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

摘 要:本文借助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部分观点,从地理因素的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在西欧特别是英格兰和尼德兰兴起的原因,为西欧资本主义的起源提供一个从地理环境来解释的角度。

关键词:资本主义;西欧;地理因素

如果把资本主义简单地看作商业贸易的话,那幺资本主义古已有之。然而,真正将资本主义发扬光大的确是偏居亚欧大陆一隅的的荷兰和英国。本文从地理环境的角度通过分析英荷两国开展海外商业贸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来解释英荷两国资本主义兴起的原因。

一、必要性

(一) 英荷两国的气候不利于农业发展

英荷两国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沛,但光照和热量不足。“这样的气候使得欧洲雨水多,空气湿度大,土壤粘性重,酸性强,肥力低而不适合发展农业……”[1]这里说的农业主要是指粮食作物的种植,农作物的生长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是要有充足的水源和光照,西欧特别是英荷两国虽然降水丰沛,但气候阴湿,况且纬度偏高(大部分国土都在北纬50度以北),粮食作物光合作用不强,产量不高。以英国为例,“再西欧各区域中,不列颠的天气最为阴湿……着名的伦敦大雾常在秋冬两季出现,有时大雾浓到连街上的交通也无法维持……泰晤士河口地方全年雨日 160天,伦敦为167天,爱丁堡为189天,格拉斯哥为206天……”[2],由于相同的维度和气候条件,荷兰的光照也比英国好不到哪里。英国历史上长期有针对保守派制定的“谷物法”的斗争,十九世纪中期更是达到了顶峰,这说明即便在完成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粮食仍旧不能完全自给。

(二)英荷两国的地形和土壤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地形与土壤也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和耕种方式,虽然西欧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但整个大不列颠岛也只有英格兰中南部狭小的英吉利平原适合大规模播种;而荷兰穷其一国都没有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地。“荷兰也叫尼德兰,意思是低地,全境地势很低,是三大河流的入海处……荷兰因为地势特低,三方面受到水的威胁,海水和河水一般都高于地面,假使没有提防保护,大部分地面将沉于水中……特别在洪水期,水位高于提外地面好几米,一旦提防决口,平底即成泽国……”[3]

此外,英荷两国的土壤类型也不利于农业种植。“不列颠的土壤,主要有灰化土、棕壤和沼泽土等类型,这些土壤中有机质很少,酸性又强,粘性大而空气不足,农作物多半生长不充分;荷兰的土壤也多为沼泽土,且土壤中也有分布不小的鹅软石沙土带,粮食作物几乎不能生长种植。

可见,正是由于气候、地形、土壤等地理环境的深刻影响,制约了英荷两国农业的正常生产,迫使他们放弃完全依靠农业生存与发展的观念,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商品贸易,依靠对外贸易来解决生存之需。这种对商业贸易在骨子里的渴望和需求正是不断地推动荷兰和英国追求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的不竭动力。

二、可能性

(一)英荷两国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开展对外贸易

首先是荷兰,荷兰虽小,但经济腹地很大,荷兰以东是盛产粮食的德意志诸邦,以南则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产量丰富的法国,以西则是英国,以北则可以绕过日德兰半岛,经松德海峡与波罗的海诸国联系,荷兰身处莱茵河河口三角地带,通过各大水系可以和欧洲内陆国家相通。“荷兰独立后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很快从商业革命中获得好处,开展了海外扩张”[4]。

英国在地理位置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英国扼守英吉利海峡和北海;以西是广阔的大西洋,收缩自如;以南可直插比斯开湾,与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贸易;而岛国优势,可以使英国更加不受限制的展开海外贸易,大不列颠岛可以被看作是欧洲与大西洋两岸贸易的中心点。

(二)英荷两国的气候、地形有利于发展工商业和对外贸易

阴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下,农作物生长受限,但多汁的牧草却长得很旺盛,而且,冬季气候温和,牧草一年四季都可生长,供应有余。仗着气候优势,英国人大力发展牧羊业,不仅仅向欧洲各地出口羊毛,自身也发展毛纺工业。“英国当时是欧洲重要的羊毛产地,它向低地国家和意大利北部呢绒业城镇输出大量羊毛……呢绒产品是英格兰主要的出口产品,也是英国唯一的出口工业品。”[5]此外,冬季温和的气候还是得英荷两国海港在冬季仍能够使用,畅通无阻。

英荷两国的地形也有独特的优势。荷兰地处莱茵河口三角地带,地形呈喇叭状,水网密布、河道交织,简直就是放大版的水城威尼斯;英国的航运条件就更优越了,“不列颠海岸线非常曲折……各河河口一般都成喇叭状,这就是所谓的三角湾……三角湾有利于航运,如轮动的位置在泰晤士河口以内88公里。”[6]

综上可以看出,虽然英荷两国地理环境中的很多因素并不利于农业生产,但却极其有利于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展,这也就从根本上构成了他们从事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为其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优良条件。

参考文献:

[1]萧国亮,隋福民.《世界经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2]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3]胡焕庸,严正元,康淞万.《欧洲自然地理》,商务印书馆,1982年10月.

[4]沈汗.《资本主义史》,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

[5]沈汗.《资本主义史》,第421、423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

[6]胡焕庸,严正元,康淞万.《欧洲自然地理》,第163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10月.