交通事故率大大降低,违法超限超载车辆数量呈下降趋势,公路完好率、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6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智慧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超限超载治理也将得到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推广。智慧交通在超限超载治理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治超模式,大大提高执法效率。同时,应加强政策制订和法律法规完善,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从源头上遏制超限超载问题发生,为交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